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都知春秋五霸,那你知道春秋十二位霸主分別是誰嗎

      以史為鑒 2023-06-17 06:17:16

      都知春秋五霸
      ,那你知道春秋十二位霸主分別是誰嗎

      大家好

      ,這里是小編
      ,今天給大家說說春秋的故事
      ,歡迎關(guān)注哦

      春秋五霸

      ,說的是春秋時期最著名的五位霸主
      ,而真正的春秋霸主
      ,不只是五位,有十二位都曾稱霸一時

      ,那你知道春秋十二位霸主分別是誰嗎.png" />

      1、齊桓公——尊王攘夷

      齊桓公

      ,春秋五霸之首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姜姓
      ,呂氏,名小白
      ,終年73歲
      。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
      ,其母為衛(wèi)國人
      。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于內(nèi)亂后,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
      ,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齊國在今山東北部

      ,盛產(chǎn)魚鹽,經(jīng)濟富裕
      ,地近渤海
      ,有山海漁田之利,是東方的一個大國
      。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
      ,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
      、兵民合一的制度
      ,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東鄄城)召集宋國
      、陳國
      、蔡國、邾國四國諸侯會盟
      ,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擊,齊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見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
      ,團結(jié)其他諸侯,北擊山戎
      ,南伐楚國
      ,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后來
      ,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周王室也派人參加
      ,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齊桓公晚年昏庸

      ,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
      、豎刁等小人
      ,最終在內(nèi)亂中餓死。

      2

      、晉文公——會盟天下

      晉文公(前697年-前628年)

      ,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前636年-前628年在位
      ,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
      ,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初為公子

      ,謙虛而好學,善于結(jié)交有才能的人
      。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
      ,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
      、先軫、趙衰
      、賈佗
      、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
      、賞功勞等政策
      ,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
      。對外聯(lián)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wèi)
      、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
      ,受到周天子賞賜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lǐng)楚

      、鄭
      、陳等國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
      。晉文公采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
      ,爭取了齊國和秦國參戰(zhàn),壯大了自己的力量
      。而后
      ,又改善了晉同曹、衛(wèi)的關(guān)系
      ,孤立了楚國
      。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于宰相)子玉大怒
      ,發(fā)兵進攻晉軍

      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以及報答因晉國內(nèi)亂逃亡在外時楚王的幫助和殷勤接待(在逃亡時

      ,晉文公允諾:若能回到晉國為君
      ,一旦晉楚交戰(zhàn),晉軍將退避三舍
      ,古代軍隊行軍三十里叫做一舍
      ,三舍就是九十里),命令部隊向后撤退九十里
      。晉軍“退避三舍”
      ,后撤到衛(wèi)國的城濮(今山東省鄄城縣)。

      城濮離晉國比較近

      ,補給供應很方便
      ,又便于會合齊、秦
      、宋等盟國軍隊
      ,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
      ,晉楚兩軍開始決戰(zhàn)
      。晉軍誘敵深入,楚軍陷入重圍
      ,全部被殲
      。城濮之戰(zhàn)創(chuàng)造了在軍事上先退讓一步,后發(fā)制人的著名戰(zhàn)例

      此后

      ,晉文公請來周襄王,并召集齊
      、宋等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
      。史稱:“踐土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
      ,并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
      ,表示允許他有權(quán)自由征伐。晉文公正式成為第二位霸主
      ,開創(chuàng)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

      3、秦穆公——獨霸西戎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

      ,一作秦繆公
      ,嬴姓
      ,趙氏,名任好
      ,秦德公少子
      ,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是繆氏先祖;是各史籍當中高度認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繼位后馬上任百里奚(即五羖大夫)、蹇叔

      、公孫枝為重臣
      ,扶持晉惠公(姬夷吾)登基,還在晉國鬧災時接濟晉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蓵x惠公登基后不但未送五座城池給秦國(晉惠公許諾:若成功奪位,必贈秦五城)
      ,反而恩將仇報
      ,在秦國同樣鬧災時,一顆糧食也不賣給秦國
      。秦穆公大怒
      ,親率孟明視等人討伐,并生擒晉惠公
      ,成功獲得五座城池,把疆域擴展到黃河西岸
      。(參見:韓原之戰(zhàn))

      晉惠公的兒子太子圉(晉懷公)

      ,在秦國放走晉惠公之后如約到秦國做了人質(zhì)。秦穆公為了繼續(xù)掌控晉國
      ,將女兒懷嬴許配給太子圉;可太子圉回到晉國登基之后變卦
      ,與秦國交惡。秦穆公之后又將懷嬴改嫁給姬重耳
      ,并輔助重耳回國當了國君
      ,即歷史上著名的:懷嬴改嫁,晉文公在任期間與秦國和睦
      、時常結(jié)盟
      。由于秦國與晉國的多次聯(lián)姻,被后世多稱為:秦晉之好

      秦穆公在成功完成秦晉聯(lián)盟之后

      ,急欲進兵中原,完成霸業(yè)
      。后遣孟明視
      、西乞術(shù)
      、白乙丙奔襲鄭國,后被鄭人識破
      ,途中順道又滅了滑國
      ,中原自危。晉襄公為了遏制秦人東進的勢頭
      ,親率先軫等人于崤山(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埋伏
      ,全殲秦軍。雖然之后秦人成功復仇
      ,但畢竟受到超級強國—晉國的壓制
      ,難以東進。

      秦穆公于是掉頭向西發(fā)展

      。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
      。秦國根據(jù)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
      ,周王特加祝賀,并賜金鼓
      ,希望他擂鼓繼續(xù)向戎人進攻;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
      ,開辟國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
      ,遂稱霸西戎
      ,為日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4

      、楚莊王——問鼎中原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

      ,又稱荊莊王(出土戰(zhàn)國楚簡作臧王),羋姓
      ,熊氏
      ,名侶(一作呂、旅)
      ,楚穆王之子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
      ,是各史籍當中高度認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在齊國稱霸時,楚國因受齊國抑制停止北進

      ,轉(zhuǎn)而向東吞并了一些小國
      ,國力強盛。齊國衰落后
      ,楚國便向北擴張與晉國爭霸
      。公元前598年
      ,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zhàn),打敗晉軍
      。中原各國背晉向楚
      ,楚莊王開始成為中原霸主。在與晉國爭霸的過程中
      ,楚莊王曾經(jīng)率領(lǐng)楚軍北上
      ,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主力大軍開至東周洛陽南郊
      ,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聞訊忐忑不安,派巧言善變的王孫滿去慰勞

      。莊王接見王孫滿
      ,二人談?wù)撎煜麓髣荩f王一時興起
      ,向王孫滿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即:問鼎中原)
      。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quán)量力
      ,挑戰(zhàn)周王室的權(quán)威;欲完成祖先“窺中國之政”的夙愿
      ,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楚莊王是楚國大力推行華夏文明的第一人

      。春秋末期
      ,孔子曾到訪楚國,稱楚莊王的政治思想與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
      。在楚莊王之前
      ,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楚莊王始、使楚國強大
      ,為華夏文化的傳播、民族精神的形成
      ,發(fā)揮巨大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
      ,謚號莊
      。后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guān)他的一些典故
      ,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
      ,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5

      、鄭莊公——四方是維

      鄭莊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

      ,姬姓
      ,名寤生,鄭武公之子
      ,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鄭國第三任國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前743年鄭莊公即位

      ,掃除了共叔段之亂以鞏固政權(quán),之后與齊魯結(jié)盟假命伐宋
      ,由于鄭國勢大
      ,周天子企圖分解鄭莊公權(quán)利造成鄭莊公不滿,而后發(fā)生周鄭交惡
      。繻葛之戰(zhàn)鄭國擊敗周
      、虢、衛(wèi)
      、蔡
      、陳聯(lián)軍,前719年又擊敗宋
      、陳
      、蔡、衛(wèi)
      、魯?shù)葒?lián)軍
      ,使得鄭國空前強盛,就連當時的大國齊國也跟著鄭國東征西討
      ,因此鄭莊公被稱為“春秋小霸”

      6、宋襄公——春秋大義

      宋襄公(?-前637年)

      ,春秋時宋國國君
      。子姓,名茲甫
      。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兒子,宋成公的父親

      齊桓公死后

      ,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宋襄公率領(lǐng)衛(wèi)國
      、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
      ,齊人里應外合,擁立齊孝公
      ,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

      ,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yè),與楚國爭霸
      ,一度為楚國所拘
      。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
      ,與救鄭的楚兵戰(zhàn)于泓水
      。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
      ,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后再戰(zhàn)
      ,結(jié)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

      7

      、晉襄公——垂拱而治

      晉襄公(?—前621年),姬姓

      ,名歡
      ,晉文公之子,春秋時晉國君主
      。公元前628年
      ,晉文公逝世,晉襄公即位
      。前627年
      ,晉襄公以先軫為帥,于肴山大敗秦軍(詳參見崤之戰(zhàn))
      ,生俘秦軍白乙丙
      、孟明視、西乞術(shù)“三帥”
      ,旋再敗秦復仇之師于彭衙之戰(zhàn)

      秦穆公傾國復仇時主動避讓其鋒。在位時舉賢任能

      ,為政寬仁
      ,保持晉國霸業(yè)。夫人(晉文公夫人)請放“三帥”歸秦
      ,襄公從之。先軫因之大怒
      ,“不顧而唾”
      ,襄公以袖掩面稱謝,未治其罪
      。后先軫在與狄人作戰(zhàn)時孤身“免胄”直入狄人陣中
      ,戰(zhàn)死謝罪
      。前622年,晉大夫趙衰
      、狐偃
      、欒枝等人去世。前621年
      ,晉襄公崩
      ,趙盾攝政。

      晉襄公是一位有作為的少年君主

      ,雖然先在崤之戰(zhàn)中全殲秦軍
      ,又在彭衙之戰(zhàn)擊敗前來復仇的秦軍,不過史家普遍更為認同他的宿敵秦穆公才是這一時期的霸主
      ,畢竟秦穆公對秦國的建設(shè)使后人完成了統(tǒng)一

      8、晉景公———續(xù)霸中原

      晉景公

      ,姬姓
      ,名據(jù),《左傳》名獳
      ,是中國春秋時代諸侯之一晉國的一位君主
      ,前599年至前582年在位。其父為晉成公
      ,晉成公即位后七年就死了
      ,由其子繼位,是為晉景公
      。前599年
      ,在穎北之戰(zhàn)中,晉國士會率軍擊敗楚莊王率領(lǐng)的楚軍

      前597年

      ,楚莊王在邲之戰(zhàn)擊敗晉軍后稱霸后,前585年晉景公即派兵攻入楚國本土(前585年晉楚繞角之役
      ,前583年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zhàn))
      ,使楚國霸業(yè)結(jié)束。晉景公亦曾在晉齊鞌之戰(zhàn)
      ,擊敗被楚國欺騙
      、與楚國結(jié)盟的齊國(楚國欺騙齊國結(jié)盟對抗晉國,但卻在晉國攻打齊國時不敢出兵救援齊國)
      ,迫使齊國臣服于晉國(詳參見晉齊鞌之戰(zhàn))

      晉景公是個知人善任、有所作為的君主,但是他設(shè)立六卿制度卻為后來晉國的分裂打下基礎(chǔ)

      9

      、晉悼公——獨霸中原

      晉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亦作“糾”)

      ,謚號曰“悼”
      ,侯爵,稱“晉侯周”
      ,簡曰“晉周”
      ,亦稱“孫周”,美稱其:“周子”

      晉周乃晉室正統(tǒng)

      ,晉襄公曾孫,桓叔捷之孫
      ,惠伯談次子
      ,晉厲公侄。悼公少聰慧
      ,居洛
      ,師侍單襄公,兼君
      、相之才
      ,許有爭國之望,嘗揣窺晉之心
      。年十四即入主晉國
      ,以韓、欒為股肱
      ,祁
      、楊為謀主,重用韓厥
      、智罃
      、魏絳、趙武等一干賢臣
      ,嚴軍紀而恤民力
      ,治律歷而行禮法,于是晉宗諧睦
      ,舉國大治
      ,戎狄親附,惠及中原
      。史載凡晉之盟:“如樂之和
      ,無所不諧”
      ,故華夏盡附。悼公矯天子之命
      ,僭天子之尊,十年之功
      ,以靖外難
      ,年僅26歲。晉國在其治下
      ,國勢鼎盛
      ,軍治萬乘,成為了當時絕對的天下霸主

      晉悼公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

      ,他的文治武功帶領(lǐng)晉國再次走向全盛,鑄造軍國霸權(quán)
      ,尊天子而令諸侯
      ,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終得以完全獨霸中原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戰(zhàn)略家、縱橫家
      ,同時也毫無疑問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偉大的諸侯之一

      后世評議晉悼公:“論謀,不減于晉文公重耳;論智

      ,不屈于鄭莊公寤生;論略
      ,不低于齊桓公小白;論才,不遜于楚莊王熊旅;論仁
      ,不亞于宋襄公茲父;論勢
      ,不弱于秦穆公任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10

      、吳王闔閭——縱橫江淮

      闔閭(公元前537年―公元前496年),一作闔廬

      ,姬姓
      ,名光,又稱公子光
      ,吳王諸樊之子
      ,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

      公元前515年

      ,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吳王闔閭執(zhí)政時期
      ,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
      ,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使國勢日益強盛
      。公元前506年
      ,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lǐng)下
      ,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
      ,五戰(zhàn)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
      ,迫使楚昭王出逃
      。后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
      ,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zhàn)中
      ,被越大夫靈姑浮揮劍斬落腳趾
      ,重傷而死。

      11

      、吳王夫差——爭霸中原

      夫差(前528年―前473年)姬姓

      ,吳王闔閭之子,吳國末代君主
      ,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73年在位

      夫差為了洗雪其父闔閭敗給越王勾踐的恥辱,夫差勵精圖治

      ,吳國也迅速增強
      。夫差二年(前494年),于夫椒(今江蘇蘇州西南太湖中)打敗越王勾踐
      。勝利后
      ,勾踐向吳國表示臣服,夫差將勾踐釋回越國

      勾踐在越國臥薪嘗膽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迅速恢復越國國力
      ,圖謀報復
      。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蘇揚州附近)筑城
      ,又開鑿邗溝
      ,連結(jié)了長江
      、淮河,在艾陵之戰(zhàn)中全殲10萬齊軍
      。前482年
      ,夫差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參見:黃池會盟),與晉爭霸獲勝
      。但夫差僅使太子友和老弱守國
      ,勾踐乘虛而入,大敗吳師
      、殺太子友。

      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

      ,都城姑蘇(今蘇州)被勾踐興兵攻破
      ,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吳國滅亡
      ,而夫差也被勾踐流放
      ,最后自殺身亡。

      12

      、越王勾踐——東南稱雄

      勾踐(約前520年―前465年)

      ,姒姓,名勾踐
      ,又名鳩淺
      、菼執(zhí),夏禹后裔
      ,越王允常之子
      ,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6年即位

      公元前494年

      ,吳王夫差進攻越國,圍困越王勾踐于會稽(今浙江紹興)
      ,迫使越國屈服
      。接著又打敗齊軍。公元前482年
      ,在黃池(今河南封丘附近)與諸侯會盟
      ,爭得了霸權(quán)。越王勾踐自被吳國打敗后
      ,臥薪嘗膽
      ,立志報仇,經(jīng)過幾十年努力
      ,轉(zhuǎn)弱為強
      ,滅了吳國
      。勾踐乘勢北進,與齊
      、晉等諸侯會盟于徐(今山東滕縣)
      ,成為霸主。

      勾踐已平吳

      ,乃以兵北渡淮
      ,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參見:徐州會盟)
      ,致貢于周
      。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勾踐已去
      ,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
      ,歸吳所侵宋地于宋
      ,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
      ,越兵橫行于江
      、淮東,諸侯畢賀
      ,號稱霸王

      春秋五霸分別是誰?

      齊桓公、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楚莊王

      春秋五霸是東周春秋時期相繼稱霸主的五個諸侯
      ,主流說法為齊桓公
      、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不同歷史文獻也有不同記載

      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開啟了爭霸戰(zhàn)爭以奪天下,春秋五霸便是該時期的歷史產(chǎn)物
      。該戰(zhàn)爭
      ,為之后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統(tǒng)一戰(zhàn)爭做了先期準備。齊桓公
      ,姜子牙的后代
      ,故而姓姜
      ,氏呂,名小白
      。單聽名字
      ,他似乎很是文弱,然而他卻是第一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霸的人

      齊桓公的為君之路輝煌而又艱辛
      。公子小白的兄長齊襄王在位時,齊國一片混亂
      。為了躲避禍患
      ,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陪同下出逃,公子糾在管仲等人的陪同下出逃
      。齊襄王被殺后
      ,他們兄弟二人爭奪王位。
      在趕回齊國的路上
      ,小白被管仲射中身上的帶鉤,小白假死
      ,躲過一劫

      在齊國貴族國氏、高氏和莒國的支持下
      ,小白即位
      ,被稱為齊桓公。上位之后
      ,他準備殺掉管仲
      。鮑叔牙說服齊桓公,留下并竭力舉薦管仲
      。后來
      ,正是有了管仲幫助,齊桓公在齊國大力進行改革
      ,推動國家軍政合一
      、兵民合一,齊國國力日益強盛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10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淮泗集團與江東士族的爭斗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