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汪直與日本浪人的關系,實際上是一種雇用關系
,他出錢
,那些日本浪人為他賣命,汪直是“花錢買兇”
。說他是“倭寇”
,明顯是朝王朝故意將性質上升為民族矛盾,最大程度贏得民眾支持
。
汪直一事難以定性
,史書記載也是不清不楚。比如很多史書中
,汪直一直被寫作“王直”
,把他的姓都搞混了;至于其他人的身份和姓名
,更是含混不清莫衷一是
。比如說許海,大部分書籍寫的是徐海
,還說他是浙江人
,曾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法名明山
。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謬誤
,跟當時汪直們隱瞞自己的身份和籍貫有關,那時候造反是要連坐
,要滅九族
,誰敢說自己的真實姓名和籍貫呢?所以多是以訛傳訛了。
宋起鳳的《稗說》當中
,有一則故事是說徐海的
,說的是徐海及夫人王翠翹與胡宗憲之間的恩怨情仇。當然
,在《稗說》中
,“許海”是寫作“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钡摹?/p>
胡宗憲有一次與才子徐渭也就是徐文長游西湖時
,曾經(jīng)見到鄰船上有一位絕色女子,驚為天人
。這位女子
,就是當時名滿江南的名妓王翠翹
。王翠翹當時正與海商徐海相好。不久
,徐海造反
,將王翠翹帶到身邊做押寨夫人,諸事都聽從王翠翹的主意
。
胡宗憲任職七省兵馬統(tǒng)制之后
,決意招降王直與徐海,當他了解到徐海與王翠翹的關系時
,便派人饋以重金
,以國家大義勸導王翠翹:如果徐海接受招安,定將不虧待他
。于是徐海在王翠翹說服下
,決定接受招安,并來到胡宗憲駐地受降
。
哪知胡宗憲對徐海的承諾根本沒獲通過
,監(jiān)軍欽差大臣、嚴嵩的義子趙文華堅決主張將徐海繩之以法
。這種情況下
,胡宗憲只得派兵圍剿徐海。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
,徐海全軍潰敗后自殺
。王翠翹被官兵們活捉。
慶功宴上
,胡宗憲將王翠翹召來
,當眾對王翠翹說:“如果不是因為你,現(xiàn)在大家根本得不到安寧
,您的功勞不亞于古代那些和親的公主
。”口氣甚是懇切
。并且
,胡宗憲希望王翠翹能嫁給大才子徐渭。
王翠翹拒絕了
,她說:“我是個薄命的女子
,承蒙你看的起,讓我為國家的大事出力
。我感謝你把我當作知己
,但我不敢把自己的私情放在公家的大事之上。徐海待我情深義重,他因為我而死
,同時又死了那么多的兄弟
。您是好意,讓我嫁給名流
,我要是厚著臉皮再結新歡
,不僅對不住徐海,也對他是極大的侮辱
。您要是真的可憐我
,就請借我一只船,讓我拜祭一下他吧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于是,王翠翹乘舟設祭于江中
,她盛裝濃抹
,明艷如仙,令人不敢正視
。王翠翹淚流滿面地拜祭一番
,又操琴彈奏了一曲徐海生前最喜愛的樂曲,然后
,摔碎琵琶
,縱身一躍,跳入大江……
無獨有偶
,嘉靖年間大才子王世貞的筆記體小說《艷異編》
,有一篇《王翹兒》似乎也是寫的徐海與王翠翹的故事:
王翹兒本是臨淄民家女
,少時被賣到妓院
,善彈胡琵琶。倭寇為亂之際
,翹兒竄走桐鄉(xiāng)
,為徐海所擄后寵愛有加,尊為夫人
。后來胡宗憲匯派人用金珠寶玉私賄翹兒
,翹兒于是連續(xù)十三夜說降徐海。徐海聽從投降
,絲毫不加防備
,被胡宗憲盡殲。中軍行酒
,胡宗憲與翹兒亂
,醒后悔,以翹兒配一永順酋長。翹兒與酋長舟過錢塘
,翹兒意不自得
,嘆曰:“明山厚我,我以國事誘殺之
。殺一酋而更屬一酋
,何面目生乎?”遂投水而死。
近代歙人許承堯的《歙事閑譚》中
,也轉載了一篇《羅小華誘致徐海事》
,原文出自張潮編撰的《虞初續(xù)志》,這個張潮
,祖籍也是歙縣人——說的是王翠翹年少時被賣入妓院
,冒姓馬,后來有人將她贖了出來
,遷居到嘉興
,更名為王翠翹。當時有一個歙縣呈坎人叫羅龍文
,綽號叫小華道人
,很有錢,便將王翠翹包了
。羅龍文不僅包了王翠翹
,還包了另一個小妓女綠珠。
那時候王翠翹就已經(jīng)跟徐海好上了
,有一次
,徐海欠了賭債,藏匿在王翠翹那里
,讓羅龍文發(fā)現(xiàn)了
。羅龍文看徐海相貌堂堂,像個壯士
,不僅沒怪罪他
,反而請他喝酒,并把自己喜歡的綠珠也送給徐海
。徐海后來造反
,聲勢越來越大,有一次
,乘將巡撫阮鄂圍于桐鄉(xiāng)的時期
,將王翠翹和綠珠都搶走了。徐海立了王翠翹作為押寨夫人
,對她很好
,大事小事都與她商量
。
一段時間之后,胡宗憲主政浙江
,想招降徐海
,便派華老人去見徐海。徐海見華老人想勸降自己
,便將華老人捆綁起來準備殺了
。王翠翹勸徐海說:“你降不降是你的事,殺來使干什么?”徐海便將華老人放還了
。
羅龍文聽說這件事情之后
,便通過胡宗憲的幕僚徐渭,請求見胡宗憲
。胡宗憲一聽羅龍文是自己的同鄉(xiāng)
,對羅龍文很客氣。羅龍文便作為胡宗憲的說客去見徐海
。
徐海一聽是羅龍文來了
,趕忙請至上座,又讓人備酒
,握著羅龍文的手說:“足下從大老遠趕過來
,是為胡公作說客的吧?”
羅龍文笑著回答說:“我不是為胡公而來,是為老朋友來的
,現(xiàn)在汪直已準備投降了
,你也趕快做決定吧,否則的話就要當俘虜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毙旌3粤艘惑@,說:“不說這個
,我們喝酒吧
。”喝到腦酣耳熱之際
,徐海請出王翠翹和綠珠來見羅龍文
。雙方敘了一些私事,羅龍文回去向胡宗憲作了匯報
。胡宗憲根據(jù)羅龍文的建議,派人給王翠翹送了很多金珠寶玉
,讓她勸說徐海投降
。
在王翠翹的勸說下,徐海帶著人馬來到桐鄉(xiāng)向胡宗憲投降
。胡宗憲和欽差趙文華
、阮鄂等接見了徐海。為表示親熱,胡宗憲還特意從堂上走下來
,拍了拍徐海的腦袋
,說:“朝廷今赦免了你,你要記住
,不要再造反了
。”
徐海出了桐鄉(xiāng)城之后
,看見官兵緊急調集
,覺得情形不對,趕緊回到基地
。原來胡宗憲不想殺徐海
,但趙文華逼迫他殺徐海。
于是胡宗憲只好命令俞大猷率軍隊向徐海的基地發(fā)動進攻
,這個時候恰巧刮起大風
,風助火旺,徐海的人馬一下子潰散
。徐海倉皇投水
,官兵將他撈起來后砍下了他的腦袋。王翠翹也被捉住了
。
徐海被殲滅
,胡宗憲很高興,大宴官兵
,自己也喝得爛醉
。席間,胡宗憲還命王翠翹來陪酒唱歌
,酒醉之時
,胡宗憲與王翠翹發(fā)生了關系。胡宗憲醒酒之后
,很是羞愧
,便將王翠翹送給降將永順酋長。王翠翹什么話也沒說
,跟著永順酋長就去了
。
船行到錢塘江上的時候,王翠翹越想越難過
,長哭道:“明山(徐海)對我那么好
,而我以國事誘殺之,斃一酋
,又屬一酋
,我又有什么面目活呢?”于是向著江潮大哭
,跳入水中而死。
王翠翹的故事
,除了以上引用的三篇之外
,還有余淡心的《王翠翹傳》、陸次云的《王翹兒傳》等
。這些文章對于王翠翹一事的記載
,雖然在一些細節(jié)上有所不同,但在整體面目上
,還是很相似的
。
從這些筆記中也可見一些端倪:一是王翠翹確有其人,并且
,是她勸降丈夫徐海投誠朝廷的;二是朝廷不可信任
,言行不一,出爾反爾;三是在民女王翠翹面前
,名震朝野的權臣胡宗憲患得患失
、優(yōu)柔寡斷、占人便宜
,一下子就顯出個人的“小”來
。
十大名妓都有誰 ?
第一名:賽金花
賽金花
,原名趙靈飛,安徽人
,因家道中落
,化名"傅彩云",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賣笑為樂
,許多富商顯貴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賽金花賺了大把銀子。同治七年
,賽金花被中了狀元的蘇州人洪鈞在探親途中相中
,娶回家做了三姨太
。
光緒十四年
,洪鈞帶其進京,又奉命出使歐洲
。賽金花憑著她天生的交際才能和東方女性的溫柔在歐洲的上層社會中出盡了風頭
,享盡榮華富貴
,并與一些金發(fā)碧眼的社會名流有了曖昧關系。其中俄國陸軍中尉瓦西德最讓她心動
。光緒十六年
,洪鈞回國,三年后病逝
,賽金花重操舊業(yè)
。后八國聯(lián)軍打入北京,瓦西德為聯(lián)軍司令
,賽金花見到昔日情人
,鴛夢重溫。后曾樸以賽金花為原型寫了一部小說《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賽金花是中國歷代名妓中最風光的一個,由于她先后出訪過德
、奧
、俄、荷四國
,應該屬海歸派人士
,況且她又與外國人有瓜葛,并與曾樸還有版權
、名譽權索賠官司
,因此,她的財產(chǎn)數(shù)量可觀
。按現(xiàn)在的計算方法
,估計賽金花的資產(chǎn)在一千萬上下,排第一
。
第二名:李師師
李師師
,原是汴京城染房老板王寅之女,幼時寄養(yǎng)佛寺
,因人稱佛門弟子為"師"
,所以叫李師師。長大后出落得花容月貌
,被妓院老板李媼收養(yǎng)
,學習琴棋書畫、歌舞侍人
,成為汴京名妓
,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
。
最后
,宋徽宗也想親睹芳容。因李師師與高俅是老相識
,高俅遂安排相見
。宋徽宗對李師師一見傾心
,從此對后宮佳麗視若無睹。但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
。一次師師與周溫柔之際
,忽報圣駕到,周邦彥急忙藏在床下
。宋徽宗因身體欠佳
,送給師師一個鮮橙后就想回宮,師師假意挽留說:"現(xiàn)已三更
,馬滑霜濃
,龍體要緊。"但宋徽宗還是走了
。于是周邦彥填了一首詞:"并刀如水
,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
。錦幃初溫
,麝香不斷,相對坐調箏
。低聲問:向誰行宿
?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
,不如休去
,直是少人行。"
誰知有一次李師師忘情把這首詞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出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兆趩栒l做的,李師師隨口說是周邦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兆谀樕E變,不久就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于是唱了一首《蘭陵王》給宋徽宗聽:"柳蔭直
,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
,曾見幾番拂水
,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
,誰讖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
,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剪
,風快半篙波暖
,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凄側
。恨堆積
,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
。斜陽冉冉春無極
,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沈思前事似夢里
,淚暗滴。"
宋徽宗聽后感慨良久
,就又把周邦彥召了回來
。由于宋徽宗玩物喪志,終于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
。宋朝南渡后
,李師師下落不明。李師師有萬歲爺罩著
,有大文豪捧著
,想不發(fā)財也難。但由于她的海外關系比賽金花差一些
,因此估計資產(chǎn)在八百萬左右
,排第二。
第三名:王朝云
王朝云
,字子霞
,錢塘人,因家境清寒
,自幼淪落歌舞班中
。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被貶為杭州通判
,一日宴飲時見到輕盈曼舞的王朝云
,備極寵愛,娶她為妾
。蘇東坡性情豪放
,在詩詞中暢論政見
,得罪了當朝權貴,幾度遭貶
。
一次
,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腹問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里面有什么
?"有說是文章
,有說是見識,蘇東坡都搖頭
,只有王朝云說
,你肚子里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稱贊:"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蘇東坡在杭州四年
,后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副使。這期間生活十分清貧
,王朝云始終相隨
。
元豐六年,王朝云為蘇東坡生下一子
,取名遂禮
。神宗駕崩后哲宗繼位,廢除了王安石新法
,蘇東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龍圖閣學士
,兼任小皇帝侍讀。但兩年后蘇東坡再度被貶任杭州知府
,后又因政見不同被貶惠州
,這時他年近花甲,身邊姬妾陸續(xù)散去
,只有王朝云始終追隨
。蘇東坡感嘆作詩:"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絡秀不同老
,無女維摩總解禪。經(jīng)卷藥爐新活計
,舞衫歌板舊姻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
其序云:"予家有數(shù)妾
,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云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
,戲作此贈之
。"王朝云在惠州又為蘇東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兒
,產(chǎn)后因身體虛弱
,不久溘然長逝,年僅三十四歲
。朝云死后
,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上筑六如亭以紀念
,亭柱上鐫有一副楹聯(lián):不合時宜
,惟有朝云能識我;獨彈古調
,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云傍上了蘇東坡
,蘇東坡詩文書畫值多少錢
!況且王朝云為蘇東坡生了兩個兒子,蘇東坡又把王朝云看作患難知己
,如果她不死
,按時下計算最少也能得到六百五十萬左右的財產(chǎn),排第三
。
第四名:柳如是
柳如是
,本名愛柳,字如是
。嘉興人
,生于明萬歷五十年,因家貧自幼被掠賣到吳江為婢
,妙齡時墜入章臺
,易名柳隱,明末清初著名歌妓才女
,"秦淮八艷"之一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陳子龍情投意合
,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zhàn)死
。崇禎十四年柳如是20余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
。錢金屋藏嬌
,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云樓"和"紅豆館"。
有人認為,曹雪芹《紅樓夢》中的絳云軒就是來自柳氏的絳云樓
。崇禎自縊清軍占領北京后
,南京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
。不久清軍南下
,柳氏勸錢一起投水殉國,錢走近水池試了一下說:"水太冷
,不能下"
。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被錢托住。錢降清做了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
,柳氏留在南京不去
。
由于受柳氏影響,錢半年后便稱病辭歸
。后又因案件株連吃了兩次官司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賄賂營救出獄。錢謙益降清
,本應為后世詬病
,但因有柳如是的義行,沖淡了人們對他的反感
。柳氏詩書畫俱佳
,精通音律,后人贊賞其書法為"鐵腕懷銀鉤
,曾將妙蹤收"
。1666年錢氏去世后,鄉(xiāng)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chǎn)
,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chǎn)業(yè)
,竟懸梁自盡。惡棍們被嚇走
,然而一代名妓卻這樣結束了一生
。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莊。
錢謙益留給柳如是的房產(chǎn)
,加上她自己的詩書畫所得
,財產(chǎn)應不少于六百萬,排為第四
。
第五名:杜十娘
杜十娘
,明朝萬歷年間北京城南教坊司名妓。一次接客時
,偶遇南京布政老爺?shù)墓永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二人情投意合
。李甲日日沉浸在溫柔鄉(xiāng)里,耗盡了錢財
。其父聞聽后怒不可遏
,斷了供給,并勸說京城的親戚都不要借錢給他
。
十娘將終身托付給李甲
,鴇兒同意只要李甲在十日內(nèi)拿出三百兩銀子就可贖出十娘,但誰也不愿意出錢幫李甲
。杜十娘取出縫在被子里的碎銀一百五十兩
,李甲的好友柳遇春又設法湊了一百五十兩。十天后李甲把銀兩如數(shù)交到老鴇兒面前
,老鴇兒只得放人
,兩個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結百年之好。杜十娘與李甲本要回老家去
,無奈李甲心存顧慮
,攜妓而歸難以向父親交代。
杜十娘說
,不如先到蘇杭游覽一番
,然后郎君回家,求親友在尊父面前勸解和順
;待李父消氣后,再來接她
,李甲依命而行
。二人行到瓜州古渡,遇到了好色又陰險的富商孫富
。他夜飲歸舟
,聽到杜十娘歌聲心動不已。天亮后又從窗口視其容貌
,更覺心蕩神搖
。孫富假意與李甲接近,飲酒暢談
,談到杜十娘時
,李甲告知其原委。孫富嘆道
,尊父位高
,怎容你娶妓為妻!到時候進退兩難
,豈不落得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下場
?
!
他這一說,李甲更覺步履維艱
。孫富又說
,在下倒是愿以千金相贈,你拿著銀錢回去
,只說在京授館
,你父定會原諒你。一番話說得李甲動了心
,于是當下立了契約
,按了手印,把杜十娘轉賣給孫富
。十娘聞知
,如雷轟頂,回憶自己童年被賣
,受盡屈辱
,眼看已逃出火坑,如今幸福生活又要破滅
。第二天
,杜十娘扮上盛裝,先讓孫富把銀兩放到李甲船上
。自己站在踏板上
,打開百寶箱,指著里面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
,怒罵孫富拆散他們夫妻
,痛斥李甲忘恩負義,把一件件金銀翡翠各色珍奇寶物拋向江中
,最后縱身躍入滾滾波濤
。
可恨李甲薄情,更可恨其有眼無珠
,只看到十娘的身份
,而沒看到十娘的錢包。現(xiàn)在買一張彩票也能中個四五百萬
,十娘百寶箱里的金銀翡翠等各色珍奇玩物
,按時價最少也有五六百萬,排第五
。
第六名:寇白門
寇白門
,原名寇湄,字白門
,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
。崇禎十五年暮春
,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來到鈔庫街寇家,幾次交往后
,白門對他留下了良好印象
,在朱氏提出婚娶時便一口同意。
是年秋夜
,17歲的寇白門濃妝重彩地登上了花轎
。明代金陵的樂籍女子,從良或婚娶都必須在夜間進行
,這是當時的風俗
。朱國弼為了顯示威風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執(zhí)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
,沿途肅立到內(nèi)橋朱府
,盛況空前,成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親場面
。但朱國弼實際上是一個圓滑狡黠的官僚
,他迎娶寇白門是一時的需要,數(shù)月后他那寡情薄義的面目便暴露出來
,將寇氏丟在一邊
,依舊走馬于章臺柳巷之間。
1645年清軍南下
,朱國弼降清
,不久被軟禁。朱氏欲將連寇白門在內(nèi)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
,白門對朱說:"若賣妾所得不過數(shù)百金……若使妾南歸
,一月之間當?shù)萌f金以報公。"朱思忖后遂答允
。寇白門歸返金陵
,在舊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2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
。這時朱氏想重圓好夢,被寇拒絕
,她說:"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
,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我倆就此了結
。
寇氏歸金陵
,"筑園亭,結賓客
,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
,酒酣耳熱
,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慕
,嗟紅豆之飄零"
,人稱女俠。后從揚州某孝廉
,不得意復還金陵
,最后流落樂籍病死。當時文壇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說:"寇家姊妹總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