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歷史上明明是個小人,三國演義中怎么就成了忠臣?隨著電視劇的熱播
,也逐漸引起了廣大粉絲的關注然而真實歷史上的董承的形象卻與小說有所不同
董承接收了漢獻帝的秘密詔書
董承作為一位官員,他的職責是為朝廷效力
不管真實歷史上的董承是否參與了密謀刺殺曹操
衣帶詔這一故事
無論董承是否真正參與了密謀刺殺曹操
建安五年(200)正月,事泄
《三國志先主傳》: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帝忌操專逼
《三國演義》中
,董承對漢獻帝忠誠是無話可說的,在漢獻帝回洛陽時路遇劫駕,董承等人為了漢獻帝的安危拼命抵抗,再后來為了誅殺有逆反之心的曹操,聯(lián)合其余忠良大臣一同策劃,可就在計劃即將實行的時候,卻被奸邪小人告了密導致全家被殺。其實董承這個人在羅貫中的書中是那么的忠誠
,那么的為國奉獻。歷史上的董承并非一個賢良的忠臣,而是整個三國中最偽善的小人。只是因為這本書比史書流傳的更為廣泛,在讀過這本書的人也深刻的認為他所述說就是最真實的歷史,但事實上,歷史上的董承并非所想的那么美好。其實歷史上的董承他有兩個身份
雖然靠著關系享受著待遇
董承之所以會選擇回過頭回到皇帝的帳下也是有他的道理
。董卓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從中得到的利益令董承眼紅,他回頭支持皇帝,就是想將漢獻帝當成一顆棋子握在手中,內(nèi)心幾乎是毫無忠誠可言。像是在《后漢書》中就有這么一個片段,從這個小片段中就能看出董承內(nèi)心的貪婪,也能看出董承心里的毫無忠誠。董承在和漢獻帝一同逃難之時,看見伏皇后的兄弟伏徳隨身攜帶了十匹絹,這讓本沒帶多少錢財出來的董承見財起意
,先是派使者對伏徳進行勒索,伏徳和董承一樣同樣身為國舅,面對這樣的勒索伏徳說什么也不愿意將十匹絹交出。伏徳的態(tài)度令董承大怒,一氣之下便將同等身份伏徳殺害。他絲毫不在乎帝后的顏面,當著帝后的面將皇后的兄弟殺害。在了解到他的真實面目后
,就開始讓人懷疑"衣帶詔"事件是否是真實存在的。由于曹操與漢獻帝之間無法彌補的裂痕,為了防止曹操謀反,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冰封在衣帶里,秘密交予董承。而董承在回家拆開密詔后便集結重臣商討討伐曹操的對策,可這件事卻讓剛被董承趕出府的奴才破壞了一切。而劉備的反應其實就開始讓人懷疑"衣帶詔"是否存在,一心想要興復漢室劉備在見到"衣帶詔"卻遲遲不肯參加
,說不準他就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是董承偽造,而且此舉非但不能幫助漢獻帝,反而將漢獻帝置于死地,所以劉備才遲遲不肯參與。這就更加說明,其實董承所做的一切從來都不是為了漢獻帝而是為了自己,如果這件事真的讓他得手了董承不能算是忠臣
漢獻帝東歸洛陽的時候
,李傕、郭汜等隨后追擊,在曹陽大敗獻帝隨從部隊,漢獻帝劉協(xié)只好半夜偷渡黃河逃跑,他的后妃宮人都徒步逃出軍營。皇后伏壽當時手上還拿著幾匹縑帛,董承指派符節(jié)令孫輝持刀威逼搶走了縑帛,并殺死皇后身邊的侍者,鮮血濺到了皇后的衣服上。看到了吧
,指使手下干起了搶劫的勾當,搶的還是皇后伏壽,摒棄是持刀威逼皇后伏壽就范,這不是公然謀反無視天威嗎?皇后身邊的侍者忠心護主,也被董承手下孫輝殺死。這種人也算是忠臣的話,還真是應了那句話“忠奸不分”。至于為什么立董承之女為妃?我看不過是漢獻帝劉協(xié)認為董承有利用價值
,為了拉攏董承,結成同盟的一種手段罷了。就算除掉了曹操
,這位董國舅也不會是什么好鳥,來個外戚專權是有可能的,人都說患難見真情,獻帝和伏后落難時,董承的表現(xiàn)足以說明一切。以上就是有關董承歷史上明明是個小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4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歷史上張儀最后是怎么死的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