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古建筑文化,目的在于繼承和保護。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用科學地,發(fā)展地視角,去做好繼承和保護工作。在今天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fā)展的進程中,繼承和保護好中國古建筑文化,重要的是發(fā)揚中國古建筑文化的精神,充分挖掘中國古建筑文化的精髓。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和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我覺得有四條需要我們認真挖掘和研究,并結合時代的要求發(fā)揚光大。
因地制宜
中國古建筑依山伴水,就地取材,形式多樣。有依山建筑,有平川建筑。山區(qū)多石木結構,平原多磚木結構,南方林區(qū)有干欄式建筑,東北地區(qū)有干打壘土房,黃土高原有窯洞建筑。中國古建筑所以有如此豐富多樣的形式和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重要的原因是因地制宜,各地不強求、不攀比,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
以人為本
中國古建筑的結構形式、空間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講為人服務的。北方老百姓住四合院,以院子為中心,每個房間的門都是朝向院子的,每天一家人的生活是以院子為中心展開的,大槐樹下,莆萄滕下,弄兒漆上,家長里短,談天說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南方居所是塘在院中,窗鏡借景,居所布置與自然環(huán)境相形相映,小橋流水,淘米洗衣,一切方便人的生活,一切從人的生活出發(fā)。封建社會宣揚封建禮儀,上下尊卑,有錢人家的房子是幾進院落之后才是上房。沒錢人家是長者住正房,小輩住廂房。紫禁城里,最高的居中的房子,一定是皇上住的和用的。房子居中也好,最高的也好,還是在講為人服務,只是那時候把人分成了三類九等。建筑是圍繞不同人的需要和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開的,以人為本是貫穿其中的。
講求秩序
中國古建筑文化中講求秩序是一個特點。北京古城建筑,中軸線是講求秩序的突出表現(xiàn)。從南面的永定門開始,經正陽門、天安門、紫禁城,到北面是安定門,一方面是皇權至上,一方面是皇恩浩蕩,表現(xiàn)了最基本的社會政治秩序。過去北京有燈市口、珠市口,菜市口;有缸瓦市、羊坊店、琉璃廠,這些市場是交易形成的也是社會經濟的需要,表現(xiàn)了社會經濟秩序。歷史上的北京有“東富西貴”之說,圍繞中軸線,有錢人住東城的多,坐官的人住西城的多。院子有大院也有小院,大院子分幾進院落,有正房、廂房之分,表現(xiàn)了社會和人的生活秩序。秩序是十分重要的,秩序是和諧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建筑秩序使社會秩序得到明確和固化。崇尚節(jié)簡如果用一個詞匯來形容古建筑質的特征,簡樸這個詞可以給中國古建筑,而豪華這個詞可以給歐洲建筑。中國古建筑是用土用磚做起來的,歐洲建筑是用石材用金屬做起來的。我們一棟房子即使是宮殿往往用幾年十幾年時間就做起來,歐洲往往用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做起來。盧俘宮改建用了300多年時間才建好。建筑裝飾,我們是在木頭上刻,歐洲建筑是在石頭上刻。我們是水彩,歐洲是油畫。中國古建筑的基本單元是院落,所謂大戶人家,不過是幾個院落在平面上聯(lián)系起來,加起來規(guī)模很大。如果講一棟建筑,我們是上千平米,歐洲是上萬平米。江南的園林,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里,平填了許多自然情趣,給人的美感仍然是自然的、清新的、簡樸的。但是,你看看法國的凡爾塞宮,你看看印度的妲姬陵(受歐洲影響的建筑),你很難用自然的,清新的、簡樸的這些詞匯去描述她,她給你的感覺是豪華的、厚重的、富貴的。中國古建筑文化崇尚節(jié)簡不僅對建筑,對社會生活也是一種導向。
雖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語出現(xiàn)較晚,但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yún)s由來已久。在影響建筑發(fā)展的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觀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個歷史范疇,起源于遠古人類對無法預測的蒼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認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對這種主宰的崇拜就構架起以天人關系為基礎的宇宙觀?!疤烊撕弦弧本褪俏髦芤院螅藗儚娬{天與人的關系緊密相聯(lián),不可分割的一種觀點。
中國古代的先哲以樸素的系統(tǒng)觀念觀察整個宇宙, 《莊子?齊物論》云:“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是莊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樂記》提出“樂者天地之和,禮者天地之序。”即認為整個宇宙天地處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狀態(tài)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氣永遠處于整齊、和諧、有序的運化之中,這與莊子所謂“通天下之氣”是一個意思?!吨芤状髠?文言傳》有云“夫天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而奉天時?!边@種承天命、順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統(tǒng)治者利用,他們將作為統(tǒng)治人民的合法基礎?!吨芤住酚钟性啤把鰟t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的原則。這些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建筑的發(fā)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與人道間,天人相通,精氣相貫”。老子《道德經》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敝该髁巳伺c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就是說自然環(huán)境和人居環(huán)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諧共生。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設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來建造的,紫禁城正對這紫薇星,建筑與環(huán)境得到融合和滲透。中國古建筑的點也是體現(xiàn)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觀上,它所展現(xiàn)的是“自然與精神的統(tǒng)一”,本文所探討的“天人合一”建筑觀,也正是基于這一基本涵義作為出發(fā)點。“干闌文化”是古代中國南方建筑文化的主體,是南方干闌式建筑與源于北方穴居的高臺式建筑融合時期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代表。它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向來注重與自然的高度協(xié)同,尊重自然,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藝術性格上特別重視對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選材上,木材給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輕巧、堅韌、易于加工為一身,恰恰與古代中國人相切合,因此成為中國古建筑的首選材料。加之,建筑始終是為人服務的,古代中國地在物博資源豐富,因此,選擇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中國古建筑在建筑類型上豐富多彩,主要包括:宮殿、宗廟、公府、館榭、地下宮室、離宮、壇、祠、警鼓臺、舞臺、觀景樓閣等。它們的種類和使用功能雖不相同,但始終流露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這基于與自然高度協(xié)同的文化精神——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鑲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古建筑注重與自然高度協(xié)同的觀念,表現(xiàn)在城市、村鎮(zhèn)、宮殿、陵墓的選址和布局命名上,都力圖體現(xiàn)天人合一的追求。
城市的建設:
伍子胥設計建造吳都闔閭城,在《吳越春秋》中記載:“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八門,以象天八門;水八門,以法地八聰。筑小城,周十里。陵門三。不開東面者,欲以絕越明也。立閶門者,以象天門通閶闔風也。立蛇門者,以象地戶也?!彼宕笈d城建造時,宇文愷不僅有斟酌地勢,將太極宮置于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漢之長安城,“---------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斗城,是也”;明清北京城的建設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來建造的,紫禁城正對這紫薇星,建筑與環(huán)境得到融合和滲透。村落的建設:村是聚落的一種形態(tài),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關系的和諧。安徽歙縣棠樾村為一個典型的例子。棠樾選址,符合風水所謂“枕山、環(huán)水、面屏”的原則。它以富亭山為屏,面臨沃野,源自黃山的豐樂河由西而東穿流而過,周圍樹木茂盛。棠樾族譜有詩云:“遙想棠陰清晝永“(《玉篇》“楚謂兩樹交陰之下曰樾”這正是這個村落名字的由來,又“此處山川之勝,原田之寬,足以立子孫百世之業(yè)”。這正是陶淵明所描寫的世外桃源。棠樾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當中,仿佛自己就是當中的一分子。這種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注重風水的做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觀的體現(xiàn)。
宮殿的建設:
在宮殿的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故宮,故宮又稱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它在北斗星的東北方。“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古人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宮是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最高級別的“禁區(qū)”,便有紫禁城的“禁”字來強調皇宮的無比尊嚴。太微垣南有三顆星被人視為三座門,即端門、左掖門、右掖門;與此相應,紫禁城前面設立端門、午門,東西兩側設立左、右掖門。午門和太和門之間,有金水河蜿蜒穿過,象征著天宮中的銀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宮與坤寧宮,“乾”、“坤”二字就意味著天地的意思。其東西兩側的日精門與月華門,則象征著日月爭輝。東西六宮及其他諸宮殿也都分別象征著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個星座。
紫禁城的建設,把古代建筑 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陵墓的建設: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宮、天象、星宿圖的情況,意在“天人合一”、“魂歸北斗”的效果。已發(fā)掘的河南洛陽與南陽的漢墓中都畫有天象圖,它們都顯示著窺天通天、與天同構的目標。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1999年3月,考古人員發(fā)布一個驚世的發(fā)現(xiàn):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圖。“勺頭”為繞梅花山而環(huán)行的導引神道部分,“勺柄”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筑部分,“勺頭”、“勺柄”上的“七星”依次為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
中國古建筑始終是“天人合一”與“禮法、宗法制度”的聯(lián)合體現(xiàn)?!疤烊撕弦弧弊非笞匀?,“禮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級制和規(guī)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兩者并沒有截然分開。如“宮殿”、“陵墓”等建筑形制是禮制建筑,但它們在布局上追求的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總的說來,“天人合一”建筑觀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倫理觀、審美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的深刻體現(xiàn)。
希望采納......
★道緣風水館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15公里,全園占地3.009平方公里,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伊犁·特克斯
10
形如八卦、風水絕佳
伊犁特克斯被稱為“中國風水第一城”,它是現(xiàn)存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建筑正規(guī)、規(guī)模最大的八卦城。
相傳這座八卦城是由全真教七子之一的丘處機設計的,整個城市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宮般,8條大道,64條街,路路相通,街街相連,處處充滿玄機。
來到這里,不禁被這里濃郁的周易文化所吸引,整個城市都彌漫著神秘、玄妙的氣息,這里也是中國研究城市走向風水的一個重要歷史性的標志。
云南·昆明
9
三面湖光抱城廓
第二個風水城市是昆明,昆明城依靈龜之形而建,靠龍脈而筑,又占子午正線,乃皇城之地。
乾隆年間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這是清朝詩人孫髯寫的對聯(lián),說昆明的幾個面:東面像駿馬奔騰,西面像一只飛舞靈動的大鳥,北面則像長蛇一樣的蜿蜒曲伏。
浙江·溫州
8
山如北斗城似鎖
溫州,是中國風水第一人郭浦建的。在晉朝的時候他流難到溫州,受溫州當?shù)匮垇斫艘粋€州府。
溫州是坐南面北的城市,周邊的山勢山形正好是北斗七星的形狀。相對封閉,環(huán)山而建的,說這樣做不單可以有好的風水,還能避免戰(zhàn)禍。
兩次大的浩劫,第一次是方浪起義,圍困溫州46天沒有攻下,最后撤兵;還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時溫州作為一個根據(jù)地,免除了日軍的侵襲。
湖南·衡陽
7
三道水口鎖大江
三道水口鎖大江,說的就是衡陽!衡陽很特殊,因為它是在我們的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第一峰--回燕峰,就座落在衡陽市的市中心。
古老的風水里面怎么去勘測和相地有這么一個流程,第一個叫尋龍,第二是點穴,第三是查砂,第四是問水,第五是切相。
是分了五個方位,也就是說如果根據(jù)整個城市找龍脈,找到穴眼一定要鎖住,就是鎖住城市的命脈。而衡陽很特殊,三座寶塔分別鎖住了衡陽三個河眼。
陜西·
西安
6
陸海豐饒,人居之府
西安古稱長安,歷史悠久,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絲綢之路的起點。
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之所以選擇在西安安家,自然和西安頂級的風水格局離不開關系。西安南有四川糧倉,北有游牧資源,又是山水相依,四塞之固。
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南阻秦嶺,北濱渭河,置身八百里秦川腹地,又臨九座山,古有"八水繞長安"之說。
江蘇·南京
5
真帝王之宅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
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跡眾多。諸葛亮點評“鐘阜龍盤、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br>
國父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鐘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15公里,全園占地3.009平方公里,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yinyangfs/13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關于遷墳有什么講究和忌諱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