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說和某人性格不合
粵語中有很多生動有趣的方言,來源于粵劇的有不少
歇后語在粵劇中的充分應(yīng)用:
1
[解讀]:指脾氣、 性格急躁暴烈的人
2
[解讀]:指某人很多花招
3、[二皮老倌]——唔做得主
[解讀]:指二線演員做不了主角
4
[解讀]:指能演多種行當(dāng)
5
[解讀]:比喻演唱沒有節(jié)拍
6
、[八仙賀壽]——老排場[解讀]:《八仙賀壽》 是往時戲班日場獻(xiàn)演的一折例戲
。比喻循例故事老是搬演, 沒有新意。又指表演簡單7
[解讀]:指有多種技藝的人
8
[解讀]:指專門負(fù)責(zé)雜務(wù)的忙人
9
[解讀]:冇錢諧“母親”
10
[解讀]:花面行當(dāng)化妝
11
、[六國大封相]——盡地出齊[解讀]:比喻應(yīng)有盡有
,和盤托出的意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2
、[開場鑼鼓]——熱鬧一番[解讀]:早期戲班演戲為招徠觀眾,在開場前先打一番鑼鼓
,又叫“鬧臺”,也起到靜場的作用。13、[大開門]——一團和氣
[解讀]:指彼此態(tài)度
,和藹可親。大開門,粵劇吹奏牌子曲,用于歡欣、熱鬧的場面。14
、[上白米]——無糠[解讀]:比喻唱功拙劣
,腔口不佳。 廣州話“糠”諧“腔”。15
、[白鼻哥考試]——聽丟架[解讀]:原指不學(xué)無術(shù)、 考試落第之人
前幾年,香港流行過一句“唔啱channel”
,意為“和他不是一個頻道”的,沒有共同語言。更小資一點的說法有,“佢唔系我杯茶”。用粵語來說,就是“雞同鴨講”,無法溝通。年紀(jì)稍大的廣州人
,會說“唔巖合尺(音河車)”。這是來自粵劇表演中的說法,意為跑調(diào)了,唱不下去了。廣州人常用“爆棚”形容人山人海的場面,這個詞也來自粵劇演出,指看戲的人很多,把戲棚的擠爆了。類似的還有“爆肚”,指演員即興講的臺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粵曲演唱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xiehouyu/94398.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近義詞、反義詞.png" alt="和尚打傘的歇后語(含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