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遠古時期
東漢初期光武中興之時,就有詔書說:世以厚葬為德
作為漢代開國皇帝
,劉邦的帝王陵墓雖然不是漢代最大,可陪葬品卻是最多的,劉邦當年稱帝后,第二年就為自己建造長陵,他效仿帝都長安的規(guī)模修建,因為過于勞民傷財,規(guī)模有所減小,不過奢侈的陪葬品,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長陵詩》中云:長陵高闕此安劉
,附葬累累盡列侯。呂雉死后,又修建了規(guī)模大小的陵寢,兩座陵寢太過于勞民傷財,西漢帝王后來在給自己建造陵墓的時候,都力求“節(jié)儉”。但這始終阻止不了西漢滅亡,當年赤眉軍攻入長安
,屠城縱火,還掘盜了長陵山,高祖陵和呂后陵都遭到了毀壞,《后漢書》有載: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城中徹食盡,遂收載珍寶赤眉軍雖然盜了長陵,但陪葬品太多
,根本就拿不過來,搶運財寶時,掉落幾件寶貝也很正常,一枚玉璽在這次劫難當中就丟失了,這枚玉璽也不是劉邦的玉璽,而是呂后的“皇后之璽”。《漢宮舊儀》上記載:皇后玉璽
,文與帝同?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968年9月的一個下午
,13歲的孔忠良放學回家,一邊走,一邊撿石頭玩成,忽然間,他發(fā)現(xiàn)一塊特殊的白色石頭,他也不認識,就帶回了家,父親孔祥發(fā)一看,雖然不認識上面的字,但看出是一枚印章,這可能是一件文物,是文物,就要好好保護起來。僅僅是一個猜測
,孔祥發(fā)和孔忠良第二天就上了城,當年上城可不容易博物館的鑒定人員一看是玉璽,欣喜不已
時間一晃就是45年之后了
,2012年陜西成立了神州漢文化發(fā)展會,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了解到這件事,他們又重新找到了孔忠良,再一次對他進行了表彰。保護文物是一種意識
,孔忠良的一個善舉保護了一件帶著歷史意義的文物,而國家也沒有忘記他。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41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連小孩也聽過
下一篇:
瑪雅人的消失為什么沒有一本書有記載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onerror="nofind(this)" >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
,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