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凈陽佛醫(yī)
清
養(yǎng)生者之言曰:天下之人
人生自免乳哺以后,始而孩
況乎四十以前
蓋人之生也,顧夏蟲而卻笑
,以為是物之生死,何其促也,而不知我實猶是耳譬如置薪于火,始然尚微
至于疾病之人
故診病決死生者
,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則百不失一矣。至所謂元氣者,何所寄耶?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jīng)》所謂丹田,《難經(jīng)》所謂命門,《內(nèi)經(jīng)》所謂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陰陽闔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皆賴此也。若夫有疾病而保全之法何如
?蓋元氣雖自有所在,然實與臟腑相連屬者也。寒熱攻補不得其道故人之一身
若欲與造化爭權(quán)
,而令天下之人終不死,則無是理矣。養(yǎng)生者要讀《元氣存亡論》
,做到怎么健康長壽心中有數(shù)1
,“顧夏蟲而卻笑,以為是物之生死,何其促也”,人們感嘆夏天蟲子壽命短暫,其實人與天地相比與夏蟲沒有什么兩樣。2,“當其受生之時
,已有定分焉。所謂定分者,元氣也”.人一出生,元氣總量就定了,這一輩子要分外珍惜,節(jié)約使用。3,為什么每個人元氣多少不同呢
?這就是稟賦,是遺傳基因,用木材比喻"其有久暫之殊者,則薪之堅脆異質(zhì)也。"4,“至于疾病之人
,若元氣不傷5
6
,“因病而傷元氣者,此不可不預防者也。亦有因誤冶而傷及元氣者,亦有元氣雖傷未甚,尚可保全之者”,因為疾病傷元氣必須要預防,也可以預防。元氣損傷如果不是很深,還有救治希望。7,“故診病決死生者
,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則百不失一矣”患病后決定生死的預后因素是元氣而不是其他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8,"若夫預防之道
9
嘆曰:
人生于世元氣虛,
疾病纏綿百般催
若能息滅貪嗔癡
何憂身心不春歸。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guoxue/157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道家最重要的筑基功法:全身觀照與靜坐
下一篇:
打坐可喜的身心變化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