做夢是對愿望的隱秘投射
做夢是對愿望的隱秘投射
為什么潛意識的投射——夢可以反映人們比較關心的東西
,而不是完全無關的東西呢?這是因為夢是人的愿望的隱秘投射。發(fā)現(xiàn)夢是由愿望產(chǎn)生的人可遠溯至周公
,他說“夢者,心之徵”
。而在中國民間,也有“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這樣的格言流傳
。對夢的解析
,外國比中國要晚得多。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說到
,在1868年,醫(yī)生畢宣序茲曾將夢分成三類:神明的托夢
,由自己心靈自然引起的一種心象
,以及一種由自己的心愿所蛻變而成的影像。1913年
,史特爾克也曾注意到在歇奈爾的收集中有愿望達成的例子。1861年
,歇奈爾寫道:“夢者
,因為那愿望的感情分量,在心中非常明顯
,以致能使夢者利用想象力,一下子便達成了它的實現(xiàn)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毙螤柈敃r將這類夢列為“心情的夢”
,而另外在他的分類里
,還有兩種夢,男女之間的“色情的夢”以及“壞脾氣的夢”
。毫無疑問地,歇奈爾在此已看出“愿望”在夢中的重要性了
。的確,從解夢的角度講
,夢是對人的愿望的隱秘投射
。

1896年夏季
,弗洛伊德舉家到荷爾斯塔特遠足。那年夏天
,他們是住在靠近奧斯湖的小山上
,在天氣晴朗時
,可以看到達赫山,如果再加上望遠鏡
,更可清晰地看到在山上的西蒙尼小屋。而弗洛伊德的小孩們也不知怎地
,天天就喜歡看這望遠鏡。在遠足出發(fā)前
,弗洛伊德向孩子們解釋說,他們的目的地荷爾斯塔特就在達赫山的山腳下
。而孩子們?yōu)榇孙@得分外興奮
。由荷爾斯塔特再入耶斯千山谷時
,小孩們更為變幻的景色而歡悅。但5歲的兒子漸漸地開始不耐煩了,只要看到了一座山
,他便問道:“那就是達赫山嗎?”而弗洛伊德的回答總是:“不
,那還是達赫山下的小丘?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本瓦@樣地問了幾次
,兒子緘默了
,也不愿跟父親爬石階上去參觀瀑布了。想不到
,第二天早上
,兒子神采飛揚地跑過來告訴弗洛伊德:“昨晚我夢見我們走到了西蒙尼小屋
。”
弗洛伊德這才明白,當初說要去達赫山時
,兒子就滿心以為他一定可以由荷爾斯塔特翻山越嶺地走到他天天用望遠鏡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
。而一旦獲知他只能以山腳下的瀑布為終點時
,他是太失望了
、太不滿了
。但夢卻使他得到了補償。當時
,弗洛伊德曾試圖再問此夢中的細節(jié),兒子卻只有一句:“你只要再爬石階上去6小時就可以到的”,而其他內(nèi)容卻是一片空白
。
小孩子由于心靈活動較成人單純
,所以所做的夢比較單純。就像研究低等動物的構(gòu)造發(fā)育
,可以了解高等動物的構(gòu)造一樣,探討兒童心理學
,可以更好了解成人的心理
。小孩子的夢
,往往是很簡單的愿望達成
,也因此比起成人的夢來得枯燥
,但卻提供了無價的證明——夢的本質(zhì)是愿望的達成
。
會有人反駁,夢未必全是千篇一律的愿望達成
。人還有噩夢,這是一些令人不能忍受
,以致會令人驚醒的“焦慮的夢”。我們也常發(fā)現(xiàn)
,小孩睡覺時嚇得大哭大叫地驚醒,這說明孩子也會做噩夢
,所以,夢未必全部是愿望的達成
。其實,有一些觀察者
,認為夢里痛苦不祥的內(nèi)容,遠較愿望達成的情形多見
。有兩位女士,烏依德與哈拉姆曾用她們自己的夢
,以統(tǒng)計數(shù)字,表示出夢較多失望沮喪的內(nèi)容
。她們發(fā)現(xiàn)58%的夢是不如意的,而只有28.6%才是愉快的內(nèi)容
。由此看來
,似乎“焦急不安的夢”的實例
,即足以推翻以前所提種種的夢,而且甚至也可因此指斥愿望達成的說法為無稽之談
。然而
,要想對以上這種似乎振振有詞的反調(diào)
,予以辯駁,也并非難事
。因為對夢的解釋并非就其夢的表面內(nèi)容作解釋,我們是以探查夢里頭所隱藏的思想內(nèi)容而作的闡釋
。那些痛苦恐怖的夢,如果經(jīng)過精心分析的話
,又有誰敢說
,它不可能是蘊涵著愿望達成的意義在內(nèi)呢?為什么那些乍看之下風馬牛不相及的夢
,需要經(jīng)過層層抽絲剝繭,才能看出也是愿望達成的意義呢?因為“夢是需要解釋的”是夢的特征
,也稱之為“夢的改裝現(xiàn)象”。
當一個人爬山涉水
,披荊斬棘
,終于爬上一個視界遼闊的空曠地
,而再發(fā)現(xiàn)下去便是一路坦途時,他最好是停下來
,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如何走才好?同樣地
,在學習“解夢”的途中,此時也該做這份功夫
。如今
,我們正發(fā)現(xiàn)那乍現(xiàn)的曙光。夢
,它不是空穴來風
、不是毫無意義的
、不是荒謬的
、也不是一部分意識昏睡,而少部分意識乍睡乍醒的產(chǎn)物
。它完全是有意義的精神現(xiàn)象
。實際上,是一種愿望的投射
。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tài)精神活動的延續(xù)
。它是由高度錯綜復雜的智慧活動所產(chǎn)生的
。夢能對我們的內(nèi)在精神活動有所指導,能指正我們白天所持的觀念
。
我們已發(fā)現(xiàn)夢是愿望的投射,所有夢均有其意義與精神價值
,但是,每一個夢的意義并非都相同
。我們的第一個夢可能是愿望的達成,第二個夢可能是一種隱憂的洞察
,而第三個夢卻是一種自我檢討,第四個夢只是回憶的喚醒
。夢所代表的“愿望”有些是毫無掩飾、極為明顯的
,但是有些夢,代表的愿望十分隱蔽
。
有個人晚飯吃了咸菜
,那么夜里他會渴得醒過來。但在這“醒過來”之前
,往往先有一個同樣內(nèi)容的夢——他在喝水。他正喝著大碗的水
,那滋味有如干裂了的喉頭
,飲入了清涼徹骨的冰水一般地可口。然后他驚醒了
,而發(fā)覺他確實想喝水
。
這個夢的原因就是那個人醒來后所感到的渴
。由這種感覺引起喝水的愿望
,而夢告訴了他,它已使這愿望達成
,因此夢確有其功能
。一個人
,如果平時睡眠極好,就不易被身體的需求所擾醒;如果能用這喝水的夢
,來緩和口渴,人就可以不用渴得醒過來
。這就是如此一種“方便的夢”
,夢就如此取代了動作
,滿足了人們內(nèi)心的渴求。
一位年輕女士
,由于終年在隔離病房內(nèi)
,照顧她那患傳染病的小孩
,而很久未能參加社交活動。一天晚上
,她做了個夢
,夢見她兒子康復,她與一大群包括李白
、魯迅
、王爾德這樣的作家
、詩人在一起,這些人均對她十分友善親切
,紛紛在安慰她
。在夢里
,這些人的面貌完全與她所收藏的畫像一樣。李白
,由于流傳的是古代的畫像,她并不熟悉他的容貌
,但看來就像那好久以來第一個從外界進到這病房來消毒的人。就在這個夢發(fā)生不久
,她的孩子就病入膏肓,不幸去世了
,這位女士的生活陷入了悲傷之中。
很明顯地
,這個夢反映了這位女士渴望恢復正常社交生活的愿望,所以在夢中表現(xiàn)為和作家
、詩人們聚會
。同時
,這也是一個預知之夢。作為日日夜夜和孩子在一起的母親
,她在潛意識之中
,已經(jīng)明白孩子沒救了
,所以她會夢到作家們安慰她,會夢到消毒的人——因為
,她就要離開這間病房了
。
看來這些例子已足以顯示出
,夢無論是如何地復雜,大部分均可以解釋為愿望的達成
,而且甚至內(nèi)容多半是毫不隱飾即可看出的
。大部分
,它們多是簡短的夢,而與那些使釋夢者需要特別花腦筋研究的復雜夢象
,形成鮮明對比。雖然
,真正的預知之夢是十分罕見的,然而
,只要我們肯對這些最簡短的夢再作一番探討,就會發(fā)現(xiàn)那實在是非常值得的
,這樣,我們就能認識到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
。
夜里做的夢會變成現(xiàn)實嗎?
不會
,幾乎人人都做過夢
。夢是睡眠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復雜的生理現(xiàn)象,有人把這種精神活動比喻為在大腦這個舞臺上演出的戲劇
。不過,這種戲劇的情節(jié)是不連貫的
,有時還很混亂。做夢的人夢見自己的親朋好友死了,并不感覺悲傷
;夢見自己一絲不掛地站在大庭廣眾之間,卻毫無羞愧之感
。
古人說夢 中國古書中有不少描寫的故事
。唐朝沈既濟的《枕中記》,說一個姓盧的讀書人在旅店遇見一個道士
,道士送給他一個枕頭
,他枕上就睡著了
,這時店主人剛蒸上一鍋黃米飯。讀書人夢見自己做了大官
,娶妻生子,享盡榮華寶貴
。一覺醒來,黃米飯還沒熟
。另一本唐人小說《南柯太守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李公佐寫了一個名叫淳于棼的人夢見自己當了大槐安國的南柯太守
,一時好不威風。醒來方知是一場大夢
,所謂大槐安國不過是老槐樹下的螞蟻窩。
這兩個故事都只是喻世之作
,談不上對夢的科學研究
,僅給后人留下“黃梁一夢”和“南柯一夢”兩個成語
。有“百科全書”美稱的《紅樓夢》中,曹雪芹對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做了描寫,可惜限于作品體裁
,他沒有研究做夢的機制
。古詩詞中有關夢的名句不勝枚舉
,如“夢里不知身是客”
、“今夜愁多應有夢”
、“莊生曉夢迷蝴蝶”等
,但這些也都沒有告訴我們夢謂何物。
當然
。我國古人在夢的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樹。他們通過觀察和總結(jié)
,得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南人不夢駝
,北人不夢象”等結(jié)論
。這些話雖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由于僅憑直覺觀察
,缺乏實驗分析,所以仍未能撩開夢的神秘面紗
。
夢的啟示錄 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
,下至庶民百姓,很多人相信夢主兇吉禍福
。有些為人解釋夢預示將來發(fā)生什么事的算命先生
,更是專業(yè)圓夢者
。迷信當色不能正確解釋夢的含義,對這種信口雌黃的行為理應摒棄。不過
,我們并不否認有時夢會給人啟示。當夢幫助人們解決了難題的時候
,就顯示出了它平常所沒有的力量。
從前有個叫豪的人想要發(fā)明一種能縫紉的機器
。據(jù)說有一天他夢見自己被一群野人捉住了,野人手里拿著長矛
,矛尖上有洞眼
。他醒了以后,猛然意識到:縫紉機穿線的針鼻應該放在針的一端而不是中間
。無獨有偶,1865年開庫勒在研究苯的結(jié)構(gòu)式時
,絞盡腦汁,怎么也想不出來
。他睡著以后夢見一條火蛇首尾相接,睜開眼睛時
,頓悟到苯原來是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
這種來自夢中的靈感好像是上帝賜與的禮物
。如果這些傳說屬實的話,單靠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無法完全解釋夢的創(chuàng)造力
。為什么夢能使人產(chǎn)生那么強的洞察力
?也許是因為它以獨特的創(chuàng)造方式
,把做夢著的經(jīng)驗和想像紡織在一起的緣故吧!
快速眼運動 當你夜里入睡后大約一個半小時
,你的大腦將被腦電流喚醒
,中腦、腦橋和延髓開始連珠炮一般發(fā)射高壓脈沖
,釋放的化學物質(zhì)像波浪一樣被拍打進前腦。這時
,你開始做夢了。黎明前
,你可能經(jīng)歷4次這樣的過程。
科學家指出
,夢是快速眼運動中精神圖像(心理學稱為“意像”)的集合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焖傺圻\動的生理特征是眼球運動快,腦電波振幅低
、頻率快
,呼吸和心跳不規(guī)則
,脖子和四腩肌肉張力下降,處于麻痹狀態(tài)
。如果這時候把睡眠者叫醒
,他們往往說:“正在做夢”。
23周齡的嬰兒就出現(xiàn)了快速眼運動
;所有的鳥類和哺乳類(食蟻獸除外)都有快速眼運動現(xiàn)象
。由于這些生物來自共同的祖先
,現(xiàn)代科學揭示,快速眼運動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接受的遺產(chǎn)
,夢這種精神活動可以追溯到1.35億年以前
。
性別
、年齡與做夢 雖然人人都做夢
,但夢卻打著清晰的性別烙印
。美國辛辛那提睡眠失常治療中心主任克雷默醫(yī)生說:“和美國白人男性做的夢比較一下
,我們發(fā)現(xiàn)白人女性與印地安女人所做的夢有更多的共同之外
。”
過去
,女人常常夢見溫柔舒適的場景
,夢中談話多
,富有感情,把自己描繪成侵犯行為的犧牲者
,很少做色情夢
。而男人之夢則屬于戶外型
,天地更為廣闊
。今天,男人和女人夢的內(nèi)容越業(yè)越接近,美國女人也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以侵犯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夢中
。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怂贯t(yī)生的研究表明,年齡對所做夢的內(nèi)容也有影響
。他把3~4歲的孩子從熟睡中喚醒
,并問他們還記得什么
。孩子們不能用敘事的方式講述他們的夢
,夢像幻燈片一樣是靜態(tài)的
。他們通常夢見小兔
、青蛙
、小鳥等,很少夢見自己
。5~6歲的孩子開始夢見自己出現(xiàn)在所夢的故事中
,但往往不是主角。8~9歲的孩子所做的夢和成人差不多
。
克服夢魘 大多數(shù)父母都知道
,孩子3~5歲時特別容易做惡夢。有些對自己的感情特別敏感
、容易激動的成人也是如此
。做惡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夢見自己遇到危險
,只有父母例外,他們更常夢見自己的嬰兒遭到不幸
。
心理學家建議采用一項叫作“神智清醒法”的技術(shù)來克服夢魘
,所謂神智清醒法
,就是當做夢的時候意識得自己是在做夢。在我們中間
,天生就有這種能力的人不到十分之一。既使是這些人
,也不過平均每月僅有一次夢是“清醒”的
。不過
,斯坦福大學的拉伯格認為神智清醒法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獲得的。他給自愿受試的人戴上外觀像眼鏡的特別儀器,當受試人進入快速眼運動睡眠時
,儀器上的傳感器立即使紅燈閃亮
。這種紅光能在夢境中出現(xiàn),告訴受試人他正在做夢
。
5歲以上的孩子就能學習神智清醒睡眠法,而且能成功地擺脫惡夢的糾纏
。一個7歲的小孩子說:“我夢見自己在水庫里游泳
,一條大鯊魚追我
,它張嘴咬過來的時候我害怕極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崩窀嬖V她
,下次現(xiàn)夢見鯊魚就騎到它的背上。小孩子照章行事
,以后再沒做惡夢。
在快速眼運動期間
,大多數(shù)做夢者四肢都是不運動的。但馬豪沃爾特和申克兩位醫(yī)生對75個受試者進行研究時發(fā)現(xiàn)
,這些人做夢時四肢并不麻痹。他們中大多是老年男子
,平素性情溫各
,態(tài)度平靜
、友善,而且婚姻和諧美滿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沁@些人在夢中不自覺地表露出暴力行為
。75歲的艾貝爾夢見自己和祖父一起打獵
,打中的鹿還沒有死,于是他就扼死了鹿
。而這時他死死扼住的卻是躺在身邊的老婆
。也有人夢見自己帶球到了禁區(qū)
,飛起一腳,疼痛使他驚醒
,原來踢在墻上
!
有人認為夢境和現(xiàn)實恰好相反
,例如
,夢見死并不預示厄運來臨
。但史密斯醫(yī)生分析心臟病患者所做的夢時發(fā)現(xiàn)
,重患者夢見死亡和墓地的場面遠比其他人頻繁
。他認為,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性
,憂慮就不會籠罩他的夢境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磥韷粲袝r的確可作為疾病的警告信號。
釋夢新說 無論夢能否正確反映我們的健康情況
,它總是一條使我們了解下意識的捷徑
。德萊尼醫(yī)生說:“夢是一種使用隱喻手法的視覺語言,它很像一首詩
,如果你能懂得隱喻
,你就懂了夢的含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囊晃徊∪俗隽诉@樣一個夢:“夜色漆黑
,一個男人持刀追趕我
。我回身面對他,并讓他到有燈的地方
,他在燈光下忽然變成一汪水
。我以手掬水
,一嘗卻是法國白蘭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
,夢的產(chǎn)生并非大腦的隨機活動
,而是一種強有力的下意識欲望
。如果這種欲望是受到禁止的
,它就被壓抑在思想中
,在夢中就常常以偽裝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如果請弗洛伊德來解釋上文提到的那位女病人的夢,他很可能使用戀母(父)情緒
。這位婦女想和他父親發(fā)生關系
,但她這個欲望在道德倫理上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在扭曲的夢中轉(zhuǎn)化為它的反面:這位婦女隱秘愿望的對立面占了上風,她面對的男子用刀子代替了陽具
。
其實
,什么是“刀子”
?什么是“法國白蘭地”?對不同的做夢者有不同的含義
。德萊尼請那位婦女回想,在真實生活中這種圖像和感覺代表什么情境
。病人終于意識到
,她夢中逃跑是出于恐懼
,她害怕所有的男了都變成像她父親那樣的酒鬼
。德萊尼感慨地說:“夢能告訴我們那些醒來不敢直接面對的東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乙酰膽堿是制造夢的物質(zhì)材料 在腦干中已知有兩種神經(jīng)元控制睡眠
。有些科學家認為,一種神經(jīng)元利用乙酰膽堿進行溝通信息的工作
,在快速眼運動睡眠中
,這種神經(jīng)元的開關是打開的
;另一種神經(jīng)元利用另外兩種化學物質(zhì)發(fā)出信號
,這兩種物質(zhì)是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
。在快速眼運動期間
,這種神經(jīng)元處于“關”的狀態(tài)
。僅當它們關閉的時候,乙酰膽堿神經(jīng)元才能釋放出乙酰膽堿
,萬炮齊發(fā)
,把電信號送到大腦皮質(zhì)
。
大腦皮質(zhì)是很高級的思想和視覺活動中心。當它接收到這些信號后
,借助以前儲存在記憶中的信息去解釋這些信號
,然后把它們紡織成故事。夢就這樣產(chǎn)生了
。
科學家所做的一項動物實驗有助于說明乙酰膽堿很要嗵就是制造夢的材料。如把乙酰膽堿的類似物注射到貓的腦干中
,貓就進入快速眼運動睡眠狀態(tài)
。
運用這種假說
,生理學家還能解釋為什么我們做夢時只能“看”到千奇百怪的畫面,卻聞不出香
、臭等氣味,嘗不出酸
、甜
、苦
、辣等味道
。在快速眼運動期間強烈發(fā)射出的是視覺神經(jīng)元,而不是嗅覺神經(jīng)元和味覺神經(jīng)元
。由于大腦皮質(zhì)收到的信號來自腦干而不是來自外部世界
,這些混亂的信號就產(chǎn)生了奇怪的情節(jié)
。在快速眼運動睡眠時,控制運動的神經(jīng)元發(fā)射得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欤l(fā)射的頻率和數(shù)量和我們白天做動作時差不多
,因此,夢中常出現(xiàn)追趕
、打斗、從高處掉下來的場面
。
為什么夢往往記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如果我們不特意回憶的話,醒后15分鐘夢的內(nèi)容就會煙消云散
。這是因為夢是儲存在短期記憶中的,而能夠把信息“打印”在長期記憶庫的化學物質(zhì)是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
,做夢時它們恰恰處于關閉狀態(tài)。
對夢進行科學研究
,不但能解除睡眠失常者的苦惱
,而且有助于解開記憶之謎
,使人類更好地了解自己
。不管科學家將來在夢的研究中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目前人們總是喜歡相互祝愿:今晚做個好夢
怎么樣才能不做夢 ?
夢的形成
要想了解夢
,就必須先了解睡眠
。心理專家指出:夢是睡眠期中某一階段的意識狀態(tài)下所產(chǎn)生的一種自發(fā)性的心理活動。在此心理活動中個體身心變化的整個歷程
,稱為做夢
。
睡眠是人類必需的一項生理活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這兩種睡眠形式交替進行,一個人晚上8小時的睡眠時間里有4個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
。在快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
,在慢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在做夢
。一個人每晚做夢的時間在1.5小時左右。由于夢相伴睡眠周期循環(huán)規(guī)律
,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
,而在慢波睡眠中醒來的人
,感覺夢少。此外
,人能記住的夢多在快覺醒時,而剛?cè)胨瘯r的夢早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這也是人們感覺夢多或少的原因。
夢與睡眠
那么
,做夢會影響睡眠嗎?科學家研究表明
,在人睡夢中的時候讓夢中斷
,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
,如血壓
、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電反應有增高趨勢
,同時還會引起人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xiàn)焦慮不安
、緊張、易怒
、幻覺、記憶障礙
、定向障礙等
。
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
,在一個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個夢
,大約出現(xiàn)在入睡后的90分鐘
。夢境的持續(xù)時間
,約為5~15分鐘(平均為10分鐘),并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循環(huán)出現(xiàn)
,一夜內(nèi)大約要做4~6個夢,總共大約有1~2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在夢中
。
既然每夜都會做4~6個夢,為什么醒來后只記得極少數(shù)的夢呢(或者一個也不記得)
?對這個問題,專家有三種不同看法:一種認為數(shù)個夢彼此干擾
,新做的夢
,干擾了前面的夢
,雖然在一夜之間夢境連連
,早晨起床時,很可能只記得臨醒之前的最后一個夢
。此一解釋,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經(jīng)驗;第二種看法認為夢境中多屬令人不愉快的事
,當事人不記憶,以免引起焦慮
。這個解釋
,不符合一般事實
。因為,事實上一般人所記憶的夢境
,并非全屬令人愉快的事
;還有的認為做夢都是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
,在性質(zhì)上均屬短期記憶。短時記憶如不經(jīng)復習或輸入長期記憶中去加以貯存
,自然很快就會忘記
。這是一種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的新的解釋法
,較為合理。
很多心理學和精神學方面的專家一生都致力于夢的研究
,但由于神經(jīng)科學發(fā)展水平的局限,夢仍然困擾著他們
,困擾著整個人類
。第三軍醫(yī)大學附屬西南醫(yī)院臨床心理咨詢中心副教授瞿偉認為:正常的夢境活動
,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夢是協(xié)調(diào)人體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
,特別是對人的活動、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
。做夢有助于大腦健康,這是指夢的生理過程對睡眠者心身狀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
夢與疾病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中國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學博士黃薛冰認為:夢是有預警作用的
,其中一項就是針對人的身體
。當這個預警征兆顯示出來的時候又會分為生理和心理上的
。
◆ 生理征兆
瞿偉副教授說,夢也來自于人的身體狀態(tài)
。比如一個人餓了
,在夢里就會夢見吃飯
;如果一個人腳冷了
,就可能會夢見雪地;如果一個人咽喉腫痛
,就可能夢見被人卡住脖子。所以
,夢一定程度上反應一種軀體狀態(tài)
,軀體所受的刺激會影響夢的內(nèi)容
。因此,有些疾病早期由于病癥信號弱
,在人處于覺醒時不易被覺察
,而在睡眠狀態(tài)
,外界干擾減弱
,病癥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從而在夢中會出現(xiàn)不適或恐怖感受
。
例如:當人們熟睡時夢見生肉,這將意味著患者會出現(xiàn)肥胖危機
;許多患有心臟病的患者
,在心臟病發(fā)作之前都曾做有惡夢
,稱夢到有人要扼殺自己,或是夢見自己胸悶氣喘
;一些肝臟和胰腺疾病患者
,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吃了一些腐爛的肉和水果;如果夢到分娩和胃部受傷
,吃東西
,感覺惡心
、嘔吐等
,將預兆著即將到來的腸胃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蝗绻粑到y(tǒng)出現(xiàn)病癥
,在夢境中會出現(xiàn)一些人被活埋
,感到胸部受壓疼痛
;如果夢境中出現(xiàn)戴著手銬、穿著緊繃的鞋子
,這預示著身體關節(jié)和脊椎出現(xiàn)病癥
;夢中聽到怪響,預示聽覺系統(tǒng)可能有潛在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連續(xù)幾日內(nèi)都做相同的掉牙齒的夢,則與口腔運動和胃腸道功能有關
,提示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有疾病的存在等
。
這種觀點強調(diào)了夢的生理性一面。不過
,并不是所有的夢都僅具有生理意義
,它還具有更豐富的心理意義
。黃薛冰博士說:比如夢見掉牙
,有時與健康有關,有時則反映了夢者在人際關系上的自我認識
,比如感到自己軟弱、總被人欺負
、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