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
,他是怎么死的.png" />
然而,就在這個新興的少數民族政權誕生的前一年
他就是褚英
縱觀褚英悲劇式的一生
褚英,生長于戰(zhàn)火之中的“巴圖魯”
明萬歷八年(1580年)
萬歷十一年(1583年)的“古勒城之戰(zhàn)”,努爾哈赤的祖覺昌安
特別是在萬歷二十年(1592年)后,褚英的生母佟佳·哈哈納扎青去世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
在這一戰(zhàn)中,褚英面對數量遠超自己的烏拉部軍隊
而褚英也因為其在戰(zhàn)場上英雄般的表現
褚英的快速成長以及戰(zhàn)功的不斷累積
,可以說讓努爾哈赤既欣慰,同時也是非常的欣喜,因為此時的他已經與他的弟弟,當時建州女真的二號人物舒爾哈齊,是越走越遠了。起兵之初
,舒爾哈齊可謂是努爾哈赤最為得力的助手,也是他最為信任的伙伴,兩人同起兵伴隨著建州女真勢力的不斷壯大,舒爾哈齊對于當前自己的位置有了諸多的不滿
與此同時,明朝也在這個時候敏銳的察覺到了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兄弟二人之間的矛盾
最終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
,努爾哈赤下令將將舒爾哈齊關在了不見天日的牢籠之中,僅留兩個小口遞送水和食物,歷經了一年多的囚禁,舒爾哈齊于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在獄中去世。伴隨著舒爾哈齊的“出走”與后來的“倒臺”,努爾哈赤更是迫切的希望褚英能夠填補舒爾哈齊離開后的權力空白
,于是褚英的地位被迅速提高,而此時的褚英絕對稱得上是精明強干,絲毫沒有辜負努爾哈赤的期望。就這樣
,在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褚英憑借嫡長子身份,以及多年積累的戰(zhàn)功,被努爾哈赤正式確立為自己的接班人,褚英來到了他人生之中,權勢地位最為顯赫的巔峰時刻。然而
,這樣的狀態(tài)僅僅維持了三個月,褚英便開始了急速的“隕落”。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褚英終究為其性格所累。盡管在此之前
,褚英就被努爾哈赤委以了署理政務的職責,并且對其也進行了悉心的培養(yǎng),然而,伴隨著褚英權勢、地位的不斷提升,特別是被努爾哈赤確立為政權接班人之后他先是擔心努爾哈赤的其他子侄對于自己的地位產生威脅
,于是強迫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阿巴泰、皇太極、德格類等人,向天發(fā)誓對其效忠,招致了幾乎所有人的強烈不滿,進而失去了兄弟們的擁護與支持。而在面對努爾哈赤“信用恩養(yǎng)、同甘共苦”的“五大臣”
,即費英東、額爾都、何和里、安費揚古、扈爾漢這五人的時候,褚英也表現出了非常的不敬,甚至在公開場狂悖的宣稱:“吾即位后
,將誅殺與吾為惡之諸弟、諸大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至此
,褚英將自己置身于了當時朝堂上所有人的對立面。而實際上
,褚英這樣做并不是單純的荒誕與傲慢,他也是想通過打壓其他有功勛的兄弟以及掌握權勢的朝中重臣,以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進而為自己日后登上汗位,順利開展政治統(tǒng)治奠定基礎。可褚英性格上的缺陷以及其處事方法的極不成熟
,最終落得了一個“眾叛親離”的局面,使之成為了“全民公敵”。在這樣的情況下代善
、阿敏等努爾哈赤的一眾子侄,聯(lián)合“五大臣”于是努爾哈赤開始限制褚英的行為
努爾哈赤的這一舉動極大的刺激了褚英,而褚英也已然是更加的喪心病狂
他在努爾哈赤出征之時
然而
,就連褚英的親隨下人都知道,這樣的想法可謂是既幼稚又可笑,于是趕忙向努爾哈赤告發(fā)了自己的“主子”。而褚英也就這樣,在努爾哈赤的盛怒之下被圈禁在了高墻之內。此時
,距離褚英被努爾哈赤選定為接班人,僅僅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兩年之后的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不知悔改的褚英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年僅36歲。而就在褚英死后一年
,后金政權正式建立,褚英也就這樣死在了政權建立的“前夜”,再無機會一睹日后八旗軍隊縱橫遼東戰(zhàn)場的雄風。褚英之死
,讓努爾哈赤感受到了深深的痛。《滿文老檔》中
“聰睿恭敬汗以其長子阿爾哈圖圖們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
其一,是褚英自身的問題
前文中也說到了
這就是所謂的“心術不善
其二
當時
首先
畢竟褚英的行為已經威脅到了努爾哈赤的統(tǒng)治根基
其次
當時,褚英的功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年齡較大
所以
再次
褚英希望繼續(xù)提升其權勢和地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
特別是此時建州女真的實力非常的有限
然而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
碩托以及代善長子岳托
事發(fā)之后
,代善又一次展示了自己對于碩托冷酷的一面,竟然三番五次的向努爾哈赤進言請求殺掉碩托。數年之前
,面對喪心病狂、不知悔改的褚英,努爾哈赤也只是先將其圈禁,直至兩年之后,覺得褚英真的已經是無可救藥的時候才將其處死,可以說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并且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包袱才下定的決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于是努爾哈赤對代善進行了非常嚴厲的斥責
“先前襲父之國
至此,在褚英之后被努爾哈赤確立為接班人的代善
這一切都是因為代善企圖殺子的行為,觸動了努爾哈赤內心最為敏感
在這之后的天命六年(1621年)正月
,努爾哈赤帶領“四大貝勒”對天盟誓:“同心同德
,不準誅殺兄弟子侄,違者必遭天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是努爾哈赤對于自己多年前誅殺褚英的深刻反省,同時也是對于此后再度發(fā)生諸如“代善虐子”這樣骨肉相殘事件的后怕
。他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能夠避免政權內部的自相殘殺,以此來撫慰自己內心深處的傷痛。努爾哈赤的一生
,曾經先后三次“手刃血親”。第一次是在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努爾哈赤將與自己共同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親弟弟舒爾哈齊處死;第二次是在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
,努爾哈赤又將其長子褚英處死;第三次是在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又在臨終前留下遺命要大妃阿巴亥殉葬。也正是因為如此
,有人對此進行評價的時候,給努爾哈赤扣上了“殘忍”、“暴戾”的“帽子”。“奴酋為人猜厲威暴
,雖其妻子及素親者,少有所忤,即加殺害,是以人莫不畏懼?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然而仔細想想
,其實努爾哈赤或許也有著他的“無奈”。畢竟,作為建州女真的領導者以及后金政權的建立者,努爾哈赤一生刀光劍影、浴血奮戰(zhàn),才有了如今的局面,也正是因為如此,努爾哈赤太過于在乎他一生奮斗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更不希望因為有人將其葬送為了抵制分裂
在處死舒爾哈齊后,努爾哈赤依舊重用了阿敏
,善待了寨桑谷、濟爾哈朗等一眾舒爾哈齊的子嗣,這本也說明了努爾哈赤“殺弟”后心中的痛楚。而在誅殺褚英,特別是在經歷了“代善虐子”事件后,努爾哈赤一再用對天起誓的方式,希望不再有內部的“殺戮”,不再出現骨肉至親的自相殘殺,更加說明了努爾哈赤心中的傷感與愧疚。就這樣
,褚英之死,成為了努爾哈赤心中永遠無法揮去的痛,可在當時這又是他必須做出的決定與選擇,畢竟這是為了政權的穩(wěn)定,他也能拋棄這份父子之情,而這無疑也印證了那句“無情最是帝王家”。努爾哈赤殺掉長子褚英也是無奈,因為當時褚英不僅與四大貝勒不合
,而且還有反心,所以努爾哈赤為了當時后金的統(tǒng)治,不得已便殺掉了長子褚英。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
,他自幼便隨著努爾哈赤東征西討。努爾哈赤最初的時候勢力非常弱小,所以褚英跟著努爾哈赤一開始也是吃了不少苦頭的。所以努爾哈赤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可是當時后金的政權是建立在由各個滿族貴族部落聯(lián)盟的基礎上
當時的努爾哈赤非常希望褚英可以改善與貴族們的態(tài)度 身為長子的褚英之所以會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是因為他曾在努爾哈赤率軍出征時詛咒己方軍隊被敵軍擊敗
戰(zhàn)功的不斷積累
不管是?四貝勒?還是?五大臣?
但是即便是落入這番境地
努爾哈赤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自然十分生氣,于是他下令將褚英幽禁了起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13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下一篇:
,日夜受寵卻沒有生育" rel="prev">
循貴妃,19歲進宮努爾哈赤將長子處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