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北宋滅亡是因為聯(lián)金滅遼,南宋為什么一點也不長記性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17 14:24:28

      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肀彼魏湍纤螠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北宋和南宋的滅亡極為相似

      (“聯(lián)金滅遼”

      ,北宋的滅亡頗有些咎由自取)

      北宋通過“海上之盟”和金勾搭在一起

      ,拋棄了數(shù)百年的盟友遼國
      ,結(jié)果沒想到金國在滅亡遼國后順手就把北宋給滅了
      ,“靖康之恥”讓南宋軍民刻骨銘心
      。而繼承北宋衣缽的南宋絲毫沒有吸取教訓(xùn)
      ,他們被滅國仇恨蒙蔽了雙眼
      ,為了報仇再次聯(lián)合蒙古滅了金國
      ,于是歷史重演,蒙古滅金國后馬上將矛頭指向了南宋
      ,崖山一役南宋滅亡

      (“聯(lián)蒙滅金”,南宋的滅亡就頗有些無奈

      ,實在是實力有限
      ,天命如此)

      北宋的滅亡,或多或少都有咎由自取之處

      ,但說南宋朝廷鼠目寸光
      、不吸取教訓(xùn),重蹈覆轍可就真的冤枉人家了
      。南宋君臣們并非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南宋倒是想“聯(lián)金抗蒙”來著
      ,但對比金國的騷操作,南宋朝廷已經(jīng)是做得無可挑剔
      ,不是蒙軍有高達
      ,實在是金軍太豬頭啊!

      實際上還沒等蒙古出手,金國就已經(jīng)開始迫不及待地作死了

      斷夏

      (蒙古征伐西夏

      ,完顏永濟見死不救,西夏向蒙古求和并宣布和金斷交)

      西夏自元德四年(1123)與金議和并向金稱臣以來

      ,兩國和平交往八十余年
      ,雖也小有摩擦,但彼此也還算合作愉快

      隨著蒙古的崛起

      ,西夏和金的關(guān)系也發(fā)生了巨變。對于成吉思汗來說
      ,想要一口氣吞掉金這個龐然大物對剛崛起的蒙古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必須采取逐步削弱,打擊金國有生力量;剪除金國羽翼,使其孤立無援的方法

      蒙古人首先將矛頭對準了金的親密盟友西夏

      ,為了消除潛在威脅并孤立金國,成吉思汗制定了“滅金先滅夏”的大方針

      從1205年開始蒙古先后三次進攻西夏

      ,公元1209年蒙古人更是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指西夏首都興慶府
      ,眼看興慶府危在旦夕
      ,夏襄宗派遣使臣緊急向金國求援:老大,看在多年的情分上拉兄弟一把!

      一方是有野心

      ,不老實的蒙古
      ,另一方是老實安分,合作多年的西夏
      ,做這個選擇題似乎并不難
      。但金國首腦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金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為人庸碌無能
      ,后被廢)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不趟這趟混水
      ,盡管滿朝大臣懇切訴勸說—“西夏若亡,蒙古必來攻我
      ,不如與西夏首尾夾攻
      ,可以進取而退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蓖觐佊罎鷧s樂觀地認為“敵人相攻
      ,吾國之福,何患焉?”讓西夏和蒙古狗咬狗
      ,我們坐收漁翁之利不就行了?

      (給金國這口棺材敲下第一顆釘子的完顏永濟)

      吾國之福?漁翁之利?自以為得計的完顏永濟很快就笑不出來了

      ,由于金國援軍不至,西夏只能向蒙古請降議和
      ,在繳納了大量金銀珠寶
      、牛羊牲畜并獻上親閨女后蒙古總算是同意了西夏的請求,自此西夏成了蒙古的附庸并忠實執(zhí)行“附蒙伐金”的政策
      。由于完顏永濟見死不救
      ,西夏人將損兵折將、納土請降的屈辱和怨恨都撒在了金國身上
      ,從公元1212年夏襄宗率軍侵略金邊境葭州開始
      ,夏金之間爆發(fā)了長達十余年、大小戰(zhàn)役二十余次的軍事沖突
      ,常年的戰(zhàn)爭使得兩國民生凋敝
      ,經(jīng)濟崩潰—“精銳皆盡,兩國俱敝”
      ,完顏永濟本想驅(qū)虎吞狼
      ,沒想到卻適得其反,讓小弟西夏成了蒙古人的打手

      絕宋

      (野狐嶺之戰(zhàn)徹底打掉了金的大國地位)

      公元1211年

      ,剛揍完西夏的成吉思汗又馬不停蹄親率大軍伐金,經(jīng)過會河堡
      、烏沙堡和野狐嶺等一系列戰(zhàn)斗打的金軍潰不成軍
      ,一時之間河北空虛,局勢危如累卵
      。蒙古大軍又在三年后再次伐金
      ,這次戰(zhàn)事更加順利,蒙古人攻破居庸關(guān)一路推到了中都城下
      ,眼看無法抵抗蒙古的攻勢
      ,金宣宗只能獻出宗室岐國公主、五百童男童女以及金銀馬匹無數(shù)
      ,并和蒙古簽訂城下之盟才送走了這群大爺

      蒙古人雖退,但剛繼位不久的金宣宗被徹底嚇破了膽

      ,在他看來中都已經(jīng)十分危險
      ,為了規(guī)避蒙古大軍鋒芒,他不顧大臣勸阻強行下令將首都從中都遷往汴京

      (金宣宗南遷徹底讓金丟失了河北

      、東北等廣大領(lǐng)土)

      (而毫無疑問,這些土地最后又全都便宜了蒙古人)

      客觀來說這次南遷的后果極為嚴重

      ,首先是對民心和軍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為什么遷都?因為咱們打不過蒙古人唄!既然打不過,還不如痛快點投降;其次南遷以后蒙古迅速掐斷了金國與東北地區(qū)的聯(lián)系
      ,遠離政治中心的東北地區(qū)或降蒙
      、或自立,金的國土局限于中原一地
      ,領(lǐng)土空前縮水

      (金國慘敗,怎么對待蒙

      、金兩國就成了南宋必須要解決的外交問題)

      而金國被蒙古吊打

      ,慘不堪言的消息被迅速帶回了南宋朝廷,得知金國慘敗的南宋大臣們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彈冠相慶
      ,不管不顧叫囂著要和蒙古聯(lián)合痛打金國這條落水狗
      。實際上對于金國吃癟南宋朝廷保持了極大的冷靜
      ,雖然恨金恨得咬牙切齒,但北宋聯(lián)金滅遼
      ,后又被金所滅的教訓(xùn)實在太過慘痛
      ,所以在怎么處理金、蒙問題上
      ,南宋朝廷分為兩派
      ,議論不休。

      其中一方是以宰相史彌遠

      、喬行簡為代表的鴿派
      ,他們認為“強韃漸興,其勢已足以亡金
      。昔吾之仇也
      ,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齒寒之轍可覆
      ,宜姑與幣
      ,使得拒韃”宋金兩國唇亡齒寒,連金國都不是蒙古人的對手
      ,難道還能指望南宋的軍隊能抵擋的住蒙古人的騎兵和彎刀?要是放任蒙古滅亡金國
      ,下一個倒霉的就是我們自己!所以應(yīng)當以金國為朝廷在北方的屏障,由金國抵擋蒙人的兵鋒
      ,為此朝廷每年提供歲幣錢糧也是能夠接受的

      (秀,真的秀!)

      另一方則是以南宋名臣真德秀(沒錯

      ,這名字是真的秀!)為首的鷹派
      ,他們主張“趁你病,要你命”金
      、宋兩國本有不共戴天之仇
      ,正應(yīng)該趁著現(xiàn)在金國兵勢不振時北伐收復(fù)失地,即使是不出兵也應(yīng)該停止歲供

      鷹派雖然叫囂著要一雪靖康之恥

      ,但可貴的是他們并不書生意氣,在金國告知南宋要遷都汴梁時就有人擔憂的表示:“金人窮而南奔,將溢出而蹈吾之境
      。金亡,更生新敵,尤為可慮”盡管有國仇家恨
      ,但金國在軍事上的失利并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金國如果滅亡
      ,南宋將要直面蒙古人的兵鋒
      。而怎么對抗蒙古和金,鷹派首領(lǐng)真德秀強調(diào)“自強”
      ,他敏銳的察覺到金已經(jīng)完全不是蒙古對手
      ,指望他們成為南宋屏障根本是緣木求魚
      ,提供歲幣錢糧也是白白打水漂,倒不如以強硬手段和金交涉拒絕上貢
      ,用這筆巨額資金來犒賞軍隊
      ,激勵士氣—“內(nèi)固邊防,外精間諜”畢竟求人不如求己
      ,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改變在軍事上的不利地位。

      由此可見不管是聯(lián)金還是滅金

      ,鷹派和鴿派在蒙古問題上倒是保持了默契:蒙古并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國家
      ,它已經(jīng)逐漸取代金國成為了南宋新的威脅,不同的在于鴿派想要借助金國來抵抗蒙古
      ,而鷹派則提出金國靠不住
      ,金要滅,但是蒙古也要防

      (金宣宗三路攻宋形勢圖)

      正當鷹派

      、鴿派因為滅金還是聯(lián)金爭論不休之際,金宣宗出手了
      。當南宋試圖拒絕繳納歲幣的消息傳到汴梁時整個金國上下都憤怒了
      ,挨蒙古人的欺負不說,連弱宋也敢騎在我的脖子上拉屎!于是在1217年
      ,金宣宗以“歲幣不至”的理由盡起二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對南宋發(fā)動了攻擊
      ,柿子還得撿軟的捏!

      (金宣宗,自前人和西夏斷交后

      ,他又迫不及待的和南宋開戰(zhàn))

      當然

      ,歲幣只不過是表面原因,這事兒其實大有可談的余地
      ,但金宣宗如此迫不及待的南侵
      ,真正的原因在于現(xiàn)在的金國也是一屁股爛賬,拱手丟棄了東北
      、河北等土地后金國就只能龜縮于中原
      ,不但領(lǐng)土大大縮水,常年戰(zhàn)爭導(dǎo)致財政趨于崩潰
      ,再不想點生財之道估計連軍隊都供養(yǎng)不起了
      ,怎么辦?蒙古又打不贏,于是“戰(zhàn)略天才”金宣宗做了一個決定:大金在蒙古上失去的就得在南宋身上找回來!打南宋好啊
      ,又能掠地
      ,又能搶錢,一舉兩得
      ,簡直完美!

      (最初金軍戰(zhàn)事十分順利

      ,但金
      、宋兩軍很快就進入了相持階段)

      對于南宋來說,這時候還說什么唇亡齒寒?人家這是一心把你當嘴邊的肥肉呢

      ,這下連主和派史彌遠也無話可說了
      ,還說啥,打吧!于是南宋上下一心堅決抵抗金軍進攻
      。在戰(zhàn)事進行之初
      ,金軍進攻頗為順利,攻城略地屠殺甚眾
      ,但南宋軍民咬牙堅持
      ,奮勇抵抗,給予了金軍較大損傷
      ,就連金宣宗也感慨“其眾困甚
      ,招之使降,無一肯從者
      。我家河朔州郡
      ,一遇北兵,往往出降
      。此何理也?”這些南蠻子怎么不怕死呢!隨著戰(zhàn)事逐漸進入了相持階段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常年征戰(zhàn)讓金軍將領(lǐng)減員眾多
      ,以至于金宣宗感慨無法選派一個合格的南征統(tǒng)帥—“天下之廣
      ,緩急無可使者,朕安得不憂!”

      (金宣宗本想在南宋身上占些便宜

      ,結(jié)果沒想到自己吃了大虧)

      而金宣宗“取地于宋”

      ,填補自身虧空的計劃也到底沒有成功,一方面在金國入侵南宋時蒙古并沒有停下進攻的腳步
      ,整個北方已經(jīng)盡數(shù)歸蒙古人所有
      ,接著他們又攻下了汾州、潞州
      ,眼看僅剩的根據(jù)地也要被蠶食殆盡;另一方面攻宋進行的并不順利
      ,金人攻下的城池很快又被收復(fù),金宋雙方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zhàn)
      ,宋軍還利用了金人長驅(qū)直入
      ,軍力分散,難以互相配合等弱點各個擊破
      ,西路方面統(tǒng)帥完顏阿鄰戰(zhàn)死
      ,東路軍在抗金義軍李全等的浴血奮戰(zhàn)下在淮河大敗,光溺水身亡者就有數(shù)千
      ,最慘的就是中路軍
      ,攻棗陽八十余日不克
      ,最后被宋軍里外夾擊,戰(zhàn)死三萬余人......

      本想在南宋身上占點便宜

      ,沒想到土地沒搶到
      ,自己反而損兵折將,這一通鬧下來南宋斷絕了歲幣不說
      ,本來庫存不多的戰(zhàn)略物資更是雪上加霜
      ,絕了西夏,得罪了宋朝
      ,還有個蒙古虎視眈眈的看著你
      ,想當喬幫主,也得看看你有幾斤幾兩啊!—“南開宋釁
      ,西啟夏侮
      ,兵力既分
      ,功不補患”

      (在三國的聯(lián)合進攻下

      ,金的土地開始大幅度縮水)

      而金宣宗的愚蠢更是徹底將南宋推向了蒙古一方,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自從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南宋派出使臣出使蒙古后雙方便眉來眼去
      ,于是蒙古從北,南宋向南
      ,西夏從西三個方向針對金國形成了一張大網(wǎng)
      ,金國終于陷入了內(nèi)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

      (有了這么個不省心的老子

      ,金哀宗也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到了1224年

      ,金終于熬死了鐵憨憨金宣宗迎來了末代皇帝金哀宗
      ,和頭腦不好使的老子不同,金哀宗剛繼位便迅速調(diào)整對外策略
      ,馬上叫停了與西夏
      、宋之間曠日持久,損失巨大且得不償失的戰(zhàn)爭
      ,接著則試圖修補與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
      ,只可惜南宋對此反應(yīng)十分冷淡。

      作死的蒙古

      但事情很快發(fā)生了轉(zhuǎn)機

      ,金哀宗繼位三年后和南宋合作愉快的蒙古突然翻臉
      ,在進攻西夏的同時成吉思汗摟草打兔子,悍然進攻南宋川陜戰(zhàn)區(qū)
      。四川制置使鄭損同志畏如虎
      ,面對蒙古偏師的進攻非但不抵抗
      ,反而裹挾百姓一路南逃,就此將四川外圍據(jù)點“三關(guān)五州”全部拱手讓人
      。西夏被滅
      ,川陜戰(zhàn)區(qū)防御體系崩潰,蒙人咄咄逼人的勢態(tài)開始讓南宋意識到這個時候的蒙古要比金危險得多
      ,于是南宋迅速斷絕了和蒙古的外交關(guān)系
      ,并轉(zhuǎn)而和金國密切合作,這下南宋和金這對難兄難弟可就真正應(yīng)了“唇亡齒寒”四個字了

      (拖雷)

      蒙古進攻南宋同年西夏滅亡

      ,成吉思汗病死,在死前他留下遺言“若假道于宋
      ,宋金世仇
      ,必能許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不得不說這位杰出的軍事家眼光十分老辣

      ,一眼就看出滅金的關(guān)鍵,只不過想法實在過于樂觀
      ,南宋朝廷又不是二傻子
      ,對蒙古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要求嗤之以鼻,他們也并未被蒙古聯(lián)合滅金
      ,平分其地的許諾沖昏了頭腦
      ,滅金?滅了金下一步就輪到我們了吧!所以在1230年當窩闊臺派遣使臣前往南宋討論兩國聯(lián)合出兵問題時,南宋朝廷拒絕其入境的請求
      。憑借著潼關(guān)要塞和黃河天險
      ,金人頑強打退了蒙古的多次進攻,蒙古人再次意識到如果沒有南宋的幫忙滅金不是容易的事兒
      ,于是在一年后蒙古再次派遣使臣前往南宋
      ,聯(lián)盟你們不同意,借路總行吧?可惜南宋還是兩個字:免談!

      (南宋也不想借路給蒙古

      ,但奈何自身實力不夠
      ,只能讓蒙古穿過四川,殺向金國腹地)

      ,山不來就我
      ,我就來就山,既然你不借路
      ,老子就打的你借!蒙古兵分三路
      ,東路軍走鳳翔,過寶雞,進入四川后沿著漢水東下從后背進攻金軍;中路則強渡黃河;西路走濟南
      。東路軍的首領(lǐng)正是郭靖的安達
      ,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這位爺也剛猛得很
      ,一路平推打入了四川
      ,關(guān)鍵時刻南宋弱雞的軍事能力再次要了老命,面對蒙人的犀利攻勢
      ,四川自一把手以下的軍政大員全都龜縮在城中不敢出來
      ,為了趕快送走這些過路瘟神,他們還貼心的為蒙古大爺們準備了糧草和向?q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您老人家走好不?

      (三峰山之戰(zhàn)

      ,金國主力全部戰(zhàn)死,大勢已去
      ,金國滅亡已經(jīng)不可避免)

      有了南宋的“幫助”

      ,拖雷大軍“借路”成功順利進入了金國境內(nèi),隨著三峰山一役金國十五萬大軍毀于一旦
      ,金國的滅亡算是進入了倒計時

      站在南宋的角度當然不希望金國就此被滅,但問題是這個時候的金國還有多少實力和南宋聯(lián)合對抗蒙古?南宋本就沒有坐觀成敗的能力

      ,與其被金拖著帶下泥潭被蒙古怨恨
      ,那還不如早點和蒙古聯(lián)合
      ,最起碼還來得及分上一杯羹
      。而且您也先別急著譴責南宋不講道義,金國小九九也不少
      ,當汴梁被蒙古人攻破后金國首腦們就曾經(jīng)計劃進攻南宋的四川意圖東山再起
      ,只不過南宋先下手為強切斷了金哀宗西逃的路線,金國貴族們才倉皇逃往湖北蔡州
      ,最后在蒙古和南宋的聯(lián)合進攻下徹底宣告滅亡

      所以您看,所謂的“聯(lián)蒙滅金”并不是南宋朝廷腦子進水

      ,只顧眼前利益不看長遠發(fā)展的結(jié)果
      ,金國的滅亡主要和它自己作死有關(guān),要不是金宣宗盲目自大與西夏斷交
      ,與南宋結(jié)仇
      ,怎么會鬧到四處樹敵?反觀南宋的外交政策務(wù)實可行,只可惜本身實力不夠
      ,再退一萬步說
      ,和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比起來
      ,就算是南宋和金能夠一直保持聯(lián)盟,又能夠抵抗多少年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21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蜀漢有哪些大臣有謚號陳祗有何功績?yōu)楹巍ぁぁ?/span>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
      ,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往往只能是一些達官貴人或者說是皇族才可以使用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嵩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秦朝的滅亡,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