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莊子是戰(zhàn)國時期狂狷人格的典型代表。用孔子的說法
,“狂者進取莊子則與孟子完全相反
莊子是狷者人格的典型代表
要自由
莊子將道家無為哲學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他的齊物論讓人對世間一切榮辱是非
老子的無為實乃政治哲學
莊子的狂狷人格
不僅如此
所以,莊子的狷者人格還體現(xiàn)在對個體自由的追求上
要自由
生于亂世當如何自處
?莊子先是說要做一個無用的人,如一棵歪脖子樹,因為無用而保全生命盡享天年。但莊子去老農(nóng)家做客時,主人卻將不會叫的鵝殺了給他們吃。莊子認識到,無論有用還是無用,只有統(tǒng)治者的屠刀與權(quán)力才有用。既然無處可逃,那還不如做處于“材與不材”之間的游世者。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而 “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正是莊子的處世哲學。說白了
,莊子的游世,其實就是用一種游戲的態(tài)度,將生活藝術(shù)化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
莊子認為只有順著自然法則生活,讓生命如浮萍如浮云如不系之舟自由飄蕩
,心無毀譽情無憂懼,是非不擾于心不惑于情,主宰萬物而不為萬物所役,如此則身無所累心無所屬情無所待,生命自由靈魂逍遙。事實上,莊子實在無路可走只有回頭,回到內(nèi)心的幻想中去,在靈魂上達到“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境界。這就是莊子的狂狷人格
。其核心內(nèi)涵有二。一是對自由個體人格獨立的追求,二是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我們不妨借用他偉大的作品《逍遙游》,將這種稱之為“逍遙人格”。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他們不食人間煙火
,這代表著人的身體已經(jīng)不受物質(zhì)世界的限制,進入了無所待的境界;他們不僅外表美麗絕倫且內(nèi)心真性充沛樸素純真,融人類美學中的真善美于一體仙人畢竟是莊子太過遙遠的幻想之物,于是莊子又夢到了蝴蝶
莊子也許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狂熱追求人的個體自由,并為之孜孜以求的哲學家
。他與孟子的不同是明顯的。孟子的狂狷側(cè)重于狂,而莊子則是狂狷人格的結(jié)合體。他的狂狷是狂傲不羈與憤世嫉俗,在于對舊秩序的反抗;他的狂狷在于,他用無為思想、齊物的心態(tài)與逍遙的精神,追求人生的自適自足,追求靈魂的超逸出塵。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563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中國機械工程專家程孝剛逝世
下一篇:
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