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 年
,其中有兩天,杜甫應(yīng)該是流過淚的。那時候,距離安史之亂杜甫當(dāng)時之家
因為這三首詩,一層一層
《羌村三首》
,便是杜甫到家之后,作的三首五言詩。第一首寫初歸杜甫一層層把自己心中的苦,胸中沉郁展現(xiàn)出來
其一
崢嶸赤云西
妻孥怪我在
,驚定還拭淚。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杜甫五言
,兩句兩句讀,很難看清層次,若四句二十字一讀,其中情景、心事層次,一目了然,才能體會其中真意。每句中,二字一讀,三字一讀,以至于五字一讀,更加清晰如畫。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看杜甫寫臨到家時
而杜甫此時心情
這四句,20 字,將“歸客”神情、心理,寫到了極致。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此去經(jīng)年
但杜甫倔強(qiáng)的性格,從筆墨奇崛中便能感到
。他不寫自己幾乎死去,僥幸生存,也不寫相喣相沫的情景。但凡尋常之筆,定然寫相見之時,抱頭痛哭,傾訴過往。杜甫偏不,只說“怪我在”、“偶然遂”。六個字,把自己經(jīng)年遭遇辛苦鄰人滿墻頭
這四句,是這首詩的解結(jié)
此后情景
杜甫心中
其二
晚歲迫偷生
憶昔好追涼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這一首
晚歲迫偷生
這四句,是杜甫此詩用意最曲折委婉的地方
想當(dāng)日
心念到此
四句
,20 字,把回家而又不甘心回家的幽恨心事,寫得干干凈凈。但杜甫最難受的應(yīng)該是
,這幽恨心事,無人可與訴說憶昔好追涼
這四句,承接上四句的幽恨心事不可明說
賴知禾黍收
但安慰終究是安慰,只是心中自念
,當(dāng)知道家中情景時,更覺寬慰。于是杜甫又細(xì)細(xì)說不再出去,不再去廟堂的原因。“禾黍收”、“糟床注”六字說明此生也可以如此過,有豐收的糧食,有足夠的酒,生計是沒問題的。看后面兩句,便知杜甫的意思,“如今足斟酌”,“如今”二字,妙不可言,想他回家路上,千里奔波,心急如焚,饑渴難免,現(xiàn)在美酒當(dāng)前,忍心離去?不,算了,不出門了。但,杜甫豈是酒杯飯碗邊上的人?他的一生
,從不追求那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逸,即便到最后只是“老病有孤舟”這首詩,只是杜甫心念大唐離亂情景,而又無可奈何,自我寬慰罷了。
其三
群雞正亂叫
,客至雞斗爭。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父老四五人
,問我久遠(yuǎn)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fù)清。苦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這是杜甫回家之后
,第二日的情景心事。主要寫心中難受之事,慨嘆當(dāng)世,但字句之中,竟然不落筆于家門之外一字一句。杜甫筆力,在此首中,顯露無遺群雞正亂叫 這四句 杜甫筆力之奇恣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yuǎn)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fù)清。 來的是父老鄉(xiāng)親 父老問的并非父老所作之事 而杜甫的“久遠(yuǎn)行” 杜甫詩的妙處,都在詩句之外 苦辭酒味薄 讀這四句 杜甫滿心的慚愧、內(nèi)疚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但父老們滿心熱腸 這便是杜甫,“窮年憂黎元” 注: 杜甫在羌村寫下的另外幾首詩 《春望》 國破山河在 感時花濺淚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述懷》 去年潼關(guān)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 寄書問三川 山中漏茅屋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 自寄一封書 漢運(yùn)初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