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liú
注音 ㄧ ㄌㄧㄡˊ
詞性 形容詞
1. 一類;同一類
。 晉 葛洪 《抱樸子·窮達》:“或問一流之才而或窮或達,其故何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劉尹 道 桓公 鬢如反蝟皮,眉如紫石棱2. 第一等
。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接識》:“故一流之人能識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識二流之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3. 一個流派
。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二節(jié):“農(nóng)而可列於九流也,則如 孫 吳 之兵, 計然 白圭 之商, 扁鵲 之醫(yī),亦不可不為一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4. 王莽 時銀幣的一種單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稘h書·食貨志下》:“ 朱提 銀重八兩為一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xingrongci/166.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