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體的區(qū)分是,以人血液中紅細胞上的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來定型
。一個人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又稱凝集原)
,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又稱凝聚素)的稱為A型;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
,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的稱為B型
;紅細胞上含有A和B抗原,而血清中無抗A
、抗B抗體的稱為AB型
;紅細胞上不含A、B抗原
,而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抗體稱為O型
。 192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正式向全球推廣認同和使用A
、B
、O、AB四種血型,這也就是傳統(tǒng)的ABO血型分類
。由于在血型發(fā)現和分類上的貢獻
,蘭德斯坦納獲得193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并被譽為“血型之父”
。 但是
,隨著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們發(fā)現自身的血型除了ABO血型外
,還可以有其他的分類
。1940 年蘭德斯坦納和韋納又發(fā)現了Rh血型,到1995年
,共發(fā)現2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
,外加一個低頻率抗原組、高頻率抗原組和尚未形成體系的血型集合
,抗原總數達193個
。后來法國的道塞特于1958年發(fā)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到1995年已公布112種HLA特異性表型
,HLA等位基因已達503個
。此外,血小板血型抗原也在1957年后陸續(xù)被發(fā)現
。 所以粗略地講
,人類現在的血型分類就至少有ABO血型、Rh血型
、HLA血型等多種血型系統(tǒng)
。而在今天,在生活和醫(yī)療中應用最廣的當然要數ABO血型
、Rh血型
、HLA血型,前兩者與輸血和妊娠密切相關
,后者與器官
、骨髓和干細胞移植密切相聯。 什么叫稀有血型
? 稀有血型就是一種少見或罕見的血型
。這種血型不僅在ABO血型系統(tǒng)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統(tǒng)中也還存在一些更為罕見的血型
。隨著血型血清學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已將所發(fā)現的稀有血型
,分別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統(tǒng)
,如RH、MNSSU、P
、KELL
、KIDD、LUTHERAN
、DEIGO
、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統(tǒng)
。 還有一種叫孟買型的稀有血型系統(tǒng)
,在這種血型的紅細胞上,沒有A
、B和H抗原
,但在血清中卻同時存在A、B和抗H三種抗體
。 在稀有血型系統(tǒng)中
,除RH血型系統(tǒng)外,其他各血型人數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因此
,它們在實際的臨床上遠沒有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重要,但是
,就其具體來說
,如用血不當,有些抗體仍可出現致命的惡果
。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展稀有血型的檢測
,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檔案
,對于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 ·什么叫RH血型
?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
,發(fā)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
,故而命名的。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的
,稱為Rh陰性
。這樣就使已發(fā)現的紅細胞A、B
、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
,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
。隨著對Rh血型的不斷研究,認為Rh血型系統(tǒng)可能是紅細胞血型中最為復雜的一個血型系
。Rh血型的發(fā)現
,對更加科學地指導輸血工作和進一步提高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診斷和維護母嬰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有關資料介紹
,Rh陽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占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
。在國外的一些民族中
,Rh陽性血型的人約為85%,其中在歐美白種人鐘
,Rh陰性血型人約占15%
。 ·Rh血型探秘 1940年蘭德斯坦納和威納將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體內后,得到一種免疫抗體
,這種血清中的免疫抗體不僅能凝集恒河猴的紅細胞
,且能凝集85%的白種人的紅細胞,從而證明了這些白種人的紅細胞與這種猴子的紅細胞上有共同的抗原
,因而便取恒河猴的英文字頭“Rh”作為這種抗原的名稱
。有Rh抗原的稱為Rh陽性,反之則為陰性
。Rh是一種血型系統(tǒng)
,我國99%以上的人為Rh陽性。 因Rh血型是繼ABO血型發(fā)現后臨床意義最大的一種血型
,也是最復雜的血型系統(tǒng)之一
。Rh血型不合的輸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
,有可能發(fā)生死胎
、早產和新生兒溶血癥。我國漢族人Rh陰性占0.2%~0.5%
,而Rh陰性受血者和妊娠者則受Rh陽性抗原刺激的機率為99.6%~99.8%
,經過一次輸入Rh陽性血后50%以上的Rh陰性者會產生抗Rh抗體。因為Rh血型抗體為免疫抗體
,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后便容易發(fā)生輸血反應
。因此,Rh血型檢查和ABO血型同等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
,Rh陰性的孕婦妊娠后必需到市中心血站進行Rh血型鑒定并測定是否有免疫性抗Rh抗體,以防因母嬰血型不合而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癥
。 ·為什么要檢查Rh血型
? Rh血型檢查在臨床上的重要性
,僅次于ABO系統(tǒng)而處于第二位。因為Rh血型不合的輸血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發(fā)生死胎
、早產
、新生兒溶血癥。如果Rh陰性的人輸入Rh陽性的血液后(特別是多次輸血)
,在其血清中可出現Rh抗體
,若以后再輸入Rh陽性血,即可發(fā)生凝集
,造成溶血性輸血反應
;如果Rh陰性婦女懷孕Rh陽性胎兒時,胎兒的紅細胞借機會進入母體
,也可刺激母體產生Rh抗體
,即使第一次輸血,也可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
。 ·Rh血型的分布情況如何
? Rh血型在我國99%以上是Rh陽性,白種人Rh陰性約占15%
,黑種人約占4%
。
已經發(fā)現并為國際輸血協會承認的血型系統(tǒng)有30種,其中最重要的兩種為“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
。
正常是4中 A型 B型 AB型 O型 但也有一種稀有血叫P型 希望采納
2
、一共有多少種血型?
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
,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
,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已經發(fā)現并為國際輸血協會承認的血型系統(tǒng)有30種
,其中最重要的兩種為“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
。
ABO血型系統(tǒng)是1900年奧地利蘭茨泰納發(fā)現和確定的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tǒng)。根據凝集原A
、B的分布把血液分為A
、B、AB
、O四型
。
Rh血型系統(tǒng)(Rhesus monkeys),根據Rh因子的有無可以區(qū)分Rh陰性和Rh陽性兩種血型
。
血型一般常分a
、b
、ab和o四種,另外還有rh陰性血型
、mnssu血型
、p型血、和d缺失型血等極為稀少的10余種血型系統(tǒng)
。
ABO血型有A
、B、O和AB
,RH分型有RH陰性和陽性
3
、一共有多少個血型
ABO血型可分為A、B
、AB和O型等4種血型
。紅細胞含A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A型,A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
;紅細胞含B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B型
,B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紅細胞含A抗原
、B抗原和H抗原
,叫做AB型,這種血型的人血清中沒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
;紅細胞只有H抗原
,叫做O型,O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
。
稀有血型就是一種少見或罕見的血型
。這種血型不僅在ABO血型系統(tǒng)中存在,而且在稀有血型系統(tǒng)中也還存在一些更為罕見的血型
。隨著血型血清學的深入研究
,科學家們已將所發(fā)現的稀有血型,分別建立起的稀有血型系統(tǒng)
,如RH
、MNSSU、P
、KELL
、KIDD、LUTHERAN
、DEIGO
、LEWIS、DUFFY以及其他一系列稀有血型系統(tǒng)
。
還有一種叫孟買型的稀有血型系統(tǒng)
,在這種血型的紅細胞上
,沒有A、B和H抗原
,但在血清中卻同時存在A
、B和抗H三種抗體。
在稀有血型系統(tǒng)中
,除RH血型系統(tǒng)外
,其他各血型人數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因此
,它們在實際的臨床上遠沒有ABO及RH血型系統(tǒng)重要,但是
,就其具體來說
,如用血不當,有些抗體仍可出現致命的惡果
。
隨著社會的進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展稀有血型的檢測
,建立完整的稀有血型檔案
,對于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
基本上
,O型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血型。但在某些地方
,如挪威
,A型血型的人較多。A型抗原一般比B型抗原較常見
。AB 型血型因為要同時有A及B抗原
,故此亦是ABO血型中最少的。ABO血型分布跟地區(qū)及種族有關
。知道了吧
4
6種吧我就知道這么多
分別為: ABABO
一般是4種
5個
4
、人一共有哪幾種血型?
目前發(fā)現的人類血型系統(tǒng)有35個
,但在臨床試驗中
,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的臨床意義最為重要。血型系統(tǒng)是根據紅細胞膜上同種異型(或表型)抗原關系進行分類的組合
。
紅細胞抗原決定簇可引起同種異型免疫應答
,也可引起異種免疫應答。在鑒定人的血型時
,一般是用特異性的人抗血清進行凝集反應
。每一個血型系統(tǒng)都是獨立遺傳的
,控制一個血型系統(tǒng)的遺傳基因大多是在同一條染色體上。
擴展資料
血型不僅在輸血上有重要意義
,而且在人種學
、遺傳學、法醫(yī)學
、移植免疫
、疾病抵抗力(或易感性)等方面都有應用價值,在輸血前
,一定要檢查病人(受血者)和輸血人(供血者)的血型
,并且要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在臨床醫(yī)學中
,除輸血
、移植免疫外,對新生兒溶血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特異性抗體的檢查
,也都需要血型知識和有關技術。
-血型系統(tǒng)
五種血型
截止至2019年3月17日
,目前發(fā)現的人類血型系統(tǒng)有35個
,但在臨床試驗中,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的臨床意義最為重要
。
人類的血型大體上可以分為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
。ABO血型系統(tǒng)是1900年奧地利蘭德斯坦納發(fā)現和確定的人類第一個血型系統(tǒng)。根據凝集原A
、B的分布把血液分為A
、B、AB
、O四型
;
而Rh血型系統(tǒng)則是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發(fā)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
,故而命名的
。
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的,稱為Rh陽性
。這樣就使已發(fā)現的紅細胞A
、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
,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
。
擴展資料:
美國科學家皮特·達達莫博士認為,人類的血型是由進化決定的。我們的4種血型——O型
、A型
、B型和AB型——并不是在所有的人身上同時出現,而是由于不斷進化和人們在不同氣候地區(qū)定居下來后逐漸形成
。
在寒冷的年代
,由于草原上可供吃用的東西匱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適應新地形所能提供的新食物
。由于新的飲食結構出現
,人的消化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也會隨之有所變化,緊接著血型也會有所變化
。
O型血的歷史最為悠久
。它大約出現于公元前6萬至4萬年之間,當時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簡單的飯食:野草
、昆蟲和從樹上掉下來猛獸吃剩下的果實
。而4萬年前出現了克魯馬儂人,他們以狩獵為生
。在獵光了所有的大野獸后,他們從非洲向歐洲和亞洲轉移
。
A型血出現在公元前2.5萬年至1.5萬年之間
。當時,我們的以果實為生的祖先逐漸變成雜食
。隨著時間的推移
,農耕成為住在現今歐洲土地上的人們的主要生產方式,野禽野獸開始接受馴養(yǎng)
,人的飲食結構隨之發(fā)生變化
。就是現在,絕大多數A型血的人都居住在西歐和日本
。
B型血出現在約公元前1.5萬年至新紀元之間
。當時東非的一部分人被迫從熱帶稀樹干草原遷徙到寒冷而貧瘠的喜馬拉雅山一帶。氣候的變化便成了催生B型血的主要因素
。這種血型一開始出現在蒙古人種身上
,隨著他們后來不斷向歐洲大陸遷徙,結果今天有很多東歐人都是這個血型
。
人體的4種血型中最后出現的為AB型
,它的出現還不到1000年的時間,是“攜帶”A型血的印歐語民族和“攜帶”B型血的蒙古人混雜在一起后的產物
。AB血型的人繼承了耐病的能力
,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更能抵抗細菌,但他們易患惡性腫瘤。
很快會出現第5種血型
。完全有可能出現一種新血型
,比如說C型。只有這種有新血型的人才能在人口過于稠密
、自然資源所剩無幾的嚴重污染世界上生存下來
,因為這時原先那4種血型,也就是說
,有好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人將抵擋不住這種日益加劇的生態(tài)災難
,他們會很快消失.這就是皮特,達達莫博士得出的結論。
-血型系統(tǒng)
-ABO血型系統(tǒng)
人的血型共34種
,但是常做檢查的是ABO血型
,和Rh血型系統(tǒng)。ABO血型分四種表現型:A,B.O.AB
。這四種表現型的基因型分別為:
表現型基因型
AIA+IA
、IA+i
BIB+IB、IB+i
ABIA+lB
Oi+iABO血型鑒定
,通常只用兩種抗血清即抗A及抗B血清
,就可將群體分為四種血型。血型檢測
根據血型的遺傳規(guī)律
,和臨床工作方例起見
,配偶間所生子女的血型如下:婚配式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A×AA、OB
、AB
A×BA
、B、O
、ABA×ABA
、B、ABO
A×OA
、OB
、AB
B×BB、OA
、AB
B×ABA
、B、ABO
B×OB
、OA
、AB
AB×ABA、B
、ABO
AB×OA
、BAB
、O
O×OOA、B
、AB
各ABO基因型配偶所生子女的基因型
婚配式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