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士兵伙食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漢族遠祖四處放牧 田獵為食物
皇帝不差餓兵
中國漢族的遠祖是半游牧半漁獵民族
,但是自從他們從甘肅青海進入中原內(nèi)地后經(jīng)過夏商周時期半農(nóng)半牧生活后
宋朝以前中國飲食吃稠菜粥最多
最早的軍糧做法實際是煮粥
小米做為軍糧從上古時代一直持續(xù)到唐朝
古代以及近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落后
唐朝以前軍糧吃小米 1兵1天1斗
漫長的保質(zhì)期,是軍糧所最看重的方面
那古代軍隊怎么分配口糧呢?秦軍規(guī)定,高強度工作
宋朝禁軍士兵月糧為2.5石,廂軍2石
明軍發(fā)明了穿孔燒餅,每人可以背一串餅
大餅泡飯和茶水成為宋明軍隊主食
一般來說大餅饅頭這種食品是很晚才成為軍糧的
無論湯餅,還是面糊糊都不方便攜帶
后世中國軍隊最鐘愛的軍糧大餅出現(xiàn)時間比較晚
燒餅到了明朝得到更新發(fā)展
明軍還有一種做法是,以1石大米做成干米飯運輸
圖為一名清朝軍官在練習玩石鎖
軍隊發(fā)軍糧配大醬 出征有大宴會
從上古開始,中國軍隊主食主要是小米
,大米和麥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醬在中國已經(jīng)有至少4000年歷史
,周天子的食譜就包括“醬用百有二十甕之多”的記載。到漢朝,駐守邊塞漢軍配給為糧食2石搭配醬2斗,秦朝則是1斗米配半升醬。醬一直是中國古代軍隊的主要調(diào)味品。一般大軍出征會有一頓大餐
。比如唐軍出征宴會則非常豐富,必有牛酒。酒酣拔劍起舞,鳴笳角抵伐鼓呼。絲竹之類的樂器是不可以使用的,那會讓士兵銳氣沮喪。出征宴會食譜包括,一人2升酒,2斤牛肉,5合白米,2張薄餅普通士兵和下級軍官很難享受到這樣豐富的菜肴
游牧民族風干肉 1頭牛變20斤肉干
來自北方的游牧和漁獵民族最主要的軍糧是風干肉。一頭牛被殺后
,上百公斤牛肉經(jīng)過風干加工,變成十幾斤二十幾斤的肉干,隨身攜帶出征。等于是一個士兵帶著1頭牛的牛肉出征行軍,可以吃幾個月。具體做法是把鮮牛肉風干1年,直到把所有的牛肉都塞進一個牛膀胱里。這時這些牛膀胱就變成了食物包。士兵帶著1包或者幾包牛肉干即可出發(fā)。這些風干牛肉干的蛋白質(zhì)是普通肉的很多倍
,一小塊就可以維持人類生存需要。在可以休息的地方,還以小塊肉干煮湯,再來一點茶水和奶類食品,整體營養(yǎng)豐富全面。游牧和漁獵騎兵根本不需要后方后勤運輸糧食,也不需要青菜豆醬之類的副食。游牧和漁獵騎兵正是通過這樣富于營養(yǎng)和熱量的快捷食品
,才可以屢屢突入中原。長時間大范圍,襲擊各個城鎮(zhèn)圖為清朝時期人們在制作豆腐
局限于生產(chǎn)力的落后,就是吃最普通的豆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斬殺敵人做成肉脯 殺美妾慰勞士兵
古代軍糧最殘酷的就是吃人
不光是吃敵軍,自己人在最后時刻也能吃
。唐朝將軍薛仁貴率領(lǐng)14000名士兵出擊漠北,但是無功而返,在回來路上沒有食物。全軍人相食。最后入塞后,部隊只剩下原來的二十分之一。最震驚的事件發(fā)生在張巡守衛(wèi)睢陽之役
。張巡以數(shù)千唐軍在這里阻擋安祿山大軍圍攻。在持續(xù)數(shù)月的圍城戰(zhàn)中,城內(nèi)首先發(fā)生糧荒。在糧食吃完后,士兵開始吃馬匹,馬匹吃完后893年,李克用攻克天長
清朝運輸軍糧的牛車隊
伙食好部隊普遍戰(zhàn)斗力強反之則弱
我們也可以從飲食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31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