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發(fā)跡真的只靠一張嘴那么簡單嗎,有關(guān)于機(jī)會的說法有幾種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4 14:53:01
和珅發(fā)跡真的只靠一張嘴那么簡單嗎,有關(guān)于機(jī)會的說法有幾種
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砗瞳|發(fā)跡史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民間一直流傳著這種說法
。據(jù)說和珅的家產(chǎn)值白銀八億兩
,是清王朝十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所以招來殺身之禍
。從查抄家產(chǎn)的清單中可以看出
,和珅長期把持崇文門稅關(guān),索賄受賄;大量兼并土地;開設(shè)當(dāng)鋪銀號
,放高利貸;開設(shè)煤窯
、跑運(yùn)輸?shù)鹊龋M(jìn)他的私囊里的銀子都要形容成一個"涌"字
。巨大的財富使和珅過著帝王般奢華的生活
,他在北京、承德等地都建有住所
。和珅在北京什剎海畔建起豪宅
,府內(nèi)甚至仿乾隆寧壽宮建起楠木房,并仿皇帝建制修建垂花門等
。和珅還在北京海淀建有淑春園
,即今北大未名湖。
跡真的只靠一張嘴那么簡單嗎,有關(guān)于機(jī)會的說法有幾種.png)
和珅不僅享受著姬妾成群
、錦衣玉食的生活
,還夢想著死后像皇帝一樣風(fēng)光
,他在河北薊州修建巨大墳?zāi)?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guī)格甚至超過親王,民間稱之為"和陵"
。和珅被抄家時
,墳?zāi)贡黄綒АT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和珅與弟弟和琳從小都受到較好的教育
,十來歲時被選入咸安宮官學(xué),接受儒學(xué)經(jīng)典和滿
、漢
、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資聰穎
,勤奮努力
,成績突出,因而得到老師吳省蘭等人的器重
。
乾隆三十四年
,二十歲的和珅繼承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第二年
,參加順天府科舉鄉(xiāng)試
,沒有考中舉人。不過,沒有功名的和珅
,后來卻因頗有才學(xué)而主管了許多文化教育事業(yè)
。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三十三歲的和珅被任命為三等侍衛(wèi)
,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
。
皇帝的侍衛(wèi)很多,但為什么偏偏就他得到了乾隆的賞識?
乾隆十分喜愛和珅
,在野史中還有一種記載
。當(dāng)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有一次去到太后宮中
,見一女子
,裊裊婷婷,有如西施再世
。寶親王一下子魂兒出竅了
,禁不住輕輕地從后面走過去,撫摸那女人溫潤如玉的脖子
。那女人以為是哪個小太監(jiān)
,轉(zhuǎn)身一掌打來,卻被緊緊攥住
。那女人定睛一看
,見是年輕風(fēng)流的寶親王,渾身一軟
,寶親王乘勢將她攬在懷中
。這個女人就是雍正皇帝的愛妃馬佳氏。此后寶親王時常找機(jī)會去后宮與她見面
。一日
,二人正在后宮調(diào)笑,不想被皇后鈕祜祿氏看見
,硬說是皇妃馬佳氏調(diào)戲?qū)氂H王
,下了一道懿旨,要將馬佳氏在月華門下勒死
。等寶親王趕到月華門時
,馬佳氏已氣息奄奄,一見寶親王趕來
,馬佳氏頓時滾下兩行熱淚
。
寶親王心如刀絞,欲哭不能放聲
,說道:"是我害了你!你我今生無緣
,但愿你來生能和我相聚。"說罷,咬破中指
,將血往馬佳氏的額上一點
,說道:"來生相逢,以此為記了
。"和珅被傳額上也有一如此印記
,和珅相貌俊秀,舉止合度
,頗似當(dāng)年的馬佳氏
。更傳言和珅出生之年,正好是馬佳氏死去之年
。乾隆更確信"和珅莫不是馬佳氏轉(zhuǎn)世?"這位風(fēng)流皇上
,想要把欠馬佳氏的情,一股腦兒地還到和珅身上
,造就了和珅一生的榮華富貴
。當(dāng)然,這個說法并不靠譜兒
,只是一個民間的故事
。
和珅的發(fā)跡是有一個過程的,他自身的才能在某種程度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和珅的升遷速度是歷史上極其少見的
。在封建社會,懷才不遇的情形比比皆是
,可是對和珅而言
,雖然曾經(jīng)一度在考場上名落孫山
,但數(shù)年后竟然得到一個"機(jī)會"
。對于這個"機(jī)會"有幾種說法:
一說是有一次乾隆看奏報,得知要犯逃亡
,心中生氣
,隨口說出《論語》中的"虎兕出于柙"。眾侍衛(wèi)都不知乾隆所說何意
,和珅則說:"皇上是說
,管此事者,當(dāng)負(fù)此責(zé)
。"乾隆很是高興
,問他平日都讀什么書,又問是否會讀《論語》
,又問他的家世年歲
,和珅皆奏對稱旨,于是受到提拔。根據(jù)這則傳說
,又生出兩種情節(jié):
其一是《清朝野史大觀》中說
,有一次乾隆在轎子中背誦《論語》,突然忘了下文
,跟班的和珅脫口而出
,由此得到乾隆的賞識;
其二是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記載,當(dāng)乾隆要出巡時
,突然找不到儀仗用的黃傘蓋
,就問該誰負(fù)責(zé),很多侍衛(wèi)嚇得不敢做聲
,只有和珅這人"藝高人膽大"
,躬身在一旁朗聲答道:"當(dāng)然是管這個事情的人負(fù)責(zé)。"從而引起乾隆的注意
。
二說是
,乾隆四十年乾隆出巡到山東的地界。當(dāng)時他喜歡坐一種騾子拉的小車
,"行十里一更換
,其快如飛"。有一次恰巧是和珅跟班
,大概是旅途無聊之際
,皇上就與和珅大人聊起天來。乾隆問和珅參加過科舉沒有
,和珅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曾參加過乾隆三十五年的考試
,但沒有考中。乾隆又讓他背當(dāng)年的應(yīng)試文章
,和珅跟在小車旁邊
,一邊走一邊背,很快就將當(dāng)年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出來了
。乾隆聽了之后
,對和珅說:"你的文章其實可以考中的。"看來
,和珅的文字并不是很差
,而且能夠很快背誦五年前的一篇文章,可算是很難得的了
。由此
,和珅大人身上的這股子機(jī)智勁一下子就給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會四種語言
,超會"弄錢"
,難怪皇上如此賞識
說實在的
,剛開始和珅大人并不厲害,他說破了天也只不過是乾隆身邊一個小小的侍衛(wèi)
,在鑾儀衛(wèi)中當(dāng)差
,后來平步青云、扶搖直上
,入軍機(jī)處
,任尚書議政王大臣、大學(xué)士并封伯進(jìn)公爵
。和珅并非庸才
,他的才干和機(jī)敏是他得寵的主要原因。和珅有他的超凡之才
,他通曉滿文
、漢文、蒙古文
、藏文
。和珅與那些提籠架鳥、浪跡京城的八旗子弟不同
,他確是一個百里挑一的人才
。乾隆在晚年時仗著國家繁榮昌盛,生活奢華
,大興土木
。他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三十個行宮;他在圓明園和避暑山莊
,仿造江南風(fēng)景;建造娛樂場所;八十歲時舉行萬壽大典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當(dāng)時國庫已枯竭
,銀子從哪里來
。
在這種情況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這樣的人
,因為和珅是一個弄錢好手
。他在不大動用國庫的情況下
,就想方設(shè)法滿足乾隆的需要
。著名學(xué)者紀(jì)連海認(rèn)為和珅通過下面的手法來斂財:和珅官運(yùn)亨通之時,參與查處云貴總督李侍堯納賄案
,甘肅布政使王亶望與通省官員"冒賑案"
,山東巡撫國泰虧空國帑案等大案要案;同時他利用皇親國戚的地位肆無忌憚地聚斂財富,中飽私囊
,他的家產(chǎn)竟達(dá)數(shù)億兩白銀
,相當(dāng)于清朝當(dāng)時十余年的收入
,是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大貪官。嘉慶親政后不久
,就將和珅逮捕入獄
,賜令自盡,自認(rèn)為是"懷才誤此身"的一代巨貪和珅應(yīng)得的下場
。
和珅那么聰明的一個人,最后為何還沒能得到善終呢
?
和珅明明是那么聰明的一個人,為什么到最后被抄家
,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呢
?
說起和珅,大家應(yīng)該并不陌生
,當(dāng)年《鐵齒銅牙紀(jì)曉嵐》這部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
,火了鐵齒銅牙的紀(jì)曉嵐,也紅了“藝高人膽大”的和珅
。
貪婪
,是和珅性格的主要特點,與其貪婪一同顯現(xiàn)出的
,還有他的高情商
。
簡單來說,他很聰明
,所以能成為最懂乾隆的人
,甚至還憑借著自己的聰明,一度對乾隆和嘉慶產(chǎn)生一些為人臣所不該有的“限制”
。
但是
,如此聰明的和珅,到最后卻沒能善終
?
有人可能會很直接地表明
,和珅的不得善終,大抵是因為貪
。
最直觀的原因是這個沒錯
,但是乾隆可以忍下和珅的“貪”,為何乾隆的兒子對和珅這位前朝遺老這么忍不了呢
?
因為和珅太懂“乾隆”了 ,以至于在乾隆死前,和已經(jīng)是太上皇的乾隆一唱一和
,繼而有了讓嘉慶忍不了的權(quán)位
,這是和珅不得善終的直接原因
。
但深刻分析的話,在顏小二看來
,
和珅“不得善終”的根本原因 ,依舊是“太懂乾隆”。
因為太懂乾隆
,成就了他的巨貪
;也是因為太懂乾隆,他在乾隆死前
,給了嘉慶即便再喜歡他也不得不殺他的理由
。
而這一點,被一位借著給乾隆賀壽名義
,不遠(yuǎn)千里帶領(lǐng)使團(tuán)來到清朝
,想打開中國市場,最終失敗的英國人
,一語道破原因
。
1、和珅:年少喪父喪母
,精通四書五經(jīng)
,頭腦聰明,發(fā)跡后巨貪8億白銀有的人愛財
,有的人愛權(quán)
。
但在顏小二看來,和珅這個人
,或許是為了財
,才去爭權(quán)。不然為何和珅抄家的時候會抄出與清朝乾隆時期十幾年稅收相匹敵的8億兩白銀
。
一個愛權(quán)者
,大抵不會搜羅這么多如此“明顯”的財富,畢竟權(quán)位斗爭中的明槍暗箭很容易就落到家中的“巨資”上來
。
而和珅這個人
,在嘉慶時期被抄家,他的家財多得讓人咋舌
,甚至一度傳出“和珅跌倒
,嘉慶吃飽”的說法。
與和珅發(fā)跡后的富有相反的是
,和珅本人的童年還是比較悲慘的
。
或許也是這悲慘的童年經(jīng)歷,讓他心智很早就成熟
,并且懂得把握機(jī)會
。
據(jù)記載,和珅3歲的時候
,他的母親在生下弟弟后去世了
,和珅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情過重去世
。
父親
、母親都在和珅小小年紀(jì)去世,即便是他出生在官宦家庭
,日子也十分難過
。他和弟弟無依無靠,險些被趕出家門
,好在家中一家丁以及他父親的偏房保護(hù)了和珅和他弟弟
,兄弟兩人才不至于流離失所。
而和珅小小年紀(jì)接連遇到喪母喪父的事情
,或許是磨難讓他早熟
,他在讀書方面相對努力。
仗著聰明的頭腦
,精通4門語言的他熟讀四書五經(jīng)
,為人也十分靈活。
第一次科舉考試
,他落榜了
,但他很快調(diào)整策略,沒有一條巷子走到黑
,而是聽從建議
,當(dāng)機(jī)立斷去做了乾隆的侍從。
而他真正被乾隆記住
、甚至被乾隆喜愛
,便是侍從身份的他,在乾隆面前的那么一兩次“發(fā)光”
。
據(jù)記載
,乾隆用“虎兕出于柙”下圣旨,這句話出自《論語》
。因為沒頭沒尾
,忽然來這么一句話,大臣看不明白
,和珅則是看明白的那一個
,他提示大臣這是乾隆要向看守人問責(zé)的意思。
并不是大臣不懂《論語》,而是大臣即便懂《論語》,卻不懂乾隆。
和珅則是那個既懂乾隆又懂《論語》的人。
人人都說伴君如伴虎
,因為“君心難測”
,而和珅則借著自己聰明的頭腦和扎實的學(xué)問,摸明白了乾隆的心思
,能不飛黃騰達(dá)嗎
?
2、和珅的落幕:他生命最“高光的時刻”奠定了他的慘淡結(jié)局和珅可以摸清楚乾隆的心思
,難道摸不清年紀(jì)輕輕的嘉慶嗎
?
而且在嘉慶時期,和珅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非常大了
。
嘉慶二年
,乾隆為太上皇,那個時候和珅掌管刑部
,整個朝廷基本上都是和珅的人
。上朝的時候,和珅和嘉慶便站在乾隆身邊
。
嘉慶可以站
,因為他是君王。
為什么和珅可以站呢
?因為乾隆說的話
,和珅比嘉慶更能明白。
于此
,
只有君王才能享受的那來自文武百官的三拜九叩,和珅也一并享受了。
這或許是和珅的“高光時刻”,但也宣布了和珅日后慘淡落幕的結(jié)局。
而將其“落幕”原因點出得最直接的,當(dāng)屬一位來中國給乾隆賀壽的洋人喬治·馬戛爾尼恭維和珅的一句話:
白皙而英俊
,舉止瀟灑
,談笑風(fēng)生,真具有大國宰相風(fēng)度
。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
二皇帝。
從喬治·馬戛爾尼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和珅那時已經(jīng)觸犯到君王之大忌了
。
“二皇帝”的稱呼
,是嘉慶不得不殺他的理由。更何況和珅無論是家財還是朝中勢力,都有些咄咄逼人的味道
。
果不其然
,乾隆死后沒多久,嘉慶就動手了
。他宣布了和珅20條罪狀
,抄了和珅的家
,讓和珅在獄中自盡
。
3、和珅的“落幕”
,或許是因為“太懂乾隆”縱觀和珅一生
,說他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蟲”也不為過。
他能懂乾隆
,為何不能懂嘉慶
?
可能是因為和珅太懂“乾隆”了,以至于“二皇帝”這個稱呼
,徹底斷送了他在嘉慶時期的未來
。
為什么這么說?
我們知道
,乾隆十分長壽
,而他在當(dāng)了太上皇以后并沒有想交出權(quán)力的意思。于此
,他就需要一個人幫他在朝中穩(wěn)住大臣
,以此制衡嘉慶。
而這個人
,自然是十分懂乾隆的“和珅”了
。
和珅因為很懂乾隆,于是將“嘉慶的制衡者”這個角色扮演得很好
,畢竟“二皇帝”這個名號都叫出來了
。
但是,和珅不是傻子
,他難道不知道這個“名號”意味著什么嗎
?
聰明如和珅,他應(yīng)該明白
,自己一生可以貪下這么多財物
,還能如此風(fēng)生水起,若不是乾隆
,他怕是早就死很多次了
。
忤逆乾隆,或讓嘉慶忌憚?和珅怎么選
?他或許選擇了前者
。
畢竟選擇前者還能在乾隆在世期間掌權(quán)一時,尚有一線生機(jī)
;選擇后者的話
,不僅最后狡兔死走狗烹不說,身為太上皇而掌權(quán)的乾隆都不罩著他
,他可能活不到乾隆去世
。
所以,聰明的和珅最后死在嘉慶手上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可以預(yù)見的
。
說到這里,顏小二有個大膽的想法:或許乾隆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和珅比自己活得多久
。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和珅面對“乾隆”的心思,他即便猜到也不能反抗
。乾隆死了沒多久
,嘉慶就羅列了和珅20項大罪,而且和珅抄家時有那么多真金白銀
,可見
,在當(dāng)時給和珅治罪,不是沒有證據(jù)
,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
誰想不想?乾隆想不想
。
也就是說
,在乾隆面前,和珅或許只是選擇了一個比較舒服的“死法”
,即成為旁人嘴里的“二皇帝”
。而乾隆讓和珅有“二皇帝”的名聲出來,一方面是讓自己在和珅的幫助下
,還能以太上皇身份掌權(quán)
,二來給嘉慶在自己死后“不得不殺”和珅的理由。
各位可以思考一下
,是不是這個理
。
當(dāng)然,這也是顏小二基于收集的素材作出的一個綜合分析
,大家可以做個參考
,歡迎各位提出不同觀點
。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chuàng)且獨(dú)家發(fā)布,搬運(yùn)、抄襲等任何侵權(quán)行為
,發(fā)現(xiàn)必究】
關(guān)于乾隆帝和和珅
1、拍馬屁的最高境界
前面
,我們說到了和珅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如下四點:第一
、學(xué)識淵博;第二
、出身滿洲
;第三、相貌堂堂
;第四
、聰明伶俐
。但是
,只是憑借這些條件,和珅是不會贏得乾隆皇帝的重視的
。事實上
,我們知道,在整個乾隆朝后期
,自從和珅平步青云
、迅速崛起以來,一直到是乾隆皇帝病死的時候為止的二十幾年的時間里
,和珅本人是一直深受乾隆皇帝重用的
。和珅在朝二十多年間,重要的升官和封爵就達(dá)五十次之多
。
是什么原因使得乾隆皇帝二十幾年如一日般長久的重用和珅呢
?是不是和珅有什么別的大臣不可替代的才能呢?
各方面的才能
,和珅都有一些
;但更為重要的是,和珅在與乾隆皇帝相處時候的態(tài)度:四個字
,侍君如父
。
也就是說,和珅在與乾隆皇帝相處的時候
,除了做到了一般大臣都會做到的諸如掌握乾隆皇帝的喜怒哀樂和個人好惡
、利用各種時機(jī)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等等之外,和珅還做到了象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對待皇帝
。具體說來
,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一
、抓住機(jī)會,施展才華
。
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
,要想與乾隆皇帝相處融洽,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jī)會
,大力施展自己的才華
。他知道,這是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一項基本條件
。
那么
,自己能夠在哪些方面抓住機(jī)會、施展才華呢
?
第一
、與乾隆皇帝和詩。關(guān)于中國古代帝王們的生活
,大都向毛澤東所說的那樣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fēng)騷;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設(shè)大雕”。大都是赳赳武夫
,在文采上要差一些
。這一點,和珅也是非常清楚的知道
。
但是
,和珅還知道,當(dāng)今的乾隆皇帝不但能征善戰(zhàn)
,而且詩
、文、書法俱佳
,真可謂文武雙全
。就這一點來說,乾隆皇帝在中國歷朝歷代的所有皇帝中是水平最高的
。而且
,乾隆皇帝本人也是引以為榮的。而以上這些
,是自己在咸安宮官學(xué)學(xué)習(xí)的時候就非常了解的
。
因此
,和珅在真正接觸到了乾隆皇帝以后,就決定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
,不但要在工作上做得出色
,更為重要的是,要以詩
、文
、書法作為突破口,來贏得乾隆皇帝對自己的好感
。
乾隆一生喜愛作詩
,和珅對乾隆皇帝所作詩詞的風(fēng)格,用典
、喜用的詞句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皇帝,下功夫?qū)W詩
、寫詩
,并造詣很深。他偶爾會在乾隆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對詩文的偏愛
,甚至閑暇的時候以“騷人”自居
。與和珅同時代的錢泳曾評價他的詩說:他的詩偶有佳句,很通詩律
。和珅的詩作統(tǒng)統(tǒng)合乎乾隆的審美趣味,乾隆閱后
,怎能不喜
,很多時候就命和珅即景賦詩,以代替自己親為了
。在和珅的詩集《嘉樂堂詩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所為
,如《奉敕敬題射鹿圖·御寶匣戊申》一首:
木蘭較獵乘秋令,平野合圍呦鹿競
。
霜葉平鋪青嶂紅
,角方曉挾寒風(fēng)勁。
圖來制匣寶裝成
,貯就天章玉彩瑩
。
文修戒備雙含美,猶日孜孜體健行
。
和珅還經(jīng)常與乾隆和詩
,歷史檔案中至今保存著當(dāng)年和珅與乾隆和詩的文檔。
第二
、模仿乾隆皇帝書法
。乾隆皇帝愛書法
,和珅就刻意摹仿乾隆的書法,他寫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筆
。乾隆后期有些詩匾題字
,干脆交由和珅代筆。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北京故宮重華宮內(nèi)屏風(fēng)上的詩文是乾隆書寫
,而掛在故宮崇敬殿的御制詩匾
,據(jù)考證就是由和珅代筆的。從中可以看出和珅書法之造詣
。
第三
、言談話語委婉動聽。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然而,即便如此
,還是沒有多少人樂意聽到逆耳的話語
,尤其是像乾隆這樣的一國之君,心高氣傲
,整日圍在身邊的都是歌功頌德的句子
。一句違逆圣意的話,聽起來會顯得愈發(fā)刺耳
。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
,因此他在侍奉皇帝的時候,就隨時提醒自己要做到緊睜眼
,慢說話
;在說話的時候盡量做到將話說的委婉動聽。
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和珅在處理鎮(zhèn)壓臺灣林爽文起義前后的活動了
。
乾隆年間
,林爽文在臺灣興兵起義,負(fù)責(zé)鎮(zhèn)壓的部隊屢屢受挫
,引起了乾隆的擔(dān)心
,他表示要御駕親征。
和珅一想
,就這幾個毛賊
,諾大的一個朝廷誰都管不了嗎?非要讓皇帝前去御駕親征
,臺灣35000多平方公里一塊土地
,當(dāng)時大陸乾隆爺管的面積有多少?1300萬平方公里
,您放著1300萬平方公里不去管理
,為3萬多平方公里就御駕親征
,這不明顯咱們清朝沒人嗎?如果您去了臺灣
,那大陸這邊這1300萬平方公里勢必會亂做一團(tuán)
,因此和珅要找出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親征
。
可是問題就出在這兒
,皇帝不去,人民起義誰去給鎮(zhèn)壓下去
?您別著急
,和珅在這個時候說話了:皇上,我跟您說
,臺灣戰(zhàn)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
,您看您在您統(tǒng)治的幾十年里,對老百姓多好啊
,輕徭薄賦
,人頭稅都不征收了,只征一點地稅
,哪見您這么好的皇上
?但是臺灣這里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
,是什么原因呢
?領(lǐng)導(dǎo)者的責(zé)任,您派去管理臺灣的人他沒有把您的恩德帶到臺灣
,問題在這里
。所以依奴才愚見,兩手準(zhǔn)備
,一,繼續(xù)用兵
;二
,換掉臺灣的官員。換上一個新的官員
,把您的仁德帶給臺灣人
。短短的幾句話,乾隆爺聽了很中用
,很愛聽
。你看和珅話不多,第一阻止了乾隆爺親征的打算
,第二夸了乾隆爺?shù)墓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第三指出了破敵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