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塊根
【藥性特點(diǎn)】甘遂苦
(一)治太陽病
1.太陽病變證
大結(jié)胸證
(1)大陷胸湯證
見證
甘遂在大陷胸湯中
(2)大陷胸丸證
見證、證質(zhì)
甘遂在大陷胸丸中
2.太陽病疑似證
十棗湯證
證見:胸脅滿痛
十棗湯證
,亦見于《金匱要略》痰飲病之懸飲證和支飲久咳證(二)治痰飲病
留飲證
證見:心下堅(jiān)滿
(三)治婦人雜病
水與血結(jié)于血室證
大黃甘遂湯證
見證、證質(zhì)
、證治、證方(見大黃條)。甘遂在大黃甘遂湯中
,攻遂水飲。1、甘遂治身面浮腫:甘遂二錢
,生研為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濕紙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 甘遂-藥用部分 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2
、甘遂治水腫腹?jié)M: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為末,煎為水劑,隨時(shí)服用。3
4
5
、甘遂治腳氣腫痛:和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gè),共研為末。每取四錢,放入豬腎中,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湯送下。不過十服見效。6
、甘遂治大小便不通: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面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7
、消渴: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xì)8
9
10
11
12
1.用量 常用量:0.1—0.3克
最小量1錢匕(1.5克)
最大量2兩(6克)
2.用法 湯劑,丸劑
按:甘遂苦主降
生用瀉水力強(qiáng),毒性也大
甘遂的炮制方法:
1
2、煮甘遂:取凈甘遂與豆腐同放銅鍋內(nèi)
3、煨甘遂:取凈甘遂置鍋內(nèi)
,加入麥麩同炒至焦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每甘遂100斤,用麥麩30-40斤)。4
、醋甘遂:取凈甘遂,用醋拌勻,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微干5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大腹疝瘕,腹?jié)M
《本草綱目》引《藥性本草》:“能瀉十二種水疾
《本草綱目》:“瀉腎經(jīng)及隧道水濕
1.據(jù)化學(xué)分析 甘遂含三萜類成分,其中有大戟醇
2.據(jù)藥理研究
(1)本品對腸黏膜有強(qiáng)烈刺激
,引起炎癥性充血和蠕動(dòng)增加,致成峻瀉,但副作用大,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頭暈、心悸、血壓下降,故應(yīng)慎用。(2)有利尿作用
3.據(jù)現(xiàn)代臨床 本品主治結(jié)核性腹膜炎
,結(jié)核性胸膜炎,結(jié)核性腸炎,結(jié)核性骨髓炎,腸易激綜合征,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痛經(jīng),肋間神經(jīng)痛。氣虛
、陰傷、脾胃衰弱者及孕婦忌服甘遂;甘遂不宜與甘草同用。甘遂注射給藥后可出現(xiàn)頭暈
、嘔吐、惡心腹瀉、寒顫和發(fā)熱等不同癥狀。延伸閱讀:
甘遂半夏湯臨床運(yùn)用醫(yī)案甘遂半夏湯方歌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900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白頭翁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中藥白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