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每個成語都是有典故的,但是真正讓我們來講
,又要抓耳撓腮的想一想
。如果飯后
、睡前等親子時間,給孩子即興來上一段小故事
,相信在孩子的心目中
,你就是中國最厲害的爸爸(媽媽)了。更為重要的是
,這些對孩子學習語文
、寫作文可都是大有好處的。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0個常用的成語
,并且附上了故事講解
,大家可以收藏起來,多講給孩子聽
,然后讓孩子講給自己聽
,相信對孩子一定有所幫助!
1 、千載難逢

,秒變中國好爸爸.png" />
唐朝時
,韓愈因為反對將佛祖釋加牟尼的遺骨供奉在皇宮中,被貶了官職
。后來
,他向唐憲宗上了奏章,建議在東岳泰山舉行祭天大典
,還請求皇上讓他參加這個儀式
,說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憲宗對他的奏章很滿意
,讓他擔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職。
[注釋]載:年
。
[提示]形容機會難得與可貴
。
2、風雨同舟
春秋時
,吳
、越兩國相鄰,但彼此之間爭端不斷
,戰(zhàn)爭頻繁
。有一次
,兩國的人同乘一條船渡江
,船到江心
,狂風突起,大浪滔天
,眼看著就要翻船
。在這危急時刻,人們忘記了過去的仇恨
,齊心協(xié)力
,共同排除險情,使渡船安全地到達了岸邊
。在船上的兩國人就像一家人一樣。
[注釋]舟:船
。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團體共同渡過危難
。
3、道聽途說
古時候
,有個齊國人叫毛空
。他告訴一個叫艾子的人說:“有一塊肉從天上落下來,它長三十丈
,寬十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姲硬幌嘈?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他就改口說:“那就二十丈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窗舆€是不相信
,他又改口說:“那就十丈吧?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卑訂枺骸叭獾粼谀睦锪?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他答不上來了
,只得承認是在路上聽別人說的
。
[注釋]道、途:路
。
[提示]指傳聞,沒有根據(jù)的話
。
4、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jīng)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適忘與
!”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
,夢見自己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
,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xiàn)
,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覺得非常快活得意
,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
。襄王聽了莊辛的話
,感到十分振奮
,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
,收復了不少失地
。
[注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
[提示]形容文學
、藝術(shù)作品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
,表現(xiàn)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
5、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
,特別擅長畫竹子
,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
,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種了許多竹子
,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tài)和變化
。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
,他的胸中就已經(jīng)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
[注釋]成:現(xiàn)成
。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準備和把握
。也作“成竹在胸”
。
6、熟能生巧
宋朝時
,有個人叫陳堯咨
,他一箭射斷了一根細樹枝。正在自鳴得意時
,旁邊一個賣油的老翁把一枚銅幣放在油葫蘆口上
,舀了一勺油從高高的地方倒下來,油從銅幣的小孔里穿過
,流進油葫蘆里去了
。陳堯咨非常驚奇,老翁說:“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提示]指做事情熟練了,就會掌握竅門
。
7、舉一反三
有一天
,“至圣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
,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馑际钦f,我舉出一個墻角
,你們應(yīng)該要能靈活地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
,如果不能的話
,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后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
,意思是說
,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
,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
[注釋]反:推及
,推論
。
[提示]形容善于類推,能觸類旁通
。
8、百發(fā)百中
在楚國的一個練武場上,許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個射箭能手養(yǎng)由基
,連續(xù)幾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說:“射中靶心
,還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
,那還差不多
。”養(yǎng)由基站穩(wěn)腳步
,張弓搭箭
,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樹葉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
[注釋]發(fā):射箭
。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擊技術(shù)非常高明。
9 、無價之寶
戰(zhàn)國中期,魏國有一個農(nóng)民在地里耕作時
,得到一塊一尺見方的玉
。他把玉獻給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鑒定
,老玉工說:“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塊罕見的寶玉
。”魏王問:“這塊玉值多少錢
?”老玉工說:“有錢也買不到
,用五座城池的代價,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
,重賞了獻玉的人
。
[提示]指極其稀有的珍貴物品。
10、畫龍點睛
南北朝有個畫家叫張僧繇
。傳說他在一所佛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都沒畫眼睛
。大家問他:“為什么
?”他回答:“有了眼睛,龍會飛走的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比藗円詾樗f大話。他只好為兩條龍畫上眼睛
。立時雷電破壁
,兩條龍騰空而去,墻上只剩下沒有眼睛的兩條龍
。
[提示]比喻作文或講話時
,加上一兩句關(guān)鍵的話會使內(nèi)容更精辟有力。
11、畫蛇添足
戰(zhàn)國時,楚國一座寺廟的主人
,送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
。人多酒少,不夠喝
。有人提議
,誰先畫完一條蛇,這壺酒就歸誰
。大家贊同
,畫了起來。一人先畫好了
,看別人還在畫
,他又給蛇畫了四只腳
。這時
,另一個人也畫好了,那人說:“沒有腳
,你畫的不是蛇
。”說完就把酒喝了
。
[注釋]足:腳
。
[提示]比喻多此一舉,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壞
。
12、事半功倍
戰(zhàn)國中期
,戰(zhàn)亂頻頻
,民不聊生
。孟子對學生說:“當年周文王施行仁政,僅以方圓一百里為基礎(chǔ)
,步步為營
,就打敗了商紂王,拯救了百姓
。如果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也能這樣做
,只要付出一半的代價,就能結(jié)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提示]比喻費力小,收效大
。與“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
13、專心致志
時候有個圍棋高手
,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
。他有兩個徒弟
,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
;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
,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
,心里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
,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
[注釋]致:盡,極
。志:志趣
,心意。
[提示]指用心專一
,注意力不分散
。
14、拔苗助長
春秋時
,有個急性子農(nóng)夫
,他插下秧苗后,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里著急
,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
,回到家里
,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干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眱鹤舆B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
[提示]比喻不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
,急于求成
,反而把事情弄糟
。
15、四面楚歌
秦朝末年
,楚漢相爭
。大將韓信率領(lǐng)漢軍,將楚軍圍困在垓下
。一天深夜
,四面?zhèn)鱽沓拿窀琛3娨詾槌囟家咽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軍心渙散
。項羽也心亂如麻,倉促帶領(lǐng)一支人馬突圍
。逃到烏江邊時
,他覺得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拔劍自殺
。其實,楚歌是劉邦命令漢軍唱的
。
[注釋]楚:指古代楚國人
。
[提示]比喻四面被圍,孤立無援
,陷于絕境
。
16、得意忘形
魏晉時
,有個名氣很大的文人叫阮籍
。他博學多才,性情極其豪放
。他讀書入迷時
,可以好幾個月都不出家門。出外游玩和訪友時
,因迷戀名山大川的景色
,沉迷于朋友之間的交往,常常幾個月都不回家
,他得意的時候就盡情地享樂
,能夠忘記自己是什么模樣。
[提示]本意為因高興而忘掉一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多形容淺薄的人得志
,高興得無法控制自己。
17、無能為力
春秋時,秦國和晉國要組成聯(lián)軍攻打鄭國
,鄭國的國君非常焦急
。有人告訴他,有個叫燭之武的官員能夠勸說秦國退軍
。國君立即召見了燭之武。燭之武對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就不如別人
,現(xiàn)在年紀大了
,就更沒有這個能力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提示]多指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
。
18、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貍
,準備吃掉它
。狐貍說:“我是天帝派來的百獸之王,你敢吃我
,會受到上天的懲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娎匣⒉恍?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狐貍又說:“你跟著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獸們都怕我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捎谟欣匣⒃谏磉?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野獸們見了,紛紛逃命
。老虎信以為真
,就放了狐貍。
[注釋]假:借著
,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勢欺壓人
。
19、車水馬龍
東漢時,章帝想給皇太后的娘家親戚們封官賜爵
。太后知道后
,表示堅決反對,她對章帝說:“我娘家那些人呀
,就知道把持權(quán)利
,只會吃喝玩樂。我曾經(jīng)看見很多人去他們那里請安問候
,門前的路上,車如流水
,馬如游龍
。你給他們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國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提示]形容繁華熱鬧的場景
。
20、半途而廢
東漢時
,樂羊子外出求學
。過了一年,他因為想家就回來了
。他的妻子一見到丈夫就用刀割斷織機上的絹帛。樂羊子覺得十分奇怪
,他妻子說:“書沒有讀完就停下來
,如同割斷織絲一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睒费蜃由钍苷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又重新回去讀書。七年后
,完成了學業(yè)才回到家中
。
[注釋]廢:停止
。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
。
21、八仙過海
傳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途經(jīng)東海去仙島,只見巨浪洶涌
。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
,然后各顯神通過海
。于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
,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籃渡水:呂洞賓
、藍采和
、張果老、漢鐘離
、曹國舅
、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
、紙驢
、鼓
、玉版、竹罩投到海里
,站在上面逐浪而過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辦法或本領(lǐng)去完成任務(wù)
。一般連用
。
22、鶴立雞群
草地上有一群雞
。其中一只大公雞
,夸耀自己強壯,羽毛金黃亮麗
,最為出眾。另一只蘆花大公雞不以為然
,說自己打起鳴來
,聲音嘹亮,才是最優(yōu)秀的
。就在他們互不服氣
,要打起來的時候
,一只仙鶴突然從天而降,落在雞群中
,兩只公雞相形見絀
,不再爭斗了。
[提示]比喻一個人的儀表出眾或?qū)W問
、品德高于別人
。
23、四分五裂
戰(zhàn)國時
,七國之中秦國最為強大
。其他六國想聯(lián)合起來共同與秦國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個擊破
,就派張儀去分化六國
。張儀對魏王說:“魏國無法與接壤的五國都相處得一樣好,搞不好就會四面受敵
,國家四分五裂,不如與秦國修好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蔽和醣徽f服了,與秦國結(jié)了盟
。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團結(jié)
。
24、一鳴驚人
春秋時
,楚莊王當國君的前三年
,只知享樂,不管國事
。申無畏出了個謎語讓他猜:“有只大鳥
,三年不飛也不叫
,這是什么鳥
?”楚莊王笑著說:“這只鳥,要么不飛不鳴
,要飛就直沖云霄
,一叫就讓人震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睆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他勵精圖治,成為霸主。
[提示]比喻一個平時默默無聞的人突然做出驚人的成績
。
25 、一日千里
北宋年間
,洛陽鎮(zhèn)守錢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驛舍
,特請本城文豪謝希深、尹師魯和后起之秀歐陽修
,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練生動
。歐陽修暗暗稱贊
,當晚便去向他虛心請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師魯看后
,感慨地說:“歐陽修進步真快
,簡直像一日前進一千里一樣
。”
[提示]原來形容馬跑得很快?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形容進步快或發(fā)展迅速
。
26、對癥下藥
三國時有個名醫(yī)華佗給兩個發(fā)燒頭疼的人看病
,用了不同的藥
。兩人覺得奇怪,為什么同樣的癥狀
,卻用藥不同?華佗對他們說:“你的病是由內(nèi)部傷食而引起的
,他的病則是外感風寒受了涼而引起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狈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倆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釋]癥:病癥
[提示]比喻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有關(guān)措施
。也作“對癥用藥”
。
27、風吹草動
春秋時
,楚國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殺
,他逃到昭關(guān)
。由于楚軍在關(guān)口盤查很嚴
,他出不了關(guān)
。因為著急和憂愁,一夜之間他的須發(fā)全都變白了
。憑著相貌短時間內(nèi)的巨大變化
,他混出了昭關(guān)。逃亡的路上
,他經(jīng)常在蘆葦和草叢里穿行
,由于精神高度緊張,稍有風吹草動
,他就趕緊躲起來。
[提示]比喻一點點動靜或輕微的動蕩
。
28、哄堂大笑
宋朝時候,有個叫馮相的官員
。有一天
,他穿著一雙新靴子走進辦公的衙門。一個同僚問他:“您買這雙新靴子花了多少錢
?”他抬起一只腳說:“九百
。”那個同僚驚奇地說:“怎么我這雙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
?”馮相又抬起另一只腳說:“這只也是九百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睗M屋的人都大笑起來。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時都大笑起來。
29、負荊請罪
戰(zhàn)國時期
,趙國的藺相如智勇雙全,擊敗了秦國的陰謀
,維護了祖國的尊嚴
,被任命為上卿,老將軍廉頗不服氣
,揚言要當眾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后,盡量躲避
。他說:“秦國不敢來犯
,就是因為我們文臣武將團結(jié)一心,為了國家,不必計較個人恩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绷H聽說后,很慚愧
,背著荊條
,去向藺相如認錯
。
[注釋]負:背著
。荊:荊條。
[提示]比喻向人認錯賠罪
。
30、甘拜下風
春秋時,秦
、晉兩國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
,結(jié)果晉軍大敗,晉惠公也被秦俘獲
。秦穆公對晉國的君臣們說:“盡管晉惠公忘恩負義
,但我是不會將你們當俘虜押回秦國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睍x國的大臣們說:“我們是跪在您的下風頭,希望您在上風頭說的話能算數(sh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注釋]甘:心甘情愿。下風:風向的下方
。
[提示]真心佩服別人
,認為自己不如對方。
31、邯鄲學步
戰(zhàn)國時
,趙國都城邯鄲的人以走路姿勢優(yōu)美而著稱。有個燕國人來到邯鄲
,要學習當?shù)厝巳绾巫呗?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他發(fā)現(xiàn)滿街的人走路姿勢各異
,但都很優(yōu)雅
,就見一個學一個
。結(jié)果呢
,什么姿勢都沒學會,連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家去
。
[注釋]邯鄲:地名
,在河北省。
[提示]比喻學人的長處沒學到家
,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東西也丟了
。
32、自相矛盾
從前
,楚國有個人在街上賣兵器。他拿著矛說:“這支矛
,是天下第一鋒利的
,它能擊穿最堅固的盾牌?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帜闷鸲苷f:“這個盾牌
,是天下第一堅固的,世界上沒有一支長矛能夠刺得穿它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庇腥藛枺骸坝媚愕拿棠愕亩埽瑫趺礃幽?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那人回答不出來了。
[注釋]矛:長矛
。盾:盾牌
。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觸。
33、掩耳盜鈴
古時候
,有個人想偷別人家大門上掛著的門鈴,又怕門鈴響起來
。他想出一個辦法來
。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來,然后去把門鈴偷下來
。結(jié)果被主人當場捉住了
。他驚奇地問主人:“你怎么聽到了鈴聲
?”主人說:“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可是沒有掩住我的耳朵?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注釋]掩:遮蓋
,捂。盜:偷
。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騙別人
,只能欺騙自己。
34 、天羅地網(wǎng)
春秋時
,楚平王聽信大臣費無忌的讒言,要殺害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他的兒子伍子胥
。太子連夜告訴了在樊城做守將的伍子胥
。當?shù)诙熨M無忌的兒子來騙伍子胥回都城時
,伍子胥將他痛打一頓
,說:“如果不是太子告訴真相,我就被騙入天羅地網(wǎng)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注釋]羅:捕鳥的網(wǎng)。
[提示]形容包圍嚴密
。也比喻對敵人
、罪犯等人嚴密防范。
35、守株待兔
春秋時
,宋國有個農(nóng)夫在田里看見一只野兔撞在樹樁子上,折斷脖子而亡
。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從那以后
,他什么農(nóng)活兒也不干了
,天天守在樹樁子旁邊,等著撿兔子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稍僖矝]有野兔來撞這樹樁子,他的行為被人們當作了笑話
。
[注釋]株:樹樁子
。
[提示]比喻不知道變通或妄想不經(jīng)過努力而僥幸得到成功。
36、打草驚蛇
南唐時
,當涂縣令王魯是個貪官。為了給他敲敲警鐘
,人們聯(lián)名寫信
,狀告他手下的一個主簿
。告狀信上列舉的罪行,件件都與王魯這個縣令有牽連
。心慌意亂的王魯,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寫下了自己當時的真實思想:“你雖然打草
,我已經(jīng)驚蛇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為使對方有所察覺和防備
。
37、貪小失大
齊國的達子帶兵同燕國作戰(zhàn)
,他請求齊王犒勞軍隊
,齊王不答應(yīng)。交戰(zhàn)以后
,齊國大敗
,達子戰(zhàn)死,齊王也逃到外地
。燕國軍隊進入齊國的都城后
,爭著搶取齊王的財物。人們認為齊王是“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提示]因貪圖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
。
38、雞犬不寧
唐朝時
,柳宗元勸說一個捕蛇者去種田,那人卻說:“種田
,苛捐雜稅繁多
,官吏逼債又兇,鬧得雞和狗都不得安寧
。我干捕蛇這行當雖然有生命危險
;但是也比種田要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绷谠挥傻酶袊@道:“這樣殘酷地壓榨老百姓的政府
,真是比老虎還兇啊
!”
[注釋]寧:安寧
。
[提示]形容侵擾得很厲害
。
39、驕兵必敗
公元前65年
,漢宣帝派軍攻打車師國,被匈奴所困
。消息傳來
,將軍趙充國認為,匈奴勢力微弱
,可以此為由向他們發(fā)動進攻
。御史魏相認為,自恃強大
,對外炫耀武力
,是驕兵
,驕兵輕敵是一定要失敗的
。漢宣帝聽從了魏相的勸諫,沒有出兵
。
[提示]比喻自以為強大而輕敵的軍隊
,必定要打敗仗。
40、對牛彈琴
古時候
,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琴彈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
,他帶琴出游,只見遠山如畫
,河流清澈
,一頭牛正在河邊吃草。這美麗的景色讓他興致大發(fā)
,就對著牛彈起琴來
。盡管琴聲動人
,可是那頭牛好像沒有聽見一樣
,他很生氣。這時
,有個過路人對他說
,不是琴彈得不好,是牛聽不懂啊
。
[提示]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白費口舌。也用于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