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zhàn),劉備和曹操交戰(zhàn)之際,當時的孫權又在做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漢中之戰(zhàn)的事情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漢中之戰(zhàn)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zhàn)爭
。此戰(zhàn)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fā)起
,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
,戰(zhàn)爭持續(xù)近兩年之久
。雖然漢中之戰(zhàn)的影響力比不上三國三大戰(zhàn)役
,也即官渡之戰(zhàn)
、赤壁之戰(zhàn)
、夷陵之戰(zhàn)
。但是,在這場戰(zhàn)役中
,劉備和曹操兩大諸侯
,可謂主力盡出,名將云集
。在漢中之戰(zhàn)中
,交戰(zhàn)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
。劉備方參戰(zhàn)將領主要有張飛
、馬超、趙云
、黃忠
、法正、黃權等
,曹操方參戰(zhàn)將領主要有夏侯淵
、曹休、曹真
、曹洪
、張郃、徐晃
、郭淮等
。
,劉備和曹操交戰(zhàn)之際,當時的孫權又在做什么.png)
并且,對于漢中之戰(zhàn)來說
,持續(xù)了兩年左右
,這在漢末三國時期,無疑是一場歷時較長的戰(zhàn)役了
。而這
,自然給劉備的盟友孫權提供了可乘之機,比如趁機偷襲曹魏等
。那么
,問題來了,漢中之戰(zhàn)時
,劉備和曹操巔峰對決
,那么孫權當時在什么呢?
一
首先,在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之地的時候
,孫權作為劉備的盟友
,不僅沒有趁機偷襲曹操,反而向曹操歸降
,并做好偷襲荊州的準備
。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中記載:二十二年春,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
,公報使脩好
,誓重結婚。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
,孫權與和呂蒙商議
,準備伺機收回荊州,于是積極備戰(zhàn)
。又命都尉徐詳拜訪曹操
,請求歸降,曹操同意修好
,立誓重結為姻親
。對此,在筆者看來
,孫權之所以向曹操請求歸降
,目的自然是避免自己兩面樹敵。因為接下來偷襲荊州的行為
,無疑會導致孫劉聯(lián)盟的破裂
。在孫劉聯(lián)盟破裂的基礎上
,孫權不希望在和劉備交戰(zhàn)的時候
,又遭到曹操的進攻。于是
,孫權選擇提前向曹操歸降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這一局面的出現
,也有望在偷襲荊州時,獲得曹操一方的幫助和支持
。
二
當然
,孫權之所以選擇向曹操歸降,也可能是因為其感受到了前者的巨大壓力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
,在漢中之戰(zhàn)爆發(fā)前,魏王曹操治兵完畢
,遂再次興師伐吳
,進至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北)。孫權即在濡須口筑城據守
,以扼控濡須水與長江交匯處
。在這場戰(zhàn)役中,由于呂蒙
、蔣欽節(jié)度諸軍奮勇抵抗
,曹軍久攻濡須塢不克
。也即東吳一方的實力比不上曹操,是憑借著呂蒙等人的全力抵抗
,這才化險為夷的
。
為此,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三月
,孫權派遣都尉徐詳前往曹公營里請降
。在接受孫權的請降后,曹操引軍撤退
。在曹操退兵后
,孫權任命呂蒙為左護軍,并從偏將軍升任到虎威將軍
。等到魯肅去世
,呂蒙代替魯肅為都督,呂蒙初到陸口
,便對關羽加倍殷勤
,廣施恩義,和關羽結下友好關系
。對此
,在筆者看來,在魯肅去世后
,呂蒙無疑在推進偷襲荊州這一計劃
。
三
《三國志》中記載:魯肅卒,蒙西屯陸口
,肅軍人馬萬馀盡以屬蒙
。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
,蒙對曰:“今操遠在河北
,新破諸袁,撫集幽
、冀
,未暇東顧。徐土守兵
,聞不足言
,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
,驍騎所騁
,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
,猶當懷憂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
,形勢益張
。”
在魯肅去世后
,孫權和呂蒙討論進攻曹魏徐州的計劃
。對此
,呂蒙表示
,相對于攻打徐州,不如攻取關羽
,占據全部長江流域
,形勢就會更加壯大。因此
,在劉備和曹操展開漢中之戰(zhàn)的時候
,孫權不僅向曹操歸降,還和呂蒙等人商議進攻荊州的計劃
。正是在孫權的同意下
,呂蒙表面上對關羽加倍殷勤,廣施恩義
,和關羽結下友好關系
,以此來迷惑關羽,降低關羽對東吳一方的防備
。值得注意的是
,從關羽后來的表現來看,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東吳
,也即疏于防備
,成為關羽大意失荊州的重要原因。
四
最后
,那么
,問題來了,相對于背叛孫劉聯(lián)盟
,謀劃攻取荊州
,孫權為何不在漢中之戰(zhàn)時偷襲曹魏合肥呢?合肥位于長江邊上,是曹魏破壞東吳長江防線的重鎮(zhèn)
,所以趁著曹操遠征漢中的時候攻下合肥
,也是對東吳極為有利的事情,還不用背負背叛孫劉聯(lián)盟的罵名。對此
,在筆者看來
,不是孫權不想,而是因為在漢中之戰(zhàn)前
,孫權已經在合肥之戰(zhàn)中吃到了敗仗
。
公元215年,趁著曹操遠征漢中張魯的機會
,孫權率領10萬大軍征討合肥
。對于孫權進攻的時機,無疑是非常合適的
,也即曹操短時間難以回援合肥
。不過,非?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上У氖?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在這場戰(zhàn)役中,孫權率領10萬大軍剛到合肥城外
,便遭遇了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張遼的突襲
,猛將陳武奮戰(zhàn)至死,孫權棄旗登山
,方得以脫險;在撤軍時
,孫權又再次遭遇了張遼的突襲,在呂蒙
、凌統(tǒng)
、甘寧等人拼死保護下,孫權蹴馬趨津
,助鞭過橋
,再度脫險。
由此
,非常明顯的是
,在合肥之戰(zhàn),或者說是逍遙津之戰(zhàn)中
,張遼大破孫權
,給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于經此一役
,張遼威震江東
,“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在此背景下
,孫權自然不愿意在同一個地方
,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于是他調整策略,準備趁著漢中之戰(zhàn)時來偷襲關羽
。不過
,東吳偷襲關羽的時間,實際上已經是在漢中之戰(zhàn)結束后了
。在劉備奪取漢中之地后
,關羽發(fā)動了襄樊之戰(zhàn),這同樣給了孫權可乘之機
,促使呂蒙得以成功偷襲荊州
。
漢中之戰(zhàn),劉備出動四位五虎上將,曹操出動幾位一流名將
?
曹劉爭天下,龍虎會漢中
猛士乘盛氣,漢王大略宏。
志豈在偏安
?得蜀復望隴
。
女運男子戰(zhàn),勉力求全功
。
狹路勇者勝
,一舉定三分!
漢中之戰(zhàn)是三分時代的定鼎之戰(zhàn)
,此戰(zhàn)過后
,劉備軍事集團奪得漢中,政權穩(wěn)固
,曹
、劉、孫三方勢力的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
這場戰(zhàn)役對于劉備集團來說非常重要
,漢中的得失關乎其存亡,沒有漢中地區(qū)做為前沿陣地和緩沖地帶
,將始終籠罩在曹操勢力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
,難以安眠,防御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極其高昂
,所以將曹操勢力驅逐出漢中地區(qū)
,是劉備集團戰(zhàn)略目標的重中之重。
為了獲取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劉備集團幾乎押上所有的老本
,
“男子當戰(zhàn) ,女子當運” ,傾盡全力向前線進行兵力和物質上的輸送補充
。而在點兵派將中
,最能打的猛將都集中在了這個方向。五虎上將中除了坐鎮(zhèn)荊州的大將關羽之外
,張飛
、趙云、馬超
、黃忠這幾位
“超級猛將” 悉數上陣
,魏延、劉封
、孟達等也加入戰(zhàn)團
,益州歸附的那些個比較能打的戰(zhàn)將也都派上了前線,比如嚴顏
、吳蘭
、雷銅等,甚至連法正這樣的謀士在關鍵時刻也要沖到第一線
。
那么 ,漢中地區(qū)如此重要,雄才大略的曹操當然也心如明鏡
,為了這場戰(zhàn)役
,曹軍方面又有哪些強兵猛將出現在戰(zhàn)場上呢? 咱們就來檢點一下
。
一、曹洪(弱一流) 馬超兵至下辨,派副將吳蘭率前鋒部隊向前哨探
,正遇到曹洪親自引兵到來
。吳蘭欲退,但他麾下的牙將任夔認為應該
“挫其銳氣” ,先給曹軍來個下馬威
,于是任夔
“驟馬挺槍搦曹洪戰(zhàn)” ,曹洪揮刀出陣
,
“交鋒三合,斬夔于馬下” 。
雖然曹洪在潼關之戰(zhàn)時候為了救護曹操
,曾經力戰(zhàn)馬超
“四五十合” 氣力不加
,但當時馬超已經歷三場戰(zhàn)斗
,并追擊曹操很長一段距離,體力上有一定損耗
。而曹洪是搏命抵擋
,所以將他的武力值歸為
“弱一流” 。
二、張郃(中一流) 在漢中之戰(zhàn)中
,張郃出戰(zhàn)的次數比較多。他率先向劉備控制區(qū)發(fā)起進攻
,遭到了猛將張飛的強力反擊
。張郃先后在閬中、宕渠
、瓦口關多處與張飛進行廝殺
,還斬殺了張飛的副將雷銅。但張郃屢次被張飛擊退
,損失慘重
。
張郃撤退以后,又率一部分兵力攻擊葭萌關
,再與老將黃忠
、嚴顏對抗,再次被擊退
。米倉山之戰(zhàn)
,又與徐晃聯(lián)手
,困住了黃忠
、張著,再與趙云對峙
。
三、夏侯淵(中一流) 夏侯淵是曹操宗親中少有的智勇兼?zhèn)涞膶⒉牛懿賹λ挠枇撕艽蟮钠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平定張魯后
,讓夏侯淵率領一支精銳部隊鎮(zhèn)守在軍事重地定軍山,
“虎步關右” 。
在漢中之戰(zhàn)中
,夏侯淵生擒過黃忠的部將陳式,還曾與黃忠陣前交鋒
“二十合” 。后來在對山下遭到黃忠突襲
,
“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壯烈犧牲
。
四、龐德(強一流) 龐德原是西涼馬騰麾下的猛將,隨馬超參加過反叛曹操的戰(zhàn)役
,
“素有勇名” 。后來在南鄭關為張魯作戰(zhàn)時被曹操收降。夏侯淵殞命定軍山后
,曹操親率大軍來援
,龐德隨軍出征。
龐德作戰(zhàn)風格極其悍勇
,在陽平關之戰(zhàn)中與魏延進行了一場廝殺
。魏延詐敗后悄悄從樹林后迂回到曹操附近,一箭重傷曹操
,龐德趕到
,
“奮力向前,戰(zhàn)退魏延” ,護衛(wèi)曹操脫險
。
五、徐晃(強一流) 徐晃的戰(zhàn)斗力大家都很清楚
,他是能夠與虎癡許褚
“刀斧相交,戰(zhàn)五十余合不分勝負” 的猛將,實力尚在張郃
、夏侯淵之上
,與龐德相當。
徐晃在漢中爭奪中出場次比較多
,在漢水南岸背水列陣對抗趙云和黃忠
,被打了個落花流水;在五界山和陽平關外兩次擊敗過劉封
;米倉山與張郃聯(lián)手困住老將黃忠和張著
,但在遭遇趙云后,怯懼而不敢戰(zhàn)
。
六、許褚(超級猛將) 自典韋在宛城斷后壯烈犧牲后,許褚就成為曹軍陣營中唯一的超級猛將
。曹操率主力部隊支援漢中
,許褚也隨行出征。
許褚只參加過一場廝殺
,他奉命到褒斜道上接應運輸糧草的隊伍
,卻不幸在醉酒狀態(tài)下遇到了老克星張飛,許褚因酒醉
“敵不住張飛” ,被張飛一矛挑中肩膊
,身受重傷
,從此再也沒有在戰(zhàn)場上出現過。
七、曹彰(強一流) 曹彰是曹魏陣營后輩中最有能力的年輕人
,自小就喜歡舞刀弄槍,能
“手格猛獸” ,作戰(zhàn)風格悍勇
,常常
“披堅執(zhí)銳” ,沖鋒在第一線上
,被曹操稱為
“黃須兒” 。
曹操在漢中戰(zhàn)役中屢屢受挫,曹彰率鐵騎前來支援
。陽平關一戰(zhàn)
,曹彰
“不三合” 殺得劉封大敗而逃,又
“戰(zhàn)不數合” 一戟將馬超副將吳蘭刺于馬下
。他出色的表現甚至還在徐晃之上
。
八、文聘(弱一流) 文聘原是荊州劉表麾下大將
,曹操南征時歸附到曹軍帳下
。魏延打開襄陽城門欲迎劉備進入,文聘殺出來阻止魏延
,兩將在城下交戰(zhàn)
,
“從巳至未” ,魏延折盡兵卒后只身逃走
。能與魏延交鋒一段時間不敗
,文聘的武藝也算相當不錯了。
在漢中之戰(zhàn)中
,文聘始終沒有在戰(zhàn)場上參加過廝殺
,但他在米倉山參與過圍堵黃忠的戰(zhàn)斗,趙云來救
,一槍挑殺文聘的部將慕容烈,但文聘仍然沒有出手
。雖然文聘屢屢避戰(zhàn)
,但深受曹操信重和提拔,真是會混
。
九、夏侯惇(強一流) 曹操率大軍來至漢中,夏侯惇被任命為前部先鋒隨軍出征
。弟弟夏侯淵戰(zhàn)死了
,當哥哥的當然有為兄弟報仇雪恨的責任
。右眼未盲時的夏侯惇武藝在弟弟夏侯淵之上,作戰(zhàn)風格勇猛堅韌
,屬于
“強一流” 猛將
。右眼中箭失明后,夏侯惇的攻擊力有所下降
,再無斬獲
。
但在漢中之戰(zhàn)中,夏侯惇卻始終沒有表現出仇深似海的情緒
,從未在戰(zhàn)場上與敵人廝殺
,反而聽信楊修關于
“雞肋” 的鬼話,命部下打點行裝
,準備撤退
,被曹操得知,勃然大怒
,一頓臭罵
,還差點宰了他。
最后咱們整理一下漢中爭奪戰(zhàn)中曹魏陣營陸續(xù)投入到戰(zhàn)場上的猛將們:
超級猛將1名:許褚
強一流猛將4名:龐德、徐晃
、曹彰、夏侯惇
中一流猛將2名:張郃、夏侯淵
弱一流猛將2名:曹洪、文聘
此外出現過其他一些曹將還有: 夏侯德、夏侯尚、韓浩
、王平、慕容烈
、焦炳等人
。曹魏陣營這個整體陣容還是蠻強大的,足以與蜀漢四虎
、魏延
、劉封等人相抗,實力上有過之而無不及
。
漢中之戰(zhàn),是劉備與曹操的總決戰(zhàn),兩位老總親自督陣
,全程持續(xù)慘斗兩年之久
。
劉備陣營中,關羽作為五虎大將之首,因率領馬良
、關平
、廖化等鎮(zhèn)守荊州而缺席;曹操陣營中
,張遼作為五子良將中能力最強者
,因率領李典、樂進等鎮(zhèn)守合淝而缺席
。
劉備壓上了全部家底
,出動了張飛、黃忠
、趙云
、馬超,以及魏延
、劉封
、雷銅、吳蘭等
,勢在必得
。曹操這兩年間內憂外患,對于漢中之戰(zhàn)
,與其說是后知后覺
,倒不如說是有心無力。在漢中之戰(zhàn)的尾聲中
,曹操最終棄掉了雞肋
,鎩羽而歸;劉備雖然慘勝
,但領土得以大肆擴張
。
該戰(zhàn)中,曹操出動了哪幾位名將呢 ?表現分別如何呢
? 歷史 是枯燥而木納的,演義卻是藝術而歡快的
,且大框架與史實相符
。咱們拋開 歷史 ,以演義的角度
,暢談一番
。
1.曹洪 曹洪按照曹操的指示,率兵五萬
,前來支援夏侯淵、張郃
。曹洪駐扎在南鄭
,與定軍山的夏侯淵成掎角之勢
,與下辨的馬超遙相對敵。
馬超派副將吳蘭出擊
,曹洪親自迎戰(zhàn)
,吳蘭心怯,準備退軍
。任夔認為這樣示弱
,回去后無法向馬超交代,就自告奮勇去和曹洪廝殺
。曹洪與任夔單挑三合
,一刀將其斬于馬下。
曹洪的武力不容小覷
,曾經以拖刀計斬殺了何曼(截天夜叉)
,還曾經力抗馬超四五十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陀^估計
,曹洪屬于一流武將。但曹洪比較暴躁易怒
,此前鎮(zhèn)守潼關時
,只堅守了九日,就被馬超沖開城門
,最終潰逃
,差點被曹操斬首。
2.張郃 張郃在曹洪面前請命
,要去攻取巴西
;曹洪認為不可,說張飛鎮(zhèn)守巴西
,非比等閑
。張郃一反常態(tài)地膽氣暴漲,聲稱“
人皆怕張飛 ,吾視之如小兒耳
! ”然后揚言要生擒張飛,還主動立下了軍令狀
。
巴西之戰(zhàn)
,張郃連續(xù)敗北,宕渠寨
、蒙頭寨
、蕩石寨全部失守,三萬人馬最終遭全殲。張郃被張飛殺到丟盔棄甲
、爬山翻草而逃
。但張郃的表現也非常可圈可點了
,不但以回馬槍斬殺了雷銅(張飛副將)
,還與張飛單挑三次,在夜間截營時
,甚至與張飛大戰(zhàn)近五十合
,只是因為后軍大亂,這才慌忙撤軍
。
張郃步行逃回南鄭后
,張郃被曹洪問罪,要斬首示眾
。郭淮勸阻
,對曹洪說,張郃深受魏王器重和愛戴
,不宜斬殺
,現今正是用人之際,應當讓他戴罪立功
。曹洪認為有理
,就分撥五千人馬,讓張郃前去攻打葭萌關
。
張郃在葭萌關遇到了黃忠
,嘲笑對方年老,但是與之單挑20合之后
,因后軍異動
,迅速撤退,隨即被擊潰
。此后
,張郃與徐晃合力困住了黃忠,但是又被趙云嚇退
。
3.夏侯淵 曹洪
、張郃戰(zhàn)事吃緊后,夏侯尚
、韓浩率軍趕來支援
,但隨即被黃忠以詐敗之計擊潰。韓浩被黃忠一合斬殺
,夏侯尚被黃忠一合生擒
。夏侯淵也不是吃素的
,在混戰(zhàn)中,一合生擒了陳式(黃忠部將)
。在雙方交換人質時
,黃忠一箭射穿了夏侯尚的后心
,把夏侯淵氣到嗷嗷大罵
。定軍山一戰(zhàn),黃忠按照法正的計策
,占對山以逸待勞
,一舉將夏侯淵斬殺。
夏侯淵是曹操的西涼之屏蔽
,也是曹魏軍團在漢中會戰(zhàn)的定心丸
。夏侯淵之死,令漢中震動
。
曹操聽聞夏侯淵戰(zhàn)死
,這才想起了神卜管輅的卦辭,后悔不已
。曹操恨透了黃忠
,終于坐不住了,于是親統(tǒng)諸將及大軍
,來定軍山與夏侯淵報仇
。
4.徐晃 黃忠斬殺夏侯淵之后,又去攔截曹軍糧道
。徐晃趕到時
,張郃正在與黃忠混戰(zhàn);徐晃沖過去
,二人將黃忠圍困在垓心
,難以突圍。趙云突然趕來接應
,接連刺死了慕容烈
、焦炳(文聘部將),然后甩開槍法
,像開掛一般
,“
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
。徐晃可能是受到了張郃的感染(張郃有恐云癥),竟然也心驚膽戰(zhàn)
,不戰(zhàn)而退
。
漢水之戰(zhàn)
,是趙云大放光彩的時刻,不僅先后刺死兩將
,先后救出黃忠
、張著,還用空營計以寡勝眾
,讓徐晃
、張郃兩次不敢應戰(zhàn),令曹軍士氣大受打擊
。
此期間
,王平(徐晃部將)受到徐晃的打壓和猜忌,憤怒之下投靠了趙云
;徐晃接連收到打擊
,收拾敗軍歸隊。
在五界山決戰(zhàn)時
,劉備與曹操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