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篇》是我國古代五代和北宋之間的道教學(xué)者陳希夷所著
心者貌之根
,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
;語言多反復(fù),應(yīng)知心腹無依。消沮閉藏
,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杰之人。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
;才偏性執(zhí),不遭大禍必奇窮。轉(zhuǎn)眼無情
,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重富欺貧
,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后光前。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心相篇·第一章》
《心相篇》的第一段:“心者貌之根
,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特別提請注意開篇的前兩句話,那是全文的總綱
,后面的各論都是這兩句話的展開。這兩句話語不驚人,樸實之極,是北宋時代最通俗的白話文了。但是倘若認(rèn)真回味,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藏的無量文義、無窮智慧、無盡法門,非得道的圣賢說不出這種石破天驚機的箴言。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
下面
“心者貌之根
罕言不是不言
性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
什么是善惡呢
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什么是善
行善不能著善相,《金剛經(jīng)》中所謂的“不著相布施”
心既是指人的心念
什么是禍
?什么是福?福與禍?zhǔn)窍鄬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tixiang/49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腳相算命(男面相算命圖解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