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姓簡介
“古”字拼音:gǔ
古姓全國人口約 56 萬,屬常見姓氏
,最新統(tǒng)計的人口排名排在第210位,本姓氏人口在歷史的排名位置古姓各個時期人口排名走勢圖
說明:本統(tǒng)計根據網友訪問查詢名字測試排名進行的統(tǒng)計,和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數據不完全一致
,本數據每周更新一次。古姓人口在各個省市的最新分布
國內分布
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兩次改朝換代時的移民運動不止兩湖
,還有兩廣、江西等地,填殖地域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及今重慶市,因此胡姓人氏跟隨移民到云、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
臺灣現聚居著古氏三萬余人(公元1978年統(tǒng)計時有兩萬余人)
,在臺灣姓氏排名中列為第七十五位,人口遍布島內各縣市,尤以桃園、新竹、苗栗、臺中為最。據陳紹馨、傅瑞德(Morton.H.Fried)合著的《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第一冊,及潘英著的《臺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布》等資料顯示,早在1956年9月臺灣的古氏人口共四千人,實際人口應有一萬六千人,占當時臺灣總人口的0.2%國外分布
多是臺灣
、廣東省各地和少數重慶的古氏移居海外,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暹羅)、印度尼西亞(印尼)、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秘魯、毛里求斯、留尼旺、南非、英國、荷蘭、澳大利亞、大溪地、新西蘭等地。古姓起源(來源)
古姓主要源自:姬姓
。古姓起源始祖
姓氏起源
1
、出自姬姓。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孫,以古為氏。2、出自苦成氏(參見詞條郤犨)
。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今河南省鹿邑),其后人以訛音古成為氏,以后去成單姓古,稱古氏。3、出自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吐奚氏
4
5
6
、源于苗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貴州省修文縣、云南省河口縣、屏邊縣、文山縣及越南。7
8
9
古姓遷徙傳播
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今陜西省武功縣)
古氏在臺灣的居住地區(qū),以新竹
據清舉人丘荷公主編《上杭縣志·氏族志》載:“古氏,新安郡,周太王古公之后
古姓郡望
郡望:新安郡
古姓堂號
新安堂:源自北魏吏部尚書
古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國寶堂”等
古姓源流
一
現行較常見姓氏
1
2
、其注引《潛夫論》云:“古成氏之后,‘分為古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4
、或為鄂倫春族古拉依爾(或譯作“古蘭”)氏所改。蓋取古拉依爾(古蘭)氏之首音諧“古”而為單姓,后又改為“關”古姓起名的基本原則和起名原理
1、古姓用字只有1個讀音gǔ
2
3、古姓五行屬木
,古姓吉兇寓意為吉,古姓寶寶起名字應該從寓意出發(fā),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4
、古姓寶寶起名字最好結合孩子的生辰八字,這樣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數理,如需根據生辰八字免費起名,可以參考“生辰八字起名”。總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則是:念著好聽、寫著好寫、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數理。
1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
,為黃帝之姓、周朝以及吳國、魯國、燕國、衛(wèi)國、晉國、鄭國、魏國、韓國等諸侯國的國姓,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2、姜姓
起源于炎帝神農氏
。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3
、姚姓起源于公元前兩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至今近5000年
,是中國四大古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有虞氏,名:重華)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
4
、嬴姓奉玄鳥為圖騰。嬴姓十四氏
,主要包括現在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5
后來演變成了:仍氏、竇氏
國內分布 元末明初
目錄》
,北京:中華書局,1997。 ⑵古軍喜、古小彬編著《古姓史話》,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baijiaxing/28599.html,轉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
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