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燈籠草(中藥材植物名:打額草)(植物科目:茄科)
古籍名:燈籠草《唐本草》。
別名:燈籠草
、水燈籠、荷卜仔草、打卜草植物名:打額草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一年生草本
分布:廣東各地村莊附近都有
入藥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季
自采地點:郊外潮濕地帶
性味:性涼、味苦
功能:清熱
主治、用量和用法:1
驗方1:(治疝氣方)水燈籠草1兩
(方解)水燈籠草尋小腸膀胱之濕熱,有利水作用
(方歌)膀胱濕熱疝氣成
驗方2:(治癍痧方)水燈籠草5錢、海金沙藤5錢
(方解)水燈籠草、苦以泄熱
(方歌)熱毒邪深其癍痧
參考資料:《廣東中醫(yī)錦方選集第一集》汕頭公園聯(lián)合診所第二門診部介紹:燈籠草2錢
《廣東中醫(yī)》(1960.8.第五卷)介紹:1、小茴香與燈籠草治小兒疝氣
《廣東中醫(yī)驗方交流匯編》治淋巴腺結(jié)核方:燈籠草頭三個(生
、干均可)和冬瓜肉,煎水服。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
,本文地址:/post/1544.html茄子
茄子是亞洲主要蔬菜之一,世界上最早的茄子栽培歷史記錄是中國農(nóng)學(xué)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
你好,這看起來是菇娘
菇娘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地下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994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