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孫權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文聘到底有多強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5 02:37:31
關羽孫權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文聘到底有多強
對文聘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文聘字仲業(yè)
,南陽宛人
,身長八尺、面貌雄偉
、目若朗星
、威風凜凜、武功蓋世
、悲天憫人
。在文聘剛剛歸順曹操時,文聘訴說了他無奈不能為先主公劉表守住荊州的愧疚
,曹操聽后悲傷地哭了起來
,對文聘的忠義贊不絕口。在三國志中
,關羽和孫權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關羽連續(xù)三次被文聘擊敗,文聘還燒了關羽的戰(zhàn)船和輜重
,孫權連續(xù)五次被文聘擊潰
,尤其是在石陽之戰(zhàn),文聘首創(chuàng)“空城計”
,僅憑幾千兵馬就將孫權五萬大軍幾乎全殲
,這一戰(zhàn),使得文聘得到了三國志作者陳壽對他“威震敵國”的評價
,從此以后
,孫權再也不敢打江夏的主意
。

在演義中
,文聘的強悍比正史更加恐怖
。文聘剛出場就擊敗了后來的蜀漢第一猛將魏延;又在長坂坡之戰(zhàn)先是嚇呆張飛,被迫要劉備冒著生命危險來罵文聘救張飛;文聘還在追擊趙云時使得趙云狼狽逃竄
,大叫“翼德援我”
。
漢水之戰(zhàn),文聘瞬間圍困住趙云的副將張著
,使得趙云也陷入重圍之中
,好不容易才突圍;淮河血戰(zhàn)(曹丕伐吳之戰(zhàn)),丁奉射傷張遼
,即將生擒曹丕時
,是文聘背著曹丕,前沖后突
,左遮右擋
,左敵丁奉、右敵孫韶
,肩上曹丕
,腳踹吳兵,在背著一個成年人的極度負重情況下
,竟然憑借一己之力扭轉整個戰(zhàn)局,殺敗徐盛
、丁奉
、孫韶和數萬名吳軍水戰(zhàn)精英聯手,并單騎背著曹丕逃回都城
,可謂是勇猛絕倫
。若無文聘,曹魏恐怕會因此戰(zhàn)而亡國
,后來也就沒有三國歸晉了
。
文聘擊敗關羽、魏延
,嚇呆張飛
,嚇跑趙云,震懾馬超
、黃忠
,是蜀國所有名將的噩夢。但可惜文聘壯年早逝
,在公元226年撒手人寰
。如果文聘還活著
,諸葛亮根本不敢北伐。如果說司馬懿
、張郃只是讓諸葛亮感到忌憚
,那么文聘的存在則會是諸葛亮心中的恐懼之源。
以關羽的綜合能力,與曹操手下的所有將領來比較
,他能排第幾?
談正史
,不談演義
。
整個三國之中,能被稱為統(tǒng)帥的人只有曹操
、劉備
、孫權、諸葛亮
、司馬懿五人
,其他所有人都是將軍級別的將領,關羽當然也是
。曹魏群臣曾經在討論關羽被殺
,劉備會不會出兵的問題時,曾經說過一句話:
蜀
,小國耳
,名將唯羽。
這話的意思是說:蜀漢本來就是個小國
,唯一的名將就只有關羽
。可見關羽的國際地位是魏
、蜀
、吳三方公認的。
關羽在三國中的定位是劉備手下的頭號大將
,是除劉備之外蜀漢實際地位最高的將領
,并且是獨當一面的大將,關羽在蜀漢的地位與周瑜
、陸遜在東吳的地位相當
,還與曹仁、夏侯淵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也相當
,
這個地位相當于軍區(qū)司令級別的主將 。
那么以關羽的綜合能力,與曹操手下的所有將領來比較
,關羽能排第幾
?
先說說曹操手下有哪些將領?
以生活在關羽同時代的將領為時間限制
,曹操手下的將領按綜合能力可以分為三個級別:
一是軍區(qū)司令級別的主將 ,只有三位,分別是:曹仁
、夏侯惇
、夏侯淵。
二是骨干級別的將領 ,主要是以五子良將為首的外姓將領
,分別是:于禁、張遼
、張郃
、徐晃、樂進
。
三是一般級別的將領
,主要有曹純、曹洪
、李典
、李通、臧霸
、文聘
、許褚、典韋
、龐德等人。
能和關羽比較的也就是前兩個級別了
,一般級別的將領與關羽能力相差甚遠
,根本不用比較,關羽比這些人強太多
,接下來就從戰(zhàn)績
、謀略、武功
、評價四個方面來比較一下
。
一、戰(zhàn)績1
、關羽戰(zhàn)績
關羽的戰(zhàn)績人盡皆知
,白馬之戰(zhàn)中
,關羽單槍匹馬斬殺袁軍主將顏良,立下首功
。南郡之戰(zhàn)
,關羽率領少量軍隊在江陵城以北以游擊戰(zhàn)的方式打擊曹魏北方來的援軍,先后與曹仁
、滿寵
、李通、徐晃
、樂進
、文聘有過交戰(zhàn)。
關羽一生最大的戰(zhàn)績就是襄樊之戰(zhàn)威震華夏
,不僅打敗了曹仁和呂常
,導致曹仁、呂常只能龜縮樊城與襄陽城固守待援
,而且打敗了于禁的七軍和龐德
,俘虜了于禁及七軍三萬余人,斬殺的龐德
,以一己之力打得曹魏幾乎要遷都
。
而且曹魏的中原地區(qū)因為關羽在襄樊之戰(zhàn)中的表現而蠢蠢欲動,不斷有人反叛曹魏投靠關羽
,比如陸渾的孫狼
,宛城的侯音與衛(wèi)開,鄴城的魏諷等人
,因為一場戰(zhàn)役攪得整個中原地區(qū)局勢不穩(wěn)定
,也只有關羽做到了,雖然最后敗走麥城
,失荊州被斬首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關羽的戰(zhàn)績與能力。
2
、曹仁戰(zhàn)績
曹仁幾乎參與了曹操早年所有的對外戰(zhàn)役
,曹操打正面戰(zhàn)場,曹仁就負責側面
,曹操打袁術
、征呂布、平黃巾
、征張繡
,曹仁都有參與,曹仁在官渡之戰(zhàn)期間
,打敗了在南方騷擾的劉備
,赤壁之戰(zhàn)期間
,曹仁堅守南郡江陵城,與周瑜對峙一年有余
,而且親自率領少量隨從救下牛金等300余人
。
渭南之戰(zhàn),曹仁都督七軍討伐關中軍閥田銀
,關羽北伐襄樊前
,曹仁率軍平定宛城侯音與衛(wèi)開的叛亂,接著鎮(zhèn)守樊城
,與關羽對峙
,在襄樊之戰(zhàn)期間,曹仁堅守樊城幾個月
,哪怕是城中全部被水所淹沒
,曹仁也是堅守不退不降。
曹仁在曹操和夏侯惇都去世后
,被曹丕封為大將軍
,濡須口之戰(zhàn)中,曹仁被東吳主將朱桓擊退
,沒多久就去世了
,從曹仁的一生來看,沒有特別突出的戰(zhàn)績
,只有過一次大敗
,就是與朱桓的濡須口之戰(zhàn),中了對方的計謀
,
曹仁的特點就是:進攻不足,守城有余。
3
、夏侯淵戰(zhàn)績
夏侯淵是曹魏西部戰(zhàn)區(qū)司令級別的主將,夏侯淵的特點是:進軍神速、有勇無謀
、作戰(zhàn)勇猛
,常常身先士卒。
夏侯淵親自率軍作戰(zhàn)是從攻打昌豨開始的
,之后平定濟南黃巾軍,剿滅廬江雷緒
,斬太原商曜
,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之后就成為西部軍區(qū)主將
,鎮(zhèn)守漢中與長安
,夏侯淵一度虎步關右
,在關中及隴右地區(qū)所向無敵,破南山賊劉雄
、斬梁興
、破氐人、平定宋建偽政權
,戰(zhàn)功赫赫
。
但夏侯淵在漢中之戰(zhàn),由于中了劉備的計謀
,親自修補鹿角
,被黃忠當場斬殺,以主將身份被斬的
,整個曹魏陣營只有夏侯淵一人而已
,所以夏侯淵也被稱為白地將軍,也就是有勇無謀的意思
。
4
、夏侯惇戰(zhàn)績
夏侯惇是曹操最信任的將領,沒有之一
,兗州之戰(zhàn)
,夏侯惇與荀彧、程昱一起力保三座城池不丟
,但他卻被呂布手下俘虜了一次
,幸虧后來被救出,小沛之戰(zhàn)
,夏侯惇聯合劉備對抗呂布
,被張遼、高順打敗
,博望坡之戰(zhàn)
,夏侯惇被劉備打敗。
夏侯惇的戰(zhàn)績幾乎都是敗
,或者沒有啥成績
,但是曹操非常信任他,主要是出于忠誠和其他能力
,要說夏侯惇的戰(zhàn)績
,真是軍區(qū)司令級別中最差的,但是并不是妨礙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與重用
。
夏侯惇的特點是:戰(zhàn)績平平、忠心耿耿。
5、于禁戰(zhàn)績
于禁原本是鮑信的部將
,鮑信戰(zhàn)死后
,跟隨了曹操。于禁早年多是一些從征之功
,比如攻呂布
、平黃巾、打袁術
、戰(zhàn)官渡
、殺昌豨、討伐陳蘭
、梅成
,戰(zhàn)績并不突出,而且還有一生最大的敗績
,就是在襄樊之戰(zhàn)中被關羽俘虜
。
兩軍交戰(zhàn),于禁手下可是有七軍三萬余人參戰(zhàn)
,結果成建制
,連主將一起都被敵人俘虜,無論出于何種原因
,也不能掩飾于禁的無能
,這是于禁與關羽的直接交鋒,他完全不是關羽的對手
。
于禁的特點是:穩(wěn)重、剛毅、有威望
。
6、張遼
張遼原本是呂布手下的將領,呂布被殺后投靠曹操
,張遼可是曹操手下戰(zhàn)績最彪悍的將領之一了
,白馬之戰(zhàn),張遼與關羽同為前鋒
,但被關羽立了首功
,第二年,張遼只身勸降昌豨
,之后隨曹操一起攻破河北
,白狼山之戰(zhàn),張遼斬殺烏桓單于蹋頓
,這個功勞不簡單
,直接在戰(zhàn)場上斬殺游牧民族的單于,這事放在任何時期都不得了。
南郡之戰(zhàn)期間
,張遼獨自率軍勇闖天柱冊,斬殺陳蘭
、梅成
,合肥之戰(zhàn)期間,張遼率領800勇士
,闖入孫權中軍大帳
,一陣砍殺,殺死孫權兩員將領
,數十名士卒
,毫發(fā)無損而離開,孫權也因為此戰(zhàn)對張遼忌憚一生
,這也是張遼知名度最高的一場戰(zhàn)役了
,從此以后,有張遼鎮(zhèn)守的合肥
,孫權再也不敢進犯
。
張遼的特點是:有勇有謀,勇猛善戰(zhàn) ,軍功赫赫
,所向披靡。
7 、張郃
張郃最初是韓馥的部將
,后來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zhàn)袁紹大敗
,又投靠了曹操
,張郃早年也大多是從征之功,參與了平定河北
、白狼山之戰(zhàn)
、討伐過陳蘭、梅成
,跟隨曹操參與渭南之戰(zhàn)打敗了馬超
,參與漢中之戰(zhàn)打敗張魯。
張郃獨自率軍進犯益州巴西郡
,在宕渠之戰(zhàn)被張飛打得全軍覆沒
,漢中之戰(zhàn)時,張郃跟隨夏侯淵鎮(zhèn)守漢中
,當夏侯淵被殺后
,張郃成為臨時主將,穩(wěn)定了軍心,曹丕即位后
,張郃為左將軍
,跟隨曹真打過羌人,跟隨司馬懿打過東吳
。
諸葛亮北伐期間
,張郃從荊州調往隴右,在街亭之戰(zhàn)中打敗蜀將馬謖
,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張郃受司馬懿的命令追擊諸葛亮
,被當場射殺
。
張郃的特點是:機靈巧變,也就是隨機應變的意思
。
8、徐晃
徐晃最初是楊奉的部將,曹操迎立漢獻帝后
,徐晃跟隨曹操
,徐晃參與了官渡之戰(zhàn),以及平定河北的所有戰(zhàn)役
,之后徐晃就跟隨夏侯淵在西部征戰(zhàn)
,跟隨曹操討伐漢中張魯,與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時
,徐晃也在漢中
,顯然他不如張郃,因為夏侯淵陣亡后
,魏將推舉張郃為代理主將
。
襄樊之戰(zhàn),徐晃率軍打敗毫無斗志的關羽
,立下大功
,曹操稱贊徐晃有周亞夫之風,曹丕去世后
,徐晃為右將軍
,與夏侯尚一起打敗了劉封,與曹仁一起攻打東吳
,奪取了襄陽
,徐晃還跟隨曹丕一起南征孫權,但是無功而返
。
徐晃的特點是:治軍嚴謹 、令行禁止
。
9、樂進
樂進是五子良將中先登之功最多的人
,所謂的先登就是第一個沖到敵人城墻或者陣地上的人
,這需要莫大的勇氣、膽識和武藝
,樂進跟隨曹操從征呂布
、張繡,官渡之戰(zhàn)
,擊破袁紹的別營,烏巢之戰(zhàn)
,樂進斬殺了袁將淳于瓊
,南皮之戰(zhàn),樂進斬殺袁譚大將嚴敬
,這可是陣斬敵將的記載
。
樂進一人斬殺敵人兩員大將,這是五子中唯一的
,他不僅敢沖在第一線
,而且功勞還不少,樂進在青泥之戰(zhàn)中擊退了關羽與蘇非,然后聯手文聘又在尋口與關羽大戰(zhàn),并燒毀了關羽的戰(zhàn)船
,此外
,樂進還率軍攻入了劉備的臨沮和旌陽之地。
合肥之戰(zhàn)中
,樂進參與守城,與李典、張遼一起打敗孫權
,公元218年樂進去世,他是五子良將中去世最早的人
,
樂進的特點是:勇猛、有膽識、有勇氣、驍勇善戰(zhàn)。
曹仁、夏侯惇
、夏侯淵三大軍區(qū)司令級別的將領
,戰(zhàn)績都是不如關羽的, 夏侯惇戰(zhàn)績平平
,根本跟關羽沒法
,曹仁與關羽交過手
,只能龜縮在城中堅守,對戰(zhàn)的話完全不是關羽的對手
,而夏侯淵同樣比不過關羽
,因為夏侯淵的敵人太弱,而且被黃忠當場斬殺
。
五子良將中于禁和張郃可以先排除了
,因為于禁本來就不是關羽的對手,被關羽俘虜
,而張郃戰(zhàn)績平平
,明明是隨機應變的一個人,卻被諸葛亮射殺
,所以也比不過關羽
。
五子良將中戰(zhàn)績最好的應該是張遼,張遼有勇有謀
,與關羽一起并肩參與過白馬之戰(zhàn)
,但關羽立了首功,斬殺了顏良
,而張遼無功
,再一個張遼最有名的戰(zhàn)役合肥之戰(zhàn)遠遠不如關羽襄樊之戰(zhàn)的影響力大,關羽可是威震華夏(中原)
,而張遼是威震江東
,江東和華夏不是一個概念吧,所以張遼也不如關羽
。
徐晃在雖然在襄樊之戰(zhàn)中打敗了關羽
,但那是關羽被孫權偷襲后方的情況下,關羽及手下軍隊根本沒有軍心繼續(xù)作戰(zhàn)
,幾乎就是一觸即潰
,再加上關羽從開始一直打到現在,所依靠的只有荊州三郡
,沒有援軍
,沒有糧食支持,沒有后勤補給
,士卒已經嚴重疲憊了
,能撐到現在已經是奇跡,被徐晃打敗
,也是徐晃撿了便宜
,如果徐晃是于禁先與關羽交戰(zhàn)的話,那徐晃也會被俘虜的
。
樂進確實也擊退過關羽
,但那是很小的戰(zhàn)役
,在歷史上的知名度極低,關于青泥之戰(zhàn)的具體細節(jié)也沒有記載
,只知道關羽退了
,甚至不知道當時關羽鎮(zhèn)守的荊州與曹魏的邊境線在哪里,如果邊境就在青泥
,表示關羽是進犯
,樂進的戰(zhàn)績影響力不如關羽,斬將紀錄與關羽持平
,但沒有關羽名氣大
,所以也不如關羽。
所以
,曹仁
、夏侯惇、夏侯淵
、于禁、張郃
、張遼
、徐晃、樂進都不如關羽
。
二
、謀略以謀略來看,這些人當中謀略能力稍強一些的就只有張遼
、張郃
、徐晃三人了,曹仁雖勇
,但謀略能力不行
,中了朱桓的計謀,夏侯淵就是白地將軍
,謀略更是不行
,夏侯惇作為主將,自己都曾經被俘虜
,謀略也是不行
。
于禁在襄樊之戰(zhàn)中,遇到了河水暴漲和普降暴雨
,在同樣的自然條件下
,于禁被關羽所俘虜,當然不如關羽
,樂進側重于武力
,謀略只能是一般
。張遼算是有勇有謀的一個人,看他在合肥之戰(zhàn)的表現就知道了
,他在敵人還沒有完全集結之時
,率軍勇敢出擊,嚴重打擊了敵人的軍心
,他的謀略能力應該不亞于關羽
。
張郃這個人很懂得隨機應變,劉備在夏侯淵被殺后
,曾說過要殺就殺張郃
,殺夏侯淵有什么用?可見張郃是很難對付的一個人
,與關羽謀略水平相當
,徐晃能被曹操稱為周亞夫,說明也是有謀略水平
,尤其是襄樊之戰(zhàn)
,徐晃最初并不進攻,而是等待時機
,同時等后續(xù)援軍到達
,再一起攻擊,他并不急
,而是很穩(wěn)
,最終打敗關羽,所以徐晃的謀略也不亞于關羽
。
三
、武功
論個人武力,曹仁、夏侯淵
、張遼、樂進是最強的四個人
,曹仁在江陵城敢于帶著十幾個去救援被東吳數千軍隊包圍的牛金及300人
,這個武功與膽識就很厲害,不是每個主將都敢親自上戰(zhàn)場砍人的
,曹仁算是一個
。
夏侯淵也是如此,虎步關右
,作戰(zhàn)勇猛
,武力必不可少,張遼在合肥之戰(zhàn)中
,帶著800人大戰(zhàn)孫權10萬大軍
,親手斬殺數十人及兩員將領
,這個勇猛就不一般,樂進有先登之功
,每次打仗第一個沖上城墻
,殺入敵營,要不是武藝高強
,怎么會做得到呢
?
但是跟關羽比武藝的話,這些人還是差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