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笠翁對韻》|王偉勇教授主講-第30集

    華里士 2023-12-29 19:05:32

    《笠翁對韻》第30集

    來源:慈光文化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那個字念ㄍㄨㄟˋ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OK
    。這之前背過嗎
    ?背過的舉手,或是讀過的舉手
    ,這闋詞
    。我剛剛說了,如果你看到“子”是什么意思
    ?小曲子
    ,對了
    ,它絕對不是慢詞
    、不是長調(diào)。來
    ,我們先來學一遍
    ,因為剛剛我第一遍已經(jīng)唱了,我唱一遍你們再來
    。這本來是昆腔
    ,就是昆曲的聲音唱。西
    ,塞
    ,這樣你很難學。我們聽了以后就是美
    ,但是沒辦法這樣教
    。后來師大
    ,臺灣有師范大學,那些詩社的同學他們懂
    ,再經(jīng)過老師把它改編
    ,就改編成我們現(xiàn)在青春版的,就好像〈牡丹亭〉也有青春版的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拔魅角鞍橈w,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最后那一個音
    ,歸,我把它故意拖一下
    ,有那個一的音
    ,讓它諧音。

    這闋詞我講過

    ,你查《全唐詩》它也一定列在詩
    ;你說詞的起源,它也會認為詞的起源
    。也就是說張志和
    ,你可以知道他就是唐代詩人,他們已經(jīng)開始嘗試
    ,是不是整齊的東西我可以把它變成長長短短
    ,而且把它變成規(guī)制化。都不像這樣
    ,“君不見黃河之水”
    ,你可以填,我可以填
    ,大家沒有規(guī)矩
    。我們把它制度化之后,你填〈漁歌子〉這樣填
    ,我填〈漁歌子〉大家都這樣填
    。當然〈漁歌子〉,你一想
    ,一定是最早
    ,就像〈憶江南〉一樣在民間流傳,文人來了吸收地方的調(diào)子把它整齊化。大家一看
    ,我張某人張志和或是我白居易白某人
    ,把〈憶江南〉,把它三五七七五
    ,譬如說〈憶江南〉填好了
    ,我就學一下,學了以后蠻好聽的
    ,一個人學
    ,兩個人學,它就變成定調(diào)
    ,就變成定調(diào)了

    我們一句一句來開口,抄完了嗎

    ?可以嗎
    ?我告訴你如果累的話,你可以還帶學生
    ,帶動唱
    ,然后你告訴他,每一句話
    、每一個事情指的是什么
    。西塞山,是一個山名
    ,山
    ,你通常會這樣比,西塞山前
    。白鷺在飛
    ,你通常會比,會比著翅膀
    ,白鷺飛
    。桃花,你怎么比
    ?桃花
    ?流水你怎么比
    ?你可以這樣比
    ,你可以這樣比,都沒關系
    ,桃花流水
    。鱖魚肥,魚當然是這樣游,你不能這樣游那么直
    ,鱖魚肥
    。青箬笠,斗笠一定在上面
    ,青箬笠
    。綠蓑衣一定是棕櫚的那個須須做的,綠蓑衣
    。斜風細雨
    ,風來了風來了,斜風細雨
    ,不須歸
    ,不需要回去。如果你一面唱一面這樣
    ,我每天這樣運動
    ,坐在那邊也可以運動。有時候我就這樣子
    ,就坐在那邊動一動
    ,動一動,有時候爬爬山就這樣來
    ,自己有運動的時間

    我們先把主音調(diào)學好,一句一句來

    。我上一次應該有說過
    ,這是張志和聽說他的朋友顏真卿,顏真卿是什么家
    ?書法家
    ,現(xiàn)在好多人很喜歡寫顏真卿、柳公權的字
    。說他的朋友顏真卿到福州來當了刺史
    ,好高興,他就駕著船要去拜訪他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堑搅宋魅角懊婵吹侥敲疵赖娘L景,不必去了
    ,我就陶醉在斜風細雨不須歸
    ,也不必拜訪朋友了。還記得吧
    ?我們上一次說王徽之去拜訪戴逵
    ,那個故事我們后面好像會寫到
    ,興盡而去,興盡而還
    ,知道
    ,“乘興而去,興盡而還”
    ,就是這樣的
    ,那么樣的愜意、自在
    。那當然顏真卿也會知道他的朋友的個性
    ,不會說你要來怎么沒來?不會怪他
    。這個就叫做知己
    ,能夠相互體諒。

    ,一句一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我就說
    ,他沒說西塞山前
    ,唱的時候就沒這個拘束,不是依字行腔
    ,那個譜定在那邊我們就跟著它
    ,“西塞山前白鷺飛”,三四:

    同學:西塞山前白鷺飛

    老師:好

    ,下面一句。桃花流水
    ,那個水是上聲
    ,它還是勾起來,“桃花流水鱖魚肥”
    ,三四:

    同學:桃花流水鱖魚肥

    老師:其實它就像七言絕句,四句

    ,只是中間那個把它變成三句
    ,就變長短句了。兩句一起來
    ,“西塞”
    ,三四:

    同學: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老師:“青箬笠

    ,綠蓑衣”
    ,三四:

    同學:青箬笠

    ,綠蓑衣

    老師:后面很簡單,很悠然

    。斜風細雨
    ,上聲它一定會稍微勾一下,“斜風細雨不須歸”
    。不
    ,是入聲,所以雨跟不之間差別很大
    。斜風細雨
    ,停一下,不須歸
    。歸
    ,稍微有個一那個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靶憋L”
    ,三四:

    同學:斜風細雨不須歸。

    老師:青箬笠三句

    ,三四:

    同學:“青箬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老師:一定要唱得很瀟灑,陶醉在山光水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拔魅保模何魅角鞍橈w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我不開口,可以嗎
    ?“西塞山前”
    ,三四:

    同學:“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老師:有沒有走音的地方

    ?當然有,那個第三句就轉不下去
    。來
    ,一起開口,我輕輕的時候就是讓你的聲音放大
    ,你就會跟拍
    ,跟拍以后我就閉嘴,你就再來
    。西塞
    ,三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
    ,三四: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不錯

    我們看下去,下面一句

    。所以我說
    ,六個字,你去了解“流涕策”
    ,去了解“斷腸詩”
    ,一個是書生報國,報國無門
    ,一個是女孩子嫁錯郎
    ,看到那些都是人間很不幸的事情。這兩句俗話就是
    ,就是“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就那個意思
    ,相對的兩個處境
    ,都不是快樂的
    ,都是令人傷感。

    “喉舌對腰肢”

    ,沒有問題
    ,有人是靠嘴巴,有人是靠腰肢
    ,來過生活也好
    ,來表現(xiàn)也好
    。所以這兩種表達的方式
    ,有些人靠言語,大聲的告訴你
    ,我冤枉
    ,大聲告訴你說希望為我們發(fā)聲;那有些就告訴你
    ,我腰肢那么擺蕩
    ,讓你去欣賞,是兩種體態(tài)的表現(xiàn)
    ,說話跟身體的動作
    ,這是兩個對。

    底下那一句

    ,你認為應該是怎么對
    ?“云中熊虎將,天上鳳凰兒”
    ,云中跟天上
    ,云中、天上
    ,課本注釋了說云中是古郡名等等等等
    ,第二個有時泛指邊關。鳳兒他認為是俊杰
    ,這個都沒有問題
    。熊虎將是勇猛的將,絕對沒有問題
    。來請告訴我
    ,云中要做為古郡名還是指邊關?對
    ,非常好
    ,邊關。你要知道
    ,如果云中是個郡名的話
    ,那天上也要是個郡名
    ,因為專有名詞才能去對專有名詞,不是這樣
    ,知道
    。所以這個云中是在人中的邊塞,然后天上正好是一個天對地的概念
    。再來
    ,熊虎將,這是一個武將
    ,如熊如虎之猛將
    ,當然鳳凰兒就是杰出的才子,杰出的人才
    ,相對的
    。所以你這樣一看,你就會說這個地方指的就是邊關
    。守邊關的武將如熊虎之猛
    ,那些天生的天才,人中之杰
    ,天上鳳凰兒
    。這兩個都不容易得,換話句說
    ,武將
    、文才,在這社會都必須的人才
    ,都值得人稱贊
    。所以后來就慢慢的變成了有文相,本來是左相
    、右相
    ,后來變成文相、武相
    ,所以你要左丞相
    、右丞相,通常右邊就是文的
    ,左邊就是武的
    ,文武,這是雙軌并行
    。所以這個云中跟天上
    ,它相對的位置,它是泛稱,不會是個郡名
    、地名

    好,這個解決了以后

    ,我們再看
    ,“禹廟千年垂橘柚”。講到夏禹
    ,又是一堆故事
    。夏禹治水最后的地方,當然就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紹興
    ,他的墓在那邊
    ,我去看過了。山上下來旁邊不遠的地方就是蘭亭集序雅集
    ,再不遠的地方就是沈園
    ,陸游的沈園
    ,有一次去開會他們就順道讓我們看
    。所以紹興人士治水利是非常自詡。為什么說禹廟千年垂橘柚
    ?他這邊寫了
    ,說這兩句話是從杜甫〈禹廟〉詩來,說“荒庭垂橘柚
    ,古屋畫龍蛇”
    。我們在《尚書·禹貢》里頭,因為夏禹治水
    ,他曾經(jīng)說
    ,說揚州,它最著名的出產(chǎn)品厥包橘柚
    ,最著名的就是柚子跟橘子
    。孟子在論述夏禹功勞,《孟子》里頭他論述夏禹的功勞
    ,曾經(jīng)稱贊說
    ,他“驅龍蛇而放之菹”。早上我們講的菹
    ,就是浸泡的那些醬菜
    ,這邊菹就是下游的地方。說夏禹把龍蛇放到了低洼的地方
    ,然后這個土地該適合人住的就給人住
    ,還給人們來住,各安所居,這是對夏禹治水非常大的稱贊
    。本來洪水漫溢
    ,夏禹如果沒有治水的時候,恐怕人都沒有生存的空間
    ,因為你要跟那些禽獸
    ,這個魚鱉牠們爭空間。我水道給它整理出來
    ,疏導的方式
    ,水該流的地方讓它流去,人該住的地方
    ,人自歸平土
    ,孟子稱贊他。這的的確確是夏禹很大的功勞

    那有人也說了

    ,如果你對夏禹那么稱贊,如果是三過其門而不入
    ,這樣的人
    ,公而忘私,妳嫁不嫁
    ?女同學都傻在那邊
    ,老師這樣的人我寧可不嫁,三過其門都不入
    。圣賢
    !你知道我們百工之首,我們現(xiàn)在常常有夜市
    ,夜市
    ,如果百工之首,一起來排位置的話
    ,你知道哪個行業(yè)的人一定排在中間
    ?如果你聽過故事的話,賣梳子那個
    ,賣梳子
    ,梳頭發(fā)那個梳子的人,一定要在中間
    。我們也有一本書就是百工的祖師爺
    ,百工,百工的子孫
    。譬如說賣豆?jié){賣豆腐的
    ,就拜淮南王劉安
    ,臺中聽說就有拜淮南王劉安的那個廟,你看中國人真的無所不拜
    。那個監(jiān)獄里頭要拜的神
    ,就拜皋陶,不是包青天
    ,皋陶
    ,因為皋陶也是當時蘇東坡,如果你讀過蘇東坡那個考試的那個策
    ,“刑賞忠厚之至論”
    ,他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故事。因為你議論完畢要舉證
    ,我們寫文章講議論一定要舉證
    。蘇東坡講刑賞忠厚之至論,什么叫做刑
    、什么叫做賞是忠厚的表現(xiàn)
    ,蘇東坡理論寫完了傻在那邊,找不出例子
    ,他就開始掰

    我們現(xiàn)在也常常看到考生在掰

    ,有一次非常好笑的一件事情
    ,一個題目叫〈還到歷史的現(xiàn)場〉,要考生自己掰
    。有個學生就說了,如果回到歷史的現(xiàn)場
    ,我絕對不會讓秦始皇去筑長城
    ,因為他害得孟姜女哭到要吃川貝枇杷膏。我看了以后
    ,如果你是一份試卷
    ,我也罷,我看到兩份試卷
    ,我就有點猶豫
    ,因為太新潮,孟姜女有吃川貝枇杷膏
    ?一之為甚
    ,豈可再乎?我實在受不了
    ,我就把那個卷子擺出來
    ,我就問旁邊年輕的老師。他說老師,你不要被騙
    ,那個是我們電視的廣告
    ,枇杷膏,因為孟姜女在哭倒長城
    ,哭她的先生不在如何如何
    ,所以她聲音嘶啞了,所以要吃川貝枇杷膏
    。好小子連我你也要框
    ,我這樣子!

    現(xiàn)在人因為要舉證

    ,要叫你舉證
    ,物證、事證、什么證
    ,寫文章什么的
    ,我弄不出來,所以文章真是厲害
    ,那個祖師爺就是蘇東坡,我告訴你
    ,他就掰
    。因為怎么樣刑罰才是最公正,什么樣放人才是最寬厚
    ,放與刑之間
    。所以宋朝出了這個蘇東坡考試的題目,這篇文章有選入《古文觀止》
    ,你看多有名
    !他寫到那邊寫完了以后掰了,他說堯當國君的時候
    ,堯的典獄長
    ,負責監(jiān)獄看管的人就是皋陶。你現(xiàn)在終于知道為什么監(jiān)獄拜皋陶了吧
    ?希望你來給我主持正義
    。所以堯逮了以后,皋陶就看到這么一個情況
    ,他說這個人不可原諒
    ,喊殺者三,殺殺殺
    。所以你就要報上去給堯來裁定
    ,堯認為說你的證據(jù)不完全充足
    ,至少你還有幾個證據(jù)沒有查好,堯就說赦赦赦
    。因為他寫“書曰”
    ,蘇東坡寫“書曰”。各位你要知道
    ,古代的文章你看到“書曰”就是《尚書》說
    。第一關的閱卷官一看到,因為你要知道
    ,在宋代有《今文尚書》跟《古文尚書》
    ,有些事,是不是偽造出來不知道
    ,好多第一關的臣子說
    ,這個卷子實在寫得太好了,但是這個故事
    ,你要主動講出來說我沒有讀過
    ,恐怕另外一個人笑你說是這樣;那另外一個人也想說
    ,我講出來這個人一定笑我這樣
    ,都不敢講,就送給歐陽脩
    。歐陽脩看了也納悶
    ,既然他們底下人都把它送來了,這個故事我也不敢懷疑
    。等到聞喜宴的時候
    ,他就用英文叫蘇東坡來了,Mr Su
    ,Please come here
    ,I have some questions to ask you,他講英文我在旁邊聽到
    。我真想問你,你書曰這個典故哪里來的
    ?蘇東坡不溫不火的說
    ,報告老師,阿彌陀佛(蘇東坡沒有講阿彌陀佛是我講的)
    ,我請問你
    ,堯是一個仁君,皋陶是很嚴正的典獄長
    ,他那個朝代會不會有犯人
    ?他說一定會有
    ,每個朝代都一定有,一定會有一些不守規(guī)矩的
    。好
    ,不守規(guī)矩的人皋陶抓到了,覺得該殺的人送到堯那邊
    ,堯會不會赦免他
    ?他說以堯的風范、堯的氣度應該會赦免
    。他說老師
    ,如果你都這樣認為的話那就好了,因為我認為想當然耳
    。歐陽脩說你這個小伙子把我給騙了
    ,不過已經(jīng)放榜了你也不能把榜單全部取消,而且他還第二名
    。你看看
    ,會不會掰典故給我們。

    每一次現(xiàn)在寫了

    ,以前都會說孟子說
    、孔子說,你說錯
    ,我們這中文的沒什么特色
    ,就說你說錯了,我們馬上會知道?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很多人就說了
    ,前人說、古人說
    、有人說
    ,這下子我們頭都痛。有一年考一個叫〈論虛心〉
    ,〈論虛心〉好多人把這個題目作成了弄心虛
    ,搞得我們頭都痛。虛心有人說就是要謙虛
    ,好你舉物證
    ,我說你議論文要會作就人證、物證
    ,事證就是人證
    ,物證、事證
    、語證
    ,再來就是反覆的論證
    。所謂的事證就是人做出來的,有人就說了
    ,你看看像唐太宗就是虛心的聽了魏征的如何如何
    ,就舉了一些謙虛的例子。物證就是你看長滿稻穗的稻子一定是低頭的
    ,你看竹子到了最高的地方它是非常的虛心
    ,這個例子都很動人。

    這個語證就非常麻煩

    ,又要物證
    ,又要事證、語證
    ,為了表示豐富開始說了:有人說謙虛的人有福了
    ,有人說;這個考生說
    ,《圣經(jīng)》說
    ,謙虛的人有福了;當時蘇俄的頭子是安德羅波夫
    ,反正蘇聯(lián)的頭子
    ,蘇聯(lián)的頭子說,謙虛的人有福了
    ;富蘭克林說
    ,謙虛的人有福了。他考這些老師
    ,都跟你講
    ,反正謙虛的人有福了是白話,絕對不是中國的古人
    ,我就隨便給你掰一個
    。富蘭克林有沒有可能說過謙虛的人有福了?有可能
    。我改那個卷子改到這邊我也笑在那邊
    ,我就問他謙虛的人是誰說的?左邊的老師說很多人說
    ,右邊的老師
    ,誰說的?老師
    ,也很多人說。每個人都掰
    。雷根說
    ,那時候雷根
    ,安德羅波夫想起來,安德羅波夫跟雷根那個年代
    ,雷根說謙虛的人有福了
    。后來他們信基督徒就說了,報告老師
    ,那是基督徒說的
    ,《圣經(jīng)》說,謙虛的人有福了
    。我腦筋快炸掉了
    。后來我們就開始看你除了語證,語證就是舉前人的話來論證自己
    ,你看到論說文一定會有這個技巧
    。蘇東坡在考試的時候,他就知道要舉事證我才能夠說服你
    ,你沒有事證表示你這個理論是空的
    ,就是這樣。要記得寫作文的方法
    ,我雖然沒有教你《古文觀止》
    ,哪一天我教你幾篇散文。我們慢慢來不急不急
    ,好像韻文
    、散文我都要包了那個樣子。

    所以你會覺得說

    ,原來要這樣論證
    ,苦死了他,結果“想當然耳”
    。請問“想當然耳”有沒有來歷
    ?我就剛告訴你禹為什么百工之首,掰給你聽
    。因為我提到典獄長皋陶
    ,皋陶會寫,那兩個字別給我念皋ㄊㄠˊ
    ,皋ㄊㄠˊ臺灣話是狗頭:

    板書:皋陶

    這個字(陶)一定要念ㄧㄠˊ

    ,皋ㄧㄠˊ典獄長皋陶,堯的時代的典獄長
    。所以我剛剛是因為講說百工
    ,然后就想到皋陶這個人,想到皋陶就想到蘇東坡的文章了
    ,你記得絕對去查
    ,就是在〈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東坡考進士的那一年他的作文題目,怎么刑
    、怎么賞才是最忠厚的
    ,舉了這例。

    那我為什么講這個例子

    ?好
    ,底下講夏禹的故事。我說監(jiān)獄里頭就拜這個
    ,豆腐就拜淮南王劉安
    ,有一個行業(yè)要拜夏禹,賣梳子的人
    。誰能告訴我梳子怎么要拜夏禹
    ?你絕對想不透我告訴你,底下的故事你就姑且聽之
    。說夏禹治水三年
    ,在外三過其門而不入,所以他很辛苦
    。有一天作夢
    ,他就飄飄飄,飄到天上去訴苦了
    。各位作夢還能夢到天上去訴苦
    ,表示這個人非人類也。他就告訴玉皇大帝
    ,我真苦
    ,我三年在外頭虱很多,頭虱
    ,三年在外怎么洗頭
    。他說很容易,就叫孫悟空
    ,你看孫悟空也在天上了
    ,孫悟空的故事明明是在明代,反正天神無所不在就對了
    。就叫孫猴子來來來
    ,你給我變一些,猴子不是抓頭虱嗎
    ?你給我變一些猴子去幫夏禹抓頭虱
    。一堆猴子就下來幫夏禹抓抓抓抓。糟糕了,頭虱解決沒有
    ?沒有解決
    ,因為猴子很不定性,抓了一個頭虱以后就丟給你
    ,這個人抓了就丟,那個人抓了就丟
    。結果夏禹一個頭虱之外
    ,他后邊辦事的人大家都長頭虱,這麻煩
    。以前我們在學校你長頭虱
    ,用樟腦油蒙住,頭包住
    ,很麻煩的事情
    。夏禹又上去了,他說不行不行
    ,玉皇大帝你這樣搞大家都長頭虱沒辦法
    。那很簡單,來
    ,中國最巧的工匠是誰
    ?魯班,公輸般
    ,找公輸般
    ,你發(fā)明能夠把虱子刷掉的東西來。公輸般就非常認真的造了好多的梳子
    ,然后就叫夏禹說
    ,丟給你梳子,開始刷
    。每個人刷
    ,那個頭虱都被刷掉。刷掉以后
    ,也許我只要五百把
    ,公輸般做了一千把,那剩下五百把怎么辦
    ?玉皇大帝說很簡單
    ,各位百工聽著,以后買賣的時候
    ,賣梳子的那個人沒有賣光大家不能收市
    。所以梳子人就擺在最中間,讓大家都會看到,左邊來
    、右邊來
    、南邊來、北邊來
    ,都在中間
    。大家為了趕快,這些百工為了趕快回去
    ,來
    ,大家買一把買一把,很快梳子就賣掉了
    。所以賣梳子的竟然拜夏禹
    !相信嗎?聽聽就好
    。只要掰一個人你都可以掰出一堆故事來

    我怎么講到這邊,說為什么他會取橘柚

    ?來我們來看禹廟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為你要懂得“禹廟千年垂橘柚”,你才會懂得“堯階三尺覆茅茨”
    ,因為橘柚是蠻珍貴的東西
    ,茅茨是非常簡單的東西。夏商周不是堯舜禹湯文武
    ,不是這樣嗎
    ?所以禹廟對堯階,堯階所生長的東西是比較單純
    ,因為茅茨就是茅草
    ,茅草屋,這是相對的

    ,為什么橘柚相?我們看杜甫怎么寫
    ,來
    ,杜甫的詩,“禹廟空山里
    ,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
    。云氣生虛壁
    ,江聲走白沙
    ;早知乘四載,疏鑿控三巴”
    。各位這是兩種境遇
    ,你看禹廟,千年大家在它旁邊種了許多的橘
    、許多的柚子
    。而橘跟柚在古代而言它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兩個都可以做藥草
    。茅茨相對的就比較卑下的物品
    ,這兩個對句是這樣。禹廟大家種的橘柚這樣留下來
    ,因為他對百姓非常有貢獻,讓我們安居樂業(yè)
    ,解除了水患
    ,把那些猛獸都趕到該走的地方。所以杜甫在稱贊禹
    。禹廟所在是在四川
    ,禹廟在四川,四川忠縣
    ,忠心耿耿的忠
    ,忠縣。他說禹廟坐落在忠縣的空山里
    ,“秋風落日斜”
    ,你看又是秋天,所以大概秋天對于男孩子
    、對詩人來講肅殺之氣非常的感人
    。說“荒庭垂橘柚”,你看看自然的柚子千年留下
    。我就講過
    ,而且你種下去以后,我們臺南也是柚子的故鄉(xiāng)
    ,哪里的柚子
    ?麻豆柚子,在臺灣
    ,所以我們今天介紹了臺南的文物
    ,白河、麻豆
    ,我多么愛臺南
    ,歡迎光臨
    。所以你看看那個橘柚一種下去,而且如果你知道那個〈橘賦〉
    ,橘在騷賦的作者上
    ,曾經(jīng)有人寫過了〈橘賦〉這樣的賦,在講明橘子它多么的高潔芳香
    ,所以都是一個很好的東西
    。所以你看雖然是庭子稍微荒,但是那個橘柚還懸掛在那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肮盼莓孆埳摺保m然是古屋
    ,龍蛇指的是什么
    ?龍蛇當然是龍蛇在爬,是不是那些墻壁上爬了一堆
    ?當然你可以這樣認定
    ,但是更好的認定是有多少人在那邊題這些字,題這些稱贊他
    。如果你要偏橘柚的話
    ,那禹廟真的是一個古跡,你看墻壁上都好多斑駁的東西
    ,就龍的形狀
    、蛇的形狀,這樣想像當然也可以
    。好
    ,“云氣生虛壁”,然后云還盤旋在上面
    ,“江聲走白沙”
    ,你看把禹廟的環(huán)境,植物環(huán)境
    ,因為在水邊
    ,白沙那么樣映著,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

    最后的重點來了

    ,兩句話,“早知乘四載
    ,疏鑿控三巴”
    ,如果我早知道這樣,不要一直往東邊去
    ,先把三巴管制下來
    。因為大禹治水
    ,你說從西邊到東邊他沿路,因為他要疏洪
    ,疏導
    ,所以他并沒辦法說一個地方先把你管制好,也就是說西南這些所謂的最偏遠的地區(qū)
    ,我先管制好
    ,那我老早就非常的讓朝廷都安心,他要這樣講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窍挠聿荒苤魂P注一個地方,他要從東到西每個地方他都要治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重要的是什么叫做乘四載
    ?四種可以載東西的交通工具,非常有意思
    。這個字蠻難的
    。水他說水上坐什么?乘舟
    ,平平平仄仄,如果那個乘字你要乘
    ,乘四載
    ,四種載東西的東西。路上你要乘什么
    ?乘車
    ,乘舟,乘車
    。山上碰到山路你乘什么
    ?乘樏。所以你記得這個典故
    ,很有意思
    ,我也不曉得那種,這個字也可以念ㄌㄟˊ
    。泥上乘什么
    ?這個字更難念,乘輴
    ,這個音
    ,我也是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杜甫的詩才去把它考一下
    ,很麻煩的一個字

    板書:輴

    這個字念ㄔㄨㄣ

    板書:樏

    這個念ㄌㄟˊˇ

    ,ㄌㄟˇ三聲或者二聲,樏
    ,或者念ㄔㄨㄣ

    所以這個叫做四載。請記得

    ,你不要說早知道我就乘四年
    ,怎么會四年會對三巴,不是
    ,四件載東西的東西
    。他說夏禹治水的時候,水行乘舟
    ,陸行乘車
    ,山行乘樏,泥行乘輴
    ,叫做四載
    。記得這個名詞,千萬不要認為是四年
    ,乘著四年你根本講不通

    所以如果早知道他能夠乘坐這四種工具,現(xiàn)在全世界著名的景點當然是三巴牌坊

    ,很著名
    ,把它列入文化遺產(chǎn),在哪里
    ?香港的
    ,香港的回答,澳門有沒有三巴牌坊
    ?知道嗎
    ?三巴牌坊在澳門。我們都去過好幾次
    ,每一次去
    。其實是蠻單純的一個牌樓而已,可是因為它面對的港口
    ,以前是整個大中華控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诘囊粋€關鍵點,所以三巴牌坊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沁@個三巴是在四川,把四川分成了巴東
    、巴西跟中間的巴郡
    。巴西郡就真的南美那個巴西那個字一樣寫
    。一個在巴郡的東邊,巴郡的西邊
    ,跟中間那個郡叫巴郡
    ,叫做三巴。所以李白也講“早晚下三巴
    ,直到長風沙”
    ,記得吧?那個三巴
    ,巴東
    、巴西,中間那個叫巴郡
    。巴郡的東邊叫巴東郡
    ,巴郡的西邊叫做巴西郡。所以意思寫這個禹廟跟堯來對照
    ,好像禹從東到西治水的長度
    、跨度,甚至于貢獻
    ,似乎人們比較熟悉他
    。所以他就講“禹廟千年垂橘柚”,千年都還有人種橘柚
    ,你看看守護這樣的古跡

    同樣的道理,堯階

    ,課本注了茅茨就是茅草,你看注的比較簡單
    ,茅草蓋屋的屋子就叫茅屋
    。當然時代前進,禹所住的時代是夏代
    ,當然環(huán)境會更好
    。說堯階只有三尺蓋了一個茅草,住得比較簡單一點點
    ,這是相對的比喻
    。但是我并沒有比較這兩個人究竟誰的功勞大、誰神圣
    ,不是比較這樣
    。為全民感受最深的是禹的治水,你看我說從西邊開始治水
    ,假設這個禹廟是蓋在四川
    ,你可以知道西邊從那邊開始
    。然后一直治水到浙江,我講過紹興
    ,禹的墓葬在那個地方
    。所以這是百姓對于照顧他們生活的人,不同的一個思念方式
    ,一個用橘柚
    ,一個是蓋草屋。這個沒有問題了吧
    ,這兩個
    ?橘柚當然是比較好的環(huán)境,茅茨當然是比較原始的茅草

    下面這個不必我說了

    ,“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各位,你看三十四頁注了
    ,湘竹就是湘妃竹
    。我們介紹過沒有?介紹過了
    ,娥皇女英
    。你看,湘竹看起來煙靄濛濛的
    ,它本來就有一些斑點
    ,我講過這本來就是竹子的一個種類,大家把這個故事附會上去而已
    。玳瑁他寫了
    ,爬行類動物似龜,甲殼黃褐色
    ,有斑點如什么
    ,亦指玳瑁的甲殼,用其甲殼制成的飾物
    。腰下輕紗籠玳瑁
    ,有沒有人跟我講這究竟指的是什么?湘竹含煙
    ,你看一下竹子對海棠
    。我們現(xiàn)在的秋海棠是草本低低的,有沒有一開出來,我們說很像中國原來的地形
    ,包括內(nèi)蒙古
    、外蒙古那個地形,海棠
    ,長的花是一片一片一片一串一串的
    。另外一個海棠,我等一下會列了好多詩
    ,那個海棠是一個有干長起來
    ,開出了紅白相間的那個東西。所以如果說湘竹含煙對海棠經(jīng)雨
    ,是一個植物對植物的話
    ,那么腮邊清淚濕胭脂,我剛剛講
    ,一點點的白
    ,但是以紅色為主,那紅色就好像一個圓圓的臉龐
    ,胭脂臉龐
    ,因為經(jīng)雨,就有雨滴滴在那邊
    ,回頭都是指海棠的本身
    ,知道我意思?這上下都是講海棠花
    ,說海棠經(jīng)雨
    ,然后腮邊,你看花蕾的邊邊好像清淚濕胭脂
    ,用于化妝的什么顏料
    ,指鮮紅色如何這般,沒有問題

    那誰能夠想像湘竹怎么會籠玳瑁

    ?假如你這邊要來指湘竹。竹子有什么特色
    ?他已經(jīng)給你講斑竹,第一個有斑點
    ,第二個腰下
    ,竹子下面,腰下
    ,“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
    ,到凌云處尚無心”,我上一次有講
    。所以底下竹子在長的時候
    ,不是有一顆一顆的筍嗎
    ?筍的顏色是不是就是他講的黑斑色,有個黃褐色有沒有
    ?斑竹
    。所以你遠遠看過去,它好像腰下就是竹子的下半身
    ,好像籠罩著玳瑁
    ,遠遠的看過去。這樣就懂了吧
    ?那個筍凸出來
    ,那個皮黑黑黃黃的那個樣子,他用這樣想像
    。薄紗這樣子罩著
    ,因為葉片小小的,它竹葉薄薄的
    ,你就這樣想像
    。要講一個竹子底下長的筍子,黑黑黃黃的樣子
    ,就好像龜趴在那邊
    ,玳瑁。一個是海棠經(jīng)雨
    ,海棠花瓣那個有雨
    ,那么美。

    為了讓你認識

    ,這兩句這樣看懂了嗎
    ?一個是在地,一個是在葉子上
    ,各有它的美
    ,各自朦朧的美,一個是輕紗籠罩
    ,一層一層的包
    ;一個是腮邊,一點一點的雨滴在那邊朦朧的美
    。好
    ,講到了海棠,我們來看一下海棠
    。因為竹子的東西我到后面會講
    ,梅、蘭、竹
    、菊
    ,下一次我們就會看到好多的竹子的故事,我們下一次再講
    。那些不管你講是梅
    、蘭、竹
    、菊四君子
    ,或是梅、蘭
    、竹
    ,是歲寒三友干嘛,我們那時候才來看竹子
    ,不知道第幾頁
    ,今天假如你們收到應該是在后面,好辛苦的幫你們編在那邊

    我特別要講的就是說

    ,海棠在我們古代的詩里頭,被選入最通常的是蘇東坡〈海棠〉詩
    ,非常有名
    ,就是在第十一。你怎么樣看這首詩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他有沒有愛惜這個海棠?第一句話
    ,東風裊裊一定是什么時候
    ?春天。我上一次跟你說了
    ,我們要避免你的詩里頭直接說春天來了就叫春風
    ,我們找了一個名詞叫做東。夏天的風叫什么
    ?南風
    ,秋天的風呢?西風
    ,冬天的呢?北風。你看好多的取代
    ,就是換一層來說
    。所以你看春天到了,那個裊裊就是阿娜多姿
    ,就等于我們底下那個衣那個裊
    ,裊裊,風吹搖動的樣子
    。這個海棠泛崇光
    ,它開得蠻好的,春陽一照非常的亮麗
    。然后“香霧空濛月轉廊”
    ,到了晚上霧籠罩的時候,那個月亮籠罩的時候
    ,你看那個海棠空濛的樣子
    。不要忘有月有霧,“花明月暗飛輕霧”
    ,這是誰的詞
    ?李煜,李煜的詞
    ,下次有空如果知道了
    ,很多時候,就這個時候
    ,花明月暗飛輕霧
    ,是個最浪漫的晚上。說香霧空濛月轉廊
    ,一個是白天春光浪漫
    ,海棠花開得很美,一個是晚上
    ,有月的晚上
    ,迷濛的晚上,看到了海棠的光彩
    。我很怕
    ,“只恐夜深花睡去”,有沒有看到花睡去
    ?我請問
    ,如果你現(xiàn)在認為它是現(xiàn)在的海棠,它會花睡去嗎
    ?現(xiàn)在的海棠結花
    ,你看到的就是草本的那種海棠
    ,葉子是紅色紅色的,紅黑暗紅的
    ,它的開花是一片一片碎碎碎碎的
    。只有我們講的那個,蘇州我講過那個海棠
    ,有一枝干伸出來
    ,那個花開的紅點綴一點白,知道以紅為主
    ,那個花才會叫做花
    。明代常常講在詠花的時候詠得最好的是“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那個花它并不大
    ,但是它有無數(shù)的香給你。寸心原不大
    ,很美
    ,這形容也蠻美的,中間的花粉不大
    ,可是它張開的花好香
    。玉蘭花是不是也這樣?寸心原不大
    ,它沒有看那個喇叭花開給你看
    。你看我們的香花什么花,含笑花它是一點一點的
    ,但是香氣十足
    。所以你就知道這個海棠花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那個一碎一碎片片,一定是個花蕊
    ,就是我講木海棠那個海棠

    “故燒高燭照紅妝”,所以我怕你夜深這個花不開了

    ,我就給你照
    ,照得你以為是白天,就亮給你看
    ,亮給你看
    ,亮給你看。請問
    ,蘇東坡是不是第一個又是懂得催花開的人

    你知道在臺灣有個縣市,你如果坐高鐵

    ,或者是坐臺鐵縱貫線
    ,你到了一個縣市
    ,你會看到那農(nóng)田里頭晚上都在點那個花,菊花那些花以為就是太陽光
    ,或者天天就開
    ,白天都要開給你,晚上我再開
    ,我再開,我再開
    ,在催那個花
    。人類有沒有很聰明?真是太聰明
    。哪里
    ?臺灣哪個地方?你知道我們不遠的地方過去就可以看到
    ,彰化
    。彰化好多的田都是在種花園,然后你看那個花不管是種什么
    ,我記得是菊花蠻多的
    ,好多的花,它就燈光晚上同時讓你暖和
    。就好像蘭花也一樣
    ,我研究室的蘭花擺在那邊,臺南陽光豐富
    ,三枝都開了
    ,有一枝還開那么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墒撬娜~子因為陽光照
    ,所以好像都比較枯枯一點點。我臺北的蘭花
    ,有拖鞋蘭
    ,有小蘭嶼蘭花,然后有石斛蘭什么蘭
    ,四五種蘭花葉子都非常得茂盛
    ,因為我照顧得很好,都有生命力
    ,花就是不開
    ,沒有陽光催它。所以我那幾個
    ,從研究室搬回去又很想把它搬下來
    。我的助理說
    ,老師你放心,我在等著馬上要開花了
    ,下禮拜花就開了
    ,那個枝干垂,因為有陽光
    。所以這人很聰明

    所以蘇東坡的妙妙在這邊,我要珍惜那個花

    ,我要看那個花
    ,我很害怕晚上了,那個光沒有了它就睡著了
    ,他就故意照
    ,故燒高燭照紅妝,把它照得漂漂亮亮的

    我的意思是因為燈泡或是光

    ,它有溫度,有溫度
    ,那個花就一直張著在那邊開
    。你家如果種花你就知道,為了趕快上市
    ,趕快上市
    ,很多都是這樣,有沒有看過
    ?你們都沒有看過
    ,臺南有沒有這樣的花田?我們現(xiàn)在很文明
    ,燈泡這樣去照著
    ,整個菊花,整個什么花
    ,我覺得就供應量非常足
    ,讓它晝夜顛倒,白天反正你不必照
    ,晚上我就照給你
    ,假設這個花期要開是要三個月,很可能一個月他就可以把你催開了

    人類有沒有違反自然

    ?為了你的需求,為你的虛榮
    ,因為要排場要什么
    ,我就開始什么東西都這樣改良改良
    ,什么東西讓你日夜如何這般。臺灣有一句話說
    ,“人沒照道理走
    ,天就不照甲子走”,人沒照道理
    ,天就不照甲子
    ,很多東西你還是讓它春夏秋冬自然的循環(huán),春耕
    、夏耘
    、秋收、冬藏
    ,人類的很多主觀的欲望可以少一點點。不過我講一百遍也沒有用
    ,因為生科的就希望這個改良那個改良
    ,蘋果加芒果,蘋果芒果
    ,牛奶釋迦
    ,不要的過期的牛奶就泡一泡把它放在蓮霧樹下,就黑金剛
    ,就什么金剛
    ,都是灌牛奶這樣子,價錢就抬得高高
    ,因為你要吃
    ,聰明的農(nóng)民。但是究竟對這個地球是好是壞
    ,真的是question mark
    ,我也不好說,因為人家也要過生活
    。但是以我們來講
    ,自然循環(huán)的道理最好不要改變,改變多了以后人就是在作孽
    ,真的是這樣
    。我們二十、二十一世紀的人類
    ,真的要好好反省
    。海上的那比臺灣三倍大的垃圾島,有沒有辦法把它處理掉

    ,我請問你
    ,你讀了蘇東坡的〈海棠〉詩,你最喜歡的是什么
    ?前面兩句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還是后面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前面兩句還是后面
    ?后面兩句。我為什么說這個
    ?你看我的理論在這邊
    。各位請記得,你喜歡“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還是后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就這個道理
    。我們觀物要不黏不脫,太黏了
    ,人家認為沒有意趣
    ;太脫了,太輕空了
    ,人家看不到那個物象
    。所以他物象先給你,你看白天泛崇光
    ,晚上在空濛之中
    ,還可以看到這個海棠的花。但是人的行為一出現(xiàn)
    ,為了多看花
    、多賞花,你剛剛欣賞第一句的
    ,當然你欣賞自然
    ,因為我已經(jīng)解釋了,后面是人為的讓這個花這樣
    ,可是一個愛惜花的立場上來講
    ,蘇東坡寫得可愛的是后面兩句,很怕它睡去我就照著你,讓看著你
    ,把你看個夠
    。“直須看盡洛城花
    ,始共春風容易別”
    ,就是那個心情,惜花看花
    ,寫出了惜花的心情

    所以王國維曾經(jīng)說了,說詩人對宇宙的人生要入乎其內(nèi)

    。如果你沒有好好看這個海棠
    ,你不知道它白天什么樣子,晚上是什么樣子
    。他告訴你
    ,我整天欣賞海棠是從早到晚我都看。很多人入夜
    ,古代不像現(xiàn)在那么方便
    ,電燈那么亮,入夜之后就躲在那邊
    ,海棠管你是海棠。蘇東坡還是文人的情懷
    ,白天看你
    ,晚上你是怎么樣,還一個體貼呵護的心情
    ,怕你睡著了我點一下
    。所以你要入乎其內(nèi),又要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nèi)所以你能夠寫之
    ,因為你看出了它的特色,因為入乎其內(nèi)
    ,花也好
    ,海棠也好,牡丹也好
    ,竹子也好
    ,你才能夠看出它的特色。如果你沒有好好的觀察這個物
    ,看這個竹子
    ,你也看不出任爾東西南北風究竟干嘛,你沒好好了解竹子,不曉得它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
    ,你不了解竹子長大以后中心是空的
    ,就不知道到凌云處尚無心。你只有把這個物看得很清楚之后
    ,你就要跳出來了
    ,不然你就是匠,寫物的匠
    ,沒有到詩的層次
    。說好,“出乎其外
    ,故能觀之”
    ,你跳脫出來,你就我不要被你拘泥住
    ,我才能夠好好的欣賞你
    。所以入乎其內(nèi),你就會覺得生氣
    ,把這個植物的好處寫出來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高雅的情趣

    各位,已經(jīng)上到四支

    ,我為什么慢慢要把這個理論給你
    ,就告訴你寫對句、作詩也好
    ,不要拘泥于物
    。就像我講過暢當,也寫過〈登鸛雀樓〉
    ,你根本都沒讀過
    。這邊看過去山是怎么樣,那邊看過去水是怎么樣
    ,就描寫景物來講他寫得非常稱職
    ,但是就少了高致,沒辦法跳脫出來的時候
    ,就少了那分高致

    各位,我們來看一下

    ,還有這個海棠
    ,也就是這樣子胭脂紅,所以好多人好喜歡。你們自己看唐明皇的雜錄
    ,《明皇雜錄》有一段故事
    ,說唐明皇無聊的時候就問,貴妃娘娘在哪里
    ?他的妃嬪就報告了
    ,貴妃娘娘在午睡。把她叫起來
    ,把她叫起來
    ,我們要去哪里欣賞什么。貴妃就似醒非醒
    、似醉不醉這樣走過來
    。玄宗一看到就說
    ,妳簡直就像海棠睡未足耳
    ,似醒非醒
    。知道睡著了兩邊腮會紅紅的
    ,似醒非醒像個海棠一樣。你看還有這個典故
    ,海棠
    。你說玄宗
    ,最后叫你花萼樓間跟兄弟一起談國事你不要
    ,結果你偏偏楊家恃寵
    ,走到一個層次。

    回過頭來也是

    ,我寫你
    ,人是一個物,我要跳脫出來用海棠春睡來比喻
    ,所以以后你看到海棠春睡
    。畫家畫很多海棠春睡圖
    ,畫家很多海棠春睡圖
    ,有時候他畫那個人物就是貴妃。唐代欣賞的美女是比較豐滿的
    ,漢代欣賞美女是趙飛燕比較輕盈的
    ,每個朝代不一樣。所以美沒有絕對標準
    ,美沒有絕對標準
    。所以我說什么叫做美?你對著鏡子看看自己打扮的得體就是美
    ,聽好這句話
    。戴安娜,戴安娜的頭妳就跟著戴安娜,人家戴安娜看起來就是美麗的頭
    ,妳叫做饅頭
    。你就對著鏡子,我該怎么打扮
    ,非常的得體這樣就好
    ,你就是美,就是有氣質(zhì)
    。聽著
    ,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個人的造型都可以不一樣
    ,不要趕流行
    。我要梳一邊戴安娜的頭,戴安娜就好看
    ,你就是不好看
    。身高不怎么高,妳去穿迷你裙
    。有一陣子還流行什么
    ,要講起來這莫名其妙那個設計,美的當然很美我們欣賞
    ,也許我太保守
    ,有些是受不了。

    我們看下去海棠春睡

    ,我們用剛剛王國維的標準
    ,來看看這兩個人欣賞海棠的比較。各位〈如夢令〉
    ,你看那個令
    ,我早上說過看到“子”就是小曲子,看到“令”也絕對是短篇
    。不是必然如此
    ,但是大部分小令都是由酒令演變過來,很多由酒令
    ,管道有很多
    ,聲詩演變、酒令演變
    ,所以你看那個令也絕對不會是個太慢的曲子
    。這個讀過了吧?誰能告訴我王國維的理論用在這邊可以不可以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前面是個景,雨疏風驟
    ,雨下得細細
    ,但是風吹得厲害,然后濃睡不消殘酒
    ,喝了一點酒
    ,但睡得很沉,但是好像還不能酒醒
    。于是她開始擔憂
    ,注意看后面的轉折,“試問卷簾人”
    ,也許李清照家里有個童仆waitress
    ,也許有個女生,我就問了替我卷起簾子的人
    ,我們窗外那個海棠如何
    ?回答了,“卻道海棠依舊”
    ,海棠仍然一樣
    ,完好的那個花還在那邊,還美美的在那邊
    。李清照馬上接下去
    ,“知否,知否”
    。兩個對白
    ,你可以想像,早上起來
    ,還沒有
    ,那個女婢幫她把窗簾給拉開,她就很擔心
    ,這就是文人的心腸
    ,關懷那個物,這個風那么大
    ,昨天那個海棠花不知道怎么樣
    ,雨下了一點點
    ,雨疏風驟
    。沒想到那個婢女說,一切還好
    ,我看那個花還在
    ,還在
    ,沒事。李清照馬上
    ,“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有沒有跳脫這個物
    ?請問肥跟瘦是誰?是人的事情
    ,可是我用在物上
    ,你想想看昨天那場雨,對開花的花而言是不是一個傷害
    ?它要多么的挺
    。對于那個枝干而言,對于樹枝
    、樹葉而言
    ,有雨水的滋潤,它當然是長得比較大
    ,比較好看
    。花經(jīng)過了風雨
    ,不管是怎么樣大小
    ,飄搖的結果一定會損了它的顏色。所以各位這就是文人跳脫了物的本身
    ,給它的一個文人的高致想法
    。這兩個,主人跟婢女的賞花境界
    ,關懷花的境界有沒有差別
    ?當然就是有了。會不會體會
    ?你這一闋詞
    ,她著名的句子就是“綠肥紅瘦”。因為肥瘦都不是花的本身
    ,是人給予它的詮釋
    。所以我們就講,你注意去形容花的物態(tài)
    ,可以寫出它的妙
    ,沒有錯,可是你要有那個雅趣
    ,高雅的情趣
    ,人的意態(tài)要跳出來
    ,這樣就叫做能入能出。

    我們當然也看過寫風景

    ,能入寫得很美的作品
    ,絕對會有,不會說沒有
    ,那好形象
    ,寫得好美,顏色
    。你看史達祖要寫雙燕
    ,先在屋梁上,看到那兩個燕子好像商量未定
    ,一下子滑過來貼地并飛
    ,然后飛到,把雙燕寫得非常美
    。的確好多的詠物詩有些寫得蠻好的
    ,不是說不好,真的很好
    。但是高雅的雅趣要出來的時候
    ,人的興味要出來的時候,人的意思要加進去
    。宋代人在這方面觀物真的是比較細心
    ,他會深入那邊進去。

    好了

    ,為了讓你知道
    ,為了讓你知道究竟什么樣叫做觀物的物本身,我就舉了杜甫〈曲江對雨〉
    ,〈曲江對雨〉
    。還記得我們講的曲江在哪里嗎?陜西長安縣東南
    。我們不是有個曲江宴嗎
    ?早上,有沒有
    ?好多宴
    ,曲江宴、杏園宴
    。這個曲江在陜西長安縣東南
    。好,請問
    ,完全寫景能不能寫到它的美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
    ;林花著雨燕脂濕
    ,水荇牽風翠帶長”,美不美
    ?喜歡哪一句
    ?我告訴你,聰明的同學
    ,當然詩圣每一句都很美
    ,問你喜歡哪一句的時候,你就告訴我后面兩句就對了
    。往往是后面
    ,你要兜得住,知道
    ,前面常常都是很平淡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這有什么,“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讓人為之一振。因為前面在敘
    ,我們寫詩就好像起
    、承、轉
    、合
    ,起跟承是要平凡的敘述,轉的時候那個意趣要出來
    ,合的時候讓你兜得住
    。所以四句詩基本上就寫文章的起、承
    、轉
    、合,那個轉的地方一定要人家一看就驚艷

    所以“城上春云覆苑墻”

    ,這有什么好?春天的云就籠罩在我們的城墻內(nèi)
    ,你會寫
    ,我也會寫
    。真的嗎?“白日依山盡”
    ,你不會寫
    ?“黃河入海流”,更多人會寫
    ,黃河就入海去流
    ,真的,你會寫
    ,我會寫
    ,但是你要知道妙趣在后面。然后
    ,“江亭晚色靜年芳”
    ,也許這一句要比第一句難寫。你看江邊的亭子
    ,我講過高起來才叫亭
    ,它有一個那個東西,江邊亭子到了晚的時候
    ,靜年芳
    ,你可以看到非常安靜,也可以看到今年開的花在那邊
    。但是今年的花是什么樣特色
    ,為什么這個人站在亭子內(nèi)沒有出去?“林花著雨燕脂濕”
    ,妙了吧
    ?你看我站在亭子看這個林花,現(xiàn)在下雨
    ,因為春云先覆
    ,當然下了一陣雨,我就看到林花著雨燕脂濕
    ,紅紅的花瓣里點點滴滴給濕透了
    。請問杜甫這時候有沒有很傷感?沒有
    ,他沒有淚
    。假設這個句子變成了李煜的相見歡,你傷感不傷感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下面,“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你不要看后面他的意思講的前面,你只要看它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不停的風雨交加,你看胭脂淚
    ,淚都出來了
    ,你還不傷感,你真是沒有同情心
    。相留醉
    ,讓我對你陶醉,我也難過
    ,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我們共同的命運
    ,所以人的感情就超越出來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夠好好的再欣賞個夠?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就是亡了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又是東邊

    所以你會這樣體會的話

    ,而且他人,我跟你講
    ,他還在曲江
    ,曲江基本上是在長安的西南,那時候還沒有逃四川
    ,人至少都還在長安附近
    。你就知道安史之亂,山雨欲來風滿樓
    ,還沒有到那個那么慘的地步
    。你看那個詩還沒有,純粹觀這個物。所以林花著雨
    ,著雨燕脂濕
    ,很客觀的,它的紅色的花瓣滴了
    ,濕了
    ,它并沒有淚不淚。所以杜甫這邊至少他是客觀寫的那個東西
    。好
    ,“水荇牽風翠帶長”,美不美
    ?在曲江
    ,曲江有那個水荇,有沒有那個水菜
    ,荇菜
    ,水里頭長的那些。這個風一吹
    ,那個水荇隨著風這樣飄
    、這樣飄,好像那個綠色飄得好遠
    ,有沒有很美的景致
    ?我舉這首就是要跟上面告訴你說,王國維說你要看進去
    ,你才能夠把物態(tài)寫得很美
    。我并不是說,凡是沒有寫人事的感情
    ,或是人的感觸的就是不好的詩
    ,不是這樣講,景色也可以寫得很美的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傲只ㄖ暄嘀瑵瘢魻匡L翠帶長”
    ,如果你在水邊看過水藻漂浮那個樣子
    ,就知道杜甫真的是高手!你千萬不要只讀他的什么“國破山河在”
    ,天天讓杜甫過得那么痛苦
    ,杜甫也有很客觀寫景物的,“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也有蠻好的作品
    。只是我們這方面在一個所謂經(jīng)世濟民的角度
    ,關懷天下蒼生的角度,這樣的作品
    ,大家總會認為說看不出時代的聲音
    ,所以我們就會朝那邊去。

    所以講一個圣

    ,我們講說什么叫做圣
    ?什么叫做神?什么叫做神圣
    ?怎么定義神圣知道嗎
    ?“大而化之謂之圣”,我們現(xiàn)在有個成語不就大而化之嗎
    ?你現(xiàn)在知道大而化之都是正面還是負面
    ?負面比較多還是正面
    ?這個人都不好好
    ,這個人大而化之,好像非常的輕率
    。各位
    ,各位,這句話可是高等境界
    ,說“大而化之謂之圣
    ,圣而不可知謂之神”,我再慢慢念一遍
    ,沒寫
    ,因為這幾個字你都會,化就是化學那個化
    ,大而化之
    。大而化之謂之圣,我等下會解釋這兩句話
    。人家假如要問你什么叫做圣
    ?大而化之謂之圣。圣而不可知
    ,圣而不可知就叫做神
    。有沒有人來試著詮釋這兩句話?

    所以我說人家稱他

    ,杜甫叫做圣
    ,絕對他的詩能夠包容一切,詠物,寫歷史
    ,然后抒情
    ,都是可以讓你動容。然后每個人就在圣人之下
    ,你抓詠物的
    ,我抓抒情的,你抓詞采各取所需
    。所以你說李商隱有沒有學杜甫
    ?當然學,西昆體就擺明都是學杜甫
    ,學他的詞采的美
    ,所以杜甫也有這樣的詩,我們比較少讀
    ,比較令人動容是他書寫安史之亂
    ,三別、三吏
    ,國家落難的
    ,國家不幸詩家幸。

    ,我解釋那兩句話
    ,好好聽著。一個人胸中氣度非常的包容
    ,大而化之
    ,你的胸襟,你的學養(yǎng)包容
    ,這還不叫做圣人
    ,你能夠教化別人,大而化之
    。學問
    、胸襟、氣度非常的汪洋
    ,而能夠教化百姓的才能夠叫做圣
    。各位你注意后面那個化之,沒有后面那個都不能叫做圣
    。你空有一身的學問并沒有改善整個社會風氣
    ,沒有教導天下英才,都不叫做圣
    。這樣你以后看到這四個字有沒有肅然起敬
    ?但大而化之
    ,那個人大而化之,你看那個穿著
    ,大而化之
    ,哪里被你講得那么輕率,いいえ
    ,非也
    ,你看我翻譯得多好,いいえ
    ,非也
    。這個氣勢非常的廣大,學問非常的淵博
    ,而能夠教化大眾
    ,教民成俗,能夠改善整個風尚的
    ,這樣的叫做圣

    “圣而不可知”,你教化的人都很多

    ,就像我們上人
    ,不管你在澳洲,不管你日本
    ,不管你聯(lián)合國
    ,不管你在英國
    ,不管到哪里
    ,大家都聽著他在宣道、宣揚
    。各位圣而不可知
    ,我已經(jīng)沒辦法算了他教化多少人,我已經(jīng)沒辦法算他功勞就是留在哪里
    ,這樣的就叫神
    。神圣,聽懂沒有
    ?了解這兩個字吧
    ,大而化之謂之圣,圣而不可知就叫做神
    。如果你還能夠算出他的功勞
    ,第一點、第二點
    、第三點
    ,都不叫神
    ,因為你還可以算出來嘛。我沒辦法
    ,我照顧的就是全人類
    ,那個就是神。請問
    ,所以你常常拜神
    ,不管你尊敬的神是哪一個,是佛祖
    ,是耶穌
    、基督,是阿拉
    ,是什么都沒有關系
    ,因為他照顧的沒辦法用人的界線把他框住,那個都叫做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你終于知道神圣可不容易

    所以我要講說詩圣、詩圣

    ,并不是說賞物
    ,走入了物的物態(tài)。所以你可以看
    ,好多人就評
    ,你看,說《杜詩詳注》引了王彥甫說
    ,這個詩題于院壁
    ,“濕字為蝸蜒所蝕”,說這個濕字本來這個
    ,就是“林花著雨燕脂濕”
    ,這個濕被蝸牛給弄漫漶了,認不出來
    。好了
    ,大家來考功力。這個就沒有標準
    ,我們大家來填
    ,好,什么人
    ?蘇長公
    ,蘇長公是誰?就是蘇軾
    ,留著胡子就叫做蘇長公
    。黃山谷
    ,黃庭堅;秦少游就是秦觀
    。他就隨著佛印出來了
    ,很難得看到佛印出來了。然后
    ,因見缺字
    ,各拈一字補之。大家就要想一個字
    ,我們來補
    ,看誰能夠補得好。蘇東坡填了一個
    ,“林花著雨燕脂潤”
    ;黃山谷說了,“林花著雨燕脂老”
    ;秦觀說了
    ,“林花著雨燕脂嫩”;佛印說了
    ,“林花著雨燕脂落”
    。等到找了杜甫集子來驗,“乃濕也”
    ,著雨當然就濕
    ,杜甫寫得自然,你們太人工了
    ,你看還要講潤
    ,根本濕噠噠你還潤。黃山谷說老
    ,你看看江西詩派多么瘦硬
    ,講個老,燕脂老
    。你看到這個字也知道黃山谷未免太輕視我們女性,燕脂你就叫我老
    ,我就是不老
    。你看秦觀,多么的文人
    ,嫩
    ,加個嫩,秦觀就是多情種子
    。佛印
    ,你看四大皆空
    ,落,一切都沒有
    ,落
    。阿彌陀佛,我不敢批評前賢
    ,我只是告訴你這幾個字有意思

    各位,我們要不要期末我也來一下

    ,找一個什么人的詩讓你填空
    ,我保證四個字,“無奇不有”
    ,真的
    。所以你現(xiàn)在終于知道詩的趣味,一個字就可以讓你的句子整個活起來

    所以我這邊告訴你

    ,說海棠經(jīng)雨,腮邊清淚濕胭脂
    ,為了這個我就講了
    。那后面的“馬行遲”是屬于下一節(jié)的,因為時間的關系
    ,我就暫不說

    我們現(xiàn)在把這一段念一遍,把〈漁歌子〉唱一遍做為今天的結束

    。你晚上就去練習五微
    ,明天三點多就交卷。五微
    ,應該不會挺復雜
    ,我看我補充的,也可以來談一些東西
    ,就是因為他提到了

    來,四支

    ,我們來一下
    。四支它有好幾個是不是?有四個
    ,我們今天教的這兩段來一下好了
    ,“菹對醢”,三四:

    同學:“菹對醢

    ,賦對詩
    。點漆對描脂
    。璠簪對珠履,劍客對琴師
    。沽酒價
    ,買川資。國色對仙姿
    。晚霞明似錦
    ,春雨細如絲。柳絆長堤千萬樹
    ,花橫野寺兩三枝
    。紫蓋黃旗,天象預占江左地
    ;青袍白馬
    ,童謠終應壽陽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老師:看下去

    ,三四:

    同學:“箴對贊,缶對卮

    。螢炤對蠶絲
    。輕裾對長袖,瑞草對靈芝
    。流涕策
    ,斷腸詩。喉舌對腰肢
    。云中熊虎將
    ,天上鳳凰兒。禹廟千年垂橘柚
    ,堯階三尺覆茅茨
    。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
    ;海棠經(jīng)雨
    ,腮邊清淚濕胭脂?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老師:那個記得玳瑁

    ,玳瑁,玳瑁亭要記得
    。有時候念不熟的時候你就會卡卡,我對那個橘柚
    ,因為入聲
    ,馬上過去去聲
    ,轉的時候轉不好,因為它是上聲我就會轉得很美

    各位我們唱一下〈漁歌子〉

    ,唱好了我們才下去,我們四支還有“爭對讓”
    ,還有這個
    ,因為今天講不到那邊,我們明天再說

    ,“西塞山前”,三四:

    同學:“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

    老師:我這闋詞通常是上到大學三年級上詞選的時候才教

    ,但是這闋詞在國小就選進去了
    ,只是當時并沒有用唱的方式教下來,等到我自己在大學教書才教大學生
    。你們回去何妨聽
    ,還蠻輕快的,蠻好學的

    ,我們今天就上到這邊,下課

    同學:同學們

    ,請起立,感恩老師慈悲教導

    老師:謝謝同學

    ,明天見。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明天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465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赤壁之戰(zhàn)……有哪些古代戰(zhàn)爭曾被瘟疫終結?" rel="prev"> 王莽平蠻

    相關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這只由各部落首領長子構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痘夜媚铩肥恰陡窳滞挕分械囊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對這個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
    ,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清之和珅”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