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形象的騙局
黎戈
看了林徽因的傳記,想起很久以前
在我的經(jīng)驗里
有時落差是因為注意力的分配不平均,伍爾夫就是這樣
。她在文字里刻薄鋒利、驍勇無比,處處把人往死角里逼;而在現(xiàn)實中,卻是一個混沌不堪的“低能兒”。她的聰明半徑不超出她的小書房,一出這個勢力范圍,廚娘不讓她幫忙,因為她不是把戒指丟在面粉里,就是把調(diào)味料弄混了。丈夫不敢攜她去參加舞會,因為她交際笨拙、不知進退,有一次甚至把襯裙穿反了。以伍爾夫的智性,應(yīng)對這點柴米油鹽算不了什么,只是她舍不得,她追求高度的精神化,每一點注意力,都用來補給自己的精神生活了。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人并不刻薄,不是因為她寬厚,而是因為她對他們沒興趣。理念有潔癖的人
,多半會給人造成錯覺。比如托爾斯泰。老托同志太有自省力了,他體內(nèi)有一個全天候運轉(zhuǎn)的自我監(jiān)控裝置,時時向他反饋個人道德指數(shù)的漲跌情況。為了維持道德指數(shù),老托同志非常辛苦,他晚年的文字高瞻遠矚
,常常造成近距離失焦。比如喬治·奧威爾。他在生活中使用的名字是布萊爾,可是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拿去滋養(yǎng)那個叫奧威爾的抽象存在了。重宏觀,輕生活,厚此薄彼。那個“把全部的愛都勇敢獻給他”的女人,差不多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慢慢被病魔咀嚼吞噬的;而他呢,壓根就沒注意到這件事,因為他正忙著寫政治小說呢,實在無暇他顧。死之前,他囑咐別人不要給他寫傳記,因為,奧威爾這個名字太重,布萊爾這個名字太輕,他怕別人找不到兼顧調(diào)和的落腳點。有時
,寫出堅硬的文字,是因為作者羞于示弱,或者說是對自己柔軟內(nèi)里的保護和自衛(wèi),比如米切爾。人人都以為她就是《飄》中郝思嘉的原型,也是那樣不顧來日的潑辣生猛本文轉(zhuǎn)自網(wǎng)絡(luò)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 關(guān)注公眾號 鼓勵支持小編吧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49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教育家葉圣陶逝世
下一篇:
英國電影導(dǎo)演史萊辛格出生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