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秉燭待旦 (bǐng zhú dài dàn)
簡拼 : bzdd

近義詞 : 坐以待旦
反義詞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成語結(jié)構(gòu) : 連動式
成語解釋 : 旦:早晨
。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5回:“宋江秉燭待旦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成語用法 : 作謂語
、定語;形容心情急迫
例子 : (瞿)式耜高興極了
,吩咐剩下的一個老兵進(jìn)酒
,秉燭待旦和(張)同敞銷磨這個空城的一夜。(朱東潤《張居正大傳》第十四章)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常用
含蠟燭的燭的成語
燭的成語 :
風(fēng)燭殘年
、
洞房花燭
、
洞燭其奸、
洞隱燭微
、
花燭紅妝
、
風(fēng)燭草露、
玉燭調(diào)和
、
風(fēng)前殘燭
、
犀角燭怪、
刻燭成詩
、
火燭銀花
、
五侯蠟燭、
盲人把燭
、
無幽不燭、
照天蠟燭
、
洞幽燭微
、
秉燭待旦、
犀燃燭照
、
火光燭天
、
扣盤捫燭、
當(dāng)風(fēng)秉燭
、
偶燭施明
、
西窗剪燭、
燭盡光窮
、
秉燭夜游
、
洞燭機(jī)先
、
盲人捫燭、
炳燭之明
、
風(fēng)檐刻燭
、
風(fēng)中之燭
帶秉字的四字成語
成語有:秉公辦理、秉燭夜游
、秉筆直書
、一秉至公、秉燭待旦
。
一
、秉公辦理
1、拼音:bǐng gōng bàn lǐ
2
、釋義:根據(jù)公道辦事
。
3、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七回:本部院凡事秉公辦理
,從不假手旁人
。(白話文:本部院所有事都按公道處理,從來不通過別人之手
。)
二
、秉燭夜游
1、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2
、釋義:手持蠟燭在夜間行游
,舊時比喻及時行樂。
3
、出處:魏晉·曹丕《與吳質(zhì)書》:少壯真當(dāng)努力
,年一過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燭夜游
,良有以也。(白話文:年輕人的確應(yīng)當(dāng)努力
,年齡一旦過去
,時光怎么能留得住,古人想夜里拿著蠟燭游玩
,確實很有道理啊
。)
三、秉筆直書
1
、拼音:bǐng bǐ zhí shū
2
、釋義:指寫文章不隱瞞、不夸大
,真實地反映情況
。
3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筆直書
,懸之國門
,不能增損一字。(白話文:我寫文章不隱瞞
,真實地反映情況
,掛在城門,不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
。)
四
、一秉至公
1、拼音:yī bǐng zhì gōng
2
、釋義:辦事一切都出于公心
。形容大公無私。
3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卻不以此為輕重
,仍舊是一秉至公。(白話文:然而
,平中丞卻不以此為輕重
,仍舊是大公無私。)
五
、秉燭待旦
1
、拼音:bǐng zhú dài dàn
2、釋義: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
3
、出處:?元·馬致遠(yuǎn)《
陳摶高臥》第四折:好個古撇先生,還是那壁披衣?lián)?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秉燭待旦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ò自捨模汉靡粋€古代撇先生,還是那墻壁披上衣服坐在床上
,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
-秉公辦理
-秉燭夜游
-秉筆直書
-一秉至公
-秉燭待旦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engyu/107867.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