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后人是怎么復仇的
,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古代經(jīng)常有“誅滅九族”、“斬盡殺絕”
被后世皇家列為反面教材的苻堅正是因為當初滅掉前燕之時
,留下了前燕皇族慕容一族,沒有對其趕盡殺絕,甚至還讓他們在地方當官,任由其發(fā)展勢力,哪怕王猛建議除之而后快,果然最終在淝水之戰(zhàn)中慕容皇族在后方給了苻堅致命一擊。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室都知道對前朝皇室要斬草除根,即便有時候沒有暴虐殘殺
,但那也只是為了美名和民心,前朝皇室看似避免一死,實則生不如死,沒有真正的自由,沒有輝煌時的榮耀,有的僅僅是屈辱,還需時刻警惕著當朝統(tǒng)治者對他們的暗殺。眾人只道魏國是三國的最后贏家,曹家子孫大概也是這么想的
,三國鼎立的后期是他們帶領魏國立于不敗之地,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魏廷上的司馬一族才是真正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tǒng)一全國,建立西晉王朝。司馬炎雖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但司馬懿比諸葛亮厲害的一點就是他的子孫也是成大事者
,其子司馬昭稱王,其孫司馬炎稱帝,連帶著他被追尊為高祖宣皇帝,不說西晉的“八王之亂”,但這奠定王朝的三代人無疑是非常厲害的,其中尤屬司馬懿為司馬家族做出的貢獻最大。司馬懿最初只是因為博學多聞而被曹操賞識,強行辟其為文學掾
,但很快他就看清了天下局勢,曹魏政權會成為三國的最后贏家,所以他一直在為曹操效勞,接著為其子孫效勞,將自己熬成了輔佐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在朝中的聲望自然無人能及。當年司馬懿慧眼識英
,他認為曹丕日后會成為掌權人,所以從任太子中庶子做起,司馬懿很快就成為了曹丕的心腹,等到曹操去世后,曹丕繼承王位,他被封為丞相長史。司馬懿走對了最為關鍵的一步,以后自然平步青云,公元220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馬懿為尚書身居高位的司馬懿做出了與之相匹配的功績
,無人反對他,可他的政敵就看不慣了。公元239年,司馬懿熬到了魏明帝曹叡去世,他再次被委以托孤重任,還有曹爽同位托孤重臣,兩人各統(tǒng)精兵三千人,共執(zhí)朝政。但這次司馬懿執(zhí)政并不順利,他多次遭到曹爽的排擠,曹爽還向天子進言,讓司馬懿成為沒有實權的太傅,不僅曹爽意圖專權,他還一意孤行要伐蜀使得曹魏內耗嚴重。公元249年
,曹爽仗著特權,在朝中胡作非為,大臣對其非常不滿,司馬懿便謀劃了奪權大計,他趁著曹爽和皇帝不在的時機,占領京都洛陽,掌握軍政大權,還誅滅了曹爽三族桓溫此人身姿不凡
若司馬懿知道將來司馬家族會被他趕盡殺絕,一定氣得棺材蓋都蓋不住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8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