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使蜀國大傷元氣。 第四
、諸葛亮用人失誤
,軍事上碰到勁敵,加上扶保的是“起不來的阿斗”
,得天下成為“天方夜譚”
。眾所周知,三國之中
,蜀國的綜合國力是最差的
,諸葛亮將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能與強大的魏國與吳國抗衡
,可見其人是非常聰明的
,但諸葛亮肯定不是一個知人善任的“伯樂”。他對與關(guān)
、張等將武藝相似的大將魏延有嚴(yán)重的“個人成見”
,總說他頭有“反骨”,對魏延的建議不愿采納
,他因為馬良的關(guān)系處處對志大才空的馬稷高看一眼
,把守街亭的重大任務(wù)交給了這位善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結(jié)果兵出祁山落得個功敗垂成。造成“蜀中無大將
,廖化當(dāng)先鋒”的難堪局面
,不能不說與諸葛亮不會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有關(guān)。劉備
、曹操死后
,諸葛亮遇到的對手是魏國的司馬懿,此人正是諸葛亮的敵手
,智謀不在諸葛亮之下
,加上諸葛亮扶保的阿斗遠非劉備的雄才大略可比,是個扶不起的昏君
,靠諸葛亮一人之力
,想實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只能是“天方夜譚”
。民間有言:“三個臭皮匠
,頂了諸葛亮”,何況后期的司馬懿集團人才濟濟
,司馬師
、司馬昭、鐘相
、鄧艾等,皆是人中之精英
,諸葛亮“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后,靠遠不如諸葛亮的姜維獨力難支
,別說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
,恐怕剩下的也就只有茍延殘喘亡國的命運了。
都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都得到了,還是空手人?
劉備之所以有了這兩個人的輔助最后還兩手空空
,
是因為這句話是夸贊兩個人的才能,并不是一個定論。當(dāng)時的劉備完全是白手起家,所以說他的發(fā)展時期要更長。
1、是夸贊而不是定論
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是對這兩個人所具備的才能的充分肯定,但這并不是一種預(yù)言。之所以會這么說
,是因為天下人覺得他們兩個的才能足夠安邦定國。所以他們才說二人得一可得天下
,但是俗話說得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縱然臥龍鳳雛兩個人才能卓越
,但是他們也不能憑空產(chǎn)生士兵
,
不能以一己之力抵擋數(shù)百萬大軍。所以說劉備雖然得到了兩個人的輔助
,卻也不能夠統(tǒng)一天下
。諸葛亮和龐統(tǒng)兩個人一生為劉備鞠躬盡瘁,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難得了
。
2、劉備屬于白手起家
劉備本來是以編草鞋為生的,他后來起兵匡扶漢室
,完全是兩手空空打天下
。
劉備在創(chuàng)業(yè)前期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自己中山靖王后人的身份,還有就是他起兵的理由
。正是因為有著這兩個條件,他才能夠拉起自己的第一只兵馬
。而且在劉備的創(chuàng)業(yè)前期
,他過得是比較凄慘的。要兵力沒兵力
,要將領(lǐng)沒將領(lǐng)
,這是劉備面臨的最大的困境。能夠在諸葛亮的扶持之下取得這般成就
,已然是卓越不群了
。
綜上所述,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只是天下人對他們才能的肯定,但并不是一個預(yù)言
。他們兩個并不是神仙,沒有憑空產(chǎn)生士兵的本事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二者兼得,為何還是敗了?
古代帝王之間常常有許多傳說
,比如在北周時就曾在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得獨孤者的天下”
,而北周名將獨孤信,他的三個女兒全部成為了皇后
,同樣
,公元201年劉備依附于劉表時,曾得徐庶指點
,“天下局勢
,得臥龍鳳雛其一者可安天下”,劉備這才前去找的諸葛亮
。
然而得其一就可安天下
,我們劉備兩者都有了,最后統(tǒng)一大業(yè)還是失敗了
?這是因為他忘記了后半句
!在三國里,劉備可以說是最名正言順的漢朝劉姓子弟
,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
,只不過隨著宗族的發(fā)展,劉勝一脈早已式微
。
而曹操于公元189年在陳留起兵
,天下局勢大亂,正好給了劉備一個契機
,重新發(fā)展自己的勢力
,然而沒有兵權(quán)沒有財力,劉備的勢力極其弱小
,公元200年曹操親自帶兵征討劉備,關(guān)羽被擒之后
,劉備開始南逃
。
公元201年劉備投往劉表,但是劉備心中的志向依然沒有改變
,公元207年
,徐庶給郁郁不得志的劉備提了建議,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這臥龍就是諸葛亮
,劉備攜帶關(guān)張二人三顧茅廬才將其請了出來,而這鳳雛
,就是龐統(tǒng)
。
龐統(tǒng)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卻十分有謀略,他剛投奔劉備之時
,并沒有得到重用
,直到公元211年,龐統(tǒng)迎劉備拒張魯
,這才獲得了劉備的信任
,此后龐統(tǒng)又多次為劉備獻計多的蜀中腹地,劉備對他的信任僅亞于諸葛亮
。
然而劉備臥龍鳳雛都有了
,可以說應(yīng)該是穩(wěn)拿天下了,為什么最后還是失敗了
?其實是因為他忽略了下半句話
,徐庶的后半句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如子初孝直便是劉巴和法正
,這兩人是劉邦的謀士。
法正曾為劉邦獻計
,曹操的大將夏侯淵就是他策劃的斬首
,并且?guī)椭鷦顒淠孟乱嬷莩呛蜐h中,深受劉備的信任和敬重
,法正死后
,劉巴繼任,他將蜀地的各種瑣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解決了蜀國的財政問題
。
這兩人可以說是劉邦的左膀右臂不可或缺,徐庶也表明
,這兩人
,亡一人漢室難興,但是公元220年
,法正病逝
,兩年之后劉巴逝世
。雖然徐庶的這句話沒什么科學(xué)依據(jù)
,但是諸葛亮和龐統(tǒng)的確是天選之才
。
得其的確是多了一份勝利的希望,當(dāng)然蜀國的滅亡
,也并不全是因為劉巴和法正的去世
,只能說劉備自身也有責(zé)任。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72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