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詞典大全 >> 歇后語

    閩南語歇后語

    民俗 2023-07-12 05:15:19

    “歇后語”

    ,閩南語稱為“孽切仔俗語”
    、“刻滑話”、“孽誚話”或“剝揭話”
    。所謂“歇后語”,是由近似謎面及謎底兩部分組成
    ,帶有隱語性質(zhì)的口頭用語
    。兩部分之間有間歇,且間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說出來
    。除此之外
    ,歇后語經(jīng)常使用諧音雙關(guān),且具有多種意義
    。由于歇后語是產(chǎn)生于民間
    ,和大眾生活密切相關(guān),所以內(nèi)容也就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為主

    閩南語歇后語:

    1

    、[十一哥]——土人

    2、[便所彈吉他]——臭彈

    3

    、[十二月屎筒]——盡拼

    4

    、[閻羅王探病]——問你死未

    5、[半夜食刺瓜]——唔知頭或尾

    6

    、[捉蛇入屎垕]——自找麻煩

    7

    、[日本銅鼎仔]——無才(臍)

    8、[戶蠅落鼎]——吵死

    9

    、[五百錢豬仔]——綰一支喙

    10

    、[讔痀泅水]——彎泅(冤仇)

    11、[鼎蓋的狗蟻]——走投無路

    12

    、[買咸魚放生]——不知死活

    13

    、[賣咸菜]——歹面

    14、[屎桶開花]——屎大

    15

    、[線穿針]——嘟好

    16

    、[囝仔穿大衫]——大輸

    17、[老鼠仔入牛角]——穩(wěn)篤篤

    18

    、[胭脂馬]——難騎

    19、[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

    20

    、[貼錯門神]——面糟糟

    21

    、[尻川鉗火金姑]——蹬青

    22、[烏矸仔貯豆油]——無底看

    23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诓槟砞——厚沙屑(虱)

    24、[死鴨子]——嘴硬巴

    25

    、[隱痀爬山
    ,隱痀騎馬]——看昧出

    26、[灶孔炰鱔魚]——相瞞(燒鰻)

    27

    、[初十廿五]——無你法(無理發(fā))

    28

    、[煙筒管破孔,鐵管生銑]——歹講(壞管)

    29

    、[豬八戒照鏡]——好丑自己知

    30

    、[喙齒咬沙]——足礙若

    31、[瞎子看戲]——跟人笑

    32

    、[老人食蟳]——管 (講)無效

    33

    、[閻羅王倒吊]——你唔死我死

    34、[水浸眼眉]——唔知死

    35

    、[狗咬尾巴]——憨憨轉(zhuǎn)(團團亂轉(zhuǎn))

    36

    、[火燒豬頭]——面熟面熟

    37、[新屎垕]——三日香

    38

    、[阿婆仔炊粿]——倒貼

    39

    、[六月天]——說變就變

    40、[剝皮田雞]——死目唔愿合

    41

    、[棺材扛上山]——不燒也得埋

    42

    、[披蓑衣救火]——自身難保

    43、[木虱鉆入花生殼]——假作好仁(人)

    44

    、[臺南迎媽祖]——什么旗(奇)都有

    45

    、[揭刀探病牛]——無好意

    46、[眠床腳放風(fēng)吹]——昧沖

    47

    、[火燒雞寮]——芳貢貢

    48

    、[隱痀落崎]——栽栽(知知)

    49、[四十錢欠二厘]——三八

    50

    、[眠夢當(dāng)皇帝]——誚想

    51

    、[草地親家坐大位]——人傻禮不傻

    52、[滾水淥豬腸仔]——雙頭縮

    53

    、[澎湖菜瓜]——雜念

    54

    、[啞口壓死子]——裝無聲

    55、[尼姑齋菜]——冇厘油水

    56

    、[火燒菇寮]——全無望

    57

    、[瞎子帶眼鏡]——多一層

    58、[寡母婆死仔]——冇得望

    59

    、[三房二廳]——好廳(聽)

    60

    、[阿婆仔生子]——很拼

    61、[火車坐到基隆底]——盡碰

    62

    、[六月芥菜]——假有心

    63

    、[龍船裝屎桶]——又臭又長

    閩南語簡介:

    閩南語擁有古老的歷史

    ,是中國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法國語言大師馬伯樂曾說過
    ,閩南話是世界上特別古老的語言
    。它不僅形成歷史悠久,而且還保存了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許多特點
    ,同時還保存了許多古漢語的詞語
    。這些詞語在普通話和漢語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沒有
    ,有的不用
    ,有的少用,而在閩南話中則是基本詞兒
    。故閩南方言被學(xué)術(shù)界稱為“語言的活化石”
    。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歌區(qū)別漢語的重要標(biāo)志之一
    。而閩南方言的獨創(chuàng)性則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詞匯
    、語法諸方面者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而在如今的閩南地區(qū)

    ,閩南語明顯有了很大的流失
    ,隨著普通話的普及,某些年輕人似乎更樂衷于說普通話
    ,尤其是一些學(xué)齡兒童
    ,基本上不懂得說閩南語。閩南語的現(xiàn)狀
    ,引起了多數(shù)的人擔(dān)憂
    ,于是出現(xiàn)了幼兒園教閩南語,學(xué)唱閩南語兒歌等措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
    ,我們有義務(wù)去保護和發(fā)展我們的閩南語
    ,即使講普通話在外來人眼中顯得有素質(zhì)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兩個閩南人用閩南語對話時那種親切之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xiehouyu/93674.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胡須的歇后語" rel="prev"> 關(guān)于/有關(guān)胡子

    、胡須的歇后語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和尚打傘的歇后語(含解釋
    、近義詞
    、反義詞
    和尚打傘的歇后語(含解釋、近義詞
    、反義詞):【和尚打傘】——無法(發(fā))無天 點評:本來和尚沒有頭發(fā)
    ,當(dāng)打起傘后,自己既看不到頭發(fā) 、反義詞.png" alt="和尚打傘的歇后語(含解釋
    、近義詞、反義詞" onerror="nofind(this)" >
    新媳婦坐轎
    最佳答案:頭一回新媳婦坐轎相關(guān)歇后語有哪些歇后語歇后語有:1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3、蠶豆開花--------黑心4
    貓兒不吃腥
    最佳答案:冒充斯文;假斯文貓兒不吃腥相關(guān)歇后語貓撩狗歇后語貓撩狗——不是對手 狗抓耗子--多管閑事

    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

    ,是一種短小、風(fēng)趣
    、形象的語句
    。 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
    ,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
    ,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
    ,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
    ,就可以領(lǐng)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yuǎn)流長
    。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
    、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shù)
    。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力
    。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
    。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fēng)俗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
    ,品味生活,明曉哲理
    ,提升智慧
    。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