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都注意到
《漢書·霍光傳》記載:“
縣官非我家將軍
,不得至是。”
注引如淳曰:“縣官謂天子
桓寬在《
鹽鐵論
》中說:“
今
縣官
作鐵器多苦惡
”唐朝稱“大家”,例如
李輔國恃功驕橫
大家但居禁中
”而宋朝則是稱為“官家”,例如著名的斧聲燭影之后
宋后聞繼隆至
曰:‘德芳來耶?’繼隆曰:‘晉王至矣
愕然
,
遽呼
官家
曰:‘吾母子之命
皆托于
官家
!
’
王泣曰:
‘
共保富貴
勿憂也
!
’
”這經(jīng)常被拿來當作趙光義篡權的證據(jù)
“官家”確實是對皇帝的稱呼
其他朝代也有
從來源上看
《稱謂雜記》載:“《漢書》蓋寬饒曰:‘五帝官天下
,三王家天下。’稱‘官家’猶言帝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蓋寬饒是西漢的一位官員,他在給漢宣帝的奏疏中引用《韓氏易傳》
,提到“五帝官天下
,三王家天下”,這是被當作官家稱謂的依據(jù)
,但漢朝并沒有稱呼皇帝為官家的記載,最早出現(xiàn)“官家”稱謂的
是《魏略》,而且不是指皇帝
。曹操
《三國志·魏書·劉司馬梁張溫賈傳》裴松之引《
魏略
》記載
,在曹操給閻行寫的信中出現(xiàn)了“官家
”:“
觀文約所為,使人笑來
。吾前后與之書也
”
這里的“官家”很明顯是官府的意思
《晉書·載記第六·石季龍上》載:“邃甚恨
’
”
《北史·列傳第七·獻文六王》載:
“
帝每潛幸其所
,肆飲終日,與高太妃相見,呼為阿母,伏而上酒,禮若家人。臨出,高每拜送,舉觴祝言:
‘
愿官家千萬年壽,歲一入妾母子舍也
。’
”
《南齊書·列傳第六·張
敬兒傳
》載:
“
太祖崩
,敬兒于家竊泣曰:‘
官家大老天子,可惜
!太子年少,向我所不及也。’
”
《梁書·列傳第三十八·太宗十一王》載:
“
時大球年甫七歲
,聞而驚謂母曰:‘
官家尚爾
,兒安敢辭?’
”
當然
,這一時期“官家”并不是皇帝的專屬
,《南史》就有稱王爺為官家的例子,到了唐宋時期,“官家”逐步成為皇帝專稱,從唐朝到五代再到宋朝,均有不少稱皇帝為官家的記載。
《舊唐書·本紀第二十上·昭宗》載:
“
諸王懼
,披發(fā)沿垣而呼曰:‘
官家救兒命
!’
”
《舊五代史·唐書二十·明宗》載:
“
因奏曰:
‘
官
家省事否?
’
帝曰:
‘
省
。’
”
《宋史·列傳第二·光宗慈懿李皇后》載:
“
是日
,百官班列俟帝出,至御屏,后挽留帝入,曰:‘
天寒,官家且飲酒
。’
”
周密在《齊東野語》里記載:“一日
汝輩可自作商量
’”
杜鎬
與《宋史》同出一爐的《遼史》和《金史》則沒有用“官家”指代皇帝的記錄,隨后的《元史》
、《明史》和《清史稿》也沒有,可以說,用“官家”代指皇帝在兩晉南北朝興起,在唐宋時期風風光光,在元明清時期則銷聲匿跡。不過雖然宋朝時期都這么稱呼皇帝
,但是這些皇帝們卻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叫,在很多史料中都有皇帝想方設法去追問這個稱呼的來歷的事情。《儒林公議》與《湘山野錄》記載:“太宗嘗問杜鎬曰:‘今人皆呼朕為官家
,其義未諭,何謂也?’鎬對曰:‘臣聞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考諸古誼,深合于此。’上甚悅其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李侍讀仲容魁梧善飲
,兩禁號為
‘
李萬回
’
。真廟飲量,近臣無擬者
,
欲敵飲
,則召公
。公居常寡談,頗無記論,酒至酣
,則應答如流
。一夕,
真宗命巨觥
,俾滿飲欲劇觀其量。
飲
數(shù)大醉
上乘醉問之:“何故謂天子為官家?”遽對曰:“臣嘗記蔣濟
《萬機論》言:三皇官天下
官家
”
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這個稱呼在宋朝十分普遍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286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參觀棗園舊址,感悟崢嶸歲月
下一篇:
,“戰(zhàn)國”好理解,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