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吳起生平的文章
我國古代有非常多的名將,他們在不同時期做出了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說起來都是十分令人敬佩,擁有很多戰(zhàn)績的大將。不過在戰(zhàn)國時期
,人們常說有“戰(zhàn)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王翦、白起1.吳起生平簡介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
一生歷仕魯
、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著作有《吳子兵法》
,傳于世,與兵圣孫武并稱“孫吳”。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2.吳起到底有多牛
我們都知道戰(zhàn)國七雄
,那么誰才是戰(zhàn)國第一霸,誰鑄就了戰(zhàn)國第一霸呢?答案就是吳起。公元前412年
,齊魯爆發(fā)大戰(zhàn),魯穆公任命吳起為將,率軍大敗齊軍吳起來到魏國之后
,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連戰(zhàn)連捷攻克秦國河西地區(qū),最終占領原本屬于秦國的河西地區(qū)(陜西黃河沿岸地),設立河西郡,缺少了這一塊戰(zhàn)略要地,秦國就永無出頭之日,二是吳起改革魏國兵制,創(chuàng)立武卒制——戰(zhàn)國第一支精銳,最終在公元前389年,吳起用新練之兵5萬人,大敗秦惠公的50萬人,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zhàn)。自此之后
,魏國成為戰(zhàn)國第一霸,起源在于魏國李悝變法,但關鍵起點在于吳起。我們熟知的龐涓孫臏斗法,龐涓率領的就是魏武卒
,曾攻破趙國都城邯鄲,當時齊國、秦國、楚國都不敢輕易與魏國交戰(zhàn)。當然,魏武卒最終覆滅于馬陵之戰(zhàn),10余萬人死去,導致魏國一下子變成了二流國家。不過
,魏文侯去世之后,吳起遭到魏國內部猜忌,于是又來到楚國。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所謂令尹
擔任令尹之后
吳起變法之后,楚國迅速強大
,率軍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率軍向北能與不可一世的魏武卒扳手腕,甚至楚、趙兩國聯(lián)軍還曾大敗魏軍。但毫無疑問,吳起變法得罪了一大批貴族,最終楚悼王去世當天,吳起就被楚國貴族刺殺,同時宣告楚國變法失敗。從以上介紹中可見,吳起是戰(zhàn)國時代的一個超級軍神
。根據史料記載,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既然如此
3.吳起為什么不是四大名將之一
一,在個人私德上
白居易評價這一段時指出
二
2000年來
其實
值得一提的是,戰(zhàn)國之際的改革派
關于戰(zhàn)國時期
另一種是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時
一
戰(zhàn)國四將的稱謂,來自于南梁周興嗣(
"起翦頗牧
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
白起生卒年為:?-公元前257年
王翦生卒年為:生卒年不詳,基本與白起同時
廉頗生卒年為:生卒年不詳
李牧生卒年為:?-公元前229年
。從《千字文》選取的四將
,都是戰(zhàn)國末期秦滅六國時期的將領。而吳起生卒年為: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比上述四將要早將近200年。戰(zhàn)國初期的吳起、孫臏
、樂毅、田單等將領的軍事才能不一定比末期四將差。但《千字文》是古代學生的識字課本,注重押韻、對仗、不重字即可,而非歷史教科書。所以在總結歷史將領的才干、軍功等方面不具有權威性。
二
、范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簡編》采用了司馬光的分法這樣
三
如春秋末戰(zhàn)國初的吳起,從秦國手中奪取河西之地
吳起還著有《吳起兵法》一部,可算是既有理論知識
,又有實踐知識的軍事天才;還是有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是與孫武齊名的軍事大家,受到歷代好評,并被列為"武廟十哲"。但只因《千字文》的影響和局限
,反而戰(zhàn)國四將中無名。戰(zhàn)國時期名將輩出,其中白起
、李牧、王剪、廉頗四人因為戰(zhàn)功赫赫被譽之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不過有一人論戰(zhàn)功不在四人之下,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就是唐肅宗時武廟十哲之一的名將吳起。論戰(zhàn)功
,吳起和白起一樣也是一生七十余戰(zhàn)未逢敗績,而且吳起還是練兵奇才,最后還得以出將入相,這一點四大名將沒一個比得上他,那為何他卻不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
,吳起是兵家亞圣,和孫武齊名,且有兵法傳世,同樣是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曾說過:“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
第二,嚴格來說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是橫跨春秋、戰(zhàn)國兩個歷史時期的人物,這個和戰(zhàn)國四大名將顯然有所不同。第三
,吳起在歷史上是毀譽參半的人物,后世在肯定他軍事才能的同時,也對他母親去世后沒有回家奔喪守孝、以及殺妻求將頗有非議,這可能也是他未能位列戰(zhàn)國四大名將的原因之一。
吳起可謂是秦國的克星
,不僅從秦國手中奪取了整個河西之地,陰晉之戰(zhàn)又大敗秦國50萬大軍,可惜吳起棄魏奔楚給了秦國喘息的機會,如果魏武侯有他父親魏文侯那么大度,吳起留在魏國不走的話,秦國就要難受了,不說被魏國所滅,至少想要崛起就要難得多了。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75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下一篇:
和珅有多少妻妾和珅自盡后她們結局如何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