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有哪些名人?隨著電視劇的熱播
,也逐漸引起了廣大粉絲的關注,眾所周知該劇一經播出,就以其精彩的劇情沈從文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學大師
建國后沈從文成為一名“轉業(yè)”的作家
然而新中國成立后
,對于沈從文來說是辛酸又漫長的歲月。作為一個不肯隨波逐流的人,他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如何能不做了時代的犧牲?然而,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改初心,繼續(xù)創(chuàng)作并研究文化藝術,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歷史遺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沈從文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傳承者
,他的作品和研究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道奇光。他的堅韌、勇敢和才華將永遠被人們銘記,他的作品也將永遠閃耀在中國文學史的長河之中。這位高中探花的19歲青年
,光緒帝曾評卷曰:“氣行全球,筆憾五岳,橫掃七大洲,杰作也!”這個懷揣濟事救國之心的“熊鳳凰”,在1913年飛臨到了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的頭銜上,極善理財的他還兼財政總長。后從事慈善事業(yè)的他
,又創(chuàng)辦了香山慈幼院,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制,在那個年代試行了一條辦學新路,教育了千千萬萬的孤苦兒童在鳳凰人看來
半個世紀后
,這位在刀光劍影與顛沛流離中掙扎多年的大俠,竟寫出了一段以自己為故事原型的曠世雪域奇戀----《艽野塵夢》,也正是那些兩肋插刀、引頸向刃、視死如歸、風花雪月的故事,支撐著這個曾馳騁天地的鳳凰浪子走完了最后的生命之旅。鳳凰人對這位從小就結伙賭博殺人的山江首領----龍云飛
,一直就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出走鳳凰后,他曾在辰沅一帶靠給人做挑夫、拉纖浪跡天涯。而后被陳渠珍招入旗下
,成為坐鎮(zhèn)麻陽的警備司令,接著又在株洲和鄂西的抗日戰(zhàn)役中,殺得鬼子人仰馬翻。但在新中國成立后,這個豪氣凜然、仗義施財、威風驍勇的苗王,在拒絕向人民政府投誠后,就走上了一條反動叛亂的不歸路,最后他的首級被當眾掛在了自己年輕時曾攻打過的鳳凰城樓上。湘西人常以身上的“匪氣”而自豪
,那是霸氣和義氣的同義詞。一個沒念完中學,也沒有經過系統美術訓練的人,卻憑著天生才情和后天努力,成為了出色的木刻家、國畫家、雕塑家、作家和詩人在“春潮”
這位清朝乾隆年間的大將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
鄭國鴻奉命鎮(zhèn)守浙江定海的大門竹門山
他機智靈活
,驍勇善戰(zhàn),不久便因屢有軍功,在24歲時就出任了貴州提督,后又兼貴州巡撫,從此掌管了責州的軍事大權。當初因生活所迫參加了清軍的田興怒,在變幻莫測的朝廷中如有起伏的浪花,“開州教案”提督處死洋教士的事件發(fā)生后,田興怒便被發(fā)配到了新疆,永不赦免,他在后期的著作中也曾嘆道:“人事輸贏無常局,貧賤吾家素有風”湘西三杰
,沈從文,熊希齡,黃永玉以上是本文關于鳳凰古城有哪些名人?的所有內容了
鳳凰古城的八大景點有田家祠堂
1、田家祠堂
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營哨街
2
沈從文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園,系清代曾任欽差大臣
3
北門古城樓始建于明朝。鳳凰北面
4
陳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位于古城內吳家弄一號
5
吊腳樓群座落在古城東南的回龍閣
6
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位于湘黔邊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
7、石板老街
石板老街是寬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
8
萬名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門城樓 景點推薦。鳳凰古城必去的景點
、大師沈從文故居
1902年12月28日
中營街老宅本是從文大師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貴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興建的
游沈宅,追尋大師足跡
內閣總理熊希齡故居
人稱“熊鳳凰”的民國總理熊希齡倡維新
此子是個神童,幼時勤奮好學,五歲時讀《三字經》,只三四天即能背誦,年僅14歲便中了秀才,20歲,湖南學政按試沅州,熊希齡名列第一,被選調到長沙的湘水校經書院深造。相傳熊希齡在沅水校經堂讀書時,有一年的花朝之日,新科舉人、秀才聚集在一起觀賞奇花異草,吟詩作畫。有的畫了牡丹,以喻富貴;有的畫了荷花,以喻高潔;有的畫了蘭花,以喻雅致。熊希齡卻畫了一株棉花。大家暗想這等沒出息的畫怎登大雅之堂?這時,熊希齡揮毫題寫:此君一出天下暖。七字一出,妙語驚人。21歲,熊希齡參加本省鄉(xiāng)試高中,閱卷官對他的評語為“邊楚蠻荒,前無古人,才華之高,乃三湘有為之士”,此時弱冠年華的熊希齡,才名一時譽滿三湘。22歲會試得中,24歲殿試高中二甲進士,并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這在只出軍人的邊緣蠻荒之地湘西實屬罕見。
英雄莫問出處,誰曾想到,鳳凰古城文星街的這座普通平房,竟出了這樣一個人物,游鳳凰沒有理由不去看看熊宅。
朝陽宮
陽宮,也稱陳家祠堂,是鳳凰古城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杰作。祠堂內古戲臺兩側有副非常著名的對聯:“數尺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賢有愚有神仙”。
朝陽宮位于古城北西側,建于民國四年,由鄉(xiāng)紳也是被譽為“湘西王”的陳渠珍之兄陳開炳、陳開藩發(fā)動族人捐資所建,1923年,時任湘西巡防各軍統領的陳渠珍將其擴建完善,至此大門、正殿、戲臺、左右包廂、廚房、廁所等14間房屋渾然一體,構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成為陳氏族人聚會看戲或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整個建筑重檐青瓦
萬壽宮
萬壽宮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東門外沙灣,北靠東嶺,面瞰沱江。崇垣危閣掩映在奇山秀水之間,構成一幅絕妙的天然圖畫。
萬壽宮始建于明末清初,規(guī)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豐四年 (1854年)江西人楊泗在西側建遐昌閣;民國十七年(1928)又在大門北側建陽樓。至此,萬壽宮形成建筑規(guī)模宏大
就是這座萬壽宮
可以說
鳳凰人江西人占據了好風水
據說此后江西人在生意場上便不大順手
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鳳凰古城以北的奇梁橋鄉(xiāng)
洞口宛如巨龍張口
還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宋代末年,土人首領何車聚眾起義反對官府,攻城奪寨,勢如破竹。朝廷舉派“楊氏三兄弟”統兵征剿,被何車用“追命鼓”、“迷魂鑼”
湘西先民崇拜“洞神”
奇梁洞不僅景色迷人,還有著獨特的歷史底蘊,后來還成為湖南衛(wèi)視《玫瑰之約》現場拍攝之地,更吸引了眾多游客爭相前往。
黃絲橋古城
從縣城向正西三十公里,便到黃絲橋古城。此城雄踞湘黔邊陲要沖,地勢寬闊,東有七里沖咽喉之扼,南有亭子關之險,西有綿長牢固的邊墻之塞,北有高山深谷之障。登上城埠,可以鳥瞰百里,山川野道,盡收眼底。真可謂“攻可進,拒可守”,是雄于鎮(zhèn)竿西部一座重要古城。
據載
古城系青石結構建筑,城墻高5.6米,厚2.9米,寬2.4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古城開有三個城門,分別為“和育門”、“實城門”、“日光門”,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樓,三個城樓的屋頂均為歇山式,下層覆蓋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飛檐翹角,分外壯觀。城墻上部為鋸鑿形狀,箭_300個,還有兩座外突的炮臺。
古城建筑藝術也是別具一格,它采用了當地土人筑屋技藝和朝廷工匠技藝結合,具有古樸堅實的特色。取材青石灰?guī)r,此巖耐溫耐寒耐潮,堅實牢固。料石都是經過嚴格挑選,六寸厚度均衡,石面精鉆細鑿,整齊劃一
書家堂古堡
書家堂又名舒家塘,是湘西鳳凰的重點旅游景點
書家堂是在山下建兵營
一是古老而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