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明朝開國六公大多數(shù)不得善終
      ,只有一人爵位傳到明朝末年

      勇哥讀史 2023-09-22 01:41:57

      朱元璋創(chuàng)建了明朝后,對有功勞的大臣們進行了封賞。其中有6人

      ,被封為公爵
      ,是為開國六公

      開國六公的排名分別是韓國公李善長

      、魏國公徐達
      、鄭國公常茂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衛(wèi)國公鄧愈
      。他們在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的過程中
      ,建功立業(yè),要么坐鎮(zhèn)后方
      ,要么沖鋒陷陣
      ,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左臂右膀。

      不過

      ,開國六公大多數(shù)不得善終

      下場最悲慘的

      ,當然是李善長了

      李善長是開國六公中唯一的文臣

      ,長久以來參與重大事項的決策,主管軍隊的物資供應(yīng)
      ,深得朱元璋信任
      。1370年,朱元璋說:“善長雖無汗馬勞
      ,然事朕久
      ,給軍食,功甚大
      ,宜進封大國
      。”于是
      ,“授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
      、太師
      、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
      ,歲祿四千石
      ,子孫世襲。予鐵券
      ,免二死
      ,子免一死”。

      李善長不但被封為開國六公之首

      ,還授予丹書鐵券
      ,可以免死2次。兒子也沾光可以免死1次

      對于朱元璋來說

      ,所謂“免死”,也就是說說而已
      。20年后的1390年
      ,朱元璋毫不客氣地將李善長滿門抄斬,“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誅之”
      。一家人最重要就是齊齊整整嘛

      馮勝的下場也不妙。

      馮勝是安徽定遠人

      ,早年與哥哥馮國用一起投奔朱元璋大軍
      ,成為朱元璋帳下一員大將,任職親軍都指揮

      在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朝的過程里

      ,馮勝幾乎無役不予,屢立奇功
      ,成為僅次于徐達
      、常遇春的一員猛將。1387年
      ,當常遇春
      、徐達都已經(jīng)先后去世后,馮勝被任命為征虜大將軍
      ,率領(lǐng)傅友德
      、藍玉、常茂
      、李景隆
      、鄧鎮(zhèn)等將領(lǐng)遠征遼東,俘獲了大批人馬
      。然而
      ,由于馮勝與常茂發(fā)生矛盾,相互攻擊
      ,惹得朱元璋不高興
      。朱元璋沒收了馮勝的大將軍印,讓他居住在鳳陽
      ,定期上朝覲見
      ,此后也沒有安排馮勝率領(lǐng)大軍出征。

      1395年

      ,馮勝因為受到“藍玉案”的牽連
      ,被朱元璋賜死。馮勝的爵位被剝奪
      ,不允許傳襲下去
      。馮勝在死之前,設(shè)家宴把家里所有女眷毒死

      常茂也沒有好下場

      在開國六公中,常茂的名字稍顯陌生

      。他父親的名字說起來就如雷貫耳了
      ,叫常遇春。常茂是常遇春的長子
      。由于常遇春在朱元璋封賞群臣之前就已經(jīng)病逝
      ,朱元璋便將常遇春的鄭國公爵位傳襲給常茂。

      常茂打仗與常遇春一樣

      ,敢打敢穿
      ,性格也非常剛烈
      。常茂的妻子是馮勝的女兒,因此與馮勝是翁婿關(guān)系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墒牵麄冎g關(guān)系并不好
      ,在1387年政征伐遼東時互相攻擊
      。朱元璋將馮勝的大將軍印收回后,也把常茂安置到龍州居住
      。常茂郁郁不得志
      ,在1391年病逝,年僅35歲

      李文忠和鄧愈

      ,都因為在連年征戰(zhàn)中過于勞累,導致英年早逝
      。李文忠活了45歲
      ,死于1384年;鄧愈活了40歲
      。死于1377年
      。假如他們活久一點,恐怕就算躲得過1380年的“胡惟庸案”
      ,也躲不過1393年的“藍玉案”

      事實上也是如此。

      李文忠得以善始善終

      ,他兒子李景隆卻在1404年受到連番彈劾
      ,被明成祖朱棣削爵圈禁,黯然去世

      鄧愈的長子鄧鎮(zhèn)

      ,最初承襲衛(wèi)國公爵位,后改封申國公
      。他在“李善長案”中
      ,因為妻子是李善長的外孫女,受到牽連
      ,被朱元璋殺掉

      在開國六公中,唯一能稱得上善始善終的

      ,恐怕唯有徐達一人而已

      詩云“諸葛一生唯謹慎”,徐達為人處世

      ,比諸葛亮還要謹小慎微
      。他自從跟了朱元璋后
      ,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
      ,號稱“明朝開國第一名將”
      ,被封為魏國公,在開國六公中排名第二
      。徐達沒有居功自傲,在朱元璋面前謙虛
      、低調(diào)
      ,從而保持善終,在1385年因病去世
      ,享年54歲

      徐達去世后,長子徐輝祖在“靖難之役”中反對燕王朱棣

      ,被削爵
      、禁錮,于1407年病逝
      ;次子徐膺緒在“靖難之役”中保持中立
      ,于1416年病逝;四子徐增壽因在“靖難之役”中暗中幫助燕王朱棣
      ,被建文帝殺掉
      。燕王朱棣繼位后,將徐增壽封為定國公
      ,由徐增壽徐景昌承襲爵位
      ,并允許子孫后代世襲爵位。

      在那以后

      ,徐增壽的后代一直保留定國公爵位
      ,到第九代徐允禎繼承爵位時,已是崇禎三年(1630年)了
      。1644年
      ,徐允禎被李自成大軍所殺,這才終結(jié)了定國公爵位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342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
      ,前往煤山自縊殉國,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
      ,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
      ,照著樹林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
      ,歷朝歷代凡是最先造反的沒有一個取得天下的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浩浩蕩蕩,但最后得到天下的卻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邦
      ,最先起義的陳勝吳廣二人早已成為冢中枯骨 ,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這點是關(guān)鍵.png" alt="劉備為何要傍上中山靖王,硬說是他的后人而不提劉邦 這點是關(guān)鍵"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