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易樞是指1884年(光緒十年)4月8日
,慈禧突然發(fā)布懿旨甲申易樞是慈禧繼1861年辛酉政變以后
咸豐皇帝有九個兄弟。分別是: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
1
、愛新覺羅·奕欣愛新覺羅·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
,號樂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咸豐年間
,奕欣于咸豐三年(1853年)到咸豐五年(1855年)之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奕欣授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并且簽訂了《北京條約》。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駕崩
從咸豐十一年(1861年)到光緒十年(1884年)
一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
,才再度被起用。從光緒二十年(1894年)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謚號為“忠”。其孫溥偉襲封恭親王爵位。
2
、愛新覺羅·奕詥奕詒,愛新覺羅氏
。?道光帝第八子,其母為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筆帖式靈壽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鐘端親王奕詒,時為琳妃。生卒時間: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
,享年25歲,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豐帝即位,封為多羅鐘郡王,卒后謚“端”,無子,奉旨以從子(載濤)為嗣。與皇七子醇賢親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
,及皇九女壽莊固倫公主為一母所生。擴展資料
咸豐皇帝的軼事典故:
《清朝野史大觀》有幾則關于旻寧生活簡樸的逸聞:
旻寧即位后,內(nèi)府依例給他40方硯
,硯后鐫有“道光御用”四字。旻寧認為太多,閑置可惜,便將它們分給了臣下。以前皇帝用筆須送紫毫中最硬的。筆管上刻有“天章”
、“云漢”字樣。旻寧覺得不合用,讓戶部尚書英協(xié)揆到坊間買一般常用的純羊毫旻寧穿的套褲,膝蓋處破了
旻寧又問:“你褲子打掌要多少錢?”曹說:“要三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愛新覺羅·旻寧
咸豐皇帝共有18位妻子,分別是孝德顯皇后
、孝貞顯皇后、慈禧太后、璷妃、莊靜皇貴妃、端恪皇貴妃、玫貴妃、婉貴妃等。1
、孝德顯皇后孝德顯皇后(1831年-1850年1月24日),薩克達氏
,咸豐帝元配妻子,原滿洲鑲藍旗人,后抬至鑲黃旗,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清朝第二位由嫡福晉追封的皇后。道光二十七年
咸豐帝即位后
2
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1837年8月12日)出生在廣西柳州。咸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
六月,已擬為皇后
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
同治元年(1862)四月上徽號:慈安皇太后。是時
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
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
光緒七年辛巳三月壬申初十
祔太廟
3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
1861年,咸豐帝駕崩后
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
1884年
,發(fā)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于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發(fā)動戊戌政變1900年
4
璷妃(1841年~1895年)那拉氏,滿洲正白旗主事全文之女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薨
,一切事宜皆視貴妃。八月四日,金棺奉移妃園寢暫安。二十三年八月十日,奉安地宮。5
、莊靜皇貴妃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
,主事慶海之女,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七生,比咸豐帝小六歲,比慈禧太后小兩歲,與慈安太后同歲。咸豐元年選秀女時
,與慈禧太后同時被選中,二年五月初九,她倆同時由家中被送入圓明園,同日被封為麗貴人;慈禧太后被封為蘭貴人。四年十二月二十四
,麗貴人被封為麗嬪,從封嬪記載的日期上看,麗嬪的封嬪典禮比懿嬪要晚差不多一個月。咸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麗妃為咸豐帝產(chǎn)下了皇長女(即榮安固倫公主)
,成為第一個為皇帝生兒育女的妃嬪,皇帝龍心大悅,在皇長女“洗三”的那天十二月二十八日命大學士文慶為正使、署禮部尚書麟魁為副使
即后來的同治帝
,當天就晉升為懿妃,這兩個人的地位幾乎是一前一后升遷的,最終還是平起平坐。咸豐七年(1857年),懿妃那拉氏再晉封懿貴妃,她的地位明顯略高麗妃一等。每逢宮中大宴,東邊第一桌是皇后鈕祜祿氏
,第二桌是麗妃和祺嬪;西邊第一桌是懿貴妃和婉嬪。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坐上了后宮中僅次于皇后的第二把交椅。咸豐十一年十月初十
,同治帝在舉行完登極大典的第二天,同治帝感念麗妃侍奉咸豐帝多年,又誕育大公主,向圣母皇太后稟報恩賞,慈禧就以同治帝的名義。以“麗妃侍奉皇考有年
,誕育大公主”,謹尊晉封她為麗皇貴妃 居壽康宮,越過了貴妃這一級,一次升了兩級。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光緒帝以麗妃“侍奉文宗顯皇帝均稱淑慎”為由。尊封為麗皇貴太妃
。麗妃體弱多病,經(jīng)常服用中成藥和草藥,效果不大,終于在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溘然長逝,終年五十四歲,金棺暫安于田村殯宮光緒帝親自到金棺前奠酒
與她同時入葬的還有比她早死七天的玫貴妃徐佳氏
-愛新覺羅·奕詝
47年,慈禧開始掌權是從咸豐駕崩
慈禧的一生
擴展資料 清朝晚期
,由于改變了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商品經(jīng)濟開始發(fā)達,資產(chǎn)階級開始形成和壯大, 慈禧 太后采用了適合生產(chǎn)力的君主立憲制。因此,封建社會
,在慈禧太后新政的8年中逐漸消滅了,也就是說,清朝的晚期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封建社會了因為清朝末期在經(jīng)濟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會的定義
廢除科舉而興辦學堂
慈禧太后知人善用
讓這樣一大批能人甘心受她的指揮,足見她的用人能力
1906年
慈禧太后默許下
盡管它與“男女平等”、婦女徹底解放的距離仍相差甚遠
-慈禧
1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爾濟吉特氏
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蘭珠的姑姑
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
2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祖母
崇德八年(1643年),順治帝即位后
逝世于1688年1月27日,享年七十五歲
3
、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名不詳
,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世祖廢后的侄女,順治帝第二任皇后,康熙帝繼位后她與孝康章皇后并尊。稱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曰仁憲皇太后
,她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太后,共57年(1661年—1718年),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時間最長的人。長達64年(1654年—1718年)。孝惠章皇后生于清崇德六年(1641)十月三日
五十七年(1718年)上謚
4、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1852年入宮
,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1853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1857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
,咸豐帝駕崩后,與孝貞顯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聯(lián)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欣發(fā)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1873年,兩宮太后卷簾歸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愛新覺羅·載湉繼大統(tǒng),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4年
,發(fā)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于光緒,退隱頤和園1900年
,庚子國變后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溥儀繼位為帝,尊慈禧為太皇太后。1908年11月15日17點,慈禧在儀鸞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東陵。5
、慈安太后孝貞顯皇后(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鈕祜祿氏
,咸豐帝皇后,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lián)P阿之女。嫡母為宗室覺羅,生母為姜氏(后抬入旗籍,改稱姜佳氏)。光緒七年三月初十(1881年4月8日)
,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鐘粹宮,死因成謎。葬于普祥峪定東陵,上謚,經(jīng)宣統(tǒng)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6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