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4年前的今天,1917年1月28日
1917年1月28日《甲寅日刊》在北京創(chuàng)刊
。該刊分公社評、時評、要聞、外電、文苑、傳記、通訊、雜組、隨筆、瑣談、本來紀事、海園年齡等欄目,它的主要撰稿人有章士釗、李大釗、邵飄萍和高1涵等人,由章士釗主辦。章士釗在創(chuàng)刊號《發(fā)端》社論中論述創(chuàng)辦該刊的主旨。在他看來
,袁氏帝制已廢除,共和制開始逐漸建立,這是"新舊代謝1914年6月,李大釗在日本與章士釗相識
,并曾為《甲寅月刊》撰稿,很受章的欣賞。兩人開始建立友誼。這次章創(chuàng)辦《甲寅月刊》,李是積極支持的。在當時,李大釗在反對帝制、主張共和等政治觀點上與章士釗基本相同。但李的思想激進很多。他在創(chuàng)刊號上發(fā)表了題為《甲寅之新生命》,主張根據(jù)"宇宙進化"的規(guī)律,要求該刊隨著"世界進化"而"蛻演"、"活動"。他認為在社會前進中,該刊必須盡自己最大努力,"亦宜千百萬倍于疇昔",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這樣,由于"甲寅"的努力,可以奮發(fā)我國民的努力;用"甲寅"的進化,可以開導我國民的進化。這是該刊的責任。在辦報進程中
,章士釗與李大釗常常產(chǎn)生矛盾,主要是在對待現(xiàn)政府和研究系、政學系問題上,兩人所持態(tài)度不盡相同。經(jīng)高1涵勸說,彼此談妥日刊是在袁世凱復避帝制失敗后創(chuàng)辦的
,作者們慶賀袁世凱身死和帝制的復滅,盼望著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國出現(xiàn)。日刊評論指出
,現(xiàn)在世界各國有一種"離心主義之權(quán)勢日見伸張",這類離心主義就是自治、民治、民主主義,它與獨裁主義、向心主義相對峙、民主主義是世界發(fā)展的趨勢,是任何氣力也禁止不了的,"縱有千百拿破侖與威廉二世,亦將為向心主義最后之犧牲,何況1袁世凱"。它希望"政治當局日刊最崇拜的是美國和法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政治
袁世凱及其封建余孽的復辟活動,常常打著尊孔的旗號
李大釗說:我們"掊擊孔子
在日刊上,反對日本侵犯的文字比比皆是
。例如李大釗《黃金累累之日本》1文,提到在第1次歐戰(zhàn)中,"整理黃金最多該刊在揭穿帝國主義侵犯的同時
注意分析歐洲各國政治情勢
重視對俄國2月革命的研究,從中吸取有益的經(jīng)驗教訓
1917年俄國2月革命爆發(fā)后
情勞動人民的疾苦
對農(nóng)民和城市廣大工人的艱巨困苦生活
該刊還通過詩歌
該刊對青年和學生問題也曾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指出學生問題在中國和工人
6月17日,該刊報導了張勛謁見清代末代皇帝溥儀的消息
,揭穿他們的丑陋嘴臉這樣的1個雜志自然難為當局所容,1917年6月19日《甲寅日刊》正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48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下一篇:
小富婆層次的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