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第18集
來源:慈光文化
老師:“恃寵”還是“擅寵”?恃寵跟擅寵意義上有點不同
,但是結(jié)果是一樣的。恃當然是依靠著寵幸他就為所欲為
,擅寵是三千寵愛在一身
,知道?所有寵愛都在楊貴妃身
。恃寵,你知道我們后面常常有兩個字
,而驕,恃寵而驕
。所以這個倒是版本問題,版本問題
,你就可以知道這個助理,你要他整理
,他一定是上網(wǎng)一抓就好
,他不必重新打
,所以就跟課本的會有不一樣。這是中文版本問題
,這無所謂
,意思沒錯
,關(guān)鍵的錯字我會講。但是有個翁
,有沒有
?荷鋤翁的翁
,有沒有?翁是在一東韻
,偏偏在這個地方它排入了二冬
。所以比較圓口的翁跟張口的翁,李漁常常是混淆
,我講過他是比較從寬的,從寬的韻學家
。他編詞韻
,也編《笠翁對韻》,對韻是對句而韻
;他另外自己有編笠翁的詞韻,也是從寬
,更寬
,他把方言都納進來
,蠻特殊的
。所以那個字
,恃寵跟擅寵
,我們背的時候就背擅寵
,好
,以課本為準
。
好,我們下面
,來
,上平聲
,二冬,“清對淡
,薄對濃”,三四:
學生:“清對淡
,薄對濃。暮鼓對晨鐘
。山花對石菊,煙鎖對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綠綺對青鋒
。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
。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qū)殑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巫峽浪傳,云雨荒唐神女廟
;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老師:那個嗒嗒嗒節(jié)奏感覺有沒有?好
,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平仄跟用字的問題
。平仄
,“清對淡”沒有問題,對不對
?平對仄
。第二句有沒有感到怪怪
?“薄對濃”,有沒有看到
?這個薄你會感覺到它二聲
,對不對
?但是你如果會念閩南語的話,這個念薄
,刻薄
,你看看
,薄
,馬上就沒聲音,所以它絕對是個入聲字
,薄對濃的薄請你特別注意。
再來是哪一個
?你們看下去是哪一個有問題?“暮鼓晨鐘”有沒有問題
?沒有。所以你知道很多
,這是中國文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所以你取字號不要想太遠
。有時候你會想到
,我這個字號有沒有相關(guān)的成語
?也許你不知道典故哪里來,有了
,邵雍那邊怎么說
,你就會去想一下那個含義
。來
,暮鼓晨鐘我們常常在講
,對不對
?等一下我會講一個公案
,究竟有沒有“夜半鐘聲到客船”
。底下有沒有問題?對
,非常好,石菊
。你說老師這兩個字
,不是都第二聲
,偏巧我告訴你
,我們最麻煩的就是一二聲,ㄅ
、ㄆ對不對
?活活潑潑,剝橘子那個剝
,或者是撥開那個撥,一聲二聲的字讓你痛苦得要命
。你的母語
,mother tongue native language
,你不會的時候,往往就被這些平仄搞得作詩不像詩
。我講的詩是唐人層次的詩
,不是胡謅的那樣的詩。山茶對石菊
,石頭那個石也是入聲,石我們念的時候念石
,石菊;菊
,菊花那個菊。你看石
、菊,兩個都是入聲
,所以它也沒有出律,山茶對石菊
,平平對仄仄
。所以石
、菊兩個字國音雖然讀二聲
,但是它絕對是個入聲字。知道平仄沒有錯
。
所以你這個字假如作詩你害怕,你自己先整理
。我講過,到一定層次你們要作詩
。我們學者其實是把國語跟上古入聲作平聲的都已經(jīng)對比過了,我到時自然會發(fā)講義給你
。你先下一點功夫認識,不要都是人家整理給你
,你要知道someday你也是老師
,你要整理給學生,你就會知道說
,這個功夫我自己能不能做一做
。不要動不動都是google、google
,現(xiàn)在都是google老師。Google就好多錯
,你可以看看
,有好多地方就會出問題
。
好
,下面有沒有問題?石菊解決了
,下面呢
?煙鎖
,各位“煙”的的確確它是平聲
,平仄
。我講過第一個字
,關(guān)鍵的第二字絕對不會弄錯的
,平仄對平平
,所以它沒有拗救
,那個煙的確是平聲
。
下面還有沒有
?“金菡萏,玉芙蓉
,綠綺對青鋒”
,有沒有問題
?綠綺對,都沒有問題
。下面兩句有沒有問題
?早
,對了,早湯
,也是第一字
,它那個第二字一定很謹慎的
,絕對不能錯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霸鐪人蘧啤蹦莻€“早”該什么聲
?對
,這邊是仄,本來該什么聲
?平聲
,因為平平平仄仄
,早湯。大家一定很熟了,平仄一懂
,那作詩很上道,你看一東二冬一直念到三十個部首
,你平仄再不懂,那就是啟發(fā)太鈍了
,要馬上就能夠判別
,不知道我就死功夫記下來。相對的應該什么
,平平平仄仄應該是什么?仄仄仄平平
,對不對?好
,這里頭哪一個字你看到怪怪的?“食”
,對不對
?這個字如果你會“食飽嗎”
,我說客家話食就是這個字,食也是
,食
,食堂
,食堂,臺灣話
,食,所以它是入聲
,入聲
。所以這個你也要特別記,因為它是二聲
。所以平仄它也沒有問題。只有一個早,這邊拗了
,但是第一個字可以不論,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下半句完全沒有錯
。
下面這一句呢?唐
,非常好。這個蝶我們碰過了
,對不對?對不對
?哪里碰過?莊周夢化蝶
,還記得吧?蝶
,我說入聲。所以你就要馬上會
,讀過的入聲你自己馬上都能夠辨,一辨這個“蝶”沒有問題
。那個唐
,它第一個字沒有救
,對不對?下面“延津?qū)殑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那個“延”它沒有變仄聲
,那個延變仄聲
,它就變孤平了,兩個仄聲夾一個津,所以他就不讓它救
,因為第一個字拗沒有關(guān)系,懂了
?都懂了?
再下來
,剛剛教的那首詩現(xiàn)在用上了
,哪一個地方
?哪一個地方你會認為它平聲?“巫峽浪傳”有沒有覺得怪怪
?平仄應該怎么樣
?應該是仄仄平平
,對不對
?這邊哪里有問題
?有沒有看出來?回答我
。巫峽浪傳應該是仄仄平平,因為它要對岱宗遙望
,岱宗遙望是平平仄仄
,對不對
?看好
,人家是非常用心的在救。峽沒有問題
,剛剛說過它是什么
?仄聲,所以峽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哪個字
?巫,對不對
?它應該仄仄平平
。巫
,一拗
,哪個字救它
?浪
,非常好
,這就是我們講的什么?上拗下救
。它是本句救了對不對
?請問對句救了沒有
?厲害
,像這種救都讓人佩服
。岱宗遙望
,平仄應該是什么
?平平仄仄,非常好
。應該是平平仄仄,結(jié)果它岱變成什么
?仄聲了,第一個字一動
,第三個字就救了,遙應該是仄聲
,它平聲了,有沒有看到
?都懂
,這已經(jīng)一再出現(xiàn)過了
。你看這有沒有很漂亮的拗救
?它不但是本句自救,“巫”應該是仄聲
,它平聲,“浪”它就應該平聲
,它就作仄聲。這個浪我上次也說過了
,浪傳的浪,仄聲
,如果滄浪的浪它可以作平聲,所以它絕對是上拗下救
。所以這句上拗下救
,“岱宗遙望”也是岱應該平聲
,它仄聲,遙應該仄聲
,它平聲
,也是上拗下救
,都是一三的地方。請問
,它有沒有對句相救?有
,你看“巫”
,對不對
?應該是仄聲
,平聲;岱它就應該平聲
,它就仄聲;遙應該是仄聲
,平聲
;浪應該平聲
,它就仄聲,有沒有
?對句也相救
。這種挺難的
,一般律能夠細到這個地步就挺難的
。作詩當然我也希望你能夠有體會
,我們慢慢來
。
好
,下面一句,“云雨荒唐神女廟”
,對“兒孫羅列丈人峰”,來
,告訴我
,哪一個格律拗了
?一個“云”對不對
?應該是什么
?仄仄
,同學們很不錯
,這樣表示你都上道了
。下面
,兒孫羅列
,兒它有沒有對句相救
?沒有
,它本句有沒有救?仄仄平平平仄仄
,沒有救
,第一個字它不論。下面
,兒孫羅列丈人峰?平平仄仄仄平平
,有沒有看到?好
,哪個地方?“羅”
,對了
,羅應該什么聲
?仄聲
,它平聲了。會不會
?記得
,把它習慣,不會的想一下或是問同學一下
。后面這一節(jié)有比較復雜一點點
,但是經(jīng)過那么一講,原來這樣
。先把本句解決,再看對句
。因為我講過,它的每一節(jié)的最后都是一對三
、二對四,這樣子來對
,對不對
?
現(xiàn)在開始我們來看字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扒濉睂Α暗睕]有問題
,我們常常講清
,要吃清淡、清淡
。所以這邊有很多的,“薄對濃”
,薄如果改另外一個字,能不能淡對濃
?可是上面已經(jīng)有淡了,有沒有看到
?濃跟薄
。有時相同的詞
,你要想,譬如說剛剛那朋友問我
,我那叫咸叫做都
、均什么的
,你就想想看仄聲有沒有叫做都的?你就要一想你大概就會知道說
,老師教我
,我是刻意訓練你去平仄
,不是說你字號一定要跟你的平仄相關(guān)
,不見得
。周到的人會這樣
,不周到的無所謂
,意思相通了就可以了
。一般來講
,如果你能夠兼顧平仄是最美的。你就想你既然會知道咸
,叫做都
、叫做皆、叫做均
,請問,仄聲字有沒有叫做都叫做什么
?我隨便講一個全軍盡沒,那個盡不就都了嗎
?不就叫仄聲了嗎
?絕對有的
,中國的字妙就妙在這邊。
所以你看
,“暮鼓”它對“晨鐘”
,這個不必說了
,我請問,有沒有“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個問題
,“月落烏啼霜滿天”
,哪一天我們特別來念,只要一次
,只要到過寒山寺
,一回來就開始討論
,我高中時候教書沒有注意到這個如何這般
。好多東西都是因為那首詩流傳了以后
,后面的地理環(huán)境
,什么命名什么都來了
,第一個
。第二個,夜半鐘聲
,一個停泊在寒山寺邊(我們現(xiàn)在看是運河邊),那個旅人他睡覺醒來
,對古人而言,他又沒有戴西洋表
。所以你天將亮未亮叫做夜半,反正夜半
,天還沒有亮
,這邊叫做夜半
,是一個泛稱
。你一定要講說夜半是一點到
,夜到半,就是十一點到一點
,甚至于還要考證
,因為有鐘聲了
,應該會在清早
。這樣考證有時候詩就會拘泥了,就會拘泥掉
。因為詩我講過有很大的感發(fā)力
。夜半你一定要講到這樣嗎
?那就開始說了
,早上我們講暮鼓晨鐘
,那些出家人有那么早就在敲鐘了嗎?你不是出家人你怎么知道
?有人就去考證了,的的確確中唐以下有些寺廟
,大概三四點做早課就開始有鐘聲
。所以現(xiàn)代有些學者
,實驗派的人就去考證,夜半鐘聲究竟是幾點可能敲
,考證到說三點四十五分多少秒
,連秒都考證
,古代
,以唐代的星象如何怎么,有那么聰明的學者
。
他是現(xiàn)地研究,杜甫走過的三峽他再走一遍
。可是問題
,我上一次也提到過
,以前三峽那個象牙,金沙博物館出現(xiàn)了六百多顆
,跟三星堆出現(xiàn)六顆
,人家才知道說,現(xiàn)在蜀地以前是個大草原
。滄海桑田它都變化
,幾年前的變化,幾十年前的變化
。葛洲壩,大陸三峽
、葛洲壩建起來,兩岸的生態(tài)都不一樣了
。有時候現(xiàn)地研究,有一些時空變化也要稍微考慮。所以學者實驗精神我們很贊成
,譬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那究竟是哪里到哪里?朝發(fā)白帝城
,到這個地方是不是能夠一天之間
,就能夠來到
。真的有學者都去走過,很動人的
。后來慢慢慢慢人家看到他這種
,我們講說田野工作
,現(xiàn)在好多搞民俗的都走在田野工作。有一天你們也許也會到海外去
,如果說看到英國的幾世紀的文明跟現(xiàn)在
,我們現(xiàn)地去看
,是不是所描寫的就是這樣,跟你以前讀到的小說一樣不一樣
,你也會這樣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秹K肉余生記》或是《雙城記》,這個故事
,而你到英國去了
,是不是也會來看一下
?很多東西就是不要太拘泥
,也許就寬一點
。
現(xiàn)在又講了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落烏啼怎么會霜滿天
?通常霜什么時候降
?早上。原來月落月要下去
,太陽還沒有出來
,應該清晨的時候還有霜
,所以月落烏啼,不是說就是早晨
,我們說早上有霜
。所以月落烏啼也有人講說
,月落烏啼那個霜已經(jīng)可以看到了嗎?可以如何
,你每一個每一句都要這樣去找
,去找它的答案,科學精神當然好
,有時候文學是沒辦法
,絕對又這樣
,用這樣來
。所以你知道月落烏啼也有這種
。烏鴉啼是什么時候啼?你也聽過一個雄雞一鳴天下白
,雄雞一叫天下就亮了,唐人詩
,也有說雄鴉
,說烏鴉有那么早起來的嗎
?你處處都疑問
,你又不是張繼當下。
第二句
,“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個對愁
,這個愁眠山,對愁眠
,愁眠是愁眠山。各位我相信
,愁眠就是帶著愁
,我在這邊想要休息
,要安頓我行者的一種心境。你若一定講愁眠就是愁眠山
,我正對著愁眠山睡不著覺
,因為它叫愁眠
,你就睡不著。我相信恐怕是張繼的詩先有
,那個山的命名再來
。這我也不想去考證什么
,我是跟你講那些問題太多了。所以暮鼓晨鐘這個問題
,我就想到張繼
。有一天
,如果你要知道你自己google進去,楓橋夜泊大家都很熟
,楓橋夜泊看有多少問題
,平仄問題
、名稱問題
、敲鐘的問題,什么的問題
,耳熟能詳被大家提出那么多的疑問,非常的了不起
,大家會問那么多。你的答案我講過不要太拘泥
,這個詩詞的感發(fā)力才會存在
,太科學化的去處理
、去詮釋
,有時候就會壞事
。這個不必我說了
,我只告訴你暮鼓晨鐘
,請記得
,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個夜半
,你一定要講十一點到一點的時候,根本沒用鐘聲
;清晨就算你考證到清晨三四點
,出家人人家都起來做早課,做什么的
,早上那些承天光景
,也許你就可以想像。
各位“山茶”對“石菊”這也沒有問題
,茶你很熟。這個茶在中國古代最早就是荼菜
,茶上面還有一個一橫的
,那個叫荼
。我們不是說“如火如荼”嗎
?荼是一種苦菜。茶葉如果你單獨來咬咬咬
,也是苦苦的
。所以以前茶葉的前身就是那個荼。我們說荼毒天下蒼生
,知道我講那個字,荼
。因為長得非常的快,所以我們講如火如荼
,好多東西一有個風氣上來整片就感染了。后來上面一畫沒有了就變山茶
,人工慢慢來種植的時候
,那個叫做茶
。在翻譯的時候,發(fā)音外國人來學的時候
,又把這個茶
,茶
,念的音也會不一樣,我們不管那么多
。所以山茶的茶
,你就記得多半在高山上
,有一定的緯度
,茶葉在霜氣滋潤之下,那個茶葉能種得比較好
。臺灣很多的山坡都有種,我們在臺北最近的就是坪林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