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富察·傅恒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富察·傅恒,不僅是乾隆的小舅子
1765年
連續(xù)的失敗讓乾隆大發(fā)雷霆,于是他只好任命傅恒為主帥
,命他率領(lǐng)3.1萬士兵南征,務必要拿下緬甸。一開始,傅恒以為前幾次清軍的失敗,都是因為氣候炎熱1769年,傅恒帶領(lǐng)士卒乘船南下
當年九月二十九日
十月二日
,清軍與緬軍交戰(zhàn)。在野戰(zhàn)中,緬軍不是清軍的對手,被八旗鐵騎沖得七零八落,當場陣斬數(shù)百人。緬軍見勢不妙,立即逃入河對岸的木城之中,閉門不出。隨后
,傅恒指揮清軍不斷攻打緬軍的木制城寨,但是他逐漸發(fā)現(xiàn)。攻占緬軍的木城,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緬軍的木城使用濕滑的巨木修筑而成,炮火都無法將其擊碎,而且這種木頭還不怕火攻。這還不算,緬軍還使用先進的英制燧發(fā)槍,無情地射殺蜂擁而來的清軍官兵。當時
,緬軍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半火器化,官兵大多擁有從英屬印度買來的燧發(fā)槍。這種槍不僅射程遠,而且打得準。反觀清軍這邊,仍迷信騎射、弓箭與肉搏。雖然擁有不少火器,但是質(zhì)量非常低劣,火槍幾乎全是落后的火繩槍。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火繩槍根本打不響,完全不是緬甸人的對手。從此時起
大軍久頓堅城之下
,實乃兵家之大忌。一方面,清軍開始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另一方,致命的熱帶疾病開始在清軍中蔓延,31000名士兵,因為染病而減員者在20000以上,連傅恒也不幸中招,在病床上高燒不退。雖然傅恒還想把戰(zhàn)爭繼續(xù)下去
,但是阿桂卻認為,如果再打幾天,估計清軍都將病餓而死。而緬甸人同樣認為,和中國這樣的大國對抗,是不可能取勝的。傅恒的士兵,不過是大清帝國實力的冰山一角。緬甸能阻擋清軍四次進攻,但未必能抵擋十次。因此,雙方前線將領(lǐng)都在未取得最高統(tǒng)治者同意的情況下,自行決定議和停戰(zhàn)。幾經(jīng)交涉
,傅恒回到北京后,傅恒已經(jīng)病入膏肓
很顯然
然而沉浸于“天朝上國”迷夢的乾隆并沒有理會傅恒的最后建議
,仍一意孤行,以騎射為本。不僅如此,乾隆還以敗為勝,將緬甸之役列入他的“十全武功”,簡直恬不知恥。由于乾隆的昏庸,清朝失去了刷新軍備的機會,最終在墮落的路上越走越遠。乾隆死后五十年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64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商鞅的師傅是誰,商鞅變法為什么能成功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