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創(chuàng)建了明朝后,對有功勞的大臣們進行了封賞。其中有6人
開國六公的排名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wèi)國公鄧愈。他們在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的過程中,建功立業(yè),要么坐鎮(zhèn)后方,要么沖鋒陷陣,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左臂右膀。不過
,開國六公大多數(shù)不得善終。下場最悲慘的
,當然是李善長了。李善長是開國六公中唯一的文臣
,長久以來參與重大事項的決策,主管軍隊的物資供應(yīng),深得朱元璋信任。1370年,朱元璋說:“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李善長不但被封為開國六公之首
,還授予丹書鐵券,可以免死2次。兒子也沾光可以免死1次。對于朱元璋來說
,所謂“免死”,也就是說說而已。20年后的1390年,朱元璋毫不客氣地將李善長滿門抄斬,“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誅之”。一家人最重要就是齊齊整整嘛。馮勝的下場也不妙。
馮勝是安徽定遠人
,早年與哥哥馮國用一起投奔朱元璋大軍,成為朱元璋帳下一員大將,任職親軍都指揮。在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的過程里
,馮勝幾乎無役不予,屢立奇功,成為僅次于徐達、常遇春的一員猛將。1387年1395年
常茂也沒有好下場
。在開國六公中,常茂的名字稍顯陌生
。他父親的名字說起來就如雷貫耳了,叫常遇春。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由于常遇春在朱元璋封賞群臣之前就已經(jīng)病逝,朱元璋便將常遇春的鄭國公爵位傳襲給常茂。常茂打仗與常遇春一樣
,敢打敢穿,性格也非常剛烈李文忠和鄧愈
事實上也是如此。
李文忠得以善始善終
鄧愈的長子鄧鎮(zhèn)
在開國六公中,唯一能稱得上善始善終的
詩云“諸葛一生唯謹慎”,徐達為人處世
徐達去世后,長子徐輝祖在“靖難之役”中反對燕王朱棣
在那以后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42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明朝為何至死都瞧不上清軍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