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佛道都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學(xué)說
,三家各有所長
,各有各的境界。儒佛道的處世智慧及修行方法是我們學(xué)習(xí)經(jīng)典,成就人生大境界的必由之路
。
儒家經(jīng)典儒家經(jīng)典10句——入世境界1、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大意:喜怒哀樂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
,叫做“中”
;表現(xiàn)出來以后符合節(jié)度,叫做“和”
。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
,是大家遵循的原則
。達(dá)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
,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
2、博學(xué)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
,篤行之
。——《中庸》大意:廣泛地學(xué)習(xí)知識
,仔細(xì)地詢問
,慎重地思考,明辨是非
,然后踏實去做
。
3、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大意:好學(xué)就接近明智
,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
,有羞恥之心就是勇敢。
4、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dú)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洞髮W(xué)》大意:真誠,首先不能欺騙自己
。就像厭惡臭味
,喜歡美女,一切發(fā)自內(nèi)心
,所以
,君子哪怕獨(dú)處也會小心謹(jǐn)慎,不逾越規(guī)矩
。這就是對自己誠實
。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xí)乎?——《論語》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
?和朋友交往真誠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認(rèn)真實踐了嗎
?
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
,仁者靜。知者樂
,仁者壽
。——《論語》大意:有智慧的人喜愛水
,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智慧的人活躍
,仁德的人沉靜。智慧的人快樂
,仁德的人長壽
。
7、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大意:同情心是仁的開始
;羞恥心是義的開始
;謙讓心是禮的開始;是非心是智的開始
。
8、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睹献印?/strong>大意:上天要把重任交給某人,一定會先磨練他
,讓他筋骨勞累
,忍受饑餓,讓他事事不如意
,以此來磨練他
,激勵他,讓他性格堅韌
,變得強(qiáng)大起來
。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睹献印?/strong>
大意:金錢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
,貧苦窮因、地位低下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
,權(quán)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jié)
,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0 、玩人喪德
,玩物喪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渡袝?/strong>
大意:以算計人
、玩弄人為樂,會敗壞品德
;沉溺器物小道
,會讓人失去志向抱負(fù)。
佛家經(jīng)典佛家經(jīng)典10句——出世境界1 、若菩薩有我相
、人相、眾生相
、壽者相
,即非菩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督饎偨?jīng)》如果菩薩執(zhí)迷自我
,太注意自己、對身邊的人區(qū)別對待
、對佛和眾生有分別心
、對每個人的命根還念念不忘,那就不是菩薩
。
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督饎偨?jīng)》
凡是有相的都是假的,你覺得自己到了什么境界了,有了境界的想法
,那你修的就是假的佛法
。凡是你修得出來的,不修就沒有了
。只有認(rèn)識到諸相非相
,你就見到佛了,見到佛的法身了
。
3、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督饎偨?jīng)》悟到了佛法的含義,就像過了河的船
,都要丟掉
。何況那些假的佛法呢?
4、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世間一切事都像夢一樣
,是假象
,是朝夕之間的幻影。
5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jīng)》菩提比喻智慧
,明鏡比喻清凈心
,人心本來清凈,又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
6 、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读鎵?jīng)》人無論高低貴賤
,南北東西,都有佛家的慧根
,眾生生來就有佛性
。
7、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读鎵?jīng)》心如果動了
,那就著相了。
8、迷人口說,智者心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读鎵?jīng)》佛法不是口里念的
,是用來修證的。
9、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jīng)》南懷瑾:色一個字
,不單是代表五蘊(yùn)
,連外面宇宙萬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內(nèi)。這內(nèi)外兩種色
,都是因緣生
,無自性,無實體
,不可得
,根本是性空。現(xiàn)下雖是幻有
,畢竟不可得的
,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個空
。
10、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心經(jīng)》南懷瑾:諸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相
,諸法的實相亦是空相,諸法未曾離開空相
,故云是諸法空相……一切法的實相是空
,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道家經(jīng)典
道家經(jīng)典10句——超世境界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jīng)》大意:人取法地
,地取法天
,天取法道,道純?nèi)巫匀弧?strong>2
、挫其銳
,解其紛,和其光
,同其塵
。——《道德經(jīng)》大意:收斂鋒芒
,消磨銳氣
,消解紛擾,調(diào)和光輝
,和塵土混跡在一起
。看似人畜無害
,沒什么高超的能力
,卻是韜光養(yǎng)晦,修身養(yǎng)性最好的法門
。
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
,必固強(qiáng)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赖陆?jīng)》大意:想關(guān)掉
,就得先打開;想削弱
,首先要強(qiáng)化
;想要廢除,就要先興旺
,想要奪取
,就得先給予。事物總是在兩極來回循環(huán)
,給予不一定是好事
,剝奪也未必是壞事,好的會變成壞的
,壞的會變成好的
。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兜赖陆?jīng)》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
,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
,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德之至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人間世》大意:知道是不能改變的
,就當(dāng)作命運(yùn)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
6、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肚f子·逍遙游》大意:所有人稱贊他也不感到得意
,所有人非議他也不感到沮喪。真正的高人
,從不活在別人眼里
。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肚f子?人間世》大意:樹木有用
,可以建房,所以被砍伐
。油脂因為可以燃燒照明而被熔煎
,桂皮因為芳香所以被砍伐,樹漆能漆刷家具所以被割裂采集
,大家都知道有用的東西
,卻不知道有時候,無用
,才是大用
。
8、泉涸 ,魚相與處于陸
,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
。——《莊子?大宗師》大意:泉水干了
,魚兒困在陸地
,彼此用唾液濕潤以求生存,倒不如彼此不相識
,各自暢游于江湖
。
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肚f子?駢拇》大意: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10、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
,而不傲倪于萬物;不譴是非
,以與世俗處
。——《莊子·天下》大意:能獨(dú)自與天地精神往來
,卻不傲視萬物
,不說是非,與世俗和諧相處
。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
。
每天佛語說的真棒(精選99句)
1、一心參究
,
2
、【佛心禪語】 佛說:“財富是從布施中得來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敝挥羞m當(dāng)?shù)胤艞壱恍〇|西
,才能得 到
3、【佛語經(jīng)典語錄】 佛家雖然沒有提出科學(xué)的“物質(zhì)”與“意識”概念
,但是卻大致地形成了樸素的
4
、【佛心禪語】 有時候,寬容一個人的錯誤
,更能讓他認(rèn)識到自己的錯誤
,對于這個 人來說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
5
、【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 即使用利刀割掉一塊肉
,創(chuàng)口也能夠愈合,但是惡毒言語傷人造成的怨恨
,是不會輕易消失的
。
6、【佛心禪語】 我們都是“發(fā)光體”
,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信自己會有不可限量的未來,那么任何艱難都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
。
7
、如慈母養(yǎng)育嬰兒,雖復(fù)屎尿污身,以深愛故
,而不生瞋
,又憫其無知,菩薩于眾生亦如是
。(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
8
、選擇做什么,怎么做
,都要有自己的主見
。因為你一旦選擇,就必須承擔(dān)后果
,沒有人能夠替你承擔(dān)
。因是你種,果也是你收
。
9
、懂得付出才是富有,能回報
,能喜舍,刀耕火種是良方
,秋到家家晚稻香
;放不下時擔(dān)取去,何如福田待來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鳌ず┥降虑?br>
10、信仰是人生的最寶貴財富
;遵行正法
,帶來幸福;真理味兒最美
;智慧的生活是人們稱說的最好生活
。《經(jīng)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經(jīng)》
11
、醒覺的一念間
,就如燭光照亮禪房的瞬間,所有的黑暗和污濁都被一掃而光
,只剩下滿目佛光搖曳
,光明與溫暖早已等待有緣人很久。
12
、既有彌陀
,何必自苦自惱?彌陀都接受我們了,我們何苦自己不接受自己呢
?彌陀都說“你這樣念佛就可以了”
,我們?yōu)槭裁催€說不可以呢?
13
、禪悟心有一切有
,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
,心悟一切悟
;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
;心亂一切亂
,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
,無心自解脫
。
14
、【佛心禪語】 生命的實現(xiàn)與生活的開展
,需要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因此
,“放下”和“空”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生活藝術(shù)和智慧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嵤瘞r
15、夜晚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沒有燈光
!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犯難
!哪怕有一盞燈
,天就不會全黑;只要信心尚存
,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
16、學(xué)佛
,不一定要住寺廟
、做和尚、敲木魚
,果能在社會中時時以佛法為軌范
,日進(jìn)于道德化的生活,便是學(xué)佛
。(民國)太虛《人生佛教之目的》
17
、用
凈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陽光照耀大地
,大地一片金色
。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這并不會讓我們貪著這個世間
,反而更加向往凈土
。
18、【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 行善的結(jié)果是吉
,作惡的后果是兇
,就好像一個人或者是善或者是惡,自然會通過他的行為和言語表現(xiàn)出來的
。這是不可避免的
。
19、【佛心禪語】 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
、任何地方都會出現(xiàn)
、任何時代都會出現(xiàn)的事情,而是眾生共同的善業(yè)福報和諸佛的慈悲愿行雙方機(jī)緣相合的結(jié)果
。
20
、【佛心禪語】 如果你因為整天想著如何去報復(fù)對方而心事重重,內(nèi)心極端壓抑
,那么倒 不如放下仇恨
,寬恕對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蛟S
,因此你可以多一位可以談心的好朋友
。
21
、【佛心禪語】 淡泊以清心,日日是好日 善知識
,心中眾生
,所謂邪迷心、誑妄心
、不善心
、嫉妒心、惡毒 心
,如是等心
,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
,是名真度
。
22、如聞系念,一心相續(xù)
,次第不亂
,或經(jīng)一日,或復(fù)一夜
,如是或至七日七夜
,如先所聞,具足念故
,是人必睹阿彌陀如來應(yīng)供等正覺也
。《大集經(jīng)》卷一
,賢護(hù)分
23
、【佛心禪語】 心生毒害化為畜生,心生慈悲化為菩薩
,心生智慧化為上界樂土
,心生愚癡化為下方苦海。心中善念集在一起
,就會產(chǎn)生智慧
。——《宗教箴言錄》
24
、【經(jīng)典佛語】 多因一果是因果關(guān)系中的一種現(xiàn)象
。這個道理也閃爍著辯證思維的火花,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
、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
25
、交好朋友的處方:好心一片
,愛語三句,忍耐一時
,慈悲全用
,布施五錢,信用始終
,感謝萬分
,體諒一點,恭敬十成
,方便不拘多少
。《星云大師講演集》
,第239頁
26
、【佛心禪語】 越親近自然
,焦慮越易消失大自然具有無窮無盡的美,能給人們疲憊的心靈帶來撫慰
。王維詩云: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
,時嗚春澗中
。
27、謂多聞圣弟子不見色是我
,不見色異我
,不見我中色、色中我
;不見受想行識是我
,不見識異我,不見我中識
、識中我
,是名得無身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峨s阿含經(jīng)》卷二十一
,第570經(jīng)
28、【佛心禪語】 悅納生命的不圓滿
,對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知足
,就是幸福。把生活中的每個消息都當(dāng)成好消息
,把每一次得到都當(dāng)成財富
,就能把每個日子當(dāng)成好日子過。
29
、吾觀地藏威神力
,恒河沙劫說難盡。見聞?wù)岸Y一念間
,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
,報盡應(yīng)當(dāng)墮惡道
,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zhuǎn)增除罪障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兜夭仄兴_本愿經(jīng)》卷下
30、是法即生即住即滅
,即有即空
。剎那剎那
,亦如是法生、法住
、法滅
。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
,一念中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滅。乃至色
,一切法亦如是
。《仁王般若經(jīng)》卷中
31
、進(jìn)一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