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季漢陣營有哪些人擔任過尚書令

    秉筆春秋呂書生 2023-09-21 22:36:11

    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周末出行要注意防護呀。漢末三國時期各勢力均有相應的職官體系

    ,有的職能類似
    ,有的卻大相徑庭
    ,有些還是獨有的官職
    本篇就來聊聊季漢陣營的尚書令們。

    尚書令掌管尚書臺

    ,其權(quán)力取決于君主對他們的信任程度
    ,隨著相權(quán)的削弱尚書令的權(quán)力也在逐步增加,東漢時期尚書令
    、司隸校尉、御史大夫就被合稱為京師“三獨坐”
    。在漢末時期尚書令的權(quán)力大小也是因人而異,先列下季漢尚書令的名單:法正
    、劉巴
    、李嚴
    、陳震
    、蔣琬、費祎
    、董允、呂乂
    、陳祗
    、董厥
    、樊建

    “后漢眾務

    ,悉歸尚書
    ,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書令主贊奏事
    ,總領(lǐng)紀綱,無所不統(tǒng)
    。”——《通典·職官志》

    “先主立為漢中王

    ,以正為尚書令
    、護軍將軍
    。明年卒
    ,時年四十五”——《三國志·法正傳》

    法正

    ,備受劉備信任的他擔任了第一任尚書令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后
    ,只是他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就逝世了】

    “先主為漢中王

    ,巴為尚書
    ,后代法正為尚書令”——《三國志·劉巴傳》

    劉巴,曾經(jīng)不看好劉備的他接任了尚書令

    ,后來還參與了《蜀科》制定
    ,在章武二年(222年)逝去】

    “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

    ,拜尚書令
    。三年,先主疾病
    ,嚴與諸葛亮并受遺詔輔少主
    ;以嚴為中都護,統(tǒng)內(nèi)外軍事
    ,留鎮(zhèn)永安”——《三國志·李嚴傳》

    李嚴

    章武二年劉巴逝去后由他接班,夷陵一役過后他和諸葛亮都被劉備托孤
    ,也在這章武三年(222年)遷任中都護】

    “建興三年

    ,入拜尚書,遷尚書令
    ,奉命使吳
    。七年
    ,孫權(quán)稱尊號
    ,以震為衛(wèi)尉,賀權(quán)踐阼”——《三國志·陳震傳》

    陳震

    他是在建興三年(225年)之后升任尚書令的
    ,所以從李嚴到陳震之間還有有一段空檔時期的,而且陳震的存在感也比較低
    ,他在建興七年(229年)遷任衛(wèi)尉】

    “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

    ,總統(tǒng)國事”——《三國志·后主傳》

    蔣琬,建興十二年(234年)他從丞相府長史改任尚書令

    ,他也深得諸葛亮信任,還被指定為繼任者】

    “十三年

    ,拜尚書令蔣琬為大將軍
    ,領(lǐng)益州刺史;以費祎為尚書令”——《華陽國志》

    費祎

    ,建興十三年(235年)蔣琬就任大將軍
    ,費祎接手了尚書令一職
    ,兩人搭班】

    “于是祎加大將軍

    ,領(lǐng)益州刺史,允加輔國將軍
    ,守尚書令”——《華陽國志》

    董允,延熙六年(243年)費祎加官大將軍

    ,這是由于蔣琬在當時已經(jīng)抱恙在身
    ,這才請求朝廷由費祎接任他的職務】

    “尚書令董允亦卒

    。超遷蜀郡太守南陽呂乂為尚書令”——《華陽國志》

    呂乂

    ,延熙九年(246年)董允逝世
    ,所以呂乂出現(xiàn)在了尚書令的位置上
    ,這又是一位荊州人】

    “尚書令呂乂卒,以侍中陳只守尚書令

    ,加鎮(zhèn)軍將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度A陽國志》

    陳祗

    《三國志·呂乂傳》記載呂乂于延熙十四年(251年)逝世
    ,而《華陽國志》記載的是延熙十五年(252年)
    ,他也是被劉禪追謚為“忠侯”者】

    “以仆射南鄉(xiāng)侯董厥為尚書令”——《華陽國志》

    董厥

    也有類似的問題
    ,《三國志·陳祗傳》提及陳祗在景耀元年(258年)逝世,《華陽國志》里則是景耀二年(259年)
    ,到了董厥、樊建這他們的權(quán)力也逐漸衰弱了】

    “遷董厥輔國大將軍

    ,與瞻輔政
    ;以侍中義陽樊建守尚書令”——《華陽國志》

    樊建

    ,景耀四年(261年)季漢最后一任尚書令上任
    ,主要事跡卻是在西晉與司馬炎討論諸葛亮的治國之道】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38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國君問話不給肯定態(tài)度

    ,三方都不得罪" rel="prev"> 孔子也是個“騎墻派”
    ,國君問話不給肯···

    下一篇: ,不知道史思明" rel="prev"> 既然叫“安史之亂”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
    ,前往煤山自縊殉國、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讀:1955年
    ,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
    ,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
    。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
    ,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也沒有參加過八路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當庭表示后悔
    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
    ,最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早已成為冢中枯骨
    。往后隋朝末年,王薄、楊玄感等最先起義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