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校里學(xué)習(xí)歷史時,我們只能獲得有限的歷史知識
。實際上
,歷史是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
,里面蘊含著無限的故事和奇聞異事
。今天,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guān)于歷史十大刺客排名的歷史內(nèi)容,來探索這個海洋中的一部分歷史。
歷史十大刺客排名
古代史上的十大刺客
,名氣與實力并重
古代史上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刺客
,他們以非凡的實力和廣為人知的名氣聞名于世。而在這些杰出的刺客中
,有十位著名的人物不僅擁有炙手可熱的名氣
,更憑借其無可比擬的實力,成為歷史上不可忽視的存在
。本文將為你盤點這十大刺客
,重點關(guān)注他們的實力表現(xiàn)。

第二位的刺客是朱亥
。朱亥以其勇猛無畏的實力和挑戰(zhàn)任何對手的膽魄而聞名
。他的名字同樣如雷貫耳,是歷史上不可忽視的存在
。朱亥的實力得到了刺客之神“二朱三要四王五專諸”的歌頌
,這足以證明他在刺客世界中的獨特地位。
第三位的刺客是要離
。要離在古代刺客中以其卓越的實力而聞名于世
。他的實力表現(xiàn)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成為眾多刺客中的佼佼者
。要離的名字成為了刺客界的代表
,堪稱古代刺客的一面旗幟。
第四位的刺客是王子午
。王子午以其出色的實力和卓越的技藝而聞名
。他是古代刺客中備受推崇的人物之一。王子午的名氣如日中天
,他的實力表現(xiàn)也備受世人的贊賞和敬仰
。他的名字在刺客界猶如一道閃電,勢不可擋
。
第五位的刺客是專諸
。專諸在古代刺客中以其出類拔萃的實力而獨樹一幟。他的實力超凡脫俗
,使得他成為刺客界的傳奇
。專諸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實力表現(xiàn)使得他無可匹敵
,成為了刺客之中的翹楚
。
而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刺客,第一位則屬于豫讓
。豫讓是晉國人
,他是智伯瑤的忠臣
。在公元前453年,豫讓的主人智伯被趙襄子殺害
,并將其頭蓋骨制成酒器
。豫讓對此深感憤怒,決心為主人報仇
。豫讓的實力和勇氣得到了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詳細描述
,其中814個字將豫讓的故事永載史冊,使得他名垂千古
。
這十大刺客以其名氣和實力成為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
。他們的實力表現(xiàn)使得他們成為刺客界的傳奇,他們以自己的行動書寫了刺客的輝煌歷史
。不同的刺客有著不同的側(cè)重點
,但無論是名氣還是實力,他們都把自己刻入了古代歷史的篇章中
。他們的故事將一直被后人銘記
,成為古代刺客的光輝代表。
豫讓是《史記·刺客列傳》里記載的五大刺客之一
,司馬遷在五大刺客總共6800多字的敘述中
,描述豫讓的有814個字,在五人里篇幅居中
。豫讓也因這814個字而名垂千古
。豫讓,姬姓
,畢氏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人,他是晉國正卿智伯瑤的家臣
。他很受智伯的重用和尊重
,主臣之間關(guān)系相當(dāng)密切。公元前453年
,晉國大夫趙襄子殺死了智伯
,并把智伯的頭蓋骨做成了酒器,豫讓十分憤怒
,發(fā)誓要刺殺趙襄子為主人報仇
。
豫讓先是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
,進入趙襄子宮中干雜活
。有次他去修整廁所,懷里揣著匕首
,準備找機會刺殺趙襄子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墒勤w襄子到廁所去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豫讓的意圖,于是就抓捕了他
。趙襄子審問他時
,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就是要刺殺你
,為智伯報仇!”趙襄子見豫讓是位義人,就放了他
。
后來豫讓為了想法接近趙襄子而偽裝自己
,把自己身上涂了漆,不惜讓自己的皮膚生瘡腐爛
,又吞下火炭不惜使自己的嗓子變啞
。他埋伏在一座橋下,準備等趙襄子過橋時行刺對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僧?dāng)趙襄子過橋時由于馬受驚,又發(fā)現(xiàn)了豫讓
,于是他又被擒
。趙襄子審問豫讓時,再次被他對智伯的義舉所感動
,但是也不想再放掉他了
。豫讓下了必死的決心,于是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
,讓他象征性地刺殺一次
。趙襄子答應(yīng)了他。豫讓就跳起來對準趙襄子的衣服連刺數(shù)劍
,然后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拔劍自殺
。
做為一個著名刺客,豫讓的實力確實太差
,最后只有對著仇敵的衣服行刺
,就像一個笑話一樣,但后世沒人笑話他
。因為他證實了自己對主子同時也是自己的知己朋友的忠心
。據(jù)說,“士為知己者死
,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就是豫讓最先說的
。
伍孚,字德瑜
,東漢末年汝南吳房(今河南遂平)人
。曾任侍中
、河南尹、越騎校尉等職
。他因刺殺董卓而成名
。史載伍孚少有大節(jié),嫉惡如仇
。當(dāng)時董卓把持朝政
,殘害忠良,伍孚決心刺殺他
。公元189年9月17日
,伍孚身穿朝服內(nèi)懷利刃假裝去晉見董卓匯報工作。當(dāng)他向董卓匯報完畢
,要走時
,董卓還起身送他到門口,親切地用手撫摸著他的脊背
。此時伍孚趁機抽刀向董卓刺去
,但一刺未中,董卓也是武將出身
,便奮力反抗
。
同時董卓大聲呼叫,他的隨從很快趕來
,伍孚被擒
。董卓大罵道:“伍孚,你為何行刺于我?難道你想造反不成?”伍孚臨死前大義凜然地說:“汝非吾君
,吾非汝臣
,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主,罪盈惡大
,今是吾死日
,故來誅奸賊耳,恨不車裂汝于市朝以謝天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蔽殒诒M管刺殺董卓沒有成功,但他足夠英勇
。以至于他的事跡被后來的羅貫中改編成曹操刺殺董卓
,羅貫中是想拿曹操來襯托伍孚嗎?可見伍孚此舉的意義非凡。后來有人寫詩贊他:漢末忠臣說伍孚
,沖天豪氣世間無
。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荊軻在古代的刺客中無疑是名氣最大的
。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里為荊軻濃墨重彩地揮毫了3894字
,占整個列傳的一半以上,可見太史公對荊軻的看中
。荊軻也贏得了一個壯士
、義人的美名。不過說老實話
,做為一個專業(yè)刺客
,荊軻的職業(yè)素養(yǎng)確實不夠,或者說他做為一名殺手
,功夫確實欠佳
,若按實力排名,他也只能排在第八位
。
荊軻(?—公元前227年)
,姜姓
,慶氏
,戰(zhàn)國末期衛(wèi)國朝歌(今河南鶴壁)人。荊軻之所以有名
,首先是因為他刺殺的對象是秦始皇
,是這位千古一帝成全了他。所以不管他是成是敗
,都絲毫不影響他的英名
。荊軻把匕首卷進地圖里,當(dāng)圖窮匕見時他才出手
,顯然已經(jīng)晚了
。秦始皇是干什么吃的?那也是一位武人,見過大世面的
。所以荊軻一出手敗局已定
。荊軻若想成功,必須穩(wěn)
、準
、狠,顯然
,這一點他做不到
。他也許是第一次搞這樣的行動,沒有經(jīng)驗
,可以原諒
。
但當(dāng)他一擊未中時,由于秦嬴政慌亂之間抽不出寶劍,而且大殿中的大臣們也沒有武器的情況下
,他還是有機會的
。這在其他刺客行刺中是罕見的,因為一般情況下
,一刺不中
,對方的隨從或者保鏢都會瞬間趕到,刺客很難再有機會
。而幸運的是
,荊軻還有第二次機會;然而不幸的是,他浪費掉了第二次機會
。不過秦嬴政足夠睿智
,他盡管抽不出寶劍,但他逃跑時不是直線跑
,而是繞柱跑
,荊軻的匕首就很難出手。最后荊軻終于擲出了匕首
,但卻扎在柱子上
。只能說,他的實力不行
,包括武功
、臨場反應(yīng)能力等。
不過也有人為荊軻辯護說
,他是想要挾秦王
,并非真的想刺殺對方。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
,不打算刺殺對方還叫什么刺客
。刺客的唯一目的,或者一名殺手的最高境界
,就一個字:殺!
陳德
,清朝人,祖籍河南泰縣
,他因刺殺嘉慶皇帝而成名
。民間曾盛傳呂四娘刺殺雍正皇帝,但那是不真實的
,可這位陳德刺殺嘉慶皇帝可是確有其事
。陳德31歲時到北京來謀生,在內(nèi)務(wù)府當(dāng)了五年廚師
,但5年后他被辭退
,當(dāng)時他的妻子已經(jīng)去世
,但還有兩個兒子,一個15歲
,一個13歲
,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岳母。
一家子人要生活
,可他卻被斷了生計
。面對生活的重壓,他實在活不下去
,本想自殺
,可是又一想,不能白活一世
,于是就想殺個人出出名
。當(dāng)然想出大名,殺皇帝是個捷徑
,所以他就鋌而走險了
。還別說,老陳還差點成功
,差點改寫了歷史
。
嘉慶八年,1803年4月11日
,陳德在紫禁城北神武門外搞了這次驚天動地之舉
。因為他在內(nèi)務(wù)府打工5年
,對出入皇宮的路線比較熟悉
,甚至輕車熟路。他聽說皇上那日進宮
,就跟著人群混進了神武門
。
當(dāng)嘉慶皇帝在群臣的護駕之下剛到神武門,說時遲
,那時快
,陳德從懷里掏出一把刀就沖了上去。當(dāng)時皇帝的侍衛(wèi)見狀竟呆若木雞
,無人敢救駕
,只有六位大臣上前護駕:嘉慶的姐夫固倫額駙喀爾喀親王拉旺多爾濟(即乾隆帝第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之夫)上前將刺客抱住,御前侍衛(wèi)扎克塔爾
、珠爾杭阿
、桑吉斯塔爾也向刺客撲去,乾清門侍衛(wèi)丹巴多爾濟還被砍了三刀
,最后好漢趕不上人多
,陳德被擒。
之后嘉慶皇帝會審陳德時,他慷慨激昂地說:“若事成
,則公等所坐之處
,即我坐處也。把我亂刀剁死吧
,圖個痛快!”
嘉慶下旨
,將陳德在菜市口法場凌遲處死,為斬草除根
,其二子也被絞死
。老陳也算是一條漢子!陳德之所以排在荊軻之前是因為,相對于秦王大殿里無一人帶武器防備刺客
,當(dāng)時嘉慶皇帝可是有許多帶兵器的侍衛(wèi)保護的
,而且荊軻當(dāng)時沒有殺傷一個人,陳德還把皇帝的一個侍衛(wèi)砍了三刀
,如此說來
,陳德做為一個廚師,其行刺實力還是不俗的
。
桃仁這人盡管名字起得怪溫柔
,事實上也是位很厲害的刺客,他也因刺殺皇帝而成名
。并且比以上四位更牛的是
,上面四位盡管名氣不小,但無一個刺殺成功
,都白白丟了性命
。這位桃兄可是成功了。
桃仁刺殺的這位皇帝是十六國時期后燕的最后一個皇帝慕容云
。慕容云原名高云
,本身是高句麗人,但被后燕惠慜帝慕容寶收為養(yǎng)子
。慕容云曾因率軍擊敗慕容寶之子慕容會的叛軍
,而被慕容寶器重。
公元407年
,后燕重臣馮跋反叛
,殺害皇帝慕容熙,在馮跋支持之下
,慕容云即天王位
,改元正始,國號大燕
,所以慕容云有雙重身份
,既被認為是后燕的末代皇帝
,又被認為是北燕的開國皇帝。但他的皇帝每當(dāng)多久
,兩年后就被刺殺了
。
慕容云即位后,朝政被權(quán)臣馮跋把持
,其性命也幾乎馮跋掌握
,他擔(dān)心自己的安危,就
,就雇了不少猛士保護他
,其中有兩位叫桃仁和離班。據(jù)后世專家分析
,這兩位可能是馮跋派來監(jiān)視慕容云的內(nèi)奸
。
公元409年10月13日,桃仁和離班假裝向慕容云有要事稟報
,走到皇帝跟前
,離班手拿一張紙給皇帝念稿子,正念著突然抽出劍來直刺對方
,武將出身的慕容云情急之中搬起茶幾一擋
,避開一劍。
可正當(dāng)他在僥幸之時
,說時遲那時快
,桃仁又從旁邊嗖地一劍刺來,精確無誤
,慕容云被一劍刺穿
,命喪當(dāng)場。不過皇帝的其他武士也立馬把他倆圍起來
,二人也被殺
。不管怎么說
,桃仁的刺殺成功了
,然鑒于他有個幫手離班幫忙,所以只能排名第六了
。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里為專諸著墨633字
,僅比曹沫多,但卻比曹沫多出一倍多(后者僅被寫了250字)
,所以專諸也是很牛的
。專諸是春秋時吳國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qū)西北)人,此人是屠戶出身
,專業(yè)殺豬
,故力大無窮
,因長年殺豬,練就了一手穩(wěn)
、準
、狠的絕活。專諸這人雖是個粗人
,但粗中有細
,還是為大孝子,還有點怕老婆
。幸運的是他結(jié)識了大名鼎鼎的伍子胥
,伍子胥佩服他的勇猛和義氣,二人結(jié)為兄弟
。后來伍子胥把他推薦給吳國的公子光
,公子光排他刺殺了吳王僚,因而成名
。
專諸這人為了刺殺吳王僚
,還學(xué)了幾年廚師,學(xué)會了做烤魚的絕活
。公元前515年4月
,公子光備酒席宴請吳王僚,暗中設(shè)下埋伏
。當(dāng)然吳王僚也是有備而來
,他也帶了不少武士。公子光在宴會中借口離去后
,專諸親自把自己做好的烤魚給吳王僚獻上
。他是跪著給吳王僚端盤子的,在接近吳王僚的一剎那
,他迅速抽出藏在烤魚中的短劍(魚腸劍)
,對準吳王僚直刺過去,利劍透過吳王僚的三重盔甲又刺穿脊背
,一擊致命!
專諸的厲害處在于
,他的刺殺對象是有備而來,他是在對方保鏢的眼皮底下搞定對手的
,可謂視對方如無物!而且下手干脆利索
,毫不拖泥帶水。不過專諸占了一個明顯的優(yōu)勢是
,他是在己方的地盤上出手的
,當(dāng)時公子光搞了個鴻門宴,等于給吳王僚設(shè)了個陷阱
。所以專諸占有很大的心理優(yōu)勢
,他才會有上佳的發(fā)揮
。故專諸只能排在中上等。
王著(1254—1282)是元代俠客
,益都(今青州)人
,其人嫉惡如仇,愛行俠仗義
,因刺殺元朝權(quán)臣阿合馬而成名
。
阿合馬是忽必烈的寵臣,他雖然能力很強
,在治國理財方面很有一套
,但他背著忽必烈干了許多壞事,權(quán)傾朝野
,生活腐化
,強占美女500人等,讓朝中眾臣敢怒不敢言
,被后世評為元朝第一奸臣
。
王著決定為民除害。他跟一個姓高的和尚聯(lián)合
,密謀了一個方案
。他們趁忽必烈去上都之際,搞了個假法會
,謊稱要太子參加佛事
,混進京城。然后他們假扮太子及宿衛(wèi)
,誘騙阿合馬到太子?xùn)|宮
。假扮太子的王著趁阿合馬沒有反應(yīng)過來之際,突然掏出藏在袖子里的銅錘
,對準阿合馬的腦瓜一錘便解決了
。不過王著和高和尚也當(dāng)場被捕,英勇就義
,還被剁成肉醬
。王著的厲害處在于,他用的錘
,相對于短劍或者匕首不太靈活
,操作難度比較大。他能一擊致命也是難能可貴
。
要離(?—前513年),春秋時期吳國人
,和專諸是同時代人
,家住無錫鴻山山北
。其父就是刺客,要離當(dāng)過屠夫
,也當(dāng)過漁夫
。其人身材瘦小,僅五尺余
,而且腰很細
,面貌丑陋,但卻有萬人之勇
,在當(dāng)時是著名的擊劍能手
。
當(dāng)年公子光讓專諸刺殺了吳王僚之后,自立為王
,就是吳王闔閭
。但吳王僚的兒子慶忌很厲害,號稱“天下第一勇士”
,可以空手奪飛箭
,有萬夫莫當(dāng)之勇,而且足智多謀
。吳王闔閭唯恐慶忌來復(fù)仇
,就要再派刺客去行刺他。于是還是伍子胥出面
,為他推薦了要離
。但慶忌確實不好對付,要離還使了苦肉計
,跟吳王闔閭斗劍
,故意刺傷吳王闔閭,然后自己斬斷右臂
。吳王闔閭還殺了要離的妻子和兒子
,這樣要離投奔慶忌,慶忌對他深信不疑
,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
不久后,慶忌領(lǐng)軍渡江準備攻打吳王闔閭
。要離趁其不備時
,左手持矛從慶忌身后狠狠刺去,這真是驚天一刺
,亙古未有!慶忌胸膛當(dāng)即被刺穿
。
然慶忌也真是一位勇士,背刺后竟能不倒,還回身一把抓住瘦小的要離
,把他倒提起來扔進江中
,反復(fù)三次,然后又把要離放在膝蓋上
,大笑道:“哈哈哈
,你竟敢殺我?真乃天下之勇士也!”慶忌的隨從要殺掉要離,慶忌大度地說
,“放了他
,哪能一天殺死兩個勇士?”于是他放了要離,自己拔出長矛而死
。
要離回國之后
,吳王闔閭大喜,要對他重賞封官
,但他卻悲痛不已
,因為慶忌對自己不薄,殺之有些理虧;而且吳王闔閭殺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子
,自己再接受他的封賞確實不仁
,再說,自己也完成了使命
,為吳國的老百姓不再受戰(zhàn)亂之苦
,去行刺慶忌,也死而無憾
。于是拔刀自殺
。他的死可謂悲壯之至!
朱亥,戰(zhàn)國時魏國人
,大梁(今河南開封)人
,也是屠夫出身,自然也是健壯勇武
。朱亥是幫信陵君刺殺魏國軍事統(tǒng)帥晉鄙而成名
。信陵君即魏國的公子無忌,此人為人仗義
,喜歡救人于危難之中
。
魏國的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
,昭王死后
,安厘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元前257年
,秦昭王攻破趙國在長平的駐軍,又圍攻邯鄲。信陵君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
,幾次派人送信給魏王和公子無忌
,向魏國請救
。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lǐng)十萬大軍去救趙
,但因為怕秦國報復(fù),讓晉鄙暫駐在鄴
,名為救趙
,實際是作壁上觀。門客侯嬴給信陵君出謀劃策
,讓他盜取兵符
,逼晉鄙交出兵權(quán)。
于是信陵君讓魏王的一個寵姬盜了晉鄙藏在魏王臥室內(nèi)的兵符
,然后他拿著兵符去找晉鄙
,讓晉鄙交出兵權(quán),他再帶兵去解邯鄲之圍
。侯贏推薦了朱亥做為刺客隨行
,如果晉鄙不肯乖乖交出兵權(quán),就讓朱亥刺殺晉鄙
。
信陵君見到晉鄙后
,假傳魏王的命令代替晉鄙。晉鄙合對上兵符
,但他懷疑這件事的真?zhè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并不打算交出兵?quán)。于是朱亥立馬用袖中四十斤重的鐵錘
,一錘便砸死了晉鄙
。一個統(tǒng)帥十萬大軍的武將舉這樣被報銷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娭旌サ拇_出手非凡
。于是信陵君拿著兵符控制住晉鄙的十萬大軍,率軍擊退秦軍
,解了趙國邯鄲之圍
。朱亥之所以能排第二,是因為他擊殺的是一位十萬大軍的統(tǒng)帥
,而且是一招斃命
。
司馬遷在《刺客列傳》里用1196字描繪聶政,篇幅僅次于荊軻
,可見聶政的地位
。聶政(?—前397年),軹邑深進里(今河南省濟源縣軹城南)人。此人也是屠夫出身
,不過他不像專諸和朱亥一樣殺豬
,他更厲害,他專殺狗
,所以更加威猛
。
春秋末期,韓國大夫嚴仲子受丞相俠累的迫害流亡他國
,所以欲尋俠士為自己報仇刺殺俠累
。他聽說聶政武功高強,有俠肝義膽
,于是就找到聶政
,想讓他為自己出力。當(dāng)時聶政因殺人避仇
,帶著母親和姐姐隱跡于齊國
,在市場做屠狗生意。嚴仲子數(shù)次帶著厚禮拜訪聶政
,并對聶政的母親非常尊重
。但聶政無功不受祿,對嚴仲子的厚禮堅決不接受
,不過已把嚴仲子當(dāng)做自己的知己好友了
。
聶政知道嚴仲子有求于自己,但因母親年邁就一直沒有答應(yīng)
,因為搞刺殺很難全身而退的
。直到母親辭世,并服喪三年期滿
,而且姐姐也出嫁之后
,聶政才開始為嚴仲子出手。當(dāng)時為保險起見
,嚴仲子曾想給聶政提供一支敢死隊幫忙
,但被聶政拒絕,何必讓別人去送死?我一人足矣!這比荊軻去行刺前等待什么幫手
,要豪邁得多
。
聶政的厲害之處在于,嚴仲子的仇敵
,韓國丞相俠累的府宅里可是護衛(wèi)森嚴
,有許多武士時刻保護著主人的。這天俠累正高坐府堂
,執(zhí)戟甲士在兩旁威風(fēng)凜凜地站著
。此時的聶政是仗劍直入韓府
,如入無人之境。俠累的武士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
,只見一道白光閃過
,聶政的長劍便以白虹貫日之勢刺入俠累胸膛,一劍飄血!俠累頃刻命喪
。這身手
,簡直神了,就像古龍筆下的西門吹雪一樣
,斃敵于電光火石之間
。這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啊!
俠累死后
,相府中大亂
,甲士們才反應(yīng)過來,于是一齊上來圍攻聶政
。聶政用長劍擊殺數(shù)十人后
,難逃重圍,遂倒轉(zhuǎn)劍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