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司馬昭和司馬師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我們先來看一下司馬懿父子是如何奪取政權(quán)的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
首先內(nèi)部政權(quán)不穩(wěn)
從演義所寫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發(fā)動兵變的時候內(nèi)部政敵還是很多的
倘若曹爽真正的有魄力聽從桓范的建議,效仿當(dāng)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爽之所以失敗
其次東吳
、西蜀虎視眈眈。從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間
,姜維共進(jìn)行十一次北伐。其中司馬懿奪權(quán)后于公元249(延熙十二年)北伐,被郭淮擊退。公元250(延熙十三年)再次出兵隴右,攻魏西平未克,俘魏 中郎將郭修而還。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東吳太傅諸葛恪再次興兵攻魏,發(fā)兵二十萬進(jìn)攻淮南,姜維也趁機發(fā)兵,因久攻南安不克,糧盡而退 。公元254(延熙十七年)年出隴西狄道
這時的司馬兄弟忙于外患,自顧不暇
,一直都是司馬師在外平定外患。司馬昭在內(nèi)鎮(zhèn)守大本營,哪有時間互相殘殺。更何況司馬懿公元251年才去世,僅僅比司馬師早死了四年,司馬懿活著的時候司馬兄弟絕對不會自相殘。而在司馬懿死后,司馬兄弟連年忙于外患,奔波不停也是不會自相殘殺的。再次曹氏宗族自相殘殺的前車之鑒,我們先仔細(xì)想想司馬政權(quán)是如何奪得政權(quán)的
。因為司馬懿善于偽裝過于狡猾么?這么說乍一聽有些道理,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因為曹氏宗族暗弱,給了司馬懿可乘之機。曹氏宗族為什么會暗弱呢,是因為曹丕獲取政權(quán)后的清洗,首先就是曹彰。曹丕奪得政權(quán)后將曹彰封為任城王,明升暗降,并收回兵權(quán)。曹丕公元220年即位,曹彰公元223年就得疾病而亡
后來雖被封為陳王,也是一生郁郁不得志
。最后是曹沖,一些野史說曹沖之死就是曹氏諸子奪權(quán)的犧牲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懿發(fā)動兵變的時候曹氏宗族都不掌權(quán),余下的曹氏親貴力量也不夠強大。所以司馬兄弟看到了曹氏家族失去江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相殘殺,自然不會再重蹈覆轍,自相殘殺。綜上所述
,我們可以看到司馬兄弟不會自相殘殺。不管是出自血肉肉親情還是外部割據(jù)勢力的虎視眈眈,又或者曹氏家族失去江山的前車之鑒。試想此時司馬家族剛剛?cè)〉谜?quán),內(nèi)憂外患不斷,哪里有時間去自相殘殺你是如何看待司馬師司馬昭的?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194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