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宄鳎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清朝建國共276年,歷經(jīng)11帝
,共有90多位金枝玉葉的公主、格格下嫁到蒙古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后
為了對不同出身的公主進行區(qū)分
,規(guī)定皇后所生之女為“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yǎng)女,稱為“和碩公主”。此后“格格”一詞不再指代公主,而用來是對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和皇帝公主們的婚嫁從一出生就決定了——當成聯(lián)姻工具嫁給蒙古王公。
聯(lián)姻這個話題不提還罷
這事兒
按照時間順序
蒙古人創(chuàng)立了元朝
雖然被趕出大都,但北元政權(quán)直到1402年才宣告結(jié)束
蒙古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驍勇善戰(zhàn)的蒙古軍隊
推翻蒙古前后三百年
但是
,到了清朝,與蒙古的關(guān)系卻處理得很好。清朝基本沒有為了蒙古耗費軍事力量,除了西北的葛爾丹被很快擺平之外,清朝和蒙古幾乎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清朝皇帝采用的辦法就是源源不斷地將公主們嫁給蒙古王公大臣
,稱為“政治聯(lián)姻”,對于公主們來說,就是“撫蒙”。為什么明朝不用聯(lián)姻的方式解決蒙古問題?
明朝皇帝們都是漢族人,漢族人對“和親”這一行為很不恥
。漢民族在歷史上一直認為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于北方游牧民族,對和親多有抵觸。永樂皇帝朱棣甚至宣稱大明王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不和親,不納貢”的朝代。另外,偶爾嫁一兩個公主過去
清朝不一樣
朱元璋畫像
清朝和蒙古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
1634年
,努爾哈赤的兒子,后金大汗皇太極征服蒙古察哈爾部,獲得元朝傳國玉璽。得到傳國玉璽的皇太極下令,本國禁止再使用“女真”“諸申”這種族稱,改稱“滿族”。1636年,滿族人,莫南蒙古人和遼東漢族人共同推舉皇太極為大家的皇帝,定新國號為“大清”。就這樣皇太極既是滿族人的大汗
,又繼承了元朝衣缽成為蒙古人大汗,還擁有了漢族人的皇帝名號。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一生娶了15個媳婦
,有7個來自蒙古,其中2個是蒙古大汗的遺孀。除此之外,他還把已經(jīng)給自己生了兩個女兒的博爾濟吉特式改嫁給德爾格兒臺吉之子。這就解釋了清朝為什么可以順利解決和蒙古的關(guān)系
,這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聯(lián)姻”,或者也可以叫“和親”。先是努爾哈赤以身作則
,從他開始攻打明朝起,就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他的嬪妃中半數(shù)都是蒙古王公貴族女子。不僅如此,還一不做二不休地定下規(guī)矩:幾乎所有的清朝公主
,都要嫁到蒙古草原。在大清混成公主,從出生榮耀搖身一變
嫁到清朝的蒙古女人
嫁到蒙古的公主們過得好嗎?
努爾哈赤的幼女、皇太極14個女兒中的9個女兒
嫁到蒙古的清朝公主們結(jié)局并不好
嫁到蒙古的公主們
,一旦其母族在大清朝失勢,蒙古王公大臣為了不受其母族牽連,通常會讓公主“病亡”。電視劇《雍正王朝》里十三阿哥胤祥
以康熙朝和雍正朝都赫赫有名的十三阿哥胤祥為例
。胤祥的母親章佳氏共生育三個孩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之外,還有兩個女兒,康熙皇十三女和順溫恪公主和皇十五女和順敦恪公主。十三阿哥被康熙厭棄之后
,溫恪公主在康熙四十五年被嫁給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倉津;二十三歲因難產(chǎn)去世;敦恪公主比姐姐小四歲,康熙四十七年被嫁到蒙古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臺吉多爾濟,六個月后香消玉殞,死的時候才十九歲。有沒有清朝公主嫁給漢人?
由于漢人的地位比較低,清朝一般不會把公主嫁給漢人大臣
皇太極十四女,和碩恪純長公主(建寧公主)
影視劇中的建寧公主和吳應(yīng)熊
順治皇帝養(yǎng)女和碩和順公主
順治皇帝另一個養(yǎng)女
康熙皇帝第十四女
可以看到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嫁給葛爾丹的藍齊兒確有其人嗎?
劇中的藍齊兒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公主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藍齊兒公主
藍齊兒指望孝莊太后能救她。但孝莊太后本身就是蒙古人
公主們聯(lián)姻蒙古
雖然藍齊兒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確實有歷史原型
雖然受寵
榮憲公主長大后
榮憲公主為了接待父親
烏爾袞和榮憲公主相伴一生,沒有戰(zhàn)死
這已經(jīng)是一個清朝公主極好的一生了
蒙古人天性比較彪悍
固倫敖漢公主是清朝第一位公主,13歲出嫁
固倫敖漢公主的身世要從努爾哈赤說起
根據(jù)固倫的稱號來看這位公主的身份一定是很尊貴的,但是,他的母親卻是被皇太極休了
皇太極的大福晉也出自阿巴亥部落
在順治當上皇帝后
,為了感謝大姐為清朝做出的貢獻,就封她為固倫敖漢公主,享有皇后之女榮譽。
清朝第一位公主
,13歲出嫁,固倫敖漢公主最后結(jié)局如何? 固倫敖漢公主最后的結(jié)局可以說是不錯的了。自從班第娶了固倫敖漢公主之后,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很不錯的。班第對敖漢公主也很好,對她很寵愛。從固倫敖漢公主孕育出了四男一女便可以看出來。在固倫敖漢公主遠嫁到了班第那里后
,對班第也十分貼心。班第對固倫敖漢公主也十分體貼,他害怕公主思念家鄉(xiāng),于是就經(jīng)常帶著公主回娘家。從這一點來看,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還是很好的。自從固倫敖漢公主嫁給班第后
,班第對皇太極也更加的衷心,在多次的戰(zhàn)爭中也打了許多的勝仗。之所以這樣,皇太極也就更為喜歡班第與固倫敖漢公主,對他們夫妻二人也是十分照顧的雖然固倫敖漢公主的感情生活還是不錯的,但她依然沒有逃脫悲慘的命運
。在她3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不過她被葬在了公主園寢,且她的墓碑一直保留至今。她的貢獻也一直被人們所牢記。雖然固倫敖漢公主的童年并沒有那么的完美
,但她之后的生活可以說是不錯的了。畢竟遠嫁的公主一般命運都不是很好,固倫敖漢公主可以算是一個例外了。有丈夫的寵愛,有家人的牽掛,有巨大的貢獻。這么看來,雖然固倫敖漢公主的生命很短暫,但跟其他遠嫁的公主比起來,真的很不錯了。在古代,公主的女兒被稱作什么
?公主又怎么稱呼自己的母親和父親? 公主稱呼自己的母親和父親為父皇母后。長公主也好公主也好
,她們的女兒如何稱呼主要取決于父親,至少清朝是這樣的。 漢朝諸侯王的女兒則稱“翁主”,如果公主下嫁諸侯,那她的女兒也可如此稱呼。至于清朝,史書有記載比較知名的三位公主之女分別是、固倫敖漢公主、和碩柔嘉公主的女兒和固倫榮憲公主的女兒。這三位小姐的父親
如果下嫁普通朝臣
擴展資料:
格格
清太宗起
,逐步按照 *** 習慣,重新規(guī)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于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格格
清朝一共有幾個最正宗嫡出公主
? 清朝一共有六個最正宗嫡出公主。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皇后(嫡福晉)沒有生過女兒
,故無正宗嫡出公主。 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后稱為孝端文皇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哲哲,正宮皇后。生三女,是最正宗的嫡出公主二女馬喀塔,10歲時就許配給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博爾濟吉特氏.額哲)12歲時正式出嫁,額哲受封為察哈爾親王.5年后
三女12歲時出嫁給蒙古科爾沁部的(奇塔特.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大玉兒的哥哥的兒子
六女自幼許配給都統(tǒng)阿山之子夸札.12歲時出嫁,小兩口可算是兩小無猜,過了五年幸福生活,17歲時,六公主首先化蝶,相隔不到一個月,額附也化了.風評,化蝶,哀怨指數(shù):5顆星七女淑哲公主,大玉兒的女兒,內(nèi)大臣俄爾齊桑之子(鏗吉爾格).13歲時出嫁,先嫁其兄,兄死又嫁其弟喇麻思,3年后,公主亦死.風評,克夫命哀怨指數(shù):4顆星八女12歲時嫁蒙古科爾沁部土謝圖親王額駙巴達禮之長子(巴雅斯護朗),巴雅斯護朗襲其父爵為土謝圖親王,是年八月去世.20年后,公主去世,時年59歲.風評,20年活寡哀怨指數(shù):4顆星九女14歲時嫁給蒙古(哈尚.博爾濟吉持氏).年哈尚去世后不到一年,公主亦去世,年僅18歲.風評,又一少年化蝶的,哀怨指數(shù):5顆星十女17歲時嫁給瓜爾佳氏一等公輝塞.但是婚后不到3個月,輝塞就去世,公主一直沒有再嫁,公主去世時年27歲.風評,克夫加強版,哀怨指數(shù):4顆星
十一女
養(yǎng)女一
清朝第一位公主尊貴無比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的第一位公主
皇太極我們都知道
他需要繼續(xù)擴大自己的勢力,進而達到逐鹿中原的目的
烏拉那拉氏最后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兒子
清朝嘉慶的哪位公主家嫁給敖漢王 嘉慶帝共有女兒9位,沒有嫁到敖漢的
皇長女(1780.4.11—1783.11.1)
清太祖 努爾哈赤系
皇長女(1578一1652)
,稱東果公主,封固倫公主,謚固倫端莊公主。生母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納札青。明萬歷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皇次女(1587—1646)
,名嫩哲,稱沾河公主,封和碩公主。生母為清太祖?zhèn)儒翣柛X羅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名萬歷十五年(1587)生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濟
,稱哈達公主,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庫什
,革和碩公主皇五女(1597—1613)
,無封。皇六女(1600一1646)
,無封皇七女(1604—1685)
,封鄉(xiāng)君品級皇八女(1612—1646),名聰古倫
,封和碩公主。養(yǎng)女(1590—1649),名蓀岱
,稱巴約特格格,封和碩公主養(yǎng)孫女(1612—1648),名肫哲
清太宗 皇太極系
皇長女(1621—1654),稱敖漢公主
皇次女(1625—1663)
皇三女(1628—1686)
皇四女(1629—1678)
皇五女(1632一1700)
皇六女(1633—1649)
皇七女(1633—1648),封固倫淑哲公主
皇八女(1634—1692)
公主(139)歲出(1)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20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