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古代欽天監(jiān)究竟是什么官職,他們主要負責什么

      以史為鑒 2023-06-16 16:58:05

      你真的了解古代欽天監(jiān)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在一些明清電視劇中

      ,經(jīng)常出現(xiàn)欽天監(jiān)這個詞語
      ,什么預(yù)測天氣、占卜吉兇
      、識人斷命
      、解釋異象,幾乎沒有什么是欽天監(jiān)不會的
      ,由于欽天監(jiān)經(jīng)常與玄學(xué)連在一起
      ,顯得尤為神秘,讓人覺得欽天監(jiān)大概就是一個遍布神棍的地方
      ,而歷史中真實的“欽天監(jiān)”到底干嘛的呢?

      1、 歷史發(fā)展

      欽天監(jiān)作為官署名

      ,主要職責是觀察天象
      、編制節(jié)氣、推算歷法等
      ,差不多就是現(xiàn)在國家天文臺和氣象局的工作

      中國古代幾乎歷朝歷代都有職能相似的部門

      ,但是欽天監(jiān)這個名稱一直到明朝才確定下來,而在此之前它的名稱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化

      上圖_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

      早在周朝時期就有非常多的文獻記載天氣和氣候

      ,《詩經(jīng)?幽風?七月》中“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發(fā)
      ,二之日栗(lì)烈”講的就是天氣變化
      ,而記錄氣象
      、推算節(jié)氣
      、制定歷法就是欽天監(jiān)的工作,可見在中國古代就有專職天文歷法的國家部門

      據(jù)傳夏商已經(jīng)有了太史這個官職

      ,《呂氏春秋·先識覽》:“夏太史令終古
      ,出其圖法
      ,執(zhí)而泣之”。

      而周朝的太史同時還承擔史官

      、秘書和掌管典籍的職責
      ,屬于實權(quán)官職

      太史這個官名從西周一直到春秋戰(zhàn)國仍沿用

      ,到了秦漢
      ,太常所設(shè)太史令,代替太史;至魏晉
      ,繼續(xù)沿用太史令這個稱呼,但是剝離了修史職責
      ,只掌管天文歷法;到了隋代
      ,改稱太史監(jiān);唐代又多次改名,用過太史局
      、渾天監(jiān)、司天臺等;五代沿用司天臺這個稱呼;宋代為司天監(jiān)
      、天文院等
      ,同時期遼稱為稱司天監(jiān);金稱司天臺;到了元代,又改稱為太史院;明清
      ,終于塵埃落定,統(tǒng)稱為欽天監(jiān)

      上圖_ 古代的天文圖2

      、職能變化

      在欽天監(jiān)的歷史發(fā)展中,變化的不僅是名稱

      ,還有職能

      在西周和春秋時

      ,太史的職責主要分為四方面:

      第一

      、擔任國君的秘書,掌管文書的起草
      ,還能決策和任命諸侯卿大夫;

      第二需要記載歷史

      ,編寫史書,這一點符合現(xiàn)代人普遍對太史的理解;

      第三要兼管國家典籍

      ,在書籍知識非常珍貴的古代,掌管國家典籍并不僅僅是國家圖書館長
      ,還意味著知識的壟斷;

      第四才是后世欽天監(jiān)的主要工作

      ,觀察天象、推算歷法
      、祭祀等,在那個時期
      ,太史是可與卿大夫并列的權(quán)臣

      到秦漢時期

      ,太史的權(quán)利進一步被削減,職位降低
      ,基本只負責編寫史書和推算天文歷法的職責,魏晉時期
      ,記錄歷史編寫史書的職能被分流給著作郎
      ,從此以后的各朝各代,基本上只負責天象歷法
      、天文地動、風云氣色
      、律歷卜筮

      從最初西周時期的權(quán)利部門到后來的“清水衙門”,從起草命令的統(tǒng)治者秘書到國家圖書館館長再到史官再到天文官

      ,太史令逐漸變成遠離權(quán)利核心部門的技術(shù)類職業(yè)

      上圖_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

      3

      、歷任大佬

      雖然從秦漢時期

      ,掌管天文歷法兼史官的太史令職位已降低不少,但是在歷史長河中
      ,能做到這個職位無不是身懷異材之輩
      ,并且“欽天監(jiān)”的工作對專業(yè)性和技術(shù)性都有較高要求
      ,因此涌現(xiàn)了非常多的大佬,在歷史中留下了赫赫威名

      西漢時期的司馬遷

      ,曾任太史令,留《史記》傳世
      ,今人只知司馬遷是著名的史學(xué)家
      ,卻不知道司馬遷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天文學(xué)家,他的天文學(xué)造詣主要收錄在《天官書》
      、《律書》、《歷書》這三篇文章中
      ,在《天官書》中
      ,司馬遷將天空分為三垣二十八宿。

      上圖_ 東漢科學(xué)家張衡創(chuàng)造的“地動儀”

      ,此圖為米爾恩對張衡地動儀的復(fù)制圖

      西漢之后東漢的太史令張衡

      ,在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更是大佬級人物。他被后世所知主要是因為發(fā)明了地動儀
      ,但實際上張衡是全才
      ,堪比西方的“達芬奇”,他不僅是發(fā)明家
      ,同時還是天文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
      、史學(xué)家
      、文學(xué)家、繪畫家
      、思想家
      、機械家
      ,可惜張衡不管是文學(xué)作品
      、繪畫作品亦或是機械作品,皆湮滅于歷史長河中
      ,只能從古代典籍中略窺一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何承天曾任太子率更令

      ,掌管漏刻
      ,他通史精律,編寫《元嘉歷》
      ,對后世歷法影響很大
      ,此外還是個思想超前的堅定無神論者。

      唐代最出名的天文學(xué)家和數(shù)學(xué)家是李淳風

      ,他于唐太宗時期入職太史局
      ,后升任太史令
      。在職期間
      ,不僅是為風定級的古代第一人,還改進渾天儀
      ,編寫《天文》
      、《律歷》
      、《五行》三志
      ,推算出《麟德歷》,最為后人所知的大概就是傳聞《推背圖》為他和袁天罡所作,《推背圖》號稱中國古代第一奇書
      ,據(jù)傳是為唐太宗推算國運所作
      ,推算至唐后2000年

      上圖_ 《推背圖》是中華道家預(yù)言第一奇書

      北宋時期的太史令沈括是繼張衡之后的又一全才

      ,他精通于天文學(xué)和數(shù)學(xué),發(fā)明的隙積術(shù)讓中國古代數(shù)學(xué)達到了高階等差級數(shù)求和的新階段
      ,會圓術(shù)則促進了平面幾何的發(fā)展;他還記錄了人工磁化的方法
      ,推進物理學(xué);通過觀察實驗,對小孔成像
      、凹面鏡成像進行記錄
      ,涉及光學(xué)實驗,除此之外
      ,沈括還精通地理學(xué)
      、地圖學(xué)、水利學(xué)
      ,對化學(xué)和聲學(xué)也多有研究

      元代的太史令郭守敬除了天文學(xué)和數(shù)學(xué)外,還是著名的水利專家

      ,并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海拔的概念。

      明代的欽天監(jiān)最出名的為劉伯溫

      ,到了清朝
      ,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多為外國人,出名的有湯若望
      、南懷仁等人

      上圖_ 湯若望(1592年—1666年)

      ,字道未,神圣羅馬帝國科隆(今德國科隆)人

      4

      、部門設(shè)置

      歷朝歷代的天文氣象部門

      ,雖然掌管國家天文歷法的機構(gòu)名稱不同,但部門設(shè)置基本圍繞四個方面:天文
      、推算、測驗
      、漏刻

      天文局負責觀察天象、推算局負責制定歷法和四時、測驗局用于各種測繪及實驗

      ,漏刻局制定時間,除此之外
      ,各種民間異像
      、風云地動、祭祀占卜也都是這個部門負責

      如唐乾元元年(758)設(shè)置司天臺

      ,其中博士一人
      ,教授歷法;天文博士
      ,教授天文氣象;漏刻博士六人教授計時技術(shù)。

      、元兩朝有司天監(jiān)
      ,元代又設(shè)太史院,下設(shè)三個局:推算局
      、測驗局、漏刻局

      上圖_ 清朝官員利用比較先進的古代

      ,勘探天文學(xué)

      明、清兩代欽天監(jiān)

      ,設(shè)監(jiān)正
      、監(jiān)副
      、五官正等

      牛頓曾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縱觀中國5000年古史

      ,有才文人和厲害武將不少,科學(xué)系人才卻鳳毛麟角
      ,出名的太史令基本上都是歷史上非常牛逼的科技大佬
      ,他們沒有巨人可站,但是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古代科技史上的巨人

      倘若他們生活在今天

      ,將會實現(xiàn)怎樣的成就啊!

      參考資料:《史記》《后漢書》《宋史》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9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
      ,先后征服了北歐、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
      ,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