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國學(xué)經(jīng)典網(wǎng)

      按摩4穴位緩解頸背疼痛(按摩什么穴位對頸椎好?)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雜談

      醫(yī)案日記  2023-06-01 04:24:21

      按摩4穴位緩解頸背疼痛

      長期伏案工作或者經(jīng)常駕車的人

      ,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頸背部容易出現(xiàn)酸痛不適
      。這主要是因為頸背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dǎo)致肌肉組織緊張
      ,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按摩以下穴位對頸背部疼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

      ,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cè)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

      ,做50次
      ;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jié)奏地叩擊委中穴
      ,做50次

      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

      ,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
      ,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按對側(cè)肩井穴

      ,有酸脹感為宜
      ,按摩50次。

      按揉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guān)節(jié)后下方

      ,臂內(nèi)收時
      ,腋后紋頭上1寸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肩貞穴

      ,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cè)緣

      ,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列缺穴,有酸脹感為宜

      ,按摩50次
      。(華西)

      按摩什么穴位對頸椎好

      頸椎病可以按摩百會

      、風(fēng)池、肩井
      、秉風(fēng)和頸部夾脊穴
      。百會穴的位置在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按摩百會時用食指按壓
      ,以按摩的局部有酸麻的感覺為最好,要持續(xù)按壓1分鐘左右
      。風(fēng)池穴在頸后兩側(cè)枕骨下方
      ,發(fā)際兩邊大筋的外側(cè)凹陷處,用自己的拇指按揉風(fēng)池穴,持續(xù)約1分鐘
      ,以局部有酸麻脹為最好
      。秉風(fēng)穴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按摩秉風(fēng)可以用對側(cè)的食指
      、中指
      、無名指三指按揉,大約2分鐘
      ,以肩背有酸脹感為度
      。肩井穴在頸部第七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按摩肩井穴也是用對側(cè)的中指按壓約1分鐘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按揉頸部的夾脊穴,可以用手掌捏揉頸部
      ,從上到下
      ,持續(xù)時間約2分鐘,可以緩解頸部的肌肉痙攣

      緩解落枕脖子痛的方法
      ?穴位保健操按摩怎么做

      緩解落枕脖子痛的方法?穴位保健操按摩怎么做

      人的一生
      ,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
      ,隨著年齡增長
      ,頸椎間的韌帶、關(guān)節(jié)囊和筋膜松弛
      ,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
      ,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xiàn)“落枕”現(xiàn)象。

      、肌肉扭傷

      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

      ,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zhuǎn);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
      、過低或過硬
      ,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均可引起頸部一側(cè)肌肉緊張
      ,使頸椎小關(guān)節(jié)扭錯
      ,時間較長即可發(fā)生靜力性損傷
      ,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
      ,局部疼痛不適
      ,動作明顯受限等。

      、受風(fēng)寒

      如睡眠時受寒

      ,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
      ,筋絡(luò)痹阻
      ,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勞累導(dǎo)致

      臨床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落枕病人多與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導(dǎo)致機體透支引發(fā)氣虛有關(guān)

      。中醫(yī)認為
      ,“氣為血之帥”,當(dāng)氣無法推動血運行時
      ,頸部再感受寒邪
      ,必然會導(dǎo)致落枕。

      緩解落枕脖子痛的方法

      、簡易保健操

      1

      、將左手或右手中、食
      、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
      、斜方肌等處)
      ,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2

      、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

      、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fēng)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

      、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
      ,指掌關(guān)節(jié)后5分處)
      ,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5、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

      、后仰
      、左右側(cè)偏及旋轉(zhuǎn)等活動,此動作應(yīng)緩慢進行
      ,切不可用力過猛,預(yù)防落枕
      ,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按摩內(nèi)關(guān)穴位

      內(nèi)關(guān)穴位于前臂屈側(cè)

      ,腕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腱與橈側(cè)腕屈肌腱之間
      。內(nèi)關(guān)穴的主要功效是寧心安神
      、疏肝和胃、止痛

      操作方法:首先

      ,操作者先將自己的右手拇指指甲剪短,然后
      ,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側(cè)的手背
      ,使其腕關(guān)節(jié)適當(dāng)屈曲,以便使腕部的腕屈肌群的肌腱松弛
      。隨即
      ,將右手食指、中指
      、無名指
      、小指4指放在內(nèi)關(guān)穴位的背側(cè),拇指用力掐住內(nèi)關(guān)穴位
      ,使患者感到上肢
      、肩及頸部有酸、沉
      、困之感


      三、熱敷

      采用熱水袋

      、電熱手爐
      、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fàn)C傷

      、貼藥膏

      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

      ,每天更換一次
      ,止痛效果較理想
      ,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按摩可以治頸椎痛的背上穴位叫什么名字?

      (一)主穴:分2組

      。1
      、夾脊頸4~7;2
      、啞1~4
      、風(fēng)池、天柱
      、大椎
      。配穴:神經(jīng)根型加肩井、胛縫
      、曲池
      、合谷、后溪
      、養(yǎng)老
      ;椎動脈型加百會、四神聰
      、太陽
      、頭維、三陰交
      、太溪
      、行間;交感型加百會
      、四神聰
      、心俞、肝俞
      、膽俞、太沖
      ;脊髓型加足三里
      、太陽、外關(guān)
      、委中
      、陽陵泉、環(huán)跳
      。啞1~4位置:啞1與啞2
      、啞4均位于督脈上
      ,啞1為第2、3頸椎棘突間(啞門下1寸)
      、啞2為第3
      、4頸椎棘突間,啞4為第6
      、7頸椎棘突間(大椎上1寸)
      。啞3在啞2旁開05.寸(雙側(cè))。胛縫穴位置:肩胛骨內(nèi)緣壓痛點
      。(二)治法主穴每次選1組
      ,可輪流選用。其中第1組穴
      ,一般取夾脊頸5~6
      ,如頸肩痛麻至腕指,可均?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第2組穴每次僅選啞(1~4)中之1穴,余穴選1~2穴
      。配穴據(jù)不同癥型
      ,取2~4穴。夾脊穴操作:取28~30號1.5~2寸之毫針
      ,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開夾脊穴成45度角刺入
      ,至針尖有抵觸感即退針5分。采用提插結(jié)合小幅度捻轉(zhuǎn)
      ,促使針感傳導(dǎo)
      。疼痛重者緊提慢插,肢體麻涼甚者緊插慢提
      。一般則用平補平瀉法
      。啞1、2
      、4穴
      ,均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轉(zhuǎn)
      ,啞3進針法同夾脊穴
      。要求取穴準(zhǔn)確,得氣后輕提插3~5分鐘或搗針2~3分鐘
      ,要求啞3針感為上肢觸電感余穴應(yīng)達到四肢觸電感
      。針感宜由弱到強,逐步獲得
      ,不可亂搗猛刺
      。如針感不滿意
      ,可調(diào)整方向,如仍無上述針感
      ,則不必強求
      。緩慢出針,出針后揉按穴孔片刻
      。大椎穴
      ,快速進針,緩慢送針至1.5寸深
      。進針時針尖略朝上
      ,得氣后針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夾持針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轉(zhuǎn)
      ,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脈下行
      ,繼而改為自上而下有節(jié)奏捻轉(zhuǎn)(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針)
      ,運針半分鐘
      。退針至皮下,復(fù)將針尖指向患側(cè)
      ,提插捻轉(zhuǎn)1分鐘
      ,使酸麻達到肩臂,不留針
      。風(fēng)池向鼻尖方向進針1.5寸左右
      ,使針感向頭頸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
      ,針感向頸部放散為宜
      ,均用平補平瀉之法。配穴
      ,進針得氣后亦用平補平瀉法
      ,其中,胛縫穴進針3~5分
      ,有局部酸脹為宜
      ;養(yǎng)老穴取穴時手掌朝胸前,針尖向內(nèi)關(guān)方向刺入
      ,針感應(yīng)向肩
      、肘、腕放射
      。以上穴位,除不留針者外
      ,均留針20分鐘
      。每日或隔日1次
      ,10~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背部有很多穴位
      ,如何按摩緩解背部酸痛

      面對日益繁重的壓力很多人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工作時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時間一長身體難免會吃不消
      腰酸背痛是困擾大多數(shù)在辦公室工作者的問題,病犯的時候
      ,讓人坐立難安
      ,無心工作,如何緩解這種“職業(yè)病”是人們熱切關(guān)心的問題
      ,我們可以通過按摩穴位的方式對病癥進行緩解

      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

      ,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
      ,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當(dāng)背痛出現(xiàn)的時候

      ,可以用兩只手的拇指指腹按摩對應(yīng)方向的肩井穴
      ,各按摩50次,感覺到有酸脹感為止
      ,可以很好地緩解背痛

      命門穴 位置:在腰部的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跟肚臍相對

      按摩方法:兩手握拳先順時針壓揉9次

      ,再逆時針壓揉9次,結(jié)束之后再來一輪
      ,可以有效緩解肩痛的不適

      天宗穴 位置:將左手搭上右肩,手掌貼在肩膀的二分之一處

      ,手指自然下垂
      ,中指接觸到的就是天宗穴 。

      按摩方法:按摩天宗穴需要他人的配合

      ,用拇指點按或者手指按揉都可以
      ,力度從輕到重,按摩十分鐘左右可以有效緩解背痛。 

      肩貞穴位置:在肩關(guān)節(jié)后下方

      ,臂內(nèi)收時
      ,腋后紋頭上l寸。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肩貞穴

      ,有酸脹感為宜
      ,按摩50次。

      如果找不到確切的穴位

      ,還可以通過背蹭門框法來刺激背部的各個穴位
      。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脈)對準(zhǔn)門棱,向門框上輕輕擠壓
      ,并上下輕度蹭動
      ,每分鐘大約做20下,盡量把整個脊柱都擠壓一遍
      。在上下蹭動時如發(fā)現(xiàn)一處特別痛
      ,可在此處做左右輕度晃動,并連續(xù)幾天在此處由輕到重地按壓
      。在脊柱兩旁各1.5和3寸處重復(fù)上述動作
      。只要持之以恒,就將體現(xiàn)出一定的保健效果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薦文章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2023-07-17
      太易先生有限收徒聲明
      秦以前的醫(yī)德發(fā)展概況
      2023-11-11
      秦以前的醫(yī)德發(fā)展概況
      王旭高行醫(yī)高尚品德
      2023-11-11
      王旭高行醫(yī)高尚品德
      顏德馨-堅守文化自信-不忘岐黃初心
      2023-11-11
      顏德馨-堅守文化自信-不忘岐黃初心
      把醫(yī)者大愛奉獻給高原
      2023-11-11
      把醫(yī)者大愛奉獻給高原
      斯人雖逝-風(fēng)范永存——追憶全國名中醫(yī)高上林先生
      2023-11-11
      斯人雖逝-風(fēng)范永存——追憶全國名中醫(yī)高上林先生
      溫疫派主張大劑解毒的余霖
      2023-11-11
      溫疫派主張大劑解毒的余霖
      經(jīng)典傷寒派重視扶陽倡五段論的祝味菊
      2023-11-11
      經(jīng)典傷寒派重視扶陽倡五段論的祝味菊
      丹溪雜病派擅用參芪補氣的汪機
      2023-11-11
      丹溪雜病派擅用參芪補氣的汪機
      全生派分半陰半陽的鄒岳
      2023-11-11
      全生派分半陰半陽的鄒岳
      火神派崇尚仲景學(xué)說的李可
      2023-11-11
      火神派崇尚仲景學(xué)說的李可

      Copyright ? 2023-2024 大道家園 版權(quán)所有
      身體不適時請至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勿延誤
      !站內(nèi)信息時效及準(zhǔn)確性不足!部分文章及資料為作者提供或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
      ,僅供愛好者學(xué)習(xí)和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