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劉辯
。世人一提到楚霸王項羽,一定會想起他和虞姬訣別的那一幕——楚軍在垓下被劉邦大軍圍困之時,項羽自知窮途末路,看到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的虞姬,不免慷慨悲歌一曲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翻譯:力量可以拔起大山
,豪氣世上無人能比。但時局對我不利啊,烏騅馬跑不起來了。烏騅馬不前進啊,我該怎么辦?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該把你怎么辦?虞姬聽了以后傷心欲絕
,以必死之心與項羽訣別唱道:漢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翻譯:劉邦的軍隊已經攻占了楚國的土地
兩人一唱一和
其實,漢朝歷史上有一個皇帝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漢少帝劉辯和唐姬的故事
東漢末年
此舉實屬倒行逆施
,同時也引來了天下諸侯們的紛紛起兵討伐。董卓害怕他們以“迎廢帝弘農王復位”的名義討伐自己
,決定置劉辯于死地,于是派郎中令李儒進獻毒酒給弘農王劉辯。李儒起初假惺惺地對劉辯說:“服此藥
,可以辟惡(祛除瘟病)。”劉辯不肯服藥并說道:“我沒有病
李儒帶著董卓的命令而來
不得已
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
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
翻譯:天道無常
唐姬聽了
皇天崩兮后土頹
死生異路兮從此乖,奈何煢獨兮心中哀
翻譯:劉漢的天下分崩離析
兩人同樣是一唱一和
唐姬雖然逃過一死,但為了證明自己對劉辯的忠貞不二
同樣是訣別,其場面也是同樣的悲壯
魯迅先生在他的《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漢宮之楚聲》中收錄了少帝劉辯與唐姬臨終訣別:“雖臨危抒憤,詞意淺露
劉辯的臨終訣別雖然是發(fā)生在漢宮里的故事
作為一個末代皇帝
漢獻帝繼位時才十歲出頭一點
漢獻帝劉協被曹操抓回去做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帝
當曹操死后 漢少帝劉辯被董卓毒死后
漢靈帝年間,崇信宦官,漢靈帝曾經有一句為人不齒的話"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其中的張常侍就是宦官張讓
何進在被殺前,聽從袁紹的建議
劉辯死后董卓自然也不會按照禮制標準為他修建高規(guī)格的陵寢
再加上當初王美人受到漢靈帝的寵愛 漢少帝劉辯
在他出生之前,漢靈帝有好幾個兒子,只不過都命不大,半路夭折了而已。所以他的出生異常的隆重,為了能讓他好好活下去
漢靈帝死后,在何進的大力支持下,劉辯登上了皇帝的座位。一些宦官和上校因為受到漢靈帝生前的囑托和顧及到自己的私利,就試圖用“劉辯輕佻不入流”等言論趕劉辯下臺
于是宦官們先下手為強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0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漢少帝劉辯,身為天子,死后為何卻被葬進了宦官的墳墓?
漢少帝劉辯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