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為常用中藥
別名:大活
來源:為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重齒植物毛當歸的干燥根
。多為人工栽培。產地:主產于湖北恩施
。宜昌及四川巫溪,奉節(jié)等地。性狀鑒別:本品主根呈圓錐形或圓柱形
。下部有分歧。全長給10~20厘米。主根長約4~10厘米、頂端直徑約2~4厘米,尾端0.2~0.3厘米。有的帶有細支根彎曲扭連于一起。頂端莖痕明顯,直徑與根頂相同,略呈圓平形,少數下限呈凹狀。表皮黃褐色或褐色,主根上端多環(huán)形皺紋。中下端及支根上多縱皺紋,并有橫生突起的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土黃色主要成分:含少量揮發(fā)油
藥理作用:祛風濕,通經絡
炮制:多切片
性味:辛
歸經:歸腎經
。功能:祛風
、去濕、止痛。主治:伏風頭痛
、腰膝痹痛。臨床應用:1
、用于風濕,尤其項背肌肉風濕和下半身關節(jié)風濕,腰背或髖膝酸痛,兩足麻木。常配防風、秦艽等加強祛風,配杜仲、桑寄生調補身體,方如獨活寄生湯。2
使用注意:獨活性較溫
用量:3~9g。
處方舉例:獨活寄生湯《千金方》:獨活6g
注:除上述獨活外,還有香獨活(山獨活)
(1)香獨活:來源于傘形科植物毛當歸(浙獨活)
以主根粗壯,質軟
(2)牛尾獨活:為傘形科植物牛尾獨活的干燥根
以主根粗長少分歧氣香者為佳
3
以根莖粗壯多眼,有油性有香氣者為佳
。(4)新中國成立前后以上四種獨活在華北及京津市場上均有銷售
,近幾年來以湖北栽培獨活連年增產,滿足了各地市場需要,又因一般習慣認為湖北獨活品質較好,故京津兩地,只保留了湖北獨活一種,其它三種獨活暫不作購銷。(5)湖北獨活外形與當歸近似,不易分辨
,唯當歸香而不濁(6)以上數種獨活
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獨活的功效與作用1 一、獨活的作用和功效
1、緩解疼痛
獨活最受歡迎的是其止痛作用
。不管是牙痛、頭痛、肚子痛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都可以服用獨活,達到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效果,并能有效地緩解疾病。同時也要提醒大家,不能過分依賴獨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整生活習慣,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獨活只能做一些輔助治療。2、祛風濕
假如患了風濕
、類風濕等疾病,平時生活中有關節(jié)疾病等,可以服用獨活進行治療。獨活入藥的藥效達到筋骨之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風濕疾病。3、安神催眠
獨活小鼠的實驗表明,它具有良好的鎮(zhèn)靜效果,能顯著降低小鼠受的驚嚇,在注射時不但具有鎮(zhèn)靜作用,還能催眠。
4、消腫風寒
獨活的性質比較溫和。因風寒入體導致的頭痛發(fā)熱
、四肢無力等癥狀,可以服用獨活來緩解。二、獨活的副作用是什么
雖然獨活具有良好的祛風濕
、止痛等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當,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胃不舒服、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以及頭暈、頭痛、舌頭發(fā)麻等不適癥狀。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比較輕微,通常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也不需要停藥,后期可以慢慢消退。如有嚴重的癥狀,應立即停止服用和咨詢醫(yī)生。此外,陰虛血燥患者不宜獨活。獨活的功效與作用2 1、對血小板聚集及實驗性血栓形成的影響:
獨活醇提物(H6F4)(1g浸膏相當19、6g生藥)
能抑制ADP體外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聚集抑制率隨藥物濃度的提高而增加。0、4g/kgH6F4腹腔注射對大鼠頸動脈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1、0g/kg時,其抑制率可達51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獨活的二氯甲烷提取部分,主要含甲氧基歐芹素等香豆素化合物
,具有拮抗鈣通道阻滯劑受體的活性,此活性與血壓、心律有關3、解痙作用:
香柑內酯
4 獨活煎劑2g/kg腹腔注射,能明顯延長小鼠熱板法造成的動物疼痛反應時間 5、抗菌作用: 歐芹酚甲醚和花椒毒素在體外對11種菌株試驗表明有廣泛的抗菌譜 6、光敏感作用: 香柑內酯 獨活的功效與作用31 2、獨活性味辛 3 4、若病程日久 5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羌獨活的功效與作用羌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本文目錄一覽:1
但羌活其性雄烈升散,長于發(fā)散,以治表證為主,治痹痛以頭項脊背為主,治頭痛以頸項痛連及后頭與巔頂的太陽頭痛。
獨活其性較和緩,長于祛風濕,以治痹證為主,治痹痛以下半身為主(腰膝痹痛),治頭痛以日久伏風頭痛為主。
羌活和獨活的功用有何區(qū)別?
羌活與獨活的功用很相似,都有祛風勝濕、通痹止痛作用。
同時有溫燥之性,易損陰血,凡陰虛有熱或血虛痹痛證都不能用
羌活與獨活功效雖相似;.但各有特長
羌活性溫
臨床上常用于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頭痛和肢體酸疼等癥,對上半身骨節(jié)疼痛效果較好。
常配防風、蒼術等用于治感冒風寒。
通痹止痛常配姜黃、當歸、黃芪等。
獨活性溫,味辛、苦,氣細而香,所以偏.里,下行力大,發(fā)汗作用不及羌活。
臨床上應用于下半身風寒濕邪,如兩足濕痹、腰膝酸重疼痛等癥。
常配桑寄生、杜仲等補肝腎、強筋骨藥物同用。
據藥理研究資料報道,羌活含有揮發(fā)油,對真菌有抑制作用;而獨活能直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并有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獨活還分牛尾獨活和九眼獨活。
牛尾獨活性味功能和主治用法都和獨活相似,而九眼獨活性味功能是辛、苦,溫,能祛風燥濕、活血止痛和消腫。
羌活根莖所含揮發(fā)油對布魯氏桿菌有抑制作用,還可治療青光眼和破傷風等病
我國西北地區(qū)尚有以同科牛尾獨活屬多種植物的根當作羌活用
羌活和獨活的共同點與個異性
(1)共同性
羌活與獨活均辛散苦燥,氣香溫通
均可用治風寒挾濕
羌活性較燥烈,尤善發(fā)汗解毒,習慣上多用于風寒濕痹,痛在上半身的頭、項、脊、背之證。
獨活性較緩和,發(fā)汗力不及羌活。
習慣上多用于風寒濕痹,痛在下半身的腰、腿、足、脛之證。
如全身皆痛,羌活、獨活兩者皆可用,相須相得益彰。
因二者配伍,更能增強祛風除濕、通俗止痛之功效。
故前人說:“羌活治游風”,“獨活治伏風”。
(2)個異性
羌活除善治上半身風寒濕痹痛以外,又有溫通燥濕作用
可用治水濕停聚之水腫腳氣、水濕吐瀉證
血虛痹痛者忌服
羌活配伍防風
羌活配伍獨活
羌活配伍獨活、柴胡
羌活配伍白術、姜黃、防己、甘草,用治風寒濕邪
羌活配伍天麻、防風
羌活配伍川芎
羌活配伍大戟
羌活配伍薄荷葉
羌活配伍細辛
羌活配伍升麻、葛根
羌活配伍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