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元朝大都城,北京第一次當大一統(tǒng)王朝首都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蜜桔談娛樂 2023-09-19 16:02:44

    北京

    ,現(xiàn)在中國的首都
    ,對于將這座城市作為政治中心
    ,中國人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
    ,這座城市在過去的8個世紀給中國人帶來了深刻的民族記憶和歷史記憶
    ,不過中國的首都也并不是一直在北京
    ,中國第一個定都北京的大一統(tǒng)王朝還是在元朝
    ,當時這座城市的名稱是“大都”,那當時這個城市是什么樣的呢

    共和國首都北京

    蒙古人打下的北京其實是當年金朝的中都故城,1215年5月31日

    ,蒙古軍隊攻陷了這座北方重鎮(zhèn)
    ,不過經(jīng)過多年戰(zhàn)亂,其城內(nèi)宮殿多被拆毀或焚毀
    ,而且其城市供水來源——蓮花河水系已經(jīng)出現(xiàn)水量不足的情況
    ,無法滿足都城日常生活所需用水。

    ,北京第一次當大一統(tǒng)王朝首都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png" />

    1267年2月25日

    ,元世祖忽必烈(此時元朝還未定國號)由上都(今中國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遷都到位于中原的中都,定中都為首都
    ,北京正式成為了蒙古政權(quán)的首都

    不過此時北京城還很殘破,就連忽必烈都是居住在城外的金朝離宮大寧宮內(nèi)

    ,作為都城當然要進行建設(shè)
    ,而且要建新城
    ,新城設(shè)計時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jīng)九軌”、“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記載建設(shè)
    ,1267年,蒙古政府在中都的東北部
    ,以大寧宮所在的瓊?cè)A島(金朝瓊林苑)為中心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規(guī)劃興建工作
    ,總負責人是中書省官員劉秉忠,負責設(shè)計新宮殿的是色目人也黑迭兒(他是阿拉伯人)
    ,郭守敬擔任都水監(jiān)

    1272年3月28日,忽必烈將中都改名為大都

    ,而當時中亞西亞一帶也稱此城為“汗八里”(八里為突厥語皇城)
    ,所以“汗八里”意思就是“可汗之城”。元大都和南城(金中都舊城)
    ,兩者的城墻“僅隔一水”
    ,大家知道了吧,就城池本身來說
    ,元朝的大都和金朝的中都不是同一個
    ,只不過地方很近。

    大元(元朝正式國號是“大元”

    ,雙字國號)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
    ,宮闕告成,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
    ,接受皇太子
    、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jié)的朝賀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

    ,大都城的大內(nèi)宮殿、宮城城墻
    、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
    、中書省、樞密院
    、御史臺等官署
    ,以及都城城墻、金水河
    、鐘鼓樓
    、大護國仁王寺、大圣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筑陸續(xù)竣工
    。同年
    ,元發(fā)布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
    ,以資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制以地八畝為一份
    ,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
    ,皆不得冒據(jù),聽民作室”

    從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1294年)

    ,有四十至五十萬居民自舊城(金中都故城)遷入大都,而且大都城一些孔廟
    、國子監(jiān)
    、郊祭壇廟和佛寺等也陸續(xù)建好了,河道也疏通了

    元大都有多大呢

    ?這么大國家的首都自然是世界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城市,中國方面史料如此記錄大都:“京畿居民繁盛”
    ,“京師乃天下之都會
    ,人物繁輳”,“戶口之伙”
    ,“當倍秦漢而參隋唐也”
    ,而馬可·波羅也稱贊元大都“戶口繁盛”,“城內(nèi)外人戶繁多”
    ,“居民之眾”
    ,“百物之輸入”,“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元大都有多少人

    ?根據(jù)《元史》記載: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中都路(1272年改稱大都路
    ,轄區(qū)包括中都城以及附近的二十五個州縣)一共有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戶
    ,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人,但這么算一戶平均2.72人
    ,根本不可能是古代的真實情況,推測整個大都路人口75萬

    此時北地還沒有完全從戰(zhàn)亂恢復(fù)

    ,所以人口較少,《大元倉庫記》記載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
    ,大都城中有民十萬
    ;元朝前期的詩人王惲(1227年-1304年),在他詩中提到
    ,“都城十萬家”
    ,推測
    ,到了這個時候,大都城大概有50萬人

    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

    ,大都城中有大約一百萬人(1340年,右丞相益都忽
    、左丞相脫脫上朝時對元惠宗提到“京師人煙百萬”(《庚申外史》))
    ,至于數(shù)字是不是可信,那也不好說

    現(xiàn)代學者周繼中在論文《元大都人口考》中認為

    ,元朝中后期元大都城中的人口超過一百一十萬。現(xiàn)代學者韓光輝在他的著作《北京歷史人口地理》也推斷
    ,大都城鼎盛人口超過一百萬

    在工業(yè)時代時期,一個城池里面超過一百萬人

    ,這是相當大的數(shù)字了
    ,怪不得能嚇到馬可波羅,那個時候歐洲可沒啥大城市
    ,然而元朝末年
    ,天下大亂,饑荒與黑死病等瘟疫橫行
    ,元大都故城居民稀少
    ,明軍入城時居民僅剩萬余人,但元大都城未受炮火而完整保存
    ,因人口稀少不利于防御
    ,于是明朝開始對城市進行收縮,元大都的北城墻被廢棄
    ,洪武四年(1371年)后
    ,元大都的北城墻被廢棄,但后來朱棣遷都后北京城又擴建
    ,具體元明清三朝北京城是這個樣子的

    元大都與明清北京城對比,西南虛線內(nèi)為金中都

    ,藍色為元大都
    ,而現(xiàn)在的明清北京城,則是我們俗稱的北京老城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26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爭做時代新人" rel="prev"> 家鄉(xiāng)·印記|共話百年奮斗,爭做時代新···

    下一篇: ,既無奈又可悲

    ,卻不該被嘲笑的一生" rel="prev"> 晉惠帝司馬衷,既無奈又可悲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
    ,前往煤山自縊殉國,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讀:1955年,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
    。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
    ,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據(jù)路透社報道
    ,美國男子邁克爾·泰勒在東京一法庭上表示后悔幫助日產(chǎn)集團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
    ,照著樹林
    ,也照著一座院落。我走進的院落竟然是一處“青年點”
    ,還有一個小展覽館
    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yī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檢繼承大統(tǒng)那年是17歲
    ,正是心中有番大作為的好年紀,想必他胸中也有廣闊的天地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眾所周知,百家姓是中國孩童的啟蒙讀物
    ,對于教育有著卓越的貢獻
    。百姓一詞既是表明中國姓氏之多,也是對于天下蕓蕓眾生的統(tǒng)稱
    。時至今日
    ,中國的姓氏何止百姓之多,實際上已逾5000之數(shù)
    。不僅如此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
    ,最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早已成為冢中枯骨
    。往后隋朝末年,王薄
    、楊玄感等最先起義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