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傳國玉璽下落的事情
傳國玉璽的下落可以說是一大謎題了
,建造于秦始皇時期的傳國玉璽,原本是秦始皇為了自己建立的秦朝而造,沒想到秦朝那么短命,而后來,傳國玉璽的下落就越來越撲朔迷離,很多時期都有傳國玉璽的傳言,但是到底是真是假,沒人知道,因為很多人都想要,那么做一個假的出來也不是沒可能傳國玉璽象征著皇帝身份和權(quán)威
秦始皇統(tǒng)一大國后,下令鐫造一枚皇帝玉璽
楚威王的時候
昭陽懸賞千金
,追查和氏璧下落,這樣偷盜者遲遲都不敢將和氏璧脫手。過了很多年,有一天,和氏璧突然在趙國的首都邯鄲出現(xiàn)。秦昭襄王知道了這件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這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之后
,和氏璧一直都保存在趙國的宮廷中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國攻破了趙國,和氏璧由此落入了秦國的手中。隨著秦國的覆滅
,和氏璧也經(jīng)歷了命運多舛的時刻。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兵攻打咸陽,秦王子嬰向其獻(xiàn)上自己的傳家寶物。傳國玉璽
,劉邦細(xì)心呵護(hù)著玉璽,并將其珍藏在長樂宮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權(quán),他也想要找到那塊傳說中的玉璽。當(dāng)時,玉璽是由漢孝元太后王政君,也就是他的姑姑掌管著。王政君對劉家感情深厚,因此不愿意交出玉璽王莽死后,玉璽就藏在他的尸體上
,后來被獻(xiàn)給了更始帝劉玄。不久,赤眉軍打敗了劉玄
,傳國玉璽也就到了赤眉軍擁立的小皇帝劉盆子的手上。再后來,劉盆子投降了東漢的劉秀。于是,傳國玉璽徹底變成了漢朝的玉璽,自劉秀開始,一直在東漢歷代皇帝的手中流傳,負(fù)責(zé)保管玉璽的則是洛陽的東漢宮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
。幾經(jīng)周折,玉璽最終落到了漢獻(xiàn)帝的手里。公元220年,曹不建立曹魏,傳國玉璽又變成曹魏的皇權(quán)象征。曹丕派人在傳國玉璽上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最后西晉結(jié)束了三國時期的戰(zhàn)亂紛爭的局面,玉璽到了惡人的手里。西晉末年
,朝代更迭頻繁,時局動蕩不安,玉璽就在這樣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開始了自己的顛沛流離。俗話說
,亂世出英雄,此時群雄崛起隋唐皇帝的江山坐得十分穩(wěn)固
公元937年1月11日
,后唐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帶契丹軍攻陷洛陽。后唐末帝李從珂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就抱著玉璽跑到玄武樓上自焚,可是,大火過后,人們從灰燼中卻不見“傳國玉璽”的蹤影,甚至連一塊外形稍像玉璽的石頭也沒有找到。從此,玉璽的去向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了由于歷代統(tǒng)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玉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開始
后周太祖郭威在登基的時候,一心想得到玉卻始終都沒能找到
公元1293年
玉璽
按理說
有傳說真正的“傳國玉璽”是明滅元時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0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