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辛屬金
,壬癸屬水。
怎么看五行屬什么同一個人五行屬性卻不同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兩種說法都沒有錯,因為從八字命理上來講
,歷史上曾經存在著兩種五行(原創(chuàng)作者:江南易林)的看法
。
我們先假設有這么一個八字(不論其性別):
年 月 日時
戊子 戊午 壬午 丁未
大家不懂不要緊,其實所謂八字很簡單
,只不過是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這樣的天干地支組合來記錄時間而已
,比如此今天2008年6月11日
,對應的就是戊子年戊午月壬午日。比如我們熟知的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這些戊戌以及辛亥都是用干支紀年的例子。
第一種方法就是納音五行
。這是在八字理論發(fā)展早期
,主要是唐朝時期(該時期代表大師即李中虛,其代表作《李中虛命書》
,大文學家韓愈曾經為李中虛寫墓志銘)
,這個時期看一個人的八字五行屬什么,一般根據出生的年來判斷
,論命以年為參考點或者說參考坐標
,并且有口訣來判斷五行。如戊子年(原創(chuàng)作者:江南易林)
,戊子屬霹靂火
,就是說五行屬火。如果你是找年長的算命先生或找路邊的瞎子算命先生幫你算命
,他們一般傾向于用這種方式來說你的五行所屬
。
下面是納音五行的口訣(大家根據自己的出生年的干支來查表就是了):
六十甲子納音五行表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丑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靂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璧上土,壬寅癸卯金簿金.
甲辰乙巳覆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驛土,庚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比如某人在85年出生,排八字或看萬年歷發(fā)現85年為乙丑年
,找到乙丑所在的詩句:甲子乙丑海中金
。就說該人五行屬金,(原創(chuàng)作者:江南易林)為海中金
。同樣的甲子年出生的人也是海中金
。
第二種方法,就是以日干(出生日的天干)來論一個人的五行
。這是在宋代大師徐子平(因為他的緣故,八字算命術也稱為子平術)發(fā)展了八字理論之后出現的
,從那時起直到現在
,論命以日干代表命主自己,以日干作為論命的參考點或者說坐標系
。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和發(fā)展
。從徐子平之后,我們都以這種方式來論五行
。
比如上例中
,日干為壬,壬
、癸都屬水
,壬為陽水
,癸為陰水(補充知識:甲乙屬木,丙丁屬火
,戊己屬土
,庚辛屬金,壬癸屬水
,在網上排盤或直接查萬年歷
,然后根據排好或找到的八字找到日干,就很容易看出自己五行屬什么)
。
說到這里
,大家對于兩種五行的區(qū)別應該很清楚了。實際上無論你采用哪種五行論法
,并不影響你算命的論斷結果
,除非算命者是完全采用與唐朝李中虛時期的納音論命方法。否則
,兩種方法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原創(chuàng)作者:江南易林)
,本人推薦使用第二種方式,因為現在很少人用納音來論命了
。
所以下次
,大家遇到人家說你的五行與以前的算命先生說的五行不同的時候,你最好不要驚異或者質疑
,因為這種判斷是八字命理最基本的常識(就好比醫(yī)生判斷病人的性別一樣)
,即便是再憋足的算命先生(除非提供的生日不正確或者算命先生老眼昏花或喝醉酒了)也是不大可能弄錯這個的。你自己要根據本文所描述的方法來判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五行屬什么呢?一
、在萬年歷查詢你的生辰八字:年
、月、日
、時――每個由兩個字代表
,加起來就是八個字,簡稱“生辰八字”
;
像出生在今年農歷七月三十日的
,就是如下的八個字:丙戌 丙申 甲申 ××(少兩個字,是少了出生的時間――你沒有說)
;
二
、這八個字,各自代表不同的涵義:丙戌――火土
、丙申――火金
、甲申――木金
、××--不知道;
從表象上看
,你說的這個生日包括“金木水火土”中的火
、土、金
、木了
,就是五行還缺少“水”,就是五行缺水
,最好在名字中能含有“水”字
,或者含有水、三點水的漢字
;
三
、如果要卜算命中五行問題,需要進一步查詢八字:丙戌 丙申 甲申 ××
;這八個字的涵義分別為:丙戌――屋上土
、丙申――山下火、甲申――砂中金
、××――不知道
;
可見,出了表象上說的“五行缺水”之外
,他的命中只有“屋上土”
、“山下火”、“砂中金”
,明顯還缺少“木”
;
――所以,此子按照出生年月日(不包括時辰)得到的命中缺水缺木……因為不知道出生時間
!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木
、火、土
、金
、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
、火、土
、金
、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并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
、火
、土
、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
,這五種物質之間
,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tài)的平衡
,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
根據五行學說,“木曰曲直”
,凡是具有生長
、升發(fā)、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
,均歸屬于木
;“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
、升騰作用的事物
,均歸屬于火;“土爰稼穡”
,凡具有生化
、承載、供納作用的事物
,均歸屬于土
;“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
、肅降
、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于金;“水曰潤下”
,凡具有寒涼
、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于水
。
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
,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后,將其分別歸屬于五行之中
。
五行學說認為
,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
、乘
、侮的關系。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
,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響
。中醫(yī)學應用五行學說以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
,說明機體病理變化,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五行學說認為
,五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的屬性來歸類
,五行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祖國醫(yī)學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內部以及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用以補充陰陽學說
。
1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
、促進
、助長的意思;相克
,有相互制約
、抑制、克服的意思
。
五行相生的規(guī)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相克的規(guī)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
在相生關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兩方面的關系,把它比喻為“母”與“子”的關系
。在相克關系中任何一“行”
,又都具有“我克”(所勝)和“克我”(所不勝)兩方面的關系,稱之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
。
五行相生之中
,同時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
。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維持相對平衡不可缺少的條件
。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現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過或不及
,出現異常現象
,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變化
。乘是乘虛侵襲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
。相乘是過度的相克
,超過了正常制約的程度,其規(guī)律同相克
,但被克者更加虛弱
。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
,即本來是自己所能克勝的
,卻反而被它克勝,其規(guī)律與相克正好相反
。例如
,正常時土克水,若土氣虛弱
,或水邪泛濫
,水就反......>>
怎樣計算五行屬性?五行學說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他們認為世紀萬物都是由金
、木、水
、火
、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
。比如五色:青
、赤、黃
、白
、黑,五聲:角
、徵
、宮、商
、羽
,五味:酸、苦、甘
、辛
、咸,五臟:肝
、心
、脾、肺
、腎
,五情:喜、樂
、欲
、怒、哀
,五常:仁
、禮、信
、義
、智等等,每種事情的五項內容都分別顯示出木
、火
、土、金
、水的五行順序
。五行有生成、相生
、相克的順序
。生成的順序是木、火
、土
、金、水
。相生的順序是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相克的順序是: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
陰陽和五行學說相結合
,成為古人解釋各種自然和人生現象的一種理論。占卜和命相學是預測未來的一種活動
。古代生產力低下
,對個人命運就更難把握,也就更想知道
。命相學就利用了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主要的一種方法就是用生辰八字來推算命運
。所謂生辰八字
,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的年
、月
、日、時
。先秦時期
,人們只用天干地支來記日,但是后來
,年月日時都可以用天干地支來記了
。天支有十個:甲、乙
、丙
、丁、戊
、己
、庚、辛
、壬
、癸。地支有十二個:子
、丑
、寅、卯
、辰
、巳、午
、未
、申、酉、戌
、亥
。二者順序配合可以產生六十個單位,叫六十甲子
。那生出生的年
、月、日
、時分別用天干
、地支配合來表示,正好有八個字
,因此叫生辰八字
,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
。在十天干中
,甲、乙屬木
,丙
、丁屬火,戊
、己屬土
,庚、辛屬金
,壬
、癸屬水。十二地支中
,寅
、卯屬木,巳
、午屬火
,申、酉屬金
,亥
、子屬水,辰
、戍
、丑、未屬土
。這樣一來
,根據生辰八字
,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認為必須五行俱全
,命運才會興旺
。
對于現代人來說,判斷自己的生辰八字
,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了
,因為大多數人都以陽歷,就是公歷來記自己的生日
。所以在這里介紹一下怎樣從陽歷生日來推算生辰八字
。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難推算。陰歷以十一月為子月
,十二月為丑月
,一月為寅月,以下依次為二月卯月
、三月辰月、四月巳月
、五月午月
、六月未月、七月申月
、八月酉月
、九月戍月、十月亥月
。但相者所說的十二月有所不同
,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標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驚蜇之日為一月即寅月
,驚蜇至清明為二月卯月
,清明至立夏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種為四月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