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白蘞(中藥材植物名:茅瓜)(植物科目:葫蘆科)
植物名:茅瓜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草質(zhì)藤本,生于路旁或灌木叢間
分布:印度至我國
,馬來西亞,廣州近郊有野生。入藥部分:根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點:山崗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生肌去腐止痛
,消癰疽瘡腫,散結(jié)。主治
、用量和用法:1、熱毒瘡:生用,加片糖搗爛,外敷患處;2、爛肉久不收口:干用為末,撒飾患處。或開麻油搽患處里;3、痕芋頭刺激皮膚痕癢:生干可用,煎水外洗患處。(方歌)治熱毒瘡土白蘞
,搗爛加糖敷更驗,遠年爛肉口不收,曬干為末敷即斂本文解釋權(quán)歸中藥大全,本文地址:/post/1556.html
為葫蘆科馬瓞兒屬植物馬瓞兒 Zehneria indica(Lour.)Keraudren [Melothria indica Lour.]或茅瓜屬植物茅瓜Solena amplexicaulis(Lam.) Gandhi [Melothria heterophylla(Lour.)Cogn.]的干燥塊根
老鼠拉冬瓜
拉丁學名 Melothria indica Lour
別稱:馬交兒
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
莖纖細
雌雄同株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_11/994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拼音名】Tǔ Bai Liǎn
【別名】 老鼠瓜(《陸川本草》)
【來源】 為葫蘆科植物馬瓞兒或茅瓜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
1馬瓞兒,詳馬瓞兒條
2茅瓜
多年生柔弱草質(zhì)籐本
【生境分布】產(chǎn)廣西
【性狀】根呈紡錘形,或塊狀,長3~10厘米,逕1~2厘米,表面灰棕色,皺縮,有橫環(huán)紋。質(zhì)脆易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富含淀粉及纖維。
【性味】
甘苦,寒。
1《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寒。
2《嶺南采藥錄》:味甘苦,性寒。
3《南寧市藥物志》:辛苦,寒。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肺、肝、脾三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化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癱瘓四肢無力,浸酒。補血,產(chǎn)后燉雞食。治酒頂,消小腸氣發(fā),敷惡瘡。
2《嶺南采藥錄》:治酒疸;又治風癱,能化痰,并治身中四肢不安,以之浸酒。
3《陸川本草》:拔毒生肌,治瘡癰,潰瘍。
4《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治熱咳及瘰疬大瘡。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尿路感染、結(jié)石,小兒疳積,咽喉腫痛,腮腺炎,急性結(jié)膜炎,濕疹,痔瘡癤腫
6《云南中草藥》:養(yǎng)陰清熱
7《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炎化痰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8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
【附方】
1退暑熱:鮮土白蘞清水煎代茶,每次二至三兩。
2治關(guān)節(jié)痛風及風痹筋急:土白蘞曬干研末,每次一錢,泡酒服。
3治癰疽疔瘡、凍瘡:土白蘞曬干研末,調(diào)茶油敷。(1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4治癰瘡癤腫,咽喉腫痛,結(jié)膜炎,淋巴結(jié)核:茅瓜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外用鮮根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5治毒蛇咬傷
6治痔漏:茅瓜鮮塊根一兩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感染性炎癥:茅瓜根去粗皮研細粉
【摘錄】《*辭典》
?禁忌?主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